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飛機 正文 第二百八十章 千機大作戰,摧毀德國(一)
    「報告司令,這次戰鬥的戰果及戰損情況都統計出來了。」參加支援美陸軍攻擊梅斯市的航空兵全部返回航空兵基地後一小時,各個航空兵基地向位於巴黎的美陸軍航空兵司令部,上報了戰鬥情況。

    「先念戰損的情況數據。」換作是陸軍的高級將領,或許會先聽取戰果的報告,而作為航空兵指揮官的蒙特,在長久的戰爭生涯中,養成的卻是先聽戰損報告的習慣。

    「B-17重型轟炸機損失6架、B斗機損失3、P-47:損比例為8.6%。」

    「什麼?損失13架飛機,戰損達8.6%|損數據,本來悠閒地坐在辦公桌後舒適的大班椅上的蒙特,面色沉了下來,「取得的戰果如何?」

    「根據各航空兵基地的參戰飛行員上報所作的統計,這次戰鬥共擊落德軍戰鬥機16架,戰後偵察機航空拍攝報告,有效打擊地gt;+六處,但陸軍沒有突破敵軍防線。」情報官佩斯特念出這樣的戰果報告也覺得有點尷尬。

    「媽的,這是怎麼了。付出8.6%的戰損,只是取得這樣的戰果。」蒙特用力一拍桌子,刷的一下站了起來,劈手搶過報告文件仔細看了遍。

    「同英國盟軍航空兵的作戰數據對比,其實今天我軍航空兵的表現還算好的。」跟隨司令這麼久,佩斯特還是第一次見上司如此雷霆大怒。為了安撫上司地情緒,他唯有拿英軍航空兵的情況同美軍的作個比較。

    這一天,除了美軍在南線發動進攻外,英軍也在北線發動了「市場花園」的作戰行動,動用了超過200戰鬥機和300轟炸機,對德軍的防線進行了密集的轟炸。但所取得的效果也是十分有限,英國陸軍更是遭受到重大損失。

    「把所部門的主管及參謀人員召集到作戰室開會。」蒙特顯然不同樣下屬的安慰式說法,如果以後的戰鬥都一直這樣打下去,絕對不是自己樂意看到地。

    「英軍是英軍,美軍是美軍。英軍航空兵那種拼消耗的傳統打法,不適合我們航空兵。」在這次緊急召集的軍事會議中,蒙特向在座的高級將領揚了揚手中的那份戰鬥報告,然後用力地甩在了桌面上,開門見山地向大家說明了自己的意圖:「在制定戰略計劃的同時,必須摸索出一套適合我軍航空兵的戰術打法,要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才能徹底打敗德國空軍,摧毀整個德國。」

    蒙特的一句話,一石激起千層浪。參謀們立即議論紛紛。這是蒙特上任美航空兵司令後,首次在軍事會議上。提出單獨利用航空兵摧毀整個德國地言論。

    「我贊成司令的主張,我們航空兵沒必要像地面部隊那樣在陣地戰中拼消耗。」參謀長弗朗西斯少將為了能適應新地職務,這段時間惡補了不是歐洲戰場的大大少少空戰戰例,「從最近一個月的情況來分析,英美盟軍的地面部隊,已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同德軍對壘的陣地戰泥潭之中。」在軍事會議前,蒙特總是會向弗朗西斯先通一通氣,這樣開起會來,就可以一唱一和,一個紅面一個白面。

    「如今盟軍進攻德國。對德國人來說是本土作戰。而這時的情況有點像前兩年德國人進攻蘇聯時的情況,對於德軍來說已經退無可退了。」弗朗西斯繼續說道:「德軍本土作戰,士氣高,補給容易。陣地戰中可以少敵多,形勢對盟軍地面部隊有些不利。」

    「不過這些不利的形勢,也只是相對於陸軍來說的。而我們航空兵則不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參謀長地說話剛一落下,身為司令的蒙特就馬上接著發話:「從兵力上分析,德國的陸軍顯然很強大,能夠同時應付東西兩邊的戰線。但是德國地空軍,已經在長期戰爭中,消耗嚴重,難以如德國陸軍一樣同時應付東西兩條戰線。」

    「德軍的士氣高,我們就想辦法打擊德軍的士氣,德軍地補給容易,那麼我們就想辦法破壞德軍的補給。」蒙特的這一句話,代表了以後整個美軍航空兵的歐洲戰場策略,「從十月份開始,我航空兵將對德國實施代號『破壞王』的空中絞殺計劃。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夠為完善這個作戰計劃

