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1776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三節 美法同盟建立
    國海軍和法國海軍在大西洋上進行的那場航行競賽,老牌的英國海軍取勝,英國議會的法案先到了大陸會議手中。

    不過英國海軍比時間的時候選錯了對象,他們跑贏了法國海軍,卻沒有跑贏康柏。

    此時的康柏,已經處理完匹茲堡的事情,返回了費城,他剛好在英國海軍把這份和議書送遞的前一天,抵達了費城,可以參與這個和平協議的討論。

    如果當時沒有康柏在場,即便是有老奸巨滑的漢考克等人主持大局,恐怕也難免會通過這份和平協議,上英國人的當。

    因為大家原來就是想和英國簽訂和議的,連和平使者傑弗遜都派出了,現在看到英國人主動送來這份和議,這些代表根本沒有懷疑這是英國人的計謀,理所當然地覺得這是傑弗遜談妥的和議。

    單從協議內容上來看,也根本看不出特別出於大陸會議意外的要求,基本參照了獨立戰爭爆發前,美國使者要求英王的和平協議。其中唯一比較特殊的,就是不准美國再和法國結盟,並且要反過來聯合一致的在北美阻止法國拓展利益。

    這些代表雖然覺得這樣的要求沒有必要,一旦與英國的和平協議簽署,他們本來就不準備再聯合法國,至於北美的利益,很多人都恨不得把北美當成自己的後花園,怎麼還會容忍法國拓展呢。現在看到和平協議裡面特意提到了,反而感覺有點不舒服,畢竟法國剛剛才幫過自己抗擊英國。翻臉也沒必要這麼快。

    不過這些「寬容」的代表們。就算覺得英國強迫了自己改變外交政策,但為了國家的前途,還是很願意趕緊通過這項和議地。

    本來這也很符合康柏原來地計劃。其他大陸會議代表又幾乎沒多大異議。想早點簽署和平協議,早點就能開始利用英國的廣闊市場,康柏就準備贊成這份和書。

    只是臨表決前,康柏奇怪作為和談使者的傑弗遜,怎麼沒有一起回來,就隨意地問了英國密使文特沃思一句:

    「文特沃思先生。在討論這個和議之前,我想冒昧的請問一下,我們合眾國的和平使者,托馬斯-傑弗遜先生,他為何沒有和你一起歸來?還有使者團的其他成員,怎麼也都沒有見到。」

    「傑弗遜先生和其他使者,已經到法國去拜會富蘭克林去了。這次的協議,本來也是我們英國議會主動的安排。我才是真正地和平使者,為了北美大陸的和平二來。至於傑弗遜先生,我一直覺得他是個激進的分子,內心應該不是很贊同和我們談判吧。」這位英國密使文特沃思故意隱約的提到。傑弗遜不知道這個協議。

    英國畢竟是一個大國,有些外交手段可以耍。但如果擺明了是騙人的事情,還是不能明目張膽做的。所以現在事先聲明,這是英國議會單方面的和平倡議,要是你們看不出其中的漏洞,那將來我們反悔時可不要怪我沒提醒了。

    「你是說傑弗遜不知道地這份和平協議?」康柏到是聽出了文特沃思的意思。

    只是還是感覺非常疑惑呀:就算傑弗遜對這個協議不,也不可能不知道和平吧。何況當初去英國談判,還是他自己主動提出的,應該不可能像這位使者說的那樣,是一個激進派,不談判。按照康柏對傑弗遜地瞭解,他是一個可以為了原則,改變自己信念的人。為了和平,他也完全會和英國人地談判。

    「傑弗遜先生絕對是一位親法派,他對我們這個協議,確實不敢興趣。」文特沃思一臉不耐煩的回答。

    深怕越問拖的時間越長,和平協議就越不容易通過。

    康柏也是越問越疑惑了。

    傑弗遜是親法派,那是毫無疑問的。只是要說因為親法,而對和英國的談判毫無興趣,那絕不可能。因為這個英國人忘了,這位傑弗遜先生還是一位民主派,他非常希望和平,只要有擺脫英王的機會,他並不介意馬上和英國政府締結和平條約。

    「文特沃思閣下,既然傑弗遜先生還沒回來,那這個和平協議就還不能簽了。我們大陸會議中主要負責外交的是富蘭克林先生和傑弗遜先生,現在他們都還在歐洲,這個和平協議,應該經過他們外交委員會的通過,才能提請全會審議。我馬上叫人派快船去歐洲,把他們叫回來。」康柏果斷地拒絕了馬上表決協議。

    這個文特沃思的表現明顯不正常嗎。

    就算英國人再不喜歡傑弗遜,就算他們感覺和一個曾經拒絕過的人一起來美國感到丟臉,處於外交禮節,也不應該不讓傑弗遜一起回來呀,更不應該不讓這份和平協議被傑弗遜他們知道。

    康柏對於這份和平協議,雖然看了,但瞭解的也確實不多。畢竟他們不是專門學外交的,加上當時內心沒有懷疑英國可能會用假的和平協議來騙人,所以僅僅粗略的看一遍就行。現在卻已經決定,就算富蘭克林他們這些外交專家不在,自己也一定要問問其他專業知識比較豐富的人,看看這份和平協議有沒有問題。

    「沒這個必要,議員先生。我們的都駐紮了大量士兵在前線,他們每時每刻都在花費我們政府的錢。為了我們雙方的利益,現在還是趕緊簽署和平協議的好。如果議員先生和你的同事,是存心想拖延時間,繼續和我們英軍打下去,那麼就請直說,我們不必浪費時間,我也可以趕緊回國通知英王,讓他派更多的士兵,來早點解決這個該死的北美問題!」文特沃思當然是堅決反對拖延簽署了。

    這話已經帶有一絲威脅的色彩地!

