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封禪 卷三 天下三分 第六十九章
    前往西涼之人,不僅需要能言善道,更需要有一定的身份,能讓西涼軍感覺到荊州的誠意,並能代表得了左將軍與西涼軍商談

    毫無疑問,眼前除了劉封之外,別無他人可以替代。

    一來,劉封乃是左將軍義子,身份地位在荊州軍中極高,二來,劉封本身武藝強悍,應付起沿途的強盜賊寇比較輕鬆。更主要的是,武陵百姓遷移之事幾近完成,如今武陵城幾乎皆是五溪蠻族之人,由蠻王沙摩柯一人足以掌控大局,劉封也能脫開身去,而像關羽、張飛、趙雲等將不是守衛南郡,就是駐防江夏,皆是關係到荊州安危的要地,實在動彈不得。

    劉封沒有料到前來襄陽盡然會接到如此艱難的任務,頓時有些愣了,想到身處南郡血戰數月之後方才享受到的輕鬆生活,想到嬌妻的調皮撒嬌與纏綿悱惻,想到在武陵時將校士卒在一起的舒暢與遐意,他猛然感覺到孫尚香那丫頭的種種鬼點子也算是一種溫馨和甜蜜,現在又要他跑到西涼去,他還真有點捨不得,讓他離開自己的袍澤兄弟獨自遠行,他覺得很不適應,直到此時劉封才意識到,這三年來,除了前往江東完婚的半年外,他與王威、龐統等人幾乎是形影不離的,與那些將校士卒也是朝夕相處。

    劉備看著劉封默然不語,以為是他地身體尚未全愈。不願遠行,劉備也不勉強,關愛的說道:「伯威傷勢剛有起色,遠行恐有所不便,武陵城中五溪族人剛剛遷至尚有諸多事務等待他處理,不如讓叔至前往西涼吧。」

    他轉身對著徐庶說道:「叔至為人較為內斂,才識俱佳,武藝精湛,老在我身邊任督賊曹實在太過屈才,不如此次讓他前往西涼。成與不成皆是一番歷練。」

    未等徐庶點頭,劉封便已搶著說道:「陳叔叔負責義父的安危,豈可輕離,孩兒自幼習讀兵書戰策、諸子百家,但卻從未遠行,所達最遠之處不過江東柴桑,隔荊州不過數百里之遙,此次前往西涼,一來可為義父分擔解憂,二來也可見識一下我大漢山河之雄壯。」

    徐庶、諸葛亮等人是比較傾向於劉封前去的。陳到職責雖重,但地位並不高,顯然起到的效果有限。所以劉封話一出口。幾人便同時接口,齊稱「伯威前去,最適合不過了。」

    如此情況下,劉備自然也不好說什麼,只能點頭同意。

    次日,劉封急急返回武陵,徐庶告訴他。此行人數最好控制在十人以內,人太多,行動不便,而且太過惹眼,他需要回去交待一下軍中事務,需要安排一下隨行之人,也需要向夫人辭行。

    而劉備則請來魯肅繼續商談當前戰事。不過今日情況比之昨日要好上很多,劉備給了魯肅一個明確的答覆,「荊州初定。尚須一段時間的調整,最多三個月。

    便可出兵。」

    魯肅這下明白了。劉備之意,是要江東堅持到明年二月。到開春之時,荊州方能出兵。

    雖然魯肅弄不太清楚劉備需要這三個月時間作何用,但他知道得到這個答覆,他此次前來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荊州既然承諾出兵,那形勢就會比眼前好很多,況且三個月的時候並不算長,如今已至寒冬,隨時都有下雪地可能,一旦大雪飄風,霜凍來臨,曹軍就難以威脅到南岸了。

    隨即魯肅也向眾人辭別,他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自然不願再呆下去,柴桑一線的防禦還得他前去指揮。

    三日之後,劉封踏上了西行之路。

    劉備於襄陽城頭大擺宴席為劉封等人壯行,看著劉封年僅十八歲便已須樁密佈的臉龐,想著他累番數次差點戰死沙場之上,尤其是當年強撐著殘破的身軀硬要前去為甘氏守孝的倔勁,劉備大感歎息,得義子如此真是何等幸事。

