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之雙星 第一卷 九十四、戰初
    雁門關兩側雙峰夾峙,高聳入雲,這關所以名為「雁門」,意思說鴻雁南飛之時,也須從雙峰之間通過,以喻地勢之險。大宋一向是在這裡布下重兵防禦外敵的。唐代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便寫出了此關的豪邁氣勢。

    大遼的大軍也是在雁門關百里外駐紮的,但見一座座高台台前旗桿上大旗飄揚,遼軍十餘萬將士列軍,除了馬蹄聲、鐵甲聲、大風吹旗聲外,卻無半點人聲喧嘩,確是軍紀嚴整的精銳之師。一眼望去,東西北三方旌旗招展,實不知有多少人馬。

    段星雲穿著黑色的軍裝和斗篷和手下的士兵一樣,只是臉上的銀色面具還顯的與眾不同。其實原本是銀色的盔甲的,可惜被段星風給拎去了,沒了。

    「久聞大理翼翔將軍英勇無雙,少年了得,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耶律洪基大笑道,馬鞭指著那雄偉的雁門關,「進了此關,便是大宋錦繡河山,且待你我一起分享這中原的財富!」

    赤霄劍,又名天劍,相傳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便立即召集天下五位最負盛名得鑄劍大師,讓他們鑄出一把能配得上自己功業的絕世神兵。以公孫冶為首的五位名師揉合了天下數百種精石,歷經八年,終於鑄出了這把千古神兵。

    據說,神兵出爐之時,烏雲密佈,風聲四起,雷雨交加,連王氣所集的秦王宮殿都震動不已,公孫冶持劍在手,面色大變,喃喃而言「凶器!凶器!此劍若出,則天下大亂,我公孫冶竟成千古罪人。」說罷慘然一笑,橫劍自吻,當場眾人看到劍身飲血之後,紅光一閃,破天而去,不知所蹤。第二[——,wap,,更新最快]天便傳來了始皇暴薨的消息,之後的事正如公孫冶所言,趙高與丞相李斯合謀,秘不發喪,以假詔為名,賜死了公子以仁義聞名的扶蘇和大將軍蒙恬,立二世胡亥為帝。二世殘暴,數年之後,山東豪傑並起,天下大亂。十年後,沛縣亭長劉邦不滿二世殘暴,斬白蛇起義。手中所持之劍赫然便是破天而去的天劍,因為傳言所斬之蛇乃白帝子所化,而劉邦正是赤帝子的化身,天劍也被稱著「赤霄劍」,隨著劉邦一統天下,建立漢室。

    公元前88年,漢惠帝死,呂氏專權,「赤霄劍」再次失蹤。西漢末年,王莽專權,漢室衰微,暴發了聲勢浩大的赤眉、綠林起義。公元22年,劉秀與其兄為恢復劉姓統治,以「赤霄劍」為名,召集天下英雄豪傑,於舂陵起事,組成「舂陵軍」,討伐王莽,經過十二年的奮戰,終於恢復漢室,定都洛陽,建立了東漢,此後「赤霄劍」一直為皇室收藏,成為大漢皇權的象徵。建寧十三年,鐵默勒襲取雁門關,長區直入,攻陷洛陽,俘虜了漢桓帝,搶走了與「赤霄劍」並稱為「天龍雙皇」的『龍泉劍』,大漢朝廷群龍無首。大將軍竇武,太傅陳番上稟梁太后,請立新君。梁太后賜大將君竇武以「赤霄劍」,執掌天下兵馬大權,以三公之首的太傅陳番總攬朝政。秋,大將軍竇武,太傅陳番立解涼亭侯劉萇之子為帝,以「赤霄劍」號召天下兵馬勤王。

    建寧十六年,大將軍竇武病逝,漢靈帝趁機收回「赤霄劍」。

    中平五年,鐵默勒以左賢王伯兒罕領三十萬鐵騎兵叩雁門。當時朝野震驚,人人擔心重演十四年前「建洛之恥」。漢靈帝以漢室宗親劉備為帥,賜「赤霄劍」,領西府精兵二十萬,並各諸侯之兵四十萬,共六十萬大軍迎敵。十八個月後,伯兒罕飲恨沙場,「赤霄劍」再顯威名。此劍是一把天之劍,預示著天下大勢的吉凶。

    「大遼國主送與我大理的禮物無以為報,本座不日得此寶劍,願陛下笑納。」

    「好劍!好劍!」耶律洪基拔出劍,只見劍光沖天,劍鋒如水,果然是一把削鐵如泥的神劍。耶律洪基也不推辭,笑著收下了。遼國的將士紛紛跪下,大喊恭喜陛下得此神物,他日必定成功,建立不朽基業云云,好的耶律洪基饒是臉皮已經厚的媲美長城也是微微一紅。段星雲卻是另外打算,給了你回禮了,就不欠你什麼了,等到真的開戰的話,別說我收了你的錢不出力,人家都是黃金有價玉無價,我的寶劍雖不說是無價也是價值連城的,就算不用來殺敵當古董賣也值老大銀子去了。

