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 第六卷 新世界的第三年 第七章 招工
    中國人歷來有重土不重遷的秉性。往淺裡說,就是中國人有很強烈的家庭親情觀念,似乎,只有和親人呆在一起的生活才是幸福和令人心理安寧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梁園雖好,不如歸去。就算生活再艱辛,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滿足的,即便前途一片渺茫。

    可是,另外還有一句俗話:樹挪死,人挪活。

    或者:人不出門身不貴。

    意思非常明確……機會總是在遠方。……在家鄉,你所能獲得的,所能達到的高度是目光可及的。而離開這個熟悉的環境,你就有著無限的可能。

    這是中國古典智慧幾千年來的歲月沉澱。至理名言。

    這樣,兩個觀念就產生了一中截然而尖銳的悖論對立。

    中國式的思維歷來都走中庸之道,對事物既不說是,也不說否。塞翁失馬,各有緣法。凡事都以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來套。落實到行動上卻未免有點裹足不前,畏手畏腳。

    同樣,面對夜半三更闖進別人家裡,遊說這裡的技術工人去上海打工,黃昏並不是十分期待。於樂算了一下,大概要從這裡挖走一百一十三人。其中工藝技術員三十,剩下的都是熟練技工,班組長。有了這批人,只要工廠設備一安裝完畢,上海那邊立馬就可以投入生產。實在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黃昏認為,於樂口才並不太好,形象也差。缺乏讓人信任的外觀條件。雖然他將胸口拍得山響,但如果他能夠弄回去六十個人已經算是意外之喜了。不能太期待一個《三國誌》遊戲中智力50、魅力30、政治70、體力15老傢伙能夠勝任登錄人才的任務。這種路人甲式的武將只能留在後方守守城池罷了。

    不過,事實讓黃昏大跌眼鏡。如果他近視的話。

    只不過一夜。一百一十二名新職工全和他簽了勞動合同。還有很多炮灰式的能夠做些簡單體力勞動的普通工人也紛紛前來報名。可以說,登高一呼,群起響應。僅僅靠一個於樂就將這家工廠的家屬區弄了個雞犬不寧。很多家庭都徹夜不眠,收行李的收行李,揮淚告別的淚眼婆娑。聞者傷心,見者流淚。

    本來,黃昏他們並不認為這些工人願意和他們一起去千里之外的上海上班。可是,於樂只不過擺上一張桌子,拿起話筒喊了一聲。「招工,月薪一千保底。」便吸引了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已經睡著了的和喝醉了的,還有那些因為拿不出孩子書本費而打架的患難夫妻。

    感謝黨,感謝政府。

    移風易俗,改變觀念。

    人才終於可以順利流動了。

    很顯然,於樂對付這種情況十分有心得。對於名單上的工人照單全收,對於不是名單上的,反覆詢問。閱讀相關個人簡歷,希望不漏掉一個可用之人。

    來的人真不少,人頭湧動。於樂和黃昏坐在桌子前,宛若一葉扁舟,風雨飄搖,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

    終於,桌子受不住這種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的侵襲,終於翻轉。

    「啪!」

    燈泡滅了。

    一片吶喊。

    「我要去。」

    「我身體好。技術好,收我。」

    「我只要八百保底。適用期六個月。」

    「我不要基本工資。管飯就行。我掙獎金。」……「這樣也行?」黃昏在黑暗裡被擠得幾乎窒息,大叫:「老於,老於。」

    「救命啊!」是老於的聲音。「我地腳,我的腰,我的腎臟。讓開,我憋不住了。我有前列腺炎。」

    ……「太不像話了!」黃昏出離地憤怒了。他奮力分開人潮。在黑暗中摸到一根電桿,背靠在上面,深吸一口氣,大叫:「安靜,TMD,都給我安靜。靠!誰擠我,我就開除誰。」

    「不是我。」

    「不是我擠你的。」

    黃昏感覺身上一鬆,繼續大叫:「誰將燈給我弄亮,那個誰誰。對,王老五,你換燈泡。你被錄取了。」黃昏記性很好,記得剛才有一個諢名王老五的來報名,結果沒有被錄取,卻一直不肯離開。這傢伙孔武有力,壯得像一頭犀牛。讓他來維持治安是恰當人選。

