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1776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六節北美戰局終定
    真是豈有此理,盟軍兩萬精銳部隊,竟然還讓不到一跑了出去,華盛頓將軍這是在瀆職!而且竟然還是發生在我們和英國代表正式談判的關鍵時刻,這給我們在外交上帶了多大的被動。李議員,你的軍事和軍械委員會,應該安排人徹查這件事情,看看裡面有沒有什麼問題,追究一切瀆職者的責任。」幾個激動的大陸會議代表,針對柏高英部突圍而出事件,聯合起來在康柏面前告狀。

    這次大陸軍和法軍聯合包圍柏高英,卻讓他輕鬆的突圍了出去,消息一傳到費城,自然讓整個高層震動。

    最近一年多來,連續對英軍的多場勝利,讓這些大陸會議代表們信心暴漲,真以為自己這邊的實力,可以和英國正面作對,甚至能夠百戰百勝了。所以見到戰場上稍微出現一點不利的局面,就叫嚷著要追究總指揮官的責任。

    當然,那也是因為現在不管怎麼看,美軍和法軍組成的同盟軍,都佔了絕對優勢。要使現在盟軍這邊弱勢,他們說不定就能理智一點了。

    康柏當然瞭解,戰場上那一方出現暫時的優勢和劣勢,都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是這次聽說英軍還動用了有限的准槍騎兵(前文錯誤,當時歐洲各國都有重型的胸甲騎兵,獨英國只有中型的槍騎兵),短時間內失利完全可以理解。反而是不停的勝利,那才要擔心敵人有沒有陰謀呢。

    「先生們!現在的失利,只是暫時地。我不認為在我們佔了絕對優勢地情況。還會真正輸給英國人。盟軍和英國人的戰鬥還在進行,在這個時候我不能插手干預他們的指揮,而且我也非常相信華盛頓將軍。」康柏委婉地解釋。

    「不錯!華盛頓將總司令已經找到對付那些英國騎兵的辦凡。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擔心將軍的指揮能力。我相信,只有在華盛頓總司令的領導下,才能贏得對英國戰爭的最後勝利。」亞當斯也趕緊出來幫華盛頓說話。

    他可是和華盛頓政治立場完全一致的,就連他領導地聯邦派系,也已經準備等獨立戰爭結束後,就請華盛頓來當自己的派系領袖。至於亞當斯。因為多次遭到康柏的打壓,已經老老實實,準備當華盛頓的副手了。

    其實要說政治野心,亞當斯當然有,但不管從哪方面看,這傢伙都是一個非常識大體的人。可惜識大體,有時候也就等於不擅權專斷,不是當一個強國的最高領導者。他經常為了大體而犧牲自己。所以很難長時間擔任領導地位。歷史上他當總統後,就顧忌太多,想照顧多方利益,結果反而弄得都不討好。自己也丟了總統寶座。

    經過短暫的爭論,大陸會議還是恢復了對大陸軍和法國聯軍的信心。

    不過第二天在和英國代表約翰見面地時候。他顯然也知道了發生在奧爾巴尼的戰事,說話的聲音立刻響亮了不少。

    「先生們!雖然我們已經達成了關於釋放康華麗將軍的協議,但是為了那些還在戰俘營中受苦受難地戰士,我決定還是留在費城,繼續和貴方接觸,以便戰事有了進展,再商談互相交換戰俘的可能性!」

    這一位雖然明顯精於耍各種外交手段,但是對於軍事前景地判斷,卻又非常不精通,所以竟然還大大咧咧的表示,準備等待交換戰俘。康柏也不和他一般見識,只是催促傑弗遜快點和法國、西班牙,達成雙邊協議。至於與英國人的談判,乾脆還是等北方戰事出決定意義的結果了再談吧。

    和法國的談判,很快就取得了進展。除了雙方沒有異議的美國現有領土得到維護外,對於瓜分英國殖民地的爭議地區,也達成了正式的協議。

    美國同意除了保留肯塔基地區外,放棄對俄亥俄河以南所有英國殖民地的要求,並且法國對這一地區的要求。而法國則宣佈,放棄對加拿大的要求,並且美國對加拿大的要求。

    同時雙方一致決定,魁北克地區應該從加拿大分離出來,美法兩國魁北克地區重新選擇歸屬的權力,讓該地區境內的所有有產者,經過民主投票,自己選擇歸屬法國還是美國。

    魁北克位於加拿大東部,在哈得孫灣東南,南接美國,面積一百五十四萬平方公里。主要是法國人後裔。一六零八年法國人尚普蘭在魁北克城建立居民點,魁北克成為法國殖民地。此後英法長期在此爭奪,一七六三年轉歸英國,算是現在加拿大最主要的地區。

    因為加拿大從法國轉到英國不過十幾年時間,英國並未對他進行大開發,而魁北克正是原來法國殖民者的主要居住區,一旦把魁北克從加拿大分割出去,那現在這個加拿大,差不多也就只剩一個空殼了。

    但魁北克地區非常微妙,獨立戰爭期間,就有大量的殖民者參與了對英作戰。美法雙方都想得到他,最後為了同盟情誼,只能決定讓魁北克人自己選擇。

    雙方都很有自信,法國認為魁北克主要是法國人後裔,肯定會投票重新成為自己的殖民地,美國人則相信所有的殖民地人,都不願意重新回歸宗主國的治下,肯定會選擇加入自由的美國。至於讓這個地方繼續歸屬英國統治,那完全不可能,現在英國的實力這麼弱了,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控制這個基本是法國殖民後裔人的地區。

