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1776 正文 第九十八節 勝利後的繼續
    柏在收到費城消息後不久,就收到了蘇尼利爾湖之戰息。

    相對於阿拉密斯和沙利文他們主要負責戰鬥,康柏他們這些後方首腦人員,需要考慮的東西就更多了。

    康柏先和派瑞克等鎮上主要官員商量了一下,一致認為雖然已經擊敗易洛魁軍隊,但戰鬥還要繼續。隨後馬上通知臨近幾個大鎮的鎮長,來和匹茲堡主要官員開會,甚至還動用剛剛再次改裝過的「維埃裡號」蒸汽船,通過已經修好的部分運河,去那幾個村鎮接人。

    通了運河後兩邊的聯繫就是快,不過兩天,蒸汽船就已經接來各鎮主要負責人,來到匹茲堡。至於太遠沒到的,也不再等他們,準備少數服從多數決定後,直接通報他們。

    「先生們!大家應該已經知道前方的勝利消息了,那我也就不再重複,我們還是直接商談一下西征軍接下來的安排吧。」康柏主持會議,一開始就講明會議的重點。

    「哈哈哈!這次西征,一直都是在匹茲堡和李議員您的主持下進行,現在已經取得了那麼大的勝利,接下來該怎麼做,我們這些鎮都應該先聽你們的意見!」一個最年長的鎮長笑呵呵的說道。

    各個村鎮都有自己的代表在西征軍中,當然也有各自的信息渠道在匹茲堡。前方大勝的消息,也已經通報給了他們。

    和印第安人的作戰,經常是能帶來的收益地,不僅僅是戰利品。還有大量地田地犒賞。要僅僅是只是為了保護西部村鎮。絕對不可能有那麼多其他鎮的人參加。

    這次戰爭是以康柏和匹茲堡的人為主,才取得那麼大地勝利。現在眼看自己村鎮的人,有很多都有資格獲得康柏他們承諾的土地。這些村長鎮長們,自然願意繼續聽從原來的安排來進行了。

    「呵呵呵!按照派瑞克和大家原來商量,主要是擊敗易洛魁的主力,消除他們對西部各殖民點的威脅。現在其實這個目標已經完成了,但是易洛魁地戰士,還有大量從戰場上逃走了。雖然這些人不大可能會在沒有主持的情況下攻擊我們的村鎮。但在易洛魁聯盟正式投降前,我們還是面臨著一定風險,所以我和派瑞克鎮長他們商量的結果是,應該繼續掃蕩周圍的易洛魁部落,迫使易洛魁最終投降,把大湖南岸完全控制起來!」康柏大聲的宣佈。

    其實這樣的決定,在康柏知道蘇必利爾湖邊的鐵礦後,就已經非常果斷地作出了。

    就算這些鎮長們不同意。他也會讓匹茲堡的那一千人,繼續作戰,以保證鐵礦到匹茲堡的安全通道。和派瑞克一商量,他當然沒有什麼反對意見。所以這時就一致提出了這樣的決定。

    只是他現在還只能夠看到蘇必利爾鐵礦地重要性,還有五大湖南岸歸入控制的好處。至於真正地影響,並沒有估測。但實際上,現在這個決定將會取得的成果,遠遠不止一個蘇必利爾湖鐵礦,隨著五大湖南岸落入匹茲堡的控制,受東部戰爭影響的北美殖民地人,提前開始了開拓北美中部地區。相對於真正歷史上的西進運動,這時候的中部進軍,對北美來說,才更重要、更關鍵,等到獨立戰爭結束,五大湖南岸,已經成了一片可以和東部沿海普通城鎮群媲美的繁榮地區。

    「不錯!我的意思也是繼續作戰,把大湖南岸的印第安人完全趕出去。只要他們還在那兒,我們的西部殖民點就會一日不得安寧,承諾分封給戰功士兵的土地,也不可能安全的耕種。」派瑞克也表態。

