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 第五卷 新一年 第七十九章 漢服
    整個《南京,1937》團隊行動迅速,半小時之後就在唐人街集中。幾人無視過往的車輛行人,站在街心,傲視路人。引來一陣騷亂。隨著《南京,1937》在票房成績上的優異表現,黃昏等人也成為華人中的新一代人氣天王。

    呼嘯一聲眾人在小販黃蘇的帶領下,直殺那家裁縫店。

    和眾人想像中不同,裁縫很年輕,大約三十來歲,一身西裝筆挺,皮鞋亮得可以當鏡子用。本來,在預計之中,這個傢伙應該是一個老人,最好還有點仙風道骨才最為恰當。

    裁縫比較矮,典型的南方五短身材。五官也長得比較粗疏。

    「做衣服?」裁縫話很少,在看到黃昏點頭之後,立即拿起軟尺過來要黃昏量三圍