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三國 卷五 第四十三章 風中沙
    唐宇和趙雲站在虎牢關之上,瞭望著周圍連綿的山脈,感受著關口的雄偉,唐宇忍不住的歎道:「虎牢之名,天下雄關啊。」

    一旁的趙雲點著腦袋,隨口問道:「大哥,你知道這虎牢之名從何而來嗎?」

    唐宇聽到趙雲突聞此問,不由一楞。說實話,唐宇並不知道這虎牢之名到底從何而來。不懂就問,是唐宇的一大優點。尤其是在軍事學院的時候,唐宇最喜歡發問,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唐宇並不喜歡不懂裝懂。於是乎,唐宇正容的對著趙雲說道:「還請賢弟賜教。」

    「大哥何必如此,賜教不敢當,我隨便說說就行了。」趙雲沒想到唐宇會如此的謙虛,敬佩的對著唐宇說道:「在西周的時候,天下間有一猛士,名喚高奔戎。周穆王聞其名,收之為衛士。有一次,穆王去鄭圃打獵,眾人見沼澤蘆葦中有虎。高奔戎自告奮勇,孤身而入,徒手將猛虎生擒了回來。」

    唐宇在這時候插口道:「孤身一人徒手生擒猛虎,果然無愧是天下勇士的名號。」

    趙雲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周穆王見後大喜,命人打造一個特大鐵籠囚虎,並將虎籠放在東虢地方,著專人飼養。」

    唐宇聽到此處,雙眼瞪得大大的。暗道:「天,一個人徒手擒虎已經是聞所未聞,周穆王還將這隻老虎餵養起來,敢情從西周時期起,就有皇家動物園的機構了,這麼說,還有動物飼養員的職業。」

    趙雲到不知道唐宇心裡想的事情,繼續對著唐宇述說著,道:「於是乎,「東虢」就有了「虎牢」的名稱。後來有人將虎牢之名改稱成皋,周室衰敗後,春秋戰國時成皋屬於韓國。秦莊襄王元年,秦國大兵伐韓,韓不能抵擋,遂獻成皋給秦。秦國得此戰略要地,便在此設關,起名『虎牢關』。」

    「原來,虎牢之名就是怎麼來的。」唐宇初聞此段史事,有頓開茅塞、恍然大悟之感。

    「今日算來,虎牢設關也有近四百四十年了。此關築在山上,北臨黃河,懸崖絕壁,南仗洛水之險。自古就為兵家必爭之地。高祖起兵後,便曾在此與楚霸王項羽鏖戰兩年半之久。」

    「據天險而成,真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唐宇感慨的說著。唐宇也明白此關的重要性,是故,唐宇對虎牢關把守極為嚴格。畢竟對於冀州來說,丟了虎牢關,就相當於把自己的門戶大開,讓敵人直驅而入!

    「賢弟,我們也下去吧,如果所料不錯,三天之後,盟軍定會進攻洛陽。到時候,可有一番好戲留給我們觀看了。」唐宇再度望望盟軍所在的中牟城方向,淡淡的笑了笑,轉身率先走下虎牢關。

    趙雲等人緊隨唐宇身後,漸漸的走下虎牢關……

    洛陽皇城

    滿腹臃腫的董卓高居廟堂之上,俯視著堂下眾臣,身邊坐著一名僅僅才七、八歲大小的孩童。此孩童就是被董卓硬拉上皇位的獻帝。

    此時此刻,董卓滿臉怒色,不顧身旁渾身發抖的獻帝,厲聲喝問堂下眾臣,道:「袁紹此人狗膽,竟明目張膽叛亂!想要我堂堂大漢太師之命!哼,我看袁紹這廝,定是想要推翻大漢朝,他自己想要做皇帝!如此不忠不義不孝之人,定要他死無葬身之地。」頓了頓,董卓雙目閃著寒光,出聲詢問道:「你們倒是說說,該如何破除盟軍,宰了袁紹?」

    群眾唯唯諾諾的低著腦袋,誰都不肯開口說話。每個人的心裡都在暗罵董卓,罵董卓狼心狗肺,罵董卓禍國殃民!

    明眼人都知道,會有如今的場面,都的董卓一人惹出來的事。如果沒有董卓做出的那些人神共憤的事,天下也不會如此的混亂,也不會多出如此多的事情,也不會有袁紹的盟軍。

    「你們一句話都沒有麼?是不想說?還是不敢說?」董卓冷森森的望著堂下的群臣,臉上的肥肉開始慢慢的抖動著,殺氣緩慢的在他身上流竄。

    感覺到董卓的不尋常,眾臣紛紛心驚膽戰。早已經熟悉董卓的群臣明白,董卓又動了殺心。董卓想要殺的對象,肯定就是他們這群人之一。

    「太師,您可息怒。」忽然,從眾臣中傳出一道微老的聲音。眾臣聽到有人開口,紛紛鬆了一口氣。

    「哦?蔡御史,你有何話稟明?」董卓充滿殺氣的目光,望著說話之人的時候,頓時變得有了一些柔和。

    蔡邕、竇武和太傅陳蕃三人,一同想要誅殺宦官,卻沒料到卻不幸走漏風聲,宦官們搶先一步,把竇武和陳蕃給殺了。而蔡邕也在董卓的保護下,免於一難,同時誅殺了宮中宦官,算是為蔡邕報仇。

