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1776 正文 第二百零九節 蒸汽船到歐洲
    南俄亥俄問題?大使閣下,你怎麼知道南俄亥俄的事題?」康柏佯裝疑惑不解的問道。

    有人透露了美英會談的機密!

    「李閣下,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不過我可以肯定的說,我們已經得到確切的消息,你們和英國人方面達成了協議,內容對我們法國很不利。」傑拉爾德肯定的說道。

    康柏沉默不語。

    相對於南俄亥俄消息被傑拉爾德大使知道所造成的麻煩,洩露談判機密的那個人,才是真正的大麻煩。這次南俄亥俄的事情,美方只有大陸會議代表以上的人才能知道,雖然人數不少,但基本上都是位高權重的人,應該不可能在這方面背叛國家。要真是大陸會議代表中的哪一個出了問題,那今後有些事情就不能再在大陸會議上進行討論了。

    「李閣下,我已經準備讓一部分遠征軍的士兵,坐船前去路易斯安那,如果南俄亥俄的問題,確實不能順利解決,法軍不排除在南俄亥俄,開闢第二戰場的可能。作為同盟軍,希望美方可以表示理解。」傑拉爾德大使威脅道。

    如果你們想私底下拿走本來屬於法國的利益,那麼我們就自己奪回來。

    「不!不!大使先生,這樣於事無補,如果法軍從前線撤退,我們在加拿大的戰事,肯定將會非常不利。而且說實話,被割讓和被侵佔是完全兩回事,南俄亥俄聚集了大量俄亥俄河北岸撤退去的英軍,他們肯定會帶領當地英國人強烈反抗,這樣會讓南俄亥俄的事情變得一團糟。而且我想英國也不排除在其他地方,派軍和法國開闢新戰場的可能性。」康柏連忙阻止。

    別忘了法國人的利益,可不僅僅是在美洲。跟在美國人後面和英國打,那也就罷了,要是你們單獨和英國開戰,就不排除英國在其他地方和你們單獨開展的可能。

    「那麼就讓我們眼看著你們瓜分走原來屬於法國的利益?」傑拉爾德大使擺出一幅義憤填膺的樣子。

    「大使先生請放心。關於南俄俄的問題,其實沒有一點問題,我們雖然已經和英國人談了這方面地問題,但並不一定準備掌握這塊地方。只是英國人在談判的時候,堅決要求不能把南俄亥俄,割讓給你們法國。只同意作為十幾個殖民地獨立領土之一。所以我就想,是不是先讓這塊土地由美國暫管幾年,然後再把它交割給法國。」康柏再次違心的表示。

    可不能真讓法國佬對南俄亥俄動手,法國一旦在南俄亥俄動兵,自己得不到這塊土地了不說,英國人會有什麼反應也很難說。要是他們認為美國站在了法國這一邊,故意挑動法國在南俄亥俄動武,那就不妙了。自己可以肯定。就算英國明確知道這是法國單方面的行動,那個殖民地大臣,也鐵定會把事情的責任。賴到美國身上來。所以這時候,應該努力穩住傑拉爾德才是。

    聽了康柏的答覆,傑拉爾德仍舊是眉頭大皺。

    英國會不原意把南俄亥俄給法國,也在情理之中,法英之間地衝突,可是全局性的,遠不是美英的利益衝突可以比擬。甚至康柏的這個建議,也非常合情合理,符合法國的利益。不過主要關鍵是。美國暫管幾年後,會不會按時把南俄亥俄交給法國。這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利益分配,可不是一句話就能保證的。

    「李閣下,看來這件事情,我們確實還需要好好的討論一下才行。不過你地這個提議很有建設性,我個人認為可以考慮,只是到時候肯定需要簽訂正式的條約才行。」傑拉爾德神秘一笑。