    如果是換成

    城戰役之前,康柏為了自己地名聲,和擔心承擔挑動任。可能會因此退縮。但現在他的威望正高。提出和談本來就是他地主張,根本不用擔心別人會說他挑起戰爭,所以就算文特沃思這樣威脅。他也還是一口咬定,決不能在重新審核這份協議前,就馬上通過。

    —

    文特沃思對此,根本拿康柏沒有辦法。

    他只是一個間諜式的外交官,在身後沒有強大英軍站崗的情況下,他根本不敢和一個剛剛才打了勝仗的勢力領袖針鋒相對。

    大陸會議中不少人都認為。同英國簽訂和平協議才是明智的。但現在看了文特沃思和康柏的對答表現,也感覺出了一絲異常,最後基本都選擇站在了康柏這一邊。

    只是康柏在那把這份英國單方面提交地和平協議,拿給其他專門人員審核的時候,卻發現這是一份非常正規的和平協議。除了那個不允許和法國結盟,共同對付法國這一條,比較奇怪,其他方面完全沒有問題。

    就在大陸會議為難的準備表決時。在海上競航中輸掉了的法國軍艦,也終於抵達了費城。當他們把法美條約送達大陸會議時,真相馬上被人猜到。

    收到法國的同盟協議,還得知英王曾經正式拒絕和談。大家自然馬上瞭解文特沃思的來意是為了什麼。他們這分明是故意拿一個沒有誠心的和平協議,來擠掉美國贏得真正同盟地機會呀。

    如果英國用正大光明的方式。以平等競爭的方式,來換取友好的協商,其實以康柏地本意,為了自己公司的商業前途,他還是更願意選擇英國,作為和平友好地對象。但現在英國採用了半欺騙式的方法,來擠掉美國另外的一個結盟機會,分明本身的和平協議,就沒有長久維持的打算。

    康柏大怒!

    幸好自己多了一個心眼,臨時感覺這單方面送過來的合同不對,要是真讓這個合同通過了,那自己和大陸會議所犯的錯可就大了。

    得知真正的結盟對象是法國,會議上各州的代表喜出望外。相對那個沒多少利潤可撈的和平協議,這個同盟協議,能帶給他們更多的好處。兩天以後,大陸會議正式召開全會,批准《美法友好和通商條約》和《美法同盟條約》。

    大陸會議表決的時候,英、法兩國的大使都被召到旁邊,在兩個條約都獲得通過後,由大陸會議主席約翰-漢考克宣佈,法國將成為美國的盟友,而英國將在與美國繼續交戰的同時,也和法國進入戰爭狀態。

    文特沃思此時到是很有外交官的風采,溫文爾雅的對漢考克說道:

    「我謹代表英國政府,對於閣下和閣下的大陸會議,今天所做的莽撞決定感到遺憾。你們侮辱了一個向你們伸出橄欖枝的兄弟,而選擇了一個可以提供武器的鄰居。我相信,不久之後,你們就會後悔這個決定。」

    大陸會議主席漢考克先生,對於文特沃思這樣赤裸裸的威脅並不在意,反而仍舊維持著禮節性微笑,慢吞吞的回答:

    「這是北美三百萬同胞的一致決定,我們需要一個長久的朋友,而不是一個拿了臨時協議的兄弟。」

    康柏對這兩個人,明明已經撕破臉卻還要用這麼委婉語氣說話的做法,感到無可奈何。

    最後只是只是針對文特沃思本人說了一句話:

    「文特沃思先生,作為一個外交的使者,你代表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形象。用那樣大家都知道潛藏欺詐形式的協議,不僅僅丟了你政府的臉,同樣丟了你自己的臉。對於你的做法,我感到很可恥。」

    聽到康柏不用外交術語,就這麼直接指責自己,文特沃思的老臉也不僅微微一紅。

    「我謹代表我的政府行事,那既不是英王陛下的意願,也不是我自己的意思。」

    和談和同盟談判正式結束,美國決定和法國結盟,在美洲大陸上,共同和英軍作戰。

    隨著法國承認美國,美法同盟的建立,美國在歐洲大陸的地位,也迅速得到改變。新生的美國開始被其他大陸各國承認,並且被要求互派使節。

    一七七七年十月,在傑弗遜離開歐洲前,美國駐歐使團內部進行了人事變動。理查德-亨利-李被派駐西班牙大使,阿瑟amp;#的另一個兄弟威廉-李奉命出使柏林和維也納,而拉爾夫-伊扎德出使托斯卡納。至於富蘭克林、迪安、阿瑟-李這三駕馬車,仍然作為總領歐洲外交事務的特使,駐紮在法國。

    也是在十月份,一隻由孔特-德斯泰恩率領的法國艦隊,成功打破英國海軍的封鎖,出現在特拉華河口。

    當傑拉爾德走下戰艦,踏上美洲的國土時,他成為了合眾國得到承認後,第一位受外國政府委派的駐美官員。

    看到強大的法國海軍艦隊出現在費城,大多數大陸會議代表,都鬆了一口氣,感覺再也不用承受城市被封鎖的滋味了。

    法國人的大戰艦艦隊剛登場的時候,確實非常震撼,讓英國的封鎖艦隊望風而逃。只是這些人都不知道,那是因為英國人用來封鎖的軍艦,基本上都是巡洋艦,速度快,火力卻不足,根本沒法和法國大戰艦(戰列艦)組成的艦隊抗衡。等到不久後英國從國內調來同樣的大戰艦,這位孔特-德斯泰恩,就得乖乖帶著他的艦隊,躲到西印度群島去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