    出謀獻策,並齊心協力,把這個計劃付諸實施。」

    蒙特一邊發言,一邊親手把初步的計劃資料發給在座的部門主管及參謀人員。

    「『破壞王』計劃的目標是;徹底打垮德國空軍,同時摧毀德國全國交通系統。時間跨度為三個月。」蒙特的這一番話,如果落入陸軍高級將領的耳裡,可能會笑他狂妄自大,但現在會議室裡參加會議的航空兵參謀人員中,卻沒有人會懷疑他的說話。這些人都是蒙特的「智囊團」,他們都知道「惡魔」是一向說得出做得到的,沒把握的事情從來不幹。

    —

    「現在的德國空軍比起德國陸軍來說雖然要弱很多,但我們絕對不能少可了他們的戰鬥力。」蒙特再次把今天的那份戰鬥報告拿在手揚了揚,「整體上來說,德國空軍雖然大不如前,但是從個體上來說,德國空軍依然具有戰鬥力。今天的這場空戰,就很能說明問題。」

    「揚長避短,才能取得戰鬥的勝利。」蒙特是一個善於把握問題關鍵的人,也是個善於因應環境而作出變化的人,「正是因為我們在整體上要比德國空軍強大,所以我們要盡量發揮我們整體上的優勢。未來的三個月,將以集群式轟炸為主要模式,對德國實施頻繁打擊,每次最少出動各種飛機1000架以上。」

    千機大作戰,在歐洲戰場上曾多次出現,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但那都只是偶然才會出現一次的。在這幾天,蒙特一直都在思索取勝之道,要想把盟軍航空兵的整體優勢,最大化地發揮出來,在一段時期內連續實施千機大作戰,顯然是最有效的方法。

    「頻繁轟炸,每次都出動飛機1000以上。比例都像今天這樣高,後勤的保障和人員戰機的補充就難以作到。」在會議上,後勤部主管杜立特少將就千機大作戰,提出了質疑。雖然美國的工業實力很強大,但是如果天天都像今天那樣掉飛機,那也是吃不消的事情。

    「如何降低戰損,這是一個需要各個部門深入探討的問題。」控制了戰損比例,就等於掌握了打開勝利之門的鑰匙,這對於航空兵來說尤為重要。顯然蒙特已經有了自己的辦法:「盟軍同德軍在以往的空戰中,之所以會一直戰損比例難以降下來。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盟軍航空兵一直以敵對城市為轟炸對象,又或者以兵工廠戰略資源礦區為轟炸對象。通常這些目標都配置了強大的對空火力,要成功轟炸這些目標,要想不付出代價是不可能的。」作戰部主管威廉少將聽到杜立特少將的話後,面上有點掛不住,出聲解釋高戰損的原因。

    「大家都說得很對。」蒙特再次發言,平息了兩個主管的爭論,「高戰損比例,肯定是我們不願見到的。而轟炸城市及兵工廠等重要戰略設施,又往往需要付出大的傷亡才能取得效果。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我們不去轟炸這些硬骨頭目標。」

    「因此,我們把『破壞王』計劃的轟炸目標,鎖定在德國的交通運輸網絡上。」要想贏得戰爭,就必須不擇手段,蒙特絕對是這一教條的奉行者,「龐大的交通運輸網絡,是德國防禦上的弱點,事實上就算他們想防禦也很難防禦。」

    「無論是前線的士兵,還是城市裡的市民,或者是兵工廠內的工人及耕種農田的農民,他們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物資。」在得到了蒙特的示意後,參謀長弗朗西斯開始向大家講解「破壞王」計劃的戰略意圖,「只要我們航空兵能把德國境內的絕大部分鐵路、公路、橋樑、河道破壞掉,對重要目標實施長時間的空中封鎖,就能令其得不到基本的補給。空中封鎖時間越長,絞殺力量就越大。」

    「只要不需要面對德軍的強大地面炮火,戰損比例就一定能降下來。如果每次都出動上千架次的飛機參戰,德軍的小規模偷襲戰術就很難湊效。」初步瞭解了作戰計劃後,威廉少將表示。

    「這個計劃,現在只是制定了大的方面,要想能讓盟軍空軍總部同意我們的計劃,還需要在座的各位參謀們,對細緻方面進行完善。」蒙特環視了一下會議室的眾人一下後,見大家都沒有再提出異議後,便要求大家發揮積極性,共同制定詳細的行動方案。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