    俄亥俄的南部地區,康柏雖然也非常想要,但他知道這地區因為靠近南方,經濟形勢上和北方完全不一樣,而且英國人的勢力比較

    自己的匹茲堡想蛇吞象,還有點力所不能及。美國政應該也只能便宜南方弗吉尼亞等州的政治勢力。所以乾脆放棄。至於加拿大康柏也準備看形勢再說,如果柏高英部隊被全滅,加拿大實力空虛。根本無法抵擋北伐地盟軍,到時候自然要全境佔領了。如果柏高英順利跑回了加拿大,那自然最多只能要求魁北克地區,根本不可能再奢望加拿大全境。

    和法國地談判輕鬆解決,只是在美國和西班牙的雙邊談判中,卻陷入了極大的僵局。即便傑弗遜最後退步。同意以法律形式,禁止對佛羅里達地區地殖民地獨立勢力進行,但西班牙卻仍舊堅決不肯放棄對那幾個美方控制小鎮的要求。

    最後還是法國大使傑拉爾德實在看不下去了,利用手中路易十六給他的授權,表示願意拿出南俄亥俄鄰近佛羅里達的幾個小鎮給西班牙,換北佛羅里達的幾個小鎮。剛好佛羅里達和南俄亥俄地區交接,連在一起也很方便,西班牙大使欣然同意。

    這麼一來。才總算是讓談判中最關鍵的問題解決了。

    隨後幾天,美國先後和西班牙、普魯士等國簽訂雙邊和平協議,以及航海和貿易條例等好幾個雙邊文件,最後才是非正式地結成反英聯盟。

    等到反英談判代表團正式形成。剛好北部戰場的最新戰報也傳來了。

    消息好中帶壞,柏高英率領的八千多英軍。順利地被聯軍尾隨追趕,消滅了五千多人,另外還有一千多人潰散。只是剩下的不到兩千人,卻被柏高英將軍帶到了樸次茅斯,利用早在那兒的等候英國海軍艦隊,乘坐戰艦離開了美國領土,從海上跑走了。

    如果只是走了一千多英軍,根本不影響大局,但最關鍵的是他們的指揮官柏高英將軍,也順利的叢海上撤退。有這麼一位將軍返回加拿大鎮守,加上一千多老兵,隨時可以動員當地地殖民者,組織起萬把人來抵抗美法聯軍的進攻。這麼一來,想要奪取加拿大,就非常困難了。

    「這真是盟國海軍的恥辱!」法國大使聽了這個消息以後,也開始在大陸會議面前跳腳。還好他比較有修養,沒有開頭大罵。

    「想不到英國海軍還有勇氣出港來戰鬥,這也實在出人預料。大使先生不必在意,我們的海軍現在主要在保護往來歐美大陸地商船,也沒時間抽出去打擊英國海軍!」亞當斯安慰傑拉爾德道。

    —

    說話的時候,還不忘看了康柏一眼,就是他把海軍全都調去給商船護航,才讓英國海軍有了救走柏高英殘部地機會。

    康柏也想不到英國海軍還敢出來,其實美法海軍聯合艦隊,雖然被自己叫來保護商船,但從來沒有放鬆過對加拿大沿海港口的監視,只是不知道這英國的海軍艦隊,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突然就出現在了樸次茅斯。畢竟這一帶的海岸,最熟悉的還是英國海軍。重新回歸的法國海軍和新生的美國海軍,只能算是外來戶,出現點意外,也在情理之中。

    對於亞當斯故意把這個不可能預料的事故,推到自己頭上,康柏也無法辯解,只能說道:

    「無論如何,現在陸地上總算大勝了!海軍也一直在監視著加拿大海岸,現在還可以看看他們,能不能在英國海軍艦隊靠岸之前,攔截到柏高英的部隊。不過這個很難做到,所以柏高英還是很有可能會回到加拿大。現在只能催促陸軍趕緊向加拿大進軍,盡可能快的向北攻擊了。」

    「其實我覺得沒有必要再在徹底勝利上太強求,雖然我對戰爭上的事情不是很瞭解,但聽起來,至少覺得現在應該已經算是大勝的局面了吧?我想如果我們把柏高英大敗的這個消息,告訴那位約翰先生,他肯定願意把和平的意願,傳遞給英國國內。」傑弗遜出來說了一句。

    「嗯!不錯,其實決定戰爭的關鍵,還是在英王和英國內閣,只要他們意識到敗局已定,就肯定會進行正式的談判。戰鬥打到現在這個程度,英軍當然是敗局已定。」傑拉爾德也贊同傑弗遜的看法。

    「那好!我們馬上把這個消息通知那位約翰先生,然後再重複一遍我們的和平意願。」康柏笑了起來。

    當美法雙方把柏高英大敗的消息傳達給英國談判代表的時候,這位約翰先生簡直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過他也明白,這樣的大事情,美法雙方肯定不會開玩笑,再次聽說了美法雙方的和平意願,也已經不再是堅決拒絕了,而是謹慎的表示:

    「對于先生們傳達的善意,我已經充分理解,只是受權力限制,不能當場答覆,我會將此善意,盡速傳達給喬治王陛下。一切回復,須等陛下指示。」

    有了約翰的這句答覆,傑弗遜和傑拉爾德,就知道在費城的談判,算是進行的差不多了。

    下面具體談判在哪裡舉行,將得看英國的反應。也許是在英國,也許是在法國,也可能是在美國。反正反英聯盟國家這邊,已經協調完立場,內部達成一致,也不用再來回奔波,完全可以看英國人的要求,再作出反應。

    雖然這個消息,並不等於真正結束戰爭,至少華盛頓將軍和羅尚博伯爵,還在率領部隊,加緊向加拿大進軍,但是普通費城人知道後,卻是全城沸騰,開始歡呼「勝利了!」「戰鬥結束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