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軍閥 VIP章節 第二百六十一章 動盪不止
    自朱友敬發動叛亂失敗後,梁帝朱友貞寵信趙巖及德妃的兄弟張漢鼎、張漢傑,從兄弟張漢倫、張漢融等人。趙巖等依權弄勢,貪髒枉法,在舊有將相中挑拔離間。李振等人雖然主持政務,但他們所說的話很多都不被採用。李振經常裝病不去參與政事,以此來迴避趙巖、張歸霸家族,後來政事越來越亂,梁朝風雨飄搖。

    朱友貞既傷心德妃的逝去,又憂慮魏博的形勢,此刻劉屢次戰敗,李把魏博掌握在手中一半,這些都讓他憂心忡忡。

    朱友貞看著張漢鼎道:「朕一向待康王多有優厚,錦衣玉食,不想此賊竟然得王爺之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尚不滿意,居然逆反弒君。如今那些宗室皇族甚重,朕深憂之,唯恐他們不能安守臣道,有異心也。」

    張漢鼎恭謹的道:「陛下勿需憂慮,皇族宗室雖眾,手中無權無兵,如何能夠起事。逆賊朱友敬,喪心病狂,行此逆天之舉,致使魂飛魄滅,足可警示眾皇族也。」

    張漢傑躬身道:「臣兄長所言甚是,陛下可遠宗室,近賢臣,不使兵權落於宗室之手,則其意欲謀逆亦不可得。臣等受陛下深恩,無以為報,敢不披肝瀝膽,竭誠以報陛下乎!」

    朱友貞點點頭,對德妃的家族,此刻他無比信賴「如今朝廷之中,唯有卿等朕可以信賴,卿等勿負朕所托,當整頓朝綱,嚴肅法紀,勿令亂再生之,以慰朕心。」

    張氏兄弟諾諾稱是,百般安慰,山盟海誓,效忠梁帝。

    朱友貞道:「魏博割據已有百年。楊師厚病卒,朕本欲趁機收之,不想彼等皆喪心病狂之輩,竟然逆反投賊。我梁朝便是多這些驕兵悍將,各自為政,不遵旨意。如今魏州等地。被李存勖佔據,劉屢次戰敗,此刻龜縮畏戰不出多時。博州等地被盧龍節度使李奪得,雖然是收復了我梁朝的失地,但其人,鷹視狼顧,桀驁不馴,朕深憂之。」

    其實在五代十國,不僅僅是梁朝多驕兵悍將。在此戰亂時代,軍閥割據,道德淪喪。不遵號令之事屢有發生。這是一個人人可以稱王,個個可以割據一方的時代,只要有一定的實力,就可以這樣做。

    朱友貞的登上皇帝寶座,包括之前朱友圭的政變,都是在帝國實力派將領的下發動的,所以他打骨子裡,對這些跋扈的將軍們,充滿了不信任。而兄弟相殘的事實。讓他對皇族地至親,也滿懷敵意。他將密謀發動政變的弟弟、康王朱友敬殺死後,從此對這些親王們徹底喪失了信任。

    因此,朱友貞的統治,基本上只能依靠自己身邊這些近臣,而他們關注的,不是整個帝國的安危與發展,而是如何保證這個主子和自己飯碗的安全,近臣干涉軍事將領地行動。這種事情也不斷發生,一個王國一旦發生這種事情,基本上是沒有可能打勝仗了。所以大梁帝國的狀況,在強敵的不斷進逼下,飛速惡化。

    很快。李就接到了葉天南地消息。知道了東都地叛亂。不由得長歎一聲道:「真是多事之秋。梁朝已經是風雨飄搖。如此一來。更加搖搖欲墜了。」

    敬翔道:「如今朝政。陛下遠賢臣近小人。心腹皆是諂媚無知之輩。罔顧朝政。干涉軍事。之至亡之道也。我料陛下定催促劉出兵。如此則劉危矣。陛下昏庸愚昧。不通兵法。橫加干涉。去日無多。」

    王郜嘿嘿奸笑道:「如今趙王在貝州虛張聲勢。和我軍布下疑兵之計。瞞天過海。如果趁機讓趙王向鄆洲方向進兵。主公可不費吹灰之力可得鄆洲。通往東都地要道。太半掌握在主公手中耳。」

    敬翔點點頭笑道:「此時是時也。可依此行事。以定大局。未知主公以為然否?」

    敬翔自從上次窺得李地心思。李警覺。二人一番談話。敬翔深感自己鋒芒太露。他自知如此下去。難免遭上位者所忌。李現在地勢力越來越大。隱隱然一方霸主。雖然還對梁朝稱臣。可是梁帝朱友貞根本就無法左右李。敬翔知道。這位主公非是池中之物。早晚要飛黃騰達。自己應該韜光養晦。方是良策。