    看了雁門關一天,沒有什麼收穫,耶律洪基帶來的是先鋒部隊,聽說後續還有。因為雁門關很牢固,守軍只要不出城門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所以現在就在那裡眼對眼。

    大家都想著詞誇對方,其實就指望有人打頭陣,自己先觀察一下情況。誇著誇著就天黑了,沒戲了。於是回去各自的營地吃飯。大理的伙食基本是保證能吃上肉的,雖然說野獸很多也經不去幾萬人啃,所以運來了大堆的醃肉,被鹽整的汰實汰實的。

    聽說美國二戰那會兒是人手一個飯盒,吃完就扔還配雪茄一根,想想就強的啊,有錢。不過俺們吃著小米用著步槍不也打贏了嗎,段星雲給士兵們準備雜糧米飯饅頭還有青菜的時候心裡一點都不在意,看什麼看,沒有看見俺和你們吃的一樣的嗎,多吃蔬菜好處多啊,不怕你生敗血症啊。

    其實蕭峰和阿朱就住在雁門關附近的亂石崗旁邊,沒辦法,雁門關是他娘跳崖的地方,雖然說隱居了到底是放心不下,還是躲在旁邊看結果的。段星雲就不樂意了,到底是打還是不打的啊?蕭峰同志你隱身了那難道要我去抓耶律洪基?那他先發誓永不侵宋後估計下一步就是帶著部隊打我家去了,我暈不暈啊?真的連跳樓的心都有了。而且那就什麼行為啊,臨陣倒戈?我還要不要回大理的啦?段正明估計一個巴掌就拍過來了[——,wap,,更新最快]。「段星雲你做什麼去的啊?你都幹啥了你?」鬱悶啊。

    哎…月色是好啊,照在一群石頭上,讓人想到幾句詩,我有心向明月,無奈明月照溝遽。當年我真的是那麼想結交你的,可是你卻對我不屑一顧,讓我的真心破碎在空氣裡。月光越發的明亮了,映在石頭上和衣服的金屬上泠然有虛幻的光澤。

    往外走,安靜揚頭看天,月亮輝輕瀉,映得滿天星子也失了平日的顏色。風乍起,特別的冷,鼻尖還能聞到那清酒的味道,阿朱親手釀的梨花酒,聽說也是一年了。原來,時間已經那麼的長了。

    「我以為你喜歡大宋的。」阿朱的肚子圓的已經很凸現了,最家常的素淡衣裙,嚴嚴實實的圍著,那一抹的水澤貂皮卻也是價值不菲。

    「人在皇家,身不由己。」

    「星雲也會說這樣的話嗎?」

    「當然。」段星雲清然一笑,落在眼裡是滿目的淒涼,「我從來都是身不由己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蕭峰已經醉了,他難得醉。阿朱步出門口幾分就回去了。默默的走回去。

    扎堆的帳篷在月光下分明的慘白,分開皮釘的門簾,倒在柔軟厚密的毯子裡,迎來是水果的甜香,在這樣的地方卻分明的諷刺。帷帳垂地,朱紅的長穗委落在地上。四下裡寂靜無聲,靜得能聽到外面的風聲和巡迴的腳步,有人的手,輕柔的脫去身上的制服,溫熱的巾子細細的在皮膚上流過,放下來的毯子和身下的一樣的光滑柔軟,毛色漂亮的讓人融化,貼在肌膚上激起一層麻麻的粟粒,戰爭,真的是要戰爭的嗎?

    北風呼嘯過的戰場,垂敗的戰旗,破敗的城池,還有遍佈的屍體,流淌的鮮血,折斷的長槍…戰士們的戰歌還迴響在耳邊。這場戰爭,輸了就是誤國央民,贏了就是背信棄義。當段正明下了決心的時候,就注定了大理的統帥是段星雲。段正淳說你真的沒有肖想過那個位子嗎?是的,從來就沒有,一點也沒有。

    我只希望,我目之所及,沒有悲傷,沒有掙扎。我只希望,這大地上的人民,沒有眼淚,沒有淒涼。我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幸福,哪怕,我身墮地獄。

    ——————-===—————————-===——————————————-

    對於蕭峰失蹤的事情蕭家的人不是一點表示都沒有的,大老早,蕭老爺子蕭競遠的信就送到了耶律洪基手裡。那老人家不容易啊,早年自己弟弟在雁門關不見了,派人好不容易混到中原打聽個半死,雖然說時間是長了點,三十年還好總給找著了結果一轉身沒注意就投身少林掃地去了,幸好還留個兒子,武功好人品好腦子還湊合,千辛萬苦的給弄了個南院大王的位子結果又鬧消失,立馬一封信發到大遼皇帝手裡,想他們蕭家容易嗎,所以蕭峰啊,千萬要找著了,找著了不算,還要好好待人家啊。估計耶律洪基想促成阿紫和蕭峰也是蕭家老爺子在後面給鬧的,老人家嘛,就希望能生個十七八個的,反正當南院大王薪水多,養的起。

