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 第五卷 第103節、農莊(九)
    書記的行程剛決定,馬上就有人給唐連雲打電話,隨道了事態的進展。

    唐連雲剛放下電話,劉書記的秘書小謝的電話就進來了。

    「謝秘書,有何指示?」

    「唐書記,劉書記明天要到縣裡檢查工作,請你們做好準備。」

    「檢查工作?」唐連雲裝出疑惑不解的語氣,「怎麼來得這麼急?我沒有一點時間準備啊。謝秘書,能不能透露一下,劉書記到底是什麼意思?我請你吃飯,要不唱歌。」

    「誰稀罕你。」謝秘書忍住笑意,「劉書記的行程是臨時決定的,主要是考察你們縣的招商引資工作。劉書記說了,只有一天的時間,不要搞得很正式,你負責匯報就行,劉書記還要去新州一趟,考察高速公路貫串後給地方的經濟帶來的益處,順便為馬省長的新州之行打個前站。時間很緊,劉書記的車到縣裡之後,先接上你,你在車上給劉書記匯報。然後考察新州。」

    唐連雲從劉書記的安排中,體會到了劉書記的複雜心態。這次匯報撇開了陳有福,劉書記已經表明了一個信號。並且還要考察新州,名義上是其它不相干的理由,但是實際上的原因,傻子都能想明白。

    謝秘書又說:「唐書記,我提醒你一下,匯報時最好把李暢帶上。這話劉書記沒有說,是我揣摩他的意思給你提的建議。」

    「謝秘書,多謝了,我欠你一個情。不過,這是一個難題啊,李總自從提出的投資計劃被縣長辦公會否決之後。不知道去了哪裡,我給他打電話也不接。聽說他還在北京唸書,也許是到北京去了。」

    「我不管你怎麼找到李暢,務必要聯繫上他。否則,劉書記新州之行的意義就會減弱很多。」

    「劉書記親口這麼說的?」

    「是我猜測地。這是做秘書工作的一項基本素質。」

    劉書記的一系列舉動表明,他已經明顯地拋棄了陳有福,唐連雲甚至猜測劉書記來昌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見李暢,只不過他不想把這次會面搞得那麼隆重、正式,並且假托其它的理由,不過是自尊心在作怪嘛。

    唐連雲忍住笑意。聽到那邊掛斷了電話,這才給李暢又打了個電話。

    唐連雲也不得不佩服李暢了,事情都像他預計的那樣進展,可是也沒有見這個傢伙四處奔波,怎麼就輕鬆扭轉了局面呢?

    實際上李暢雖然足不出戶,但是這邊的情況早就和張曉楠說得清清楚楚了。通過方方面面的關係,李暢對宜陽的政壇已經有了充分地瞭解。他要做的只不過順著大勢稍稍推一下。

    明天的會面至關重要,李暢可不想學諸葛孔明,等著人家來三顧茅廬。他自問還沒有諸葛亮的本事。既然目的已經達到,給對方一個漂亮的台階下又能如何呢。只是這個度,需要琢磨一下,是假裝從北京飛回來的呢,還是從省會急匆匆趕回來地?總得表達自己的急切態度吧。當官其實的和小孩一樣,都需要哄。

    早上九點,劉書記的車沒有去縣政府。而是在一個約定的十字路口準時接上唐連雲,劉書記見只有唐連雲一個人上了自己的奧迪,眼裡閃過失望的神色。

    「劉書記,您好。」唐連雲在車裡不好鞠躬。只好側著身子表現出自己的恭敬。

    「小唐,我來這裡的目地你可能也猜出來了,我想瞭解一下上次投資案的實際情況。簡明扼要點。」

    唐連雲更加證實了自己的判斷,陳有福肯定向劉書記匯報過縣長辦公會的討論意見,但是劉書記現在還要自己匯報,明顯是不信任陳有福地報告了。

    當車駛進新州區界時,唐連雲剛剛匯報完,劉書記伸了個懶腰:「帶我去那個農機廠看看。」

    劉書記站在農機廠後面的山坡上,先看南邊,再看北邊。一邊翠綠,一邊荒涼,兩邊形成鮮明的對比。然後去北邊的幾塊所謂的耕田看了看。

    「劉書記,李暢聽說您來新州考察,他也想來拜訪您,現在正從省城往這邊趕,早上六點出門,走高速估計五個小時就到了。差不多十一點能到。現在是十點半,他已經快到了,您看看,是否見他?」