    不得不說,董卓其實很聰明。單單從他誅殺了宦官這一行為,就得到了諸多臣子的擁戴,也就順利的當上大漢太師。

    奈何擁戴董卓為太師的人,紛紛都被董卓的外表所欺騙。他們沒想到董卓在臃腫的肥臉下隱藏著一顆黑心,一顆讓人心驚膽戰的黑色的歹毒的心。

    蔡邕慢慢的來到董卓的面前,望著高堂上的董卓,蔡邕的眼裡閃動著複雜的光彩。隨即,蔡邕恭敬的對著高堂上的董卓鞠了一躬,緩緩開口說道:「太師,依我所見,應當和袁紹開城和談,最好避免戰亂。」

    「和談?」董卓聽了蔡邕的話,雙眼閃動著莫名的色彩,臉上的肥肉開始進行一定頻率的顫抖。緊接著,這道顫抖越來越明顯,隨即出現上下明顯的震動。伴隨著這震動,董卓的轟隆裡發出一陣恐怖的笑聲,響徹在廟堂之上。

    「哈哈……」董卓忽然間站起身來,身上散發出強烈的煞氣,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樣。群臣瞧見董卓這副模樣,臉上紛紛露出驚駭之色,不由自主的倒退一步。

    「哇哇……」坐在董卓身旁的獻帝,更是被董卓這副恐怖的模樣,驚得哇哇大哭,早已經沒有了帝王之相。

    站在董卓面前的蔡邕,卻絲毫沒有變色,臉上波瀾不驚,沒有一絲動容,彷彿早就預料到董卓會如此一般。

    「哭什麼哭?!如此模樣,成何體統!」董卓聽見獻帝的哭泣聲,猛的回頭,猙獰的面目望著獻帝,厲聲喝著。

    年幼的獻帝瞧見董卓的模樣,猛的止住自己的哭泣聲。年幼的獻帝明白,眼前的男人,掌握著自己的生死。雖然自己身為皇帝,但是僅僅是掛了一個皇帝的名頭,根本就沒有什麼實權。真正掌握權力的人,則是眼前面相恐怖的董卓,董太師。

    臉帶猙獰笑容的董卓,帶著強烈的煞氣,一步一步的的走下廟堂階梯,緩緩的來到蔡邕的面前,欺進蔡邕的身前,一字一句的問道:「蔡御史!難道你認為和談有用麼?難道你認為亂臣袁紹率領天下諸侯,圍攻洛陽,僅僅是為了和談麼?」

    連續的發問,反倒使董卓心境漸漸平和下來。卻見董卓的臉上,露出少有的微笑。不錯,確實是微笑,一種很親和的微笑。這種情況倒使得蔡邕都十分詫異,這就好比一名屠夫的臉上,露出一副親和的微笑,是一模一樣的。

    「蔡邕……」董卓溫和的叫著蔡邕的名字,緩緩的說道:「你老實的說說,袁紹僅僅是為了勤王麼?」

    「這……這……」蔡邕不知道董卓如此詢問到底有何目的,吞吞吐吐的不知道該怎麼述說。想了片刻,才緩緩的說道:「老臣不知,還請董太師明示。」

    聽著蔡邕這萬金油似的回答,董卓從鼻子裡發出一聲冷哼,隨即轉過身子,對著自己的女婿李儒說道:「文禮,你來說說。」

    眾所周知,李儒是董卓身旁的智囊。董卓所要決定的許多事情,都是觀看李儒的眼色。縱觀演義,在書上最出名的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這一段,展露頭角的人,名應當屬董卓,然後就是李儒。

    喜歡三國的朋友可以認真的看看,其實,在三國裡個打敗曹操的人,就是李儒!是李儒在十八路諸侯圍攻董卓的時候,提出退走長安避開諸侯的強勢,更用伏兵打敗了老曹!

    要說董卓最信任的人是誰,不用懷疑,也不用論證,就是李儒!

    此刻,李儒聽見董卓的問話,摸了摸三寸左右的鬍鬚,恭敬的出列,淡淡的瞥了一眼豎立在一旁的蔡邕,輕輕的咳嗽了幾聲,微閉的雙目猛的睜開,緩緩的吐出他早已經醞釀出的言語。

    眾臣此刻望向李儒的眼神,紛紛出現厭惡的神色,同時也有狠色。眾臣都明白李儒在董卓身邊扮演的角色。蔡邕同時也厭惡的望了一眼李儒,隨即低下自己的腦袋,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