    既然擊敗了易洛魁,就要開始想取得他們的土地了。

    「先生們!只要控制了大湖南岸,我們甚至可以向哪裡大規模移民開荒,有大湖便利的交通,卻沒有英國海軍的騷擾,那兒肯定可以開發成為和東部沿海一樣繁榮的地區。」格林斯潘插了一句。

    他作為匹茲堡銀行行長,在這些鎮長中非常有影響力,因為很多鎮長都選擇了把錢存在了銀行,而作為西部唯一的銀行,匹茲堡銀行無疑是最佳選擇。

    「好啊!好啊!就應該把大湖南岸完全控制起來,這樣印第安人以後就不可能輕易用他們的獨木舟跨過大湖,來攻擊我們西部的殖民點了!」鎮長們大多同意。

    這些馬上同意的,基本上是比較大的村鎮,對於有兩三千人口的他們來說,已經有了開拓新殖民點的能力。

    另外幾位則是保持沉默,但也沒提出反對意見。

    「其實現在我們的兩千多西征軍,就算攻佔整個俄亥俄地區,也完全沒有問題,但李議員知道每個村鎮都是臨時抽調人員出來,參加攻擊易洛魁的行動,如果不能在秋天結束前返回,可能會影響各村鎮的秋收,所以才決定只是順便掃蕩一下易洛魁部落就行!」派瑞克比較瞭解這些沒表態鎮長的情況,在旁邊繼續給康柏說話。

    那些沒有說話的鎮長,都是來自比較小的村落,人手比較緊缺。而且也是比較傳統的人士,有了威脅願意前往清除,一旦威脅消失,就不想再進一步行動了。理由也很充分,肯定就是各村種下的糧食該收了。現在派瑞克表示已經考慮到他們的情況,提前堵住了他們可能不同意的理由。

    「各位鎮長,其實我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我開辦的一家煉焦廠,現在可以生產一種化肥,對作物的生長非常有用。我已經同意優先向這次參戰的各鎮供應,今後各鎮只要使用它,就可以大規模的增加糧食產量,抽出更多的勞動力來做其它!」康柏也補充了一句。

    聽康柏和派瑞克的意思已經非常堅決,那些鎮長也就不在有別地想法,非常聽話地表示同意這個安排。並且也很想見識一下這個化肥。

    康柏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大賣商品的機會。馬上安排格林斯潘去幫忙,推銷化肥。

    還沒等這些鎮長從匹茲堡離開,匹茲堡又來了不少費城人。

    —

    這些穿著禮服。帶著錢袋的人,可不是來考察礦產地,而是來看周圍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條件。

    康柏很快從這些人的行為動作中,聞到一股賺錢的路子。

    殖民地人是很現實的,除了那些熱血青年和激進分子,一般人只要不侵害到自己的利益。就不會選擇明確地政治立場。但現在東部即將爆發大戰,而沿海的戰事肯定不會順利,那些人怕戰火蔓延到自己身上,在不得不做出立場選擇的同時,很多人也開始為了後路考慮起來。

    這時正在大開發中的最西部城鎮匹茲堡,無疑成了避開戰火的一大選擇。尤其是那些在匹茲堡有產業的人,更是把很多財產和人員轉移到了匹茲堡來,幾乎是每個月都有新的生產年建築計劃在他們買下的土地上展開。匹茲堡並沒有因為走了大批民兵而冷落下來。僅僅不過十幾天時間,大量地東部移民,就讓匹茲堡差不多恢復了前陣子的繁榮。

    尤其是知道西征軍在蘇必利爾湖打了大勝仗後,很多西部村鎮的冒險者。騎著馬,帶著火槍。開始去大湖南岸發冒險淘金去了。這些人都把匹茲堡當作了西進的出發點,在這兒補給,在這兒休息。然後再去大湖南岸尋找金礦,獵殺珍稀地野獸皮毛,尋找失落的寶藏。等到在找到了想值錢地東西,就又返回匹茲堡賣掉,然後繼續補給,消費,再繼續前行。

