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軍閥 VIP章節 第二百七十章 後院起火
    李臉色陰沉,看的特使惴惴不安,面前這個人,可是殺人不眨眼的傢伙。

    李道:「我出兵以來,為國分憂,盡出幽燕精銳數萬兵馬,所需一切都是從幽雲十六州運送。如今幽燕府庫空虛,又遭圍攻,陛下送來的軍需,節省尚不過月餘,叫我如何用兵,為陛下效命疆場,我甚心寒也,即日回兵幽燕救援,陛下可另請高明。」

    特使不敢得罪這位天下聞名的惡屠,何況晉王李存勖派兵攻打幽燕的事情,也是事實,自己只是一個傳信的,只好如實向朱友貞回稟。

    朱友貞和幾個心腹商議,也知道此刻幽燕被晉王圍攻甚緊,李斷斷不會把苦心自己經營的大後方扔下不管,去輕易和李存勖交兵。朱友貞聞聽李要回師救援幽燕,心中焦急,現在河北除了劉鎮守黎陽,此刻已經被李存勖親自帶兵攻打了數日,不知道是否能夠堅持住。其餘的河北重地盡在李的手中,如果不是李奪回了博州和澶州等地,可能李存勖此刻已經揮師進攻東都了。

    如果李真的回兵幽燕,河北之地的制衡就徹底被打破了,也沒有什麼人可以牽制抵擋李存勖,東都就危險了。

    朱友貞此刻已經不是愁眉苦臉,而是頹喪,李如果對他的旨意置之不理,他卻是沒有什麼好辦法。他看著幾個心腹道:「如今形勢危急,李的要求你們也知道了,如果李回幽雲十六州。河北之地的制衡偏頗,衛州和東都之間毫無險阻。此刻黎陽又被圍困,吳國不時騷擾進犯,諸位愛卿有何計策?」

    趙巖和張氏兄弟面面相覷。到了這種地步,說什麼都沒有用了。李不是劉,可以任憑他們捏來捏去。

    幾個人沉默半響頗為尷尬,趙巖道:「李辜負聖恩,狼子野心。陛下不可不防。」

    朱友貞雖然愚昧昏庸,也知道這個道理,可是現在他已經是無人可用,能夠抵擋李存勖地人,他想了半天,還是沒有想出來。

    歎了一口氣道:「朕何嘗不知。只是在此非常之時,只能行權宜之計,如今還有何人可以抵擋李存勖?撥三個月的軍需給李,告訴他吳國屢次進犯,現在一時間無法湊足,讓他先取下衛州,其餘軍需籌備齊全,漸次給他運送。」

    幾日後。李進駐濮陽。遙遙與衛州相望。

    晉王地弟弟。威塞軍防禦使李存矩駐守朔州。此人依仗是晉王之弟。驕橫懶惰。又沒有治理才能。他地侍從奴婢們經常狗仗人勢。驕橫跋扈干預政事。致使眾人怨聲載道。晉王命他到山北面地部落地區。去招募一些勇敢善戰地人以及逃兵。來擴充向南討伐地軍隊。李存矩又強迫百姓獻馬。百姓們被逼無奈。甚至有地用十頭牛去換一匹戰馬。加上期限非常緊迫。以至邊境地百姓悲歎憤怒。

    古代都是以耕牛作為主要地田間勞動力。也是農民地家中之寶。歷史上。很多時候。牛是不允許私自宰殺地。如果私自宰殺。是要被判刑地。由此可見牛對於古代是多麼重要。古代是農業社會。牛是必不可缺地。

    李存矩徵得五百匹戰馬。自己帶領送往前方。跟隨他前去送馬地人們。都害怕長途差役。深知李存矩殘暴驕橫。怕李存矩對他們不加體恤。加之素日李存矩苛待鞭撻將士。皆有反意。

    行到半路。眾軍不堪虐待鞭撻。小校宮彥璋和士卒們謀劃道:「我聽說晉王地軍隊和梁國地軍隊旗鼓相當。晉王地騎兵又死傷不少。我們捨棄父母妻兒。為別人在異鄉作戰。千里來送死。而使長又不憐惜我們。諸位說怎麼辦呢?」

    眾人聞聽此言。都認為有道理。附和道:「殺死使長。擁護你回到新州。據城自守。看他們能把我們怎麼樣!」

    眾軍對李存矩早已心存不滿。此刻有人帶頭。一呼百諾。拿起武器。大聲疾呼。直奔傳捨。此時尚在清晨。李存矩還沒有起床。毫無準備。聽聞呼喝。朦朧中猶自怒罵吵了自己休息。眾軍一擁而入。李存矩沒有來得及拿起起床。就被這些人刀劍齊舉。殺死在床上落得一個亂刃分身地下場。

    眾人殺死李存矩,擁簇宮彥璋回到朔州,朔州守將楊全章拒絕接納。他們又攻打代州,結果又被都知防禦兵馬使李嗣肱打敗。晉將周德威也派兵追討,只好率眾投奔契丹。

    晉王李存勖攻打黎陽十數日,卻是無法攻破黎陽,又見李接近衛州,此刻復接到李存矩被殺死的消息,於是撤兵而去。

    晉王聽說李存矩因為治理不得法而導致叛亂,於是殺了李存矩的侍從奴婢及幕僚數人。

    在投降的晉軍帶領指引下,契丹王耶律阿保機發兵,迅速向應州發起進攻,應州刺史安金全見契丹勢重,不能堅守,棄城逃跑。耶律阿保機因此任命宮彥璋為應州刺史,讓他堅守應州。晉王派周德威向應州發起進攻,十幾天都未能攻克。

