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生水起(小說520) 平行世界外傳:水脈如潮 王朝規律
    如我從軍之輩,識字不多,時常聽監軍誦讀《太祖武皇帝實錄》,因此對於太祖的經歷極為熟悉,特別是征戰的記錄,更是聽得津津有味。如今仔細回想,太祖的運氣真是好的離譜。據我所知,太祖得國最為艱辛一戰,乃是遼東奉天對倭一戰。其時太祖率領二十萬義軍抗倭,無論裝備還是數量都無法和佔據絕對優勢的七十五萬倭人關東軍比擬,身後又有南洋軍政府處處鉗制,世人都以為太祖必敗無疑。哪知太祖竟然神助一樣地奇跡逆天,趁倭人關東軍四散開來,尚未集結,集中力量各個擊破,百戰百勝,不到半年就殲滅倭人大軍,屠盡遼東倭人,直至挺進朝鮮,天下震動。南洋軍政府大俱,不戰而潰,太祖從此得國。

    我從軍多年,大戰沒有指揮過,但是小仗打過不少。以我的經歷,打仗歸根到底就是比誰人兵士多、武器多,數量絕對戰勝質量。而太祖在數量不佔優勢,義軍素質更是糟糕的情況下,奇跡般地擊敗了敵人。事後我們很多人都嘗試著用兵棋推演一下,發覺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有如此逆天大能翻身,當時只能自歎太祖確實神人也,非我常人可比擬。

    於是我不禁點點頭,那韓冷繼續說道:「而且太祖的身世也實在可疑,我們只知道他突然於崇禎二百八十四年,也就是偽清宣統三年,西洋一九一一年出現,隨之以布衣之身起兵,征戰三十於載得國。至於之前的經歷,以及籍貫家世,竟然無人所知。」

    林白水說道:「太祖不是自稱建文後人嘛?靖難之後隱居湖南湘西,滿清入關之時避難海外,後來因家人染上瘟疫死絕,無可奈何之下便回國。」

    韓冷搖搖頭說道:「這點除了太祖自言之外,再無人可對證。想來只是太祖為了得國名正言順,自稱建文後人罷了。至於真實的歷史,永遠沒有人知道了。嗯,我再說另外一個事情。林博士,我問你,你可知中國皇朝命名的天命規律嘛?」

    我一呆,問道:「有什麼規律?」

    林白水瞟了我一眼,曉得我大字不識得一籮筐,哪裡知道命名規律,於是耐心地解釋,同時算是對韓冷的回復:「天命之說,玄之又玄,我是不大相信的。不過回顧中國歷史,仔細查看各個大一統王朝的命名規律,卻不得不叫人嘖嘖稱奇,恐怕這就是規律了!朱千戶,你可發現,從夏商周開始,一直到元明清,凡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歷來沒有重名的!」

    我搖搖頭說道:「不見得吧,雖然我才學不高,但是好歹知道東西兩周、東西兩漢、東西兩晉和南北兩宋,他們不是重名的嗎?」

    林白水笑道:「這裡的重名王朝,是指並非有同一家族延續的王朝。例如東西周、兩漢、兩晉和兩宋其實都是由同一家族前後繼承的關係,這只能算是一個王朝短暫的中斷,而不是另外一個王朝了。其實歷史上並非沒有出現重名大一統王朝的機會,例如東晉十六國時期,氐人苻堅建立的前秦王朝,從血統和家世上來看,與之前的贏秦毫無關係。當時氐秦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百萬大軍對陣東晉八萬兵士,哪知一場淝水之戰,居然莫名其妙地輸掉了,頓時氐秦帝國灰飛煙滅。又如五代十國之際,後周西滅前蜀,南征南唐,北伐契丹,正在形式一片大好,統一整個中國在即,又一個周朝出現之際,後周世宗柴榮年僅三十多歲就斃命了,白白讓趙匡胤撿了便宜。等等,這些歷史上的例子舉不勝數。它們似乎都在驗證一個規律,只要一個國號讓前一個大一統王朝使用,就有了魔咒一樣,凡是後來使用者,必然遭到反噬,不得好死!所以自宋之後,極少出現重名的政權。那滿清愛新覺羅氏,不知道是不是發現了這個規律,縱然那之前的金國只是佔領了半個中國,唯恐遭到反噬,硬生生地將使用了幾十年的『金』國號改作了諧音的『清』,這才避免了立即覆滅,挺過了兩百多年。」

    我聽得目瞪口呆,想不到歷史上居然還有如此玄奇的事情,突然想到了韓冷提問的理由,不禁脫口說道:「那六百多年前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已經有了一個『明』的王朝,但是本朝國號也是『明』,怎麼沒有受到任何詛咒,好端端地存在了幾十年,日益興旺?」

    韓冷說道:「這就是離奇的地方了。唯一的解釋只有一個,那就是太祖以某種手段知道了天命,擅長運用天命,甚至可以逆天行事,強行建立了另一個大明王朝!」

    他興奮地說道:「當我勘破這個秘密的時候,連我自己也不敢相信,於是到處搜集太祖遺物。好在太祖為人簡樸,不好奢華,所遺下的物品不多,我一一檢索,卻沒有發現任何奇怪的物件。再仔細一想,如此重要的物品,要麼被毀掉了,要麼就一個可能,它陪著太祖來,當然也陪著太祖走了!」

    我頓時恍然大悟,叫道:「難怪你指示郭小駟去盜竊太祖陵墓,居然是為了這個緣故!」

    韓冷恨恨地嚷道:「可恨這閹豎,甚是狡猾,居然將太祖的寶物藏了起來。哼!雖然我別以為我找不到,我就沒有辦法。我心想,雖然太祖文才武略都是相當驚人,但是不見得在堪輿上有所造詣。那麼太祖的神器定是從其他人手裡得來的,在太祖之前,一定也存在相應的東西。所以我覽盡天下群書,終於查到,原來在明萬曆年間,就有人發明了這個神器!那時候皇帝不識相,居然扔在宮裡。不過有一個人卻看出了他的寶貴。這人,就是當時的司禮太監……」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