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1776 正文 第六十三節 印第安人來了
    派瑞克統計流民武器的結果也很快出來了,那些流民原來大都生活在內陸,很多人都沒有武器,但北美人有非常久的帶槍傳統,一千多流民中,還是有超過三百支的各式火槍,很多人甚至都是一人帶了兩三管的火槍。可惜這些搶,基本以騎兵短槍為主,長槍中也夾雜有火繩槍之類的老古董。真正可以步兵作戰的滑膛槍和單管來福槍,加起來也就一百多管。加上匹茲堡原來的武器數量,總共能湊出五百多支各式槍械。

    另外各色馬匹有兩百多匹,可以作非正規騎兵用馬的,大概也有一百匹左右。會開槍的人比火槍數還多,竟然有七八百人,能熟練開槍的快槍手也有三四百人。

    康柏和派瑞克這下放心不少,配合要塞上原來的八門小口徑火炮和伯格南的三門子母炮,整個小鎮的武裝力量也還是非常強的,對於百人左右的印第安人,只要輕鬆一次出擊就能擊敗對方。

    就在第二天天還沒亮,康柏還在交易中心熟睡的時候,阿拉密斯突然帶著一個被露水和汗水濕透的民兵騎士闖進了交易中心。

    康柏很快被夏洛蒂叫醒,來到了他們的面前。

    看到騎士濕漉漉的樣子,康柏趕緊讓他一邊喝點酒暖暖身子,一邊匯報情況,同時還不忘讓人去通知派瑞克來自己這兒。

    等到派瑞克到了後,幾個很快瞭解到了印第安人的情況和打算。

    偵騎出發的時候還在午後,分八個方向前進,這個騎士比較幸運,找對了方向,快馬向前搜索直至入夜,然後更幸運的根據黑夜中的零星火光,很容易就在野外找到了印第安人的營地。估計那兒離匹茲堡僅有大半天的正常騎兵路程(騎兵常速一般是慢跑或者快走),剛好在匹茲堡偵查騎兵的偵察臨界點上,步行到匹茲堡的話,也僅需兩天不到的時間。

    偵騎對營地的具體情況不大瞭解,但從規模和聲音裡判斷,人數應該不會少於五百人,幸好基本上是步兵,馬匹根據嘶叫判斷,大概在一百匹左右。

    這個結果一出,派瑞克就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氣。

    如果是一個一兩百人的部落,那還算正常,印第安人之間也經常爆發戰爭,一旦戰爭結束,經常會出現整個部落遷移的狀況。但現在竟然一下就出現五百人,那麻煩就大了,就算這些人不全是戰士,僅僅是五百人的印第安人部落,也足夠對小鎮造成巨大的傷害了。

    這個時候的北美中西部地廣人稀,英法在俄亥俄地區交戰的時候,雙方參戰總兵力,加上印第安人也沒有超過一萬的時候,一次小小的百人衝突,就已經可以算是正式的交戰了。這次他們那邊有五百多,那自己這邊肯定也得至少動員四五百人,如果這次真的打起來,那將會是英法之戰後,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次戰鬥了。

    「阿拉密斯,你對這兒印第安人的情況比較瞭解,你覺得這到底是那一個部落的人?他們是不是和那些有敵意的印第安人一夥的?」康柏有點不相信突然會有這麼強大的印第安人軍隊來攻打匹茲堡。

    「匹茲堡周圍的部落絕對沒哪個有這麼大規模,更別說這麼多戰士了。只有西北方向的五大湖地區,那兒有六個個印第安人部落,他們是摩和克人〔mohawk〕、奧奈達人〔Oneida〕、奧農達加人〔Onondaga〕、卡尤加人〔cayuga〕、塞尼卡人〔Seneca〕和圖斯卡羅拉人〔Tuscarora〕,他們組成的聯盟,也被稱為易洛魁。我看最大可能就是他們的戰士了,幸好他們也只觸動了五百人,以他們的能力,全軍出動的話,絕對不會少於兩千人。」阿拉密斯沉悶的回答。

    「應該是易洛魁!」派瑞克點頭附和,「我記得他們在不久前法國和英國爭奪北美的戰爭中起過重要作用。其實就是一個部落聯盟,形式為族、村首領公共會議,每部落有一票,實行全體一致裁決的準則。由五十名首領聯合審理部落間的民事糾紛。一百二十多年前,易洛魁人遮攔奧爾班尼到五大湖區的去路,既阻止法國人建立永久殖民點,也遏制了荷蘭人和英國人的入侵。印第安人部落間爭奪毛皮貿易支配權持續了兩個世紀,至一六七五年易洛魁人終於戰勝大多數對手。這是一個既能對抗歐洲白人,又能壓服其他印第安人的強大部落。幸好由於缺乏行政管理機構,各宗族行動始終不能協調一致,加上很多部落酋長都比較開明,才沒對我們匹茲堡這樣的定居點產生威脅。」