    契丹主率領十萬大軍前往援救,以絕對壓倒性的兵力攻擊。周德威由於寡不敵眾,被契丹打得大敗,逃奔回去。

    耶律阿保機依仗自己人多勢眾,因此讓大軍互相交替休息,白天黑夜四面一起進攻,讓朔州軍卒不得休息。」

    朔州城裡被契丹大軍日夜攻擊,岌岌可危。周德威見契丹人馬眾多,攻打不綴,急忙秘密派出使者到晉王那裡告急,此時晉王剛和後梁軍相持在河上,想分兵救援,又覺得兵力太少,不去救援,又怕失去朔州。

    李存勖憂慮的和諸將商量問道:「如今應州已失,朔州告急,契丹盡出數十萬兵馬,志在必得。可是現在我和梁軍在此對敵,而且如果分兵,兵力微弱,恐怕不足以解救朔州,各位有何高見?」

    李嗣源道:「如果連自己後院地牆都沒有補好,又怎麼能去別地地方建立宅院呢?未能安內,何能攘外,契丹人驕橫無禮,如果忍讓只會讓他們得寸進尺,父王應該盡快救援朔州。

    李存進、閻寶也都認為李嗣源的言語有道理,勸晉王去解救朔州。

    晉王大喜道:「從前唐太宗得到一個李靖還能抓獲頡利,今天我有猛將三人,又有什麼可憂慮地呢?」

    李存進道:「契丹遠路而來,糧草軍需必然不會帶多,這些契丹人,一向是燒殺搶掠,走到那裡搶到那裡解決軍需。可是此次他們人馬眾多,這樣做必然無法供應大軍所需,大王可以命令,堅壁清野,讓契丹人得不到補充,如此契丹不日可退。

    李嗣源道:「周德威是國命所繫的大臣,現在朔州朝夕難保,恐怕這段時間裡就會發生變化,哪有時間等待敵人地衰弱!我請求身為前鋒趕赴前線。」

    李嗣源當天就領兵率先倍道而進,在滹沱河駐紮下來,閻寶率領軍隊跟在後面。李嗣源和閻寶先後出發,李存勖怕二人的兵馬不足,又派李存進率兵前去相助。

    此刻耶律阿保機已經圍困朔州二百餘日,城中非常困難,糧草已盡,軍卒死傷無數。因為契丹人凶悍狠毒,對漢人一向燒殺奸掠,因此城中眾人一心守衛朔州,契丹未能攻入。

    李存進道:「敵眾我寡,敵人的騎兵多,我們的步兵多,而且契丹人善於騎射。如果在平原上兩軍相遇,敵人用一萬名騎兵踐踏我們的陣地,我們的兵士將被他們活活踩死而沒有能夠活的!」

    李嗣源沉思片刻道:「敵人沒有多少軍需,我們行軍必須隨軍拉著糧食,如果在平原上兩軍相遇,敵人一定會搶我們的糧食,我軍將不戰自敗。不如從河上偷偷地直抵朔州,形成內外夾擊之勢。」

    李嗣源和他的養子李從珂率領三千騎兵為前鋒部隊,從滹沱河上暗中向東進發,,夜晚在距離朔州六十里的地方,與契丹軍隊相遇。契丹軍沒有防備夜晚忽然從水中突然殺出晉軍,急忙阻止晉軍上岸,晉軍幾次不能衝上河岸。

    李嗣源心中焦急,如果不能盡快衝上岸,先機盡失。脫掉身上的甲冑,扔在地上,他一馬當先,身先士卒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朝,各位屢受晉王大恩,此時不奮勇向前,更待何時?」

    跟隨在後的晉軍見主將如此,人人奮勇當先,衝出一條血路

    此刻,李存進和閻寶也帶領後軍趕到,晉軍氣勢大盛,契丹騎兵在晉軍的巨大衝擊下向後退卻。

    李存進命令他的士卒伐木,做成防禦營寨的鹿角,每人手持一根,部隊停下來時,就做成營寨,把鹿角椏杈放在營寨之前,阻攔契丹人進攻。

    契丹軍隊無法衝入,只好繞著晉軍的營寨經過,尋找縫隙。李存進命令晉軍從營寨中萬箭齊發,射擊契丹軍。飛出的箭遮天蔽日,契丹死傷的人馬無數,急忙退卻,可是死去的人馬已經幾乎把路堵塞。

    李存進命令部隊拿著點燃的柴草前進,使煙霧遮天,擊鼓喧鬧,大造聲勢,所有晉軍一起出戰,迷惑契丹人。

    契丹人被晉軍迷惑,向後退去,意欲和晉軍拉開距離,李存審讓騎兵首先追殺契丹大軍,其餘晉軍隨後掩殺。契丹大軍潰退,此時已經無法組織,只是向後逃跑。

    次日,李嗣源等進入朔州,周德威見到他,握著他的手痛哭流涕道:「不是你們及時趕回,朔州幾不得保,我命休矣!」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