    再將眼光落到劉封手中抱著的阿斗身上,劉備更是徒生感慨,將來阿斗若有伯威一半勇悍自己也算知足了。

    阿斗胖嘟嘟的小手緊緊抓著劉封綁劍於背上的扣帶,眨巴著一雙又大又亮地眼睛好奇問道:「哥哥抱阿斗的時候都不背劍的,現在是不是要走了?」

    劉封伸手輕輕捏了捏了阿斗地小鼻子,笑道:「哥哥要去幫父親打仗,要去殺壞人。」

    阿斗一聽來了精神,揮舞著小拳頭道:「好啊好啊,我也去我也去,阿斗最喜歡跟姐姐(孫尚香)一起騎馬射箭了,阿斗射的可准了。」

    劉封依舊輕笑道:「好啊,那阿斗跟哥哥一起去吧,可要你要自己騎馬,不准讓人抱哦!」

    小阿斗一聽嚇壞了,縮了縮脖子,然後賊乎乎的看了看城下,城門處十餘匹高大壯實的戰馬正在悠閒的踱著步,看起來很溫順的樣子。但那副樣子卻讓阿斗更加害怕了,原來在武陵之時,孫尚香這個嫂嫂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知道從哪裡找了一頭小馬駒過來,結果一時興起,就將阿斗放到了小馬駒背上,起先阿斗緊拽著馬駒背上地短柔棕毛還玩的不亦樂乎,但沒過一會,他便得意忘行的準備學大姐姐那樣一邊駕馬飛奔一邊彎弓射箭了,結果小手一鬆便一屁股摔了下來,直疼的他大哭嚎叫。

    偏偏孫尚香小時候也是一個頑皮慣了的主,偷騎大哥的戰馬被摔下來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所以看著阿斗哭的傷心欲絕也不管他,直接就將他再次丟到了馬背之上,他覺得小孩子嘛,多摔幾次就學會騎了。

    可憐阿斗在襄陽被一眾侍女、護衛當成珍寶一樣的小心呵護,哪裡吃得這等苦頭,摔了七八次以後,直接就在他幼小的心裡埋下了陰影了,這個時候劉封讓他單獨騎馬,明顯是嚇到了阿斗,再也不提隨劉封出征之事了。

    眾人看著劉封與阿斗親暱無間地樣子無不笑意盎然,左將軍半生漂泊,如今有子如此,也足以自慰了。

    倒是徐庶、諸葛亮二人笑意之中帶著一絲無奈,劉封阿斗如今情景與曹操數子之間何其相似,可如今他們遠在荊州依舊聽聞到了城曹、曹植爭寵之事,權力之爭,兄弟鬩牆之事,自古皆有,實在令人歎息。

    然而他們身為外人實難插口,徒呼奈何,只能順其自然吧。

    午後,劉封接過劉備的親筆書信,放置妥當之後踏上征途,此行西涼路途遙遠,任務艱巨,能否說動西涼韓遂、馬超出兵直接關係到荊州存亡,巨大地壓力讓劉封放下阿斗之後便鎖緊了眉頭,在他地面前,困難重重。

    劉封一行共十人,劉封的侍衛督曹韓風自然隨行在後,面如重棗,目若朗星地魏延也赫然在列,再加上沙摩柯指派前來的一個高大蠻漢,其他的六人皆是劉封的親衛護衛。

    原本王威想親隨劉封親往西涼,劉封帳下若論武藝,魏延、黃忠足以與王威相抗,但王威年少老成,學識淵博,各族各處禮儀無不知曉,更兼他久隨劉表身側,熏陶栽培之下舉止從容、談吐不凡,由他相陪實在再合適不過了。

    但劉封軍中,以王威資歷最長,若是兩人皆去,憑魏延那個孤傲的性子,管束部伍倒是沒有問題,處理蠻人事務之時,難免就有些不妥了,老將黃忠武藝、人品俱佳,只是書讀少了些,對於政務不甚精通,龐統雖精於政務在軍中卻無威信,所以劉封便讓王威留了下來,由他總領武陵大局,各方面都能照顧,尤其對於蠻族事務,王威極為精通,配合著龐統、黃忠等人,當萬無一失。

    劉封本來只打算帶韓風等幾個護衛就行了,但王威卻將魏延硬拉了過來,劉封不放心武陵事務,王威等人又嘗放心他的安危,西涼向來多名士,「涼州三明」威震天下,自不必說,樊志、張策兩名劍客亦是威名赫赫。

    延喜八年(6年),段穎率部在湟中征伐羌人當煎部落,不甚中伏為羌人所為,當時西涼兩大高手樊志、張策便在段穎帳下隨侍,當夜兩人奉命前往敵寨,於幾萬大軍之中斬殺當煎部落三大渠帥,隨即段穎乘數萬羌人群龍無首之時發動夜襲,斬首數千,大勝而回,憑此一役便讓兩人名揚天下。

    出入此種藏龍臥虎之地,即便劉封已得張飛、趙雲兩位將軍真傳,武藝驚人,王威等人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而那個高大蠻漢則是蠻王沙摩柯所推薦之人,沙蠻柯聞聽恩公要遠行西涼,本想親自前往護衛,奈何五溪族眾剛至武陵,族人之中尚有部分不服,他必須要留在此處穩定大局,想來想去,他只好選出族中最勇猛之士隨行,以代自己,雖然他知道即便是自己也難與恩公相抗衡,但多一個人總歸是多一份力量,也能多放心一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