    匹茲堡不僅僅作為一座工業重鎮在發展,同樣作為一個交通樞紐和貿易中心,在快速的變得繁榮起來。

    康柏對於吸引東部的平民非常有信心,不過對於那些講究奢華享受的有錢人來說,現在的匹茲堡,幾乎如同一片荒蕪之地,根本沒法讓他們立足。讓他待在匹茲堡這個貧窮落後的地方,還不如去東部稍微好的大城市。這些富翁有時候為了享受,也是寧願冒著一定危險的。

    就在康柏打草稿,寫計劃,想開建一點好的設施,搞幾個項目吸引東部富豪來娛樂的時候,鎮長派瑞克帶著幾個人來見康柏樂。

    「約克!這位是奧奈達酋長,他代表奧奈達族和圖斯卡羅拉族,來和我們談合作的事情。那幾位是他們部族的勇士。」

    派瑞克指著他身邊的幾個人一一介紹。

    看到那個熟悉的羽毛冠,康柏已經一眼就認出了那個奧奈達酋長。

    「下午好!尊敬的李議員!」英語率先向康柏問好,並且讓兩個部族勇士送上珠貝和珍貴的獸皮。

    「下午好,尊敬的奧奈達酋長。」康柏笑著叫人送下禮物。

    想不到這個奧奈達酋長竟然還會幾句英語,不愧為相對開明的印第安人部落,看來他們能躲過美國人的報復,也不是偶然的呀。

    「約克,奧奈達酋長聽說了我們西征軍在蘇必利爾湖的勝利,非常敬佩我們的能力,想和我們合作一下。」派瑞克給康柏解釋。

    那奧奈達酋長旁邊,一個印第安人也輕聲的用印第安語向酋長解說。康柏看了自然明白,這個酋長其實也只有三板斧。

    「怎麼個合作法?」康柏對派瑞克的話不置可否。

    奧奈達他們兩個印第安人部落,明明已經和易洛魁剩下的那四個部落翻臉,竟然還能得到他們部落覆滅的消息,看來他們也另外有通訊的渠道呀。

    「奧奈達酋長知道阿拉密斯他們俘虜了不少印第安人,所以想花一定的費用贖回那些戰士。」派瑞克看了旁邊的印第安人酋長一眼,「奧奈達酋長還保證,贖回那些戰士後,可以和我們正式結盟,互不侵犯,永為朋友。」

    「呵呵!互不侵犯,永為朋友呀!」康柏淡淡一笑,沒有馬上回答。

    這次阿拉密斯他們進攻印第安人的行動非常順利,不僅僅是在蘇必利爾決戰中擊敗了易洛魁四部落的主力,還繳獲了大量武器,俘虜了好多英軍教官。四部落可以說元氣大傷,基本沒有抵抗西征軍掃蕩的能力。

    而自己和其他鎮長們剛剛做出繼續掃蕩的決定,現在就把戰士交給他們,很難保證那四個部落會不會臨時投靠奧奈達酋長他們。畢竟他們同樣是印第安人,同樣出自原來的易洛魁聯盟,投靠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

    但如果不同意,繼續在大湖南岸橫掃那些戰士在外的印第安人部落,到時候就不會只有幾百人的印第安戰士俘虜,還會有大量可以變面成為奴隸的印第婦孺。

    按照原先和派瑞克他們這些鎮長商議的決定,這些婦孺將會變成奴隸,然後變賣到其他地方。但印第安人的性格和黑人的性格有很大不同,俘虜基本上很難變成乖順的奴隸,康柏對於這樣的安排並沒有多少信心。

    聽了奧奈達酋長,他反到有點心動,反正是賣,可能還是這樣賣的賺頭更大。只是賣必須在打下那四個部落後才能進行,而且賣了後潛在的威脅,也必須消除。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