    「但現在他們已經到了我們的地盤不是?」康柏一聽是易洛魁,就知道麻煩大了。「阿拉密斯,現在應該是準備戰鬥的時候了。我們有五百支火槍,十一門火炮,完全不必怕他們。你對作戰最瞭解,需要我們做什麼準備,趕緊說吧。」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部落,歷史上也留下了比較大的名聲,康柏看小說時還正好看到過,知道這幾個部落在早期很團結,對英法等國都造成很大麻煩,到了獨立戰爭時期就產生了分裂,被北美民兵輕鬆解決。

    不知道歷史上有沒有這次進攻事件,但既然已經來了,不管是親美的還是反美的,他都必須做好完全的準備。而且自己想要利用五大湖發展匹茲堡的鋼鐵產業,實際上也遲早會和這個易洛魁聯盟起衝突。

    「不錯!既然已經清楚他們的位置,那我們就可以準備了。議員閣下,我們的火藥不多,所以請你讓鐵作坊多造火槍,少造火炮。」

    「好!沒問題,現在全聽你的!」康柏馬上應下。

    「派瑞克先生,請你盡快加固那圍牆,它是我們最大的保障。」

    「嗯。我去現場督促他們。」派瑞克也是大方的聽從安排。

    不過他補充了一句:

    「要不要再派人去鄰近的村鎮求援?」

    「鄰近村鎮最近的也離我們超過一天,來回起碼三天,求援恐怕來不及。而且也沒有哪個村鎮能一下湊出百人以上規模的士兵,還是將這邊的情況通知他們,讓他們也做好準備吧。印第安人不可能無緣無故的進攻,我看很有可能就是受了英國人的挑唆,針對整個西部殖民點的行動。」康柏拍板決定。

    商討一結束,康柏馬上趕去冶煉作坊,親自指揮工人優先製作火槍和火炮,而派瑞克則去外面號召普通鎮民參與修建圍牆,阿拉密斯則去組織民兵。

    天剛剛放亮,整個小鎮,就快速的從民事建設,轉移到軍事建設上來。

    整個小鎮開始喧鬧起來,康柏、派瑞克、阿拉密斯這三駕馬車控制大局,普通居民則積極參與。

    還好來到匹茲堡的白人,對於可能會遭到印第安人的攻擊早有心裡準備。甚至還因為現在印第安人破壞他們平靜地生活,而產生了同仇敵愾的感覺,紛紛配合鎮上的安排。而且他們在看到架起來的火炮,大量的全新火槍後,感覺戰勝印第安人,並沒有什麼問題,所以整個小鎮也沒出現什麼混亂。少數幾個膽怯想亂跑的,也馬上被阿拉密斯帶領的民兵,關到新設的監獄中了去。

    印第安紅人(實際上是黃種人,因為印第安人都喜歡往身上塗紅色顏料,皮膚大都呈紅色,被白人誤認為是紅種人)打敗白人的戰例並不少見,例如一八一二年迪爾本堡和一八一三年喬治堡的守軍,都在印第安人手下全軍覆沒,至於他們掃蕩的白人民兵,那就更加數不勝數了。況且火力上的差距,還可以通過靈活的戰術來彌補。一八三五年十二月爆發的第二次密西諾爾戰爭,美軍歷時七年,耗費二千萬,陣亡一千餘人,仍沒有達到迫使印第安人全面遷徙的目的。之所以這麼艱苦,就是因為密西諾爾人利用當地的複雜地形,發展出了一種成功的游擊戰術。在一次聖誕節的襲擊中,他們甚至創造了紅人對白人一比十的傷亡比例。可以說,作為北美軍隊的敵人,十八世紀印第安人的軍事劣勢並不比二十世紀的越南人更大。

    其實軍事差距並不可能成為勝利的主要原因。在一切技術中,軍事技術是傳播最快的一種。印第安人很早就發現了歐洲武器的巨大威力,他們利用歐洲市場對於獸皮的需求,用獸皮換取了大量的武器。而印第安人一旦武裝起來,結合其土生土長的天然優勢,就成為北美大地上一股令人生畏的力量。可惜更多的白人意識到這一點,不斷地對他們禁槍之下,加上印第安人本身的制度和文明差異,現在他們的實力,還沒到可以真正達成威脅的地步。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