    耶律洪基對於蕭峰鬧失蹤還是很在意的,你早不走晚不走我找人包圍你王府一夜了發現你人早沒了,這不是給皇帝臉上抹黑嗎?炫耀你武功高還是咋的?就欺負我們大遼士兵比你差是吧?耶律洪基覺得特沒有面子,所以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老蕭的囑托,都要派人找,把大遼翻過來也要找。不過他不知道那傢伙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晃悠著,喝著小酒等著自己老婆給生個胖娃娃。

    大遼和大理的軍隊在雁門關外駐紮了還幾天了,就是和雁門關的宋軍守衛乾瞪眼。瞪了大宋的軍人眼睛都很累了。

    那一天,天氣很好。大遼就擊鼓了。是進攻的鼓。結果段星雲很乾脆的說我們先上,開心的耶律洪基笑的一整張臉都舒張開了去。

    黑色的勁旅衝了出去,好像[——,wap,,更新最快]一抹閃電。耶律洪基剛想說我大遼的勇士也去吧,蕭峰出現了。

    那蕭峰硬是了得,很突兀的在大軍的前面,普通的契丹服裝,氣勢卻是籠罩了全場。耶律洪基早年也是馬不停蹄的東征西伐,拓地無數。不過現在畢竟是老了,話雖說是寶刀未老,鋒利尤存,與蕭峰正當壯年比起來還是差了一截。

    蕭峰行了軍禮,朗聲說道,「請陛下為宋遼兩國千萬生靈著想,收回南征的聖意。咱們契丹人向來遊牧為生,縱向南朝土地,亦是無用。何況兵凶戰危,難期必勝,假如小有挫折,反而損了陛下的威名。」

    「蕭峰,枉你我結義一場,你既已離去,自當不再多問我大遼之事。」耶律洪基說話的時候那腰板挺的直啊,全仗著自己後面的幾百名準備待發的弓箭手,蕭峰的厲害他是知道的,所以耶律洪基很清楚面對江湖高手的時候的那種無力感,出陣之時就已經有所防範,親軍指揮使一聲吆喝,三百名盾牌手立時聚攏,三百面盾牌猶如一堵城牆,擋在遼帝面前。長矛手、刀斧手又密密層層的排在盾牌之前。而蕭峰一現身,又加了三百名的弓箭手。那箭頭閃著銀光,一色兒的對著蕭峰。

    「陛下,蕭峰有負厚恩,今日阻擋御駕,死罪,死罪。」蕭峰心裡一酸,往日情誼湧上來,他本是重情之人,才因此在宋遼之間無法自處,無法攻宋,也不願對不起大遼,

    耶律洪基騎在戰馬上,隔了良久,哼了一聲,道「讓開!」便要從蕭峰的身上踏過。那時蕭峰心裡也無所求,在這戰場上,忘記了家中妻子的殷切期待還有她腹中的孩兒,但見耶律洪基已然攻宋,而自己卻無處可從,想到天下之大竟無可容身之地,心中不免黯然,但求一死,也省了他日面對宋遼兩國的慘狀。便是兩眼一閉,心想從此此從這世上離去。

    不料異變突生,待蕭峰睜開眼,卻是在一片戰亂中。原來那大理的軍隊率先衝出去,卻是到了關門口又折了回來,轉而面向遼軍開戰。

    大理的數萬餘人都是輕騎兵,馬力又好,一併的馬刀,加上突如而來的錐形衝刺,即便是遼軍的人馬也是一時抵擋不住,被硬生生的衝開了一道口子,前鋒更是被衝散,七零八落。

    耶律洪基的御駕就是前鋒,以前的表現自己的勇猛和鼓舞士氣,今日卻是活生生的做了箭靶子,上千名守衛被大理的士兵們當了建功的好材料。特別是那些個盾牌手,擋在前面保護人是挺好的,一旦被衝亂那沉重的盾牌就成了負擔,完全是被砍殺的好苗子,一刀一個准。

    不過遼軍也是久經沙場,遼國的將軍們也不是好玩的,馬上就組織起了有效的反擊,耶律洪基不愧是一個做了多年皇帝的人,也很快進入狀況,所以在短時間的快攻之後,大理和大遼的軍隊就進入了膠著,大理的軍隊就憑著剛開始的一股狠勁才著人數懸殊的情況下沒有落於下風,但是段星雲也知道這樣的情況不會持續很久。雁門關外殺聲震天動地,空中羽箭來去,有似飛蝗。

    倒是大宋的守軍看的是精彩,剛開始還是一起攻城的盟軍,轉眼之間就在自己眼前殺的天昏地暗,可是沒有軍令又不敢私自出兵去瞧個究竟,大夥兒都伸長了脖子看。眼見半爿天佈滿紅霞,景色瑰麗無倫,忽聽到城下大理兵齊呼,呼聲自輕而重,如潮水湧至,到後來余萬人齊聲高呼,真是[——,wap,,更新最快]直衝九霄,如同天崩地裂一般。但見一柄大旗高高舉起,上面是交叉的兩把劍和十字的圖案,黑底金色的樣子,在血紅夕陽下卻是分外的震撼人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