    李點點頭道:「此計此刻可行。如今朝政。趙王已經入了魏博。可觀陛下動靜。待劉和李存勖互相殘殺。趙王漁利之時。我等可行那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之事。鄆洲唾手可得。」

    劉被梁帝屢次催促出兵,但是晉軍兵多勢重,他手下儘是些殘兵敗將,因此未受君命,據守不出。得知東都之亂,劉不由得長歎不止,心中悲慼,自思不得性命回東都了。

    劉叫來自己的遠方侄子劉知章道:「如今康王逆反被誅,朝政紛亂,陛下昏昧,寵信奸佞小人,此輩無知狂妄,狐假虎威,我深恐無回朝之日也!為今之計,我欲派心腹之人,去晉王李存勖營中詐降,尋找機會,暗害晉王,如果李存勖一死,則晉軍不戰自敗,魏博之圍可解。此萬死之事,有去無歸,未知汝願效命乎?」

    劉知章慨然道:「末將屢受大帥深恩,無以為報,願效一死,殺李存勖解魏博之圍,以報大帥!」

    劉大喜,遂命劉知章等人,去李存勖營中詐降。

    劉知章等人來到李存勖營中詐降,本來是不會引起李存勖地疑心,這一段時間,劉手下的軍卒,降順的已經有不少。尤其是李存勖用郭崇韜地計策,用食物誘惑梁軍投奔,發下命令,凡是梁軍投降者,燉肉米飯,饅頭管飽。這個命令用巨大的布幅,掛在軍營之前,劉部下軍卒,饑一頓,飽一頓,很多人無法拒絕這個誘惑,投降了晉軍。

    何況幾次的兵敗,讓梁軍喪失了信心,厭戰情緒甚重,不願平白喪命在異鄉,而投奔李存勖的梁軍受到優待,所以很多軍卒偷偷去投奔晉軍。

    劉知章投奔晉軍,被編入後備軍,郭崇韜恰好走過,看到有梁軍來投降,就過來問話。

    「汝等在劉軍中,可得飽飯乎?」

    劉知章躬身道:「將軍,哪裡有飽飯可以吃,軍中糧草稀少,連馬匹都以蓖草為食。我等不過勉強度日,日日以稀粥為食罷了,哪裡像將軍這裡,飯管飽,肉盡吃。」

    郭崇韜看著劉知章微笑,面色甚和道:「劉最近損兵折將,又逃了許多軍卒,人馬減少了很多吧?」

    「是啊,晉王勇武英明,將士皆是精銳,梁軍損失慘重,弟兄們都不願死在異鄉,現在只有萬餘人馬了。」

    劉知章一邊說話,一邊偷偷查看郭崇韜的表情,卻見郭崇韜面帶微笑,看著自己,急忙低下頭。

    郭崇韜問這些話,不過是想進一步瞭解劉兵馬的情況,但是看到劉知章,他心中一動,這個人明顯不是一般的軍卒,應該是個頭目,他表面上不動聲色,暗自留心。等到這些梁軍被安排下去,他偷偷的叫來一個投降的梁軍,讓他辨認劉知章。

    「咦,那不是劉大帥地侄子嗎,他怎麼也來投降了?」這個軍卒奇怪的說出了劉知章的身份。

    郭崇韜的眼睛瞇了起來,果然有問題,原來這個頭目模樣的人,是劉的侄子,劉派他來這裡一定是詐降了,他們的目的何在?郭崇韜把這個軍卒派到了別的地方,以免洩露軍機,他悄悄地向李存勖匯報了劉派侄子來軍營詐降的事情。

    李存勖冷冷的道:「劉老兒,竟然想詐降嗎?就那麼幾個人,能夠起什麼作用,難道還想刺殺本王不成?」

    「大王,我想不一定是想刺殺大王,畢竟他們就幾個人,而且也沒有什麼機會接近大王,我已經派人去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他們有什麼動作都會立即回報。如果他們有過分的舉止,或者驟然發難,這些監視他們的人會把他們就地處決,請大王放

    李存勖微笑著撫郭崇韜之背道:「有安時在我身邊,我自然放心,只是何必勞你如此費心,盡斬其首級,去送回劉營中便是了。」

    郭崇韜微笑道:「跳樑小丑,量他們逃不出大王的手心,我倒是想看看,他們究竟想做什麼,現在無罪斬之,容易讓投降的梁軍寒心,對於以後分解梁軍,誘其來投,頗為不利。待其罪行昭彰,斬之無礙也。」

    「哈哈,還是安時細心,此事就交與你處理吧,切勿放過一人!」

    郭崇韜暗中留意劉知章幾人的動靜,劉知章猶自不知,暗中謀劃,如何刺殺晉王。他們沒有什麼機會接近晉王,無法行刺,劉知章知道晉王武勇,有霸王之風,就是刺殺,也討不了好去。於是他開始考慮別地方法,暗中接近給李存勖做飯地廚子,意欲尋找機會下毒,或者買通廚子,在給李存勖的飯菜之中下毒。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