    「既然要瞭解這次投資的情況,自然要見見這個投資人。」劉書記的臉上雖然不動聲色,但是內心卻有些不安。他從省城過來?這麼說,昨晚他是在省城了,聯想起馬省長昨天打電話來,莫非這個李暢昨天去拜訪馬省長了?馬省長就會因為他的拜訪來插手這件事情,那這個李暢的能量不可小覷啊!

    孟偉亭隱隱約約的暗示,馬省長地電話,公安局的秘密調查報告,謝秘書的匯報,王書記地私下行動,陳有福的匯報,以及方方面面的議論,所有的信息都一一從劉書記的腦海裡閃過。劉書記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

    易區長也陪在劉書記身邊,與唐連雲站在離劉書記幾步遠的地方,看了看表,對唐連雲說:「是不是請劉書記到區政府去休息休息,讓李暢去區政府見劉書記。」

    唐連雲點點頭,走到劉書記身邊說了幾句,劉書記深呼吸了一下,說:「小唐,你上次跟我說過的改革方案,我原則上表示同意,你回去把方案細化一下,再行文到我這裡。」

    劉書記停了停,又補充道:「這件投資案子,你全權負責吧,陳有福就別管了。」

    唐連雲狂喜,只要這個方案一通過,陳有福控制的滴水不漏的局面就可以被打破,昌寧的堅冰就會消融,自己就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李暢的投資案完全由自己負責,有劉書記的尚方寶劍,這個差點半路夭折的投資案就柳暗花明了。

    劉書記一行在區政府地接待室休息了十幾分鐘。李暢就按唐連雲的電話指示過來了。

    「劉書記,不好意思啊,讓您久等了,從省城過來,速度開到了一百二,一路上估計超速的罰分已經把今年的指標用」

    唐連雲暗笑,心想,明明直接從家裡過來,說謊話也說得這樣老練,可以去當官了。

    —

    「小李。沒關係,我們轉了轉,剛過來。來,這邊坐。」劉書記招呼李暢坐在自己身邊,轉頭對易區長他們說,「我給你們介紹一下,李暢。宜陽新升起的一顆商界之星,夢幻珠寶的董事長,宜陽最年輕的億萬富翁,李暢,我在你這個年齡,還在部隊裡站崗呢。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生可畏啊。唐書記說你要見我,有什麼事嗎?」

    「劉書記,我想你到新州見我。就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了。我想在新州投資建設藥材種植基地,不過這個投資計劃已經被昌寧縣政府回絕了,我想中間可能有些誤會,我沒有把投資方案解釋清楚。在政策方面沒有吃透,縣政府的父母官們比我的政策水平高,站得高看得遠,所以……也可能是因為謹慎吧。不過,現在又有好幾家過來找我,有本市地,也有外市的,條件也非常優惠,我拿不定主意,所以還沒有跟他們接觸。劉書記德高望重。經驗豐富,我是特地來請教的。請劉書記教我。」

    「呵呵,錢是你自己的。往哪裡投資只能你自己說了算,當然,從我的私心來說,我還是希望這筆巨額投資能留在宜陽,這也是你的家鄉嘛,至於在本市哪個縣,我不發表意見,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和幾個縣長書記商量一下。」

    唐連雲急忙插嘴道:「李董,我看就別改了,就在昌寧吧,這裡的環境你也熟悉,新州又是你地老家,甜不甜故鄉水,親不親家鄉人,這裡也有適合的地盤,前期我們又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在最大的問題已經解決,投資的障礙已經清除,就這樣輕率地放棄是不是太可惜了?並且市委劉書記還專門現場辦公幫你處理此事,你還有什麼猶豫的。」