    「簽訂條約?」康柏一皺眉,「大使先生。我想那也只能是密約了,絕不能簽正式條約。不然內容洩露出去,英國人反對,肯定又會造成很大麻煩。」

    密約就是不公開的條約,到時候你們只拿著一個有簽名地秘密文件,看你們怎麼辦。

    「呵呵!我會考慮的。對了,我還有些事情,要和其他國家的大使商量一下,今天就先告辭了。」傑拉爾德笑著站了起來告別。

    「傑拉爾德先生,有關南俄亥俄的事情。最好先不要向其他國家大使說起。」康柏一邊陪著站起來,一邊不忘繼續叮囑。

    「這個當然!」傑拉爾德隨意的應道。

    他心中已經開始考慮法國和英國之間,在世界各地的衝突,以及因南俄俄落入法國手中,可能會產生的連鎖反應了。

    自從路易十四時期法國開始強盛,連續多次擊敗代表神聖羅馬帝國的西班牙等國,取得歐洲大陸霸主地位後,這個歐洲霸主,就沒有停止過更進一步取得世界的霸主地位地夢想。

    十八世紀後半葉,正是英法兩國爭奪世界霸權,最熱鬧的年代。

    可惜自從路易十四後期走向昏庸,曾孫繼任者路易十五又學他,前期想努力治理好國家沒有多少成果,後來又變得荒淫無度,等到路易十六接受國王的時候,法國已經在各條戰線上,全面不如英國了。

    在美洲通過七年戰爭,加拿大易主,英國取得了全面優勢。直到美國獨立期間,狡猾的路易十六通過鼓動和幫助美國獨立,才讓英國在北美的勢力受到重挫。

    當時的爭霸還在印度進行,那兒是兩國各自的「東印度公司」全面競爭的時代。相對於「蠻荒落後」地北美地區,印度的爭奪戰,才是兩國最為看重的所在,也是真正決定英法霸權的地方。

    一七六零年,英國軍隊來到了馬德拉,對法軍發動攻勢,法國軍隊抵擋不住,全線崩潰。英國人以征服法國人在卡納蒂克的小屬地來擴大他的戰果

    個月的時間內,法國人在卡納蒂克失去了一切,先是條件地投降,馬拉巴爾海岸的法國殖民地金吉和馬埃不久也跟著投降,法國人從而喪失了他們在印度的一切屬地,法國在東南印度脆弱的統治大廈就此崩潰。

    後來。根據一七六三年地《巴黎條約》,這些地方又歸還給了法國人。法國在印度沿岸保留的五個城市,必須拆除它們地防禦工事,儘管如此,這些城市仍然在長時期內作為勾結與英國人為敵的印度王公們的基地,從這裡向他們出售武器。並派遣教官和顧問。

    與法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人在孟加拉確立了軍事優勢:最有威脅的法國人被完全趕了出去,英國人獲得了授予的領土,可以維持一支具有相當裝備地軍隊。同時,英國還擁有對納瓦卜龐大軍隊取得決定性勝利而增長起來的威望。英軍統帥克萊武由此而身價倍增,一七五八年六月加爾各答參事會自己動議,選舉他任孟加拉總督職務。到那一年底,這一職位因得到東印度公司的任命而合法化。

    在非洲。在中東,法國和英國都在不同的地方,爭奪著各自的利益和霸權。

    可以說十八世紀後半葉的總體時代背景。就是英法兩國爭奪世界霸權的年代,這個過程一直要持續到拿破侖時代結束為止。隨著拿破侖的敗落,英國地霸主地位,得到徹底的鞏固,一直持續到一戰,也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挑動。

    康柏受自身知識面影響,現在的目光只看美國和歐洲,並沒有從整體世界和時代背景上來把握這次美國獨立戰爭。

    但法國大使傑拉爾德,作為一個資深地外交官。作為一個法國政府的高級代表,他卻能從這次戰爭中,覺察到法國擊倒英國在北美的霸權,至少是削弱英國世界霸主地位的契機。所以他和法國的高層,都秉持著同一個理念,就是為了削弱英國,甚至可以犧牲一部分法國的利益。

