複製 第五卷 第164節、新書記的心思
    連雲放下話筒,端起茶杯還沒送到嘴邊又重重地放下怒,惱怒上面對縣裡的人事安排橫加干涉,惱怒陳有福賊心不死,對新州事務的橫加插手,非要插進自己的人不可。也惱怒自己的軟弱,沒頂住壓力讓了步。

    他時刻在關注李暢的反應,從剛才易風的電話知道,李暢有情緒,這種情緒以孩子氣的方式發洩了出來,躲了易風一天不見面。如果僅僅是這樣發洩一下也好辦,不會有什麼太嚴重的後果,易風也不會真的為這種小事埋怨。唐連雲又稍稍放心些,看來李暢只是以這這種賭氣的方式發洩一下不滿,可能不會採取更嚴厲的措施了。上面那些人真的看得太準了,他們看準了李暢已經在新州投資巨大,不會採取過激的行動,商人在商言商,誰也不會跟利益過不去。李暢投鼠忌器,不會拿自己數億的投資開玩笑的。

    唐連雲覺得郭全得這個人看不透,雖然他與陳有福有著這樣那樣的關係,可是平常也看不出來他們走得很近。也就是這一點迷惑了唐連雲。以至於在常委會上雙方僵持不下,有人提出這個人選時,並且在陳有福還假意表示反對後,他一時大意,也沒有順坡下驢附和陳有福,把這個人當成了一個備選的名額。突破口總是在不經意的地方造成的,這個人進入備選名單之後,上面很快就派人下來,瞭解新州區的人事任命問題,理由是新綠公司在新州投資巨大,新州區委書記的人選要慎之又慎,不能造成動盪。影響新綠公司的投資建設工作,影響全縣、全市的招商引資地大局。現在,新綠公司已經當作了全市招商引資工作的一面旗幟,榜樣,和某些人的政績。

    碰巧高副市長就是市裡派下來的人,碰巧高副市長也認識瞭解郭全得,對他的印象還很好,碰巧又有好心人提醒唐連雲,郭全得和高副市長的關係。唐連雲是外來戶,對地方盤根錯節的複雜關係還缺乏全面的認識和瞭解。本著平衡各方面力量和關係的想法,接受了高副市長的提議。於是,當其他人選雙方都僵持不下時,郭全得被當作雙方都可能接受地人選變成了大熱門。

    當郭全得在常委會上以全票通過新州區委書記的人事任命時,唐連雲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原來對郭全得提出反對意見的陳有福一派,此次都出人意外地都投了贊成票。票數如此集中是唐連雲意想不到的。就是在這個時候,唐連雲對自己的決定產生了懷疑。會後。有好事人悄悄把這些關係告訴了唐連雲,讓唐連雲後悔不已。

    秘書敲門進來,告訴唐連雲,郭全得已經來了。

    在任命前,總有著領導幹部和新任幹部的談話程序,這個任務交給了唐連雲。

    「小郭,請坐。」唐連雲打量著郭全得,招呼他坐下。郭全得自進屋就一直保持著謙恭的態度,在沙發上坐下時也只坐了半邊屁股。

    「知道我找你做什麼了嗎?」唐書記問。唐連雲總喜歡以這種方式來開始一場談話。這個問題千篇一律。但是回答卻五花八門。從這個回答中,唐連雲可以獲得許多有用地信息。也許對方會裝傻,假裝不知道,也許對方會坦言承認。表露自己的誠實。也許對方會插科打諢,把這個問題的回答含糊過去。

    「知道,唐書記。您也知道,縣裡的人事任命很難保密一個小時。昨天常委會後不久就有人告訴了我。我估計您會找我談話,所以今天一直在等您的電話。」

    「哦,這樣的啊,那我的談話就簡單了。」唐連雲意味深長地笑笑,「昨天常委會上一直同意調你到新州區去當書記。你對這個任命有何想法,對上任後的工作安排有什麼建議?」

    「唐書記,四個字可以概括我現在的心情。壓力很大。如果有可能,我倒寧願在原來地地方當我的區長。」

    這個回答出乎唐連雲的意外,他本以為郭全得會激動地表決心、喊口號的。

    「這話怎麼講?」

    「現在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提高人們地物資生活水平為重點任務。新州區曾經是一個窮區,不過在易區長已經改變了,有了新綠公司長期穩定巨大的投資,新州區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這些都是由於唐書記的魄力和正確決策,易區長的具體實施而取得的,我此時去新州區,如果新州取得了更大的成績,人們會說這事理所當然的,因為唐書記和易區長已經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如果新州區地經濟工作退步了,人們也會說,就是因為郭全得來了,才把經濟搞得一團糟。所以,我壓力很大,這是其一。

    其二呢,新綠公司的老總李暢先生是全區最大的投資商,我想也可能是全縣地最大的投資商。我不是很瞭解市裡的情況,可能在市裡,也是首屈一指了吧。這樣的投資商在任何地方都會處於一個很強勢的地位,何況在新州這個小地方,新州一年的生產總值可能都趕不上人家一年投資的零頭。恕我直言,俗話說店大欺客,客大欺店,這句話可能庸俗了點,但也能表達目前的狀況,新州區政府在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可能會處於相對弱勢地位。這是壓力之二。

    其三,誰都把新州這裡當作一塊肥肉,都想來啃一口,關注這個位置的人太多了,誰坐在這個位置上,都有著一種坐在火山口上的感覺。不容諱言,縣裡官場的局面,唐書記應該比我更清楚,我到這個位置上並不是我有多大的工作能力,以前有什麼突出的業績,純粹是因為平衡。我是一個平衡的產物。您和陳縣長誰都以為我是對方的人,誰都不會真正信任我。我在工作時,兩邊都不會討好,兩邊又都不敢得罪。有點夾板裡討生活的味道。此是壓力之三。

    常委會正式討論新州區委書記人選之前,您也曾徵求見,我那時覺得自己反正沒戲,也就沒太當回事。當然就滿口答應了,我不能掃您的面子不是?沒想到這塊餡餅真的砸到我的頭上。」

    唐連雲皺著眉頭看著郭全得,不知道這傢伙說這些話是什麼意思。表白自己?直言快語?還是欲蓋彌彰?