    「按說現在形勢好轉多了,我可以很快下決心的,只是在商言商,感情歸感情,我們投資總是要追求利潤的,本來我只是想買下農機廠這塊地盤,投資一兩千萬先試試水的,後來見條件合適,才匆忙決定擴大投資。老實說,開始地投資決定有點倉促,沒有經過全面的市場調查。這次利用拒絕後的這段時間調查了一下市場,又得到了其它縣市傳來的方案,我有點猶豫。」

    唐連雲還想說什麼,劉書記大手一揮說:「我知道了,無非是土地價格嘛,他們出什麼價,我們也可以出什麼價。」

    「與新州區隔江相望地江州區,他們報出的價格是每平方錢,相當於兩萬多塊錢一畝,這個價格在市場上也不便宜了。」

    「這個老鷹,居然打起我的主意來了。」易區長有點忿忿不平。他總是把殷興叫做老鷹。本來他想直接降價到30元每平方米,平方公里就是3億。這個價格也會讓易區長晚上睡覺都會笑醒。不過有唐連雲在此,還輪不到他說話。

    「好吧,我替小唐做主了。」劉書記拍了一下桌子,「做生意講究誠信,你們商人投資總是要賺錢的,我們也不想做殺雞取卵的蠢事,一切按市場規則辦事,說實話,新州這個地方遠離縣城,又是山區,土地貧瘠,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每畝2元對昌寧來說已經是非常優厚的價格了,對李暢來說,減少了三分之二的投資成本,對以後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利的。畢竟在這塊土地上,你還需要大量地資金投入才能滿足要求。不過我還有一個條件,我剛才看了看,那塊無法耕種的土地足有幾十平方公里,我們讓一點利,李暢乾脆多吃點,至少吃下二十平方公里,把場面做大點,總共買下來需要六個億,這樣也沒有超出你最先的投資盤子。謝謝你,李暢。我理解你地心思,要不是這裡是你的家鄉,你不會用這個價買下這塊土地,我不信你連這個賬都算不過來。希望我們能同心協力,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美。」

    李暢喜出望外,能用更少的經費買下更多的地盤,絕對是意料之外的收穫,原先他打算成交40元這個價格的。這個價格,從看,絕對是不值的。但是,李暢只是需要一塊地皮,在他的特殊手段治理下,不出十年,這塊地皮的價格會上升十倍百倍。這個地方靠近湘江,又有高速公路通過,只要能改善這裡的植被環境,絕對有升值的空間。並且在李暢的治理下,又何止是改善植被這麼簡單。

    「好吧,謝謝劉書記。成交。」李暢伸出手來。

    劉書記握住李暢的手,拍了拍:「李暢,現在年輕人很少有你這樣的魄力啊。好好幹,我看好你。」

    劉書記表明上看來給了李暢一個天大的面子,直接減少了三分之二的價格。實際上,老奸巨猾的劉書記算得很清楚,如果幾家競爭下來,可能最後的成交價格比這個還要低。劉書記在李暢面前表現出了自己的魄力,又賣了一個天大的好處給他。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把他拉到自己的陣營中來。孟偉亭說得好啊,李暢這個人做朋友比做敵人好多了。至於陳有福,該棄還是要棄,他的政治生命就快到頭了,而唐連雲卻是在上升期。

    雙贏的結局。

    李暢也很高興,前期購地的費用已經降到了六個億,地盤卻增大了一倍。但是這六個億從哪裡來呢?現在他的存款只有三個億,還差一半,購地之後的建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M國之行迫在眉睫了。

    有了劉書記的一錘定音,之後的手續辦起來就容易多了,李暢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忙完了土地購置合同簽訂的事宜,並且與張曉雷簽訂了施工建設合同,確定了建築設計方案。李暢與張曉雷約定,前期的資金投入由張曉雷墊付,李暢用兩個月的時間完成資金籌集。忙完這些事情,已經快到一月份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