    「來了!」黑暗裡傳來一聲喜悅的驚叫,「娘的,都他媽地給我閃開。別擠著老闆。」

    燈亮了,眼前全是渴望的眼睛。那些眼睛是如此地亮,在黑夜裡,在路燈下亮得嚇人。

    看樣子,工人們地日子並不太好過。一個個都穿得樸素。在他們外面,是妻子和孩子。孩子們都還穿得體面。看得出來。

    天要亮了,有點冷。

    但妻子和孩子們都還守在丈夫和父親的身邊。

    被錄取的人每人都先發一千塊安家費。

    沒被錄取的人都歎著氣,默默地站在一旁,不肯離開。

    最為奇怪的是,那些已經被錄取的人也在歎氣。想想也是,離家千里,去一個未知的世界,開始新的生活。那需要多大地勇氣啊。

    風吹來,居然帶著暖意。春天好像來了。

    突然之間,一種難言的情緒重重地壓在心口。眼睛一熱,眼前的景物有點模糊起來。黃昏吃了一驚,急忙躲進陰影,悄悄地用手指在眼角刮了刮。感覺到一點涼意。

    等天完全大亮,招工工作終於結束。

    「好了,累死了。怎麼樣?」黃昏問於樂。apl6

    「差不多了。」

    「那麼,走了,十二點之前離開這個鬼地方,我們回上海。」黃昏舒了一口氣。

    「還不能走。」

    「為什麼?」

    「還差一個人。」於樂笑了笑,「我名單上排名的那個人還沒來,也許,我們該登門拜訪。」

    「什麼人,這麼拽?」黃昏感覺有點奇怪。

    「一個叫許林的工程師。」於樂說:「其他人我們可以不要,這個人必須弄回上海,沒有他,我沒信心將廠子弄好。」

    黃昏有點驚訝,「這個許林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怎麼這麼看重?」

    第八章許林前半生的人生

    說起許林這個人,於樂可算是印象深刻。

    大家都是在家用電器圈子裡混的人,彼此都有所耳聞。只不過,去年一年對二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年頭。於樂的紅光電子倒閉不說,還被揚子集團給了黑了。許林所在的廠也破產變賣,現在連機器都被人拆了個精光當初,許林是這家工廠的總工程師。這人有一個特點,動手能力極強,天生都有一種立體思維。只要你能說上號的洗衣機,他就能靠手工給你拼裝一個出來。

    本來,做一台新型號的洗衣機需要經過大量的設計,其後需要在試驗室裡反覆試驗,以期獲得準確的數字。但這僅僅不過是,有設計之後的論證。設計前的創造性思維才是關鍵。恰好,許林就是這種有著創造性思維的人。

    許林今年四十出頭,文化程度不是太高。這家工廠也是一家有著四十年歷史的老廠。前身是一家市級機械廠,在計劃經濟時代主要生產拖拉機和農用機械。可以說,許林從一出生起就能夠嗅到工廠裡的鋼鐵和機油味道。他的人生都是伴隨著工廠的發展成長。二十年前,他畢業於廠裡的技工校,學的是機修專業。剛畢業那年正好碰上中國家電業快速發展的一年。這一年,剛好改革開放。老百姓手頭有了點閒錢,飯也能吃飽。

    能夠吃飽飯,又有閒錢。必然需要解決基本的精神需求。於是。電視機開始瘋賣。

    那時候。普通工人一個月地工資也不過三十來塊。而一台十二英吋地黑白電視機就要賣到三百多。還有價無市,需要憑票購買。

    見市場火爆,廠裡也買了一條生產線。開始生產電視機。

    那一年,競爭還不算激烈。

    但幾年之後,電視生產廠家便開始遍地開花。有名的沒有名的品牌有兩百多種。什麼「熊貓」、「西湖」、「牡丹」、「黃河」、「長江」……「金絲猴」……後世地人無法理解這麼多品牌一同衝擊市場的情形。

    市場蛋糕的大小是固定的。嘴巴多了,誰也吃不飽。於是,一些小廠就開始倒閉。大浪淘沙。最後,只有三五家活了下來。終至成為家用電器大鱷。

    很不幸,這家工廠死掉了。

    沒辦法,只得轉產。

    在地方政府的主持下,廠裡引進了一條德國線,開始生產冰箱。剛開始地時候,生意還不錯。各地前來購貨的商家成群接隊。汽車在廠門口排起長龍。甚至有工人受了商家的好處,給人代開發票,代提貨,很是弄了點腐敗銀子。

    廠裡這一寶算是押對了。

    這一時期,正好是電視機飽和,而其它家用電器開始發軔的時候。作為一種功能神奇,塊頭巨大的電器,冰箱是人們的首選。想想也是,這麼大一個鐵疙瘩往客廳裡一杵。當真是先聲奪人,派頭十足。

    不過,廠裡一開始弄的不過是簡單地單門冰箱。因為生意很好,滿足了,也就沒有心思再搞什麼升級換代,提高市場競爭力。

    於是,到雙門冰箱一開始出現。廠裡的訂單開始急劇下降。再往後,那些裝飾漂亮、功能齊全的多功能冰箱一出現。單門的小個子產品就乏人問津。最後無聲無息地死掉就成為宿命中的結局。