    法王路易十六,並不是像後來小說中評價的那樣低能。實際上他在剛繼任王位的這幾年,也同樣想效仿歷代賢王,勵精圖治,對政治和經濟,都非常重視,也非常有見地。知道法國在現在和英國差距越拉越大的情況下,只要換取拉近和英國地差距,就已經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了。

    所以在接到法國大使傑拉爾德傳來的消息後,路易十六馬上同意了美方的建議,簽訂的密約。南俄俄暫時歸屬美國。並且命令特使乘坐美國大西洋油輪公司的「新奧爾良號」蒸汽快船,返回美國。

    這裡就不得不說說「新奧爾良號」抵達歐洲時的事情了。

    經過二十多天的艱苦航行,歷經暴風驟雨,蒸汽船「新奧爾良號」,終於在一七七九年二月,抵達了法國港口佈雷斯特。

    雖然早已經有消息傳到歐洲,並且報紙上都刊登了美國使用蒸汽船地情況,但大多數歐洲人,仍然認為這種蒸汽船,也就是和單人劃的小船差不多。等到「新奧爾良號」上的煙冒著濃煙,向佈雷斯科特港口駛來時,港口的救援船隻,第一想到竟然是派出船隻進行滅火和搜救。

    「新奧爾良號」的船長,在搜救船抵達蒸汽船附近時,只能以鳴汽笛向他們致敬,船上的水手也全是歡呼著拒絕了他們的幫忙。

    當美國的蒸汽船竟然跨越大西洋,來到法國港口的消息傳開以後,大量的歐洲人群蜂擁到佈雷斯特港口,來看這艘神奇地船隻。

    在他們心目中,還只是為了看看這條在幸運女神眷顧下,奇跡穿越了大西洋的「小船」。但當他們看到幾百噸的「新奧爾良號」後,全都大失所望,感覺自己被欺騙了。蒸汽船和自己想像中的模樣完全不一樣,和報紙上對於那些運河拖船的描述,也同樣不一樣。

    「這是一艘大海船,還有帆!」

    「這艘船真醜!」

    浪漫的法國人對於這艘船的評價很不高。

    不過隨著報紙陸續刊登出「新奧爾良號」航行的詳細情況,加上船長按照康柏事先的吩咐,在法國沿海各主要港口,進行展示性的航行表演,看到這艘船的人們,都對那船隻冒著滾滾濃煙前進的樣子驚呆了。

    同樣喜歡新奇事物的法國人,很快改變了自己的評價。

    「雖然醜了點,但是速度還是很快的!」

    「不錯!這是一艘奇跡般的船隻,真想上去乘坐一下試試。」

    宣傳的效果,就是整個歐洲都知道了美國的蒸汽船。在間諜把消息傳到各國上層後,各國也馬上開始嘗試研究和製造自己的蒸汽船。

    相對於普通人對蒸汽船的新奇,以及政府官員對於發展蒸汽船在戰略上應用的重視,大量的普通船運公司,卻是更看重了蒸汽船在海運上的應用前景。

    這些大商人,紛紛直接把訂單給了康柏和路易斯安那總督的新奧爾良蒸汽造船廠,總共是大小十二艘蒸汽船,其中就有法王路易十六本人訂購的一艘。

    「新奧爾良號」的事情,英國內閣也馬上接到消息,對蒸汽船懷有極高興趣的他們,一面叫人使用瓦特改進的新式蒸汽機,嘗試進行蒸汽船的研究。隨即同樣也派出答覆殖民地大臣的特使,以外交事務為由,希望搭乘上這艘新式蒸汽船。至於真實目的,自然是偵查蒸汽船的情況了。

    可惜法國方面很清楚這一點,為了保證蒸汽船的機敏,「新奧爾良號」船長和法方代表一起,拒絕了這個要求。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