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軍閥 VIP章節 第一百四十六章 改制,中央集權(二)
    一個高效機構的建立是保證改革進行的必要條件,接來的幾天裡李以雷霆般的手段將這一切給施行了下去,各個部門的人員都分配了下去,但任命的大多都是副職;

    這是李的平衡之策,一旦有了更好的人選可以隨時撤換,更重要的是李將決策權及人事任免權牢牢的抓在了自己的手中,三省中只有掌管行政的尚書省和負責審核政令駁正違失的門下省任命了臨時負責人,而負責決策機構李則沒有任命人選,六部中吏部李亦暫時選擇了空置;

    許多寒門之士被提拔了起來,前段日子發出的招賢令有了一定的效果,雖然這個時代士族門閥已經基本上分崩離析,但家族的觀念依舊存在,往來投奔的大多是一些寒門士子;

    李在這些士子就任之時召見過他們一次,令李驚奇的是這些人當中有許多人竟是行伍出身,不過一想也隨之釋然,在這個武人跋扈的時代,這些寒門士子也不可能去安心的做一個純粹的文人,更多的是兼職,想來此時文人、武人並不是分的那麼清楚,各人量材而行,比如王處存他是只不過是因為身體素質沒這些當兵的好,力氣沒他們大,所以注定不能當將軍,只能退而求其次做個參軍;

    在這些寒士當中李倒是發現了兩個不錯的人才,其中一個叫韓光嗣,北海人。時代為官,張萬進為李從滄州逐出之後禍亂青州,聞滄州招賢令,隧全家徙往滄州,李任命其為戶部侍郎;孫晟。密州人,隨海船遇盜賊流落至登州(山東),極富文采,然口吃不能道寒暄。李以之為秘書郎,隨侍左右,撰寫文書。

    隨著一番整治與整頓,滄州上層建築重新架構起來,李將滄州原有官吏徹底打亂,充任到各個部門中,做到上下職互不相識,其中幾個頑固分子李將其充入王處存的御史台中和張礪地大理寺中,有了這一批新的寒門士子的加入,整個氣氛變得煥然一新,再不似從前般拖沓……16K。從前的事情一把抓的局面得到了徹底地改善,每個人各擅其職,雖然還有很多部門和機構還沒有組建和完善,但一套流暢而又高效的運轉機構已基本上建立了起來。

    正當李要抽出手來轉向軍隊改革上之時,有消息傳來晉軍又敗了,周德威這會敗得更徹底,倉皇的逃出易州,幽州以北全部喪失,落於契丹人之手。晉王李存勖屯重兵於易州,兩方兵馬中間隔著一個幽州隨時準備一場大戰,巧合的是整個中華大地全都平靜了下來,彷彿都在靜靜地觀望著這場戰爭的結果;

    此時李的心卻顯得上下不定,如果李存勖敗了對他也不是一件好事,雖然歷史上這場李存勖屢次大敗契丹,但此時歷史已有所不同,契丹大舉入侵提前了數年,他不敢這麼肯定。按戰略上來說他此刻正是休養生息大舉發展之時,但從他那顆火熱的心來說出兵才是他的本意,但這一切都要等到他的兵制改革之後

    機制是推行政策的必要條件,新的滄州運行機構的建立使得各項命令都在以極快的速度在執行著,按照李地意思李將整個西城劃作了禁軍的屬地,按照功勳大小來非配屬地。原來跟隨李的老兵們自動升為一級爵位公士。田一頃、宅一處、女人一個,這只是李軍制改革的一部分。先讓這些老兵們徹底融入滄州民生體系,這樣即將這些人牢牢的和滄州綁在了一起,為施行功勳爵位制度樹立榜樣。()

    李的政令通過門下省侍郎張礪迅速的下發到尚書省及六部,這家新架構的機器頓時高速的運轉了起來,其中戶部韓光嗣及工部鄭渾是最忙地兩個部門,韓光嗣核算成本,統籌人口編製,鄭渾則更不用說,光是數千處的民宅就能夠讓他數月不休息的,不過好在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加蓋,再加上如今的滄州人力充足,軍屯頗有成效,組織不用花太多的功夫。

    不過儘管如此,人手還是顯得有所吃力,山澤、屯田、工匠、水利、交通等各項工程都要重新開展,尚書省將全部人力投入進去之後還是顯得極為吃緊,李不得不從軍隊中抽調了一些稍通文字的士兵過去充任,以解燃眉之急;