    冰箱搞不成,怎麼多工人要吃飯。總不能置之不理。

    於是。繼續產業結構調整。

    但是,銀行被工廠老是伸手要貸款弄得已經有點審美疲勞了。死活不肯多給錢。

    好不容易弄了點資金。廠裡這才發現,這點錢根本就搞不成什麼事。只得退而求其次,弄點短平快的東西。

    這個時候,又一次機遇擺到他們面前。家用電器開始進入農村市場。尤其是洗衣機,單缸的。

    這東西技術含量不高,成本低廉。成品售價也不過兩三百塊。任何人都能接受。

    於是,開始生產。

    這一生產就是五年。直到全自動洗衣機的出現。

    全自動洗衣機其實成本並不高,但產品附加價值挺讓人眼紅。一台洗衣機成本也不過幾百,一上市,隨便就能賣到一千多兩千塊。

    想當初,廠裡也不過想弄一條生產線就可以了。這樣資金壓力也小些。不需要做得太大,單單佔領省內市場就足夠養活廠裡的所有員工了。

    世事比人強。這個時候,一個叫金碧輝地新老總空降而來,為了發財,他索性一口氣買了一條進口生產線,背上了一屁股債務。之所以這麼做,大概是為著那筆動人的回扣吧。這三條生產線都是通過國內中間商引進的,價格足足比國外貴了將近百分之四十。這多出的錢究竟去了那裡,見仁見智。

    所以,當生產線安裝好的那天,廠子破產了。

    金總可不管這些,只要個人發財。哪管世界上洪水滔天。

    這就是這家工廠的歷史,也是許林的個人歷史。

    從參加工作開始,他的人生就和這家工廠緊緊地繫在一起。可以說,工廠的命運就是他個人地命運。

    他從一個小小的鉗工、電工做起,直到成為工程師。

    廠子破產之後,和他一樣的許多工程師都跳槽到了其他公司上班,拿高薪,開小車,住大房子。可他偏偏沒人要。

    究其原因,大概和他的年齡以及文憑有關吧?

    他已經快四十了,在人才市場上,一個四鈴五零人員大概只能去做家政人員。另外,他僅僅是一個技校畢業生,算起來只有高中文化程度。若要進大公司,現在的家電企業基本上都是巨無霸,沒有大本以上文憑,根本就每人要。

    儘管他能力非常強,參與了歷次轉產的建設和機器調試。對家電行業熟悉無比。有多篇論文在國家級雜誌發表。多次領導了廠裡的技改項目。可還是沒有人來請他。

    這才是,年齡是個寶,文憑少不了。

    許林同志兩樣都不佔優。

    於是,他很光榮地下了崗。成為一名光榮的下崗工人。每天開電視聽著那首著名的勵志歌「心若在,夢就在,只不過是從頭再來」,懨懨欲睡,做一個家庭和社會的廢人。

    他為人正直,這麼多年也沒弄到什麼錢,這一下成為待業中年,經濟上立即出現了很大問題。

    「等等。」黃昏打斷了於樂的述說:「別說這麼多沒用的東西,簡單地問一句,這個傢伙的真實水平如何?別給我玩需的。什麼上過國家級雜誌,什麼搞過幾次技改。這些沒用。」

    許林一聽,知道老闆那裡是不那麼好糊弄的,說再多也沒用。不如照實了說,便道:「很高,非常高。」

    黃昏又問:「究竟高到什麼程度?」

    「這麼說吧,他可以獨立設計出一種新型號的產品。你只要提一個想法,他立馬就能弄出樣品來。」許林回答。

    「喔,原來是這樣。」黃昏沉吟,對於洗衣機,尤其是新式的全自動洗衣機,他因為在另外一個世界上幹過銷售員,對這東西有著這個世界上的人所沒有的超前意思。想法不少,卻不知道該如何著手。如果這個許林真有這麼強的動手能力,倒不妨弄回去,給自己設計新產品。不過,他還有顧慮。這種能夠動手搞設計的人在世界上並不缺乏,你許林可以,他張三也可以,李四、王麻子也可以,為什麼非得要用他?又問:「如果我們放棄他會怎麼樣?」

    於樂想了想,慎重地回答道:「會很可惜,我只是可惜這個人才。以前我和他見過面,覺得這人的真實水平非常高。」

    「人才到處都有。」

    「這麼便宜的人才卻不好找。一個中專生,只需要給幾千塊一個月就可以了。」於樂大笑。

    黃昏有點不悅:「錢上面我不會虧待手下人。如果他真的實用。既然你將說得這麼好。而且他的生存環境並不好,怎麼不來報名招工?」

    「大概有點傲氣吧,他認為自己是高手。或者,他在等待吧?這一等就等了好久,連吃飯都成問題。可他還是不肯出去工作。」許林小心地看著黃昏,生怕黃昏發怒:「其實,先前我已經去他家挖過,可他不肯。說我的級別不夠,不和我多說。這人有點狂。」

    「有點意思,一個四十歲的中專生固執地認為自己是人才,是諸葛亮。呵呵,真是少見!」黃昏大笑,「大概,他真有點本事。」

    回頭看了看,招工工作基本結束。中標的工人們都開始收行李,想隨黃昏他們的車隊一起去上海。本來,他們可以下來自己去坐火車的,這樣也快捷而舒服。可火車票要好幾大百,沒錢這麼糟蹋。而且,安家費都留給了老婆孩子。手頭還是困難。比如和車隊一起去,省些車票錢,還可以吃黃昏車隊的集體伙食。兩全其美。

    「走,我們去他家會會。」黃昏說「『希望不會浪費我的時間。」

    「您絕對會對他滿意的。他是個人才。」於樂很肯定地說。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