    「你說這話好像你很不願意幹啊!你不會撂挑子吧?這可就開創了縣裡人事安排的先例。一個一級政府的一把手,在任命的第二天就拒絕接受任命,這話傳出去可不好聽。」

    「唐書記誤會了,我只是把我的心裡話說出來,我覺得這是一個最好的機會。換個時間,這些話我就說不出口了。一般人總是在最開始就表態,然後再說困難,我換個方式吧,先說困難,後表態。唐書記,請您放心。既然把我放到這個位子,我會好好幹的,我昨晚想了一夜,給自己定下三條原則,我覺得這三條原則可以讓自己順利地開展工作。不會陷入各種人事地漩渦中難以自拔。」

    唐連雲暗想,這傢伙還真有點意思,對他說的三條原則也提起了興趣:「哦,還有三條原則?說來聽聽。」

    —

    「第一,不爭權。甘當綠葉。第二,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第三,扎扎實實地做一個中間派。」

    唐連雲一楞,隨即哈哈大笑起來。指著郭全得說:「你這傢伙,有點意思。你這個名字也取得好,全得,全得,你是雙方都不想得罪,兩邊的你都要得到啊。」

    「實話實說,呵呵,實話實說。在唐書記面前,耍任何小心眼都是白給。唐書記是一個正直的領導,在一個正直的領導下面做事。還是說老實話,做老實事來得妥當。」

    唐書記和郭全得的談話內容在晚上地聚餐之後,唐書記和李暢的單獨交流中說了出來。這次聚餐還是唐書記打電話給李暢。表示自己要來新州剝削易風這個地主一頓酒錢,才把這個聚餐搞起來的。李暢把不滿也表達出來了,對自己人做太過分的事情也沒有意義。晚上的聚餐局限在一個小***裡,唐連雲,易風算是主人,李暢,王絹,張曉雷,王大為,沖靈道長算是客人。另外還有唐連雲和易風的秘書。

    晚餐的時候,李暢已經完全看不出任何不高興的樣子,談笑風生,興趣盎然。

    吃完飯,唐連雲把李暢留了下來,王大為自告奮勇要把王絹先送回家。王大為剛學了車本,買了一輛廣本,正在興趣上。李暢不大放心,又讓張曉雷陪著過去。

    「這個人不尋常。」李暢聽完唐書記的轉述後說。「這一席談話,已經部分獲得了您地好感和信任了吧。這樣他的目的就達到了。」

    「也許,我們不要這麼快就下結論吧。這個人看起來還是很有能力的。」唐連雲謹慎地說。

    李暢歎息,郭全得,即將上任地新州區委書記,已經成功地在唐書記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是比較正面的印象。這個人的確不簡單。相比之下,比較單純和熱血的易風可能還真不是郭全得的對手。不過,他是不是陳有福的人已經不重要了,在新州這塊小地盤上,他又翻得起多大的浪呢!反正自己還要在昌寧待一段時間,與郭全得會有機會接觸的。

    這個機會三天後就來了,在唐連雲和李暢見面地第二天,任命文件就下發了。郭全得在原工作單位花了一天時間做了交接,就來到了新州區履新。易風早就安排好了辦公室,住處等一任工作生活條件,舉行了一個很熱鬧的歡迎會,唐書記和組織部的人陪著郭全得上任。陳有福還是沒有露面,自從李暢在新州投資以來,陳有福作為一縣之長,居然一次也沒有來過新州。

    這種歡迎會是地方政府內部地事情,李暢、張曉雷和王大為都沒有參加。

    第二天,還沒等郭全得主動邀請李暢,李暢率先發出了請貼,理由是祝賀郭全得新任新州區委書記。

    郭全得很爽快地赴宴了,並且帶上了區委的班子成員。

    儘管李暢和郭全得從沒有見過面,郭全得還是很快就認出了他來。雖然已經這道這個人很年輕了,可是現在看來,李暢的年輕還是超出了他的想像。如果不知道事先調查了李暢在縣裡的社會關係,他真的以為李暢可能是某一個大資本家的後代。

    郭全得很熱情,很得體,很大方,對李暢一點也不吝嗇溢美之詞。總之,非常能幹,完全符合他在這個位子上的角色。比起另一個完全靠裙帶關係到這裡鍍金的副區長費長生,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李暢與郭全得交往之後,就知道,這個人是很難收買的,至少在李暢面前表現出來是這樣。不過,這人還是有一些許多官僚通有的一些毛病。這就夠了。

    郭全得酒量不錯,一個人對付一桌,走了兩次通關,還和李暢單獨喝了三次酒,彷彿沒有什麼事似的。

    郭全得也是第一次見到李暢,不過這個名字他已經久聞了。作為昌寧土生土長的,年輕一輩中最大的富翁,短短幾年的時間,發財的速度比開印鈔機蔭,言談之間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卻眼高手低,豪奢浮誇,像李暢這樣完全靠一己之力,短短三年掙下一個諾大的家業,確實聞所未聞。見面之下,郭全得發現這個年輕富翁給自己留下了很古怪的感覺。一個看起來毫無機心,言談之間甚至還很稚嫩的年輕人,卻給自己留下了很有力量的感覺。就是這兩個字,力量。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