    秋風飄至,天氣漸漸的變得不那麼的熱了,李屹立於一片青石台之上,俯視不遠處一片黃澄澄地麥田,眼看著田里一片片沉甸甸的糧食,滿足感躍然心頭,暗道難得的豐收年啊!相信此刻所有的滄州民眾都和他一樣吧,說來這還是軍屯的功勞,軍屯也為府兵制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但軍屯畢竟是一個權益之際,歷史上任何一次大規模屯田只能夠持續不長地一段時間是因為他地本質上是一種奴隸制形式。

    「報!」遠處一個侍衛飛身來報;

    「說!」

    「德、景二州兵馬已到城外,史都尉、景都尉求見!」

    「嗯,你下去吧!」李轉過頭望著身旁的王處存,道:「將入城隊伍情況詳細告訴我!」

    在各部操力於新政事宜之時,王處存地鷹眼也在飛速的組建中,從親衛營、老陷陣營各處抽調一批精明靈巧、忠心之人充任鷹眼內門,而外門則從遍佈工、農、士、商、販夫走卒,一個充斥於整個滄州的諜探網絡開始緩慢形成,而此刻正是李考驗新建的鷹眼之時;

    王處存行禮,恭謹回道:「入城為德州、景州精兵,共四千一百二十人,德州統領為景延廣,景州為史弘肇,德州軍多配置強弓,景州軍多槍兵,戰力不俗。」

    「就這些?」

    「呃」

    「兩軍何時起行,路程如何,軍中可帶糧草,原陷陣營、破軍營老兵幾何這都查清楚了麼?」

    「屬下這就去去查!」

    李苦笑著搖了搖頭,看來鷹眼的效力還是要靠時間來慢慢檢驗,一揮披風大步朝帥守府走去;

    「兄長!」

    景延廣老遠望見李那英武挺拔的身軀大步行來,心中一陣激動,長兄為父,李在他心目的地位比之父親,自河灘之戰攜手闖出李存勖包圍圈以來,李一直就充當了這個角色;

    「航川,化元!」

    三個堅實雄壯的軀體重重的抱在了一起,雖然說這個時代倫理道德皆喪,但李始終認為有一種東西是始終存在的,那就是熱血的兄弟情誼,也許一些文人會對此嗤之以鼻,但在李心中卻是一直將這個看得很重,在骨子裡還是一個武人,那赤血豪情才是他真正的歸宿。

    「兄長,我」景延廣眼中浮現出一絲霧氣,七尺高的漢子此時顯得有點忸怩;

    李拍了拍景延廣的肩膀,溫和道:「別說了,我都明白!」

    兄弟情誼一切不言中

    「走,帶你們看看我為弟兄們蓋的宅子」

    李拉著兩人的收歡笑著一路暢言,給他們講錦州,講大漠,將異族,三人在歡暢的氣氛中巡視著滄州的新變化;

    在兄弟三人的齊心配合之下,李將軍制改革迅速的推行了下去,史弘肇與景延廣帶來的德、景二州的老兵及精兵四千人,加上留守滄州的兵馬八千人,總共一萬二千人馬進行一次大的整編;

    整編的主要內容是將所有部隊序列全部打亂,重新建立羽林、神武及驍騎營,羽林、神武兩軍每軍五千人,驍騎營二千人,隨著錦州根據地的建立,馬匹的問題已經順利解決,每次出海都可運送數百匹馬,清一色制式武器,全部配備長弓、長槍、橫刀,每軍配備弩千把,所有口令、制度、旗語統一規範;

    驍騎營按照唐初輕騎兵模式編成、裝備、訓練,戰略、戰術等等則按照大漠模式來操練,唐高祖李淵曾有言「見利即前,知難便走,風馳電卷,不恆其陣」,早在太原起兵之前,他就曾全面模仿突厥輕騎兵的模式,訓練其軍隊,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唐王朝以精銳的輕騎兵平定天下,進一步從實踐中證實了其優越性,因而在唐代輕騎兵逐漸完全取代了甲騎具裝;對此李可是深有體會,在大漠之時他正是用這種戰術掃平數個強大的部落的。建立軍校制度,李為軍校校長,當初陷陣營的百餘老兵成了批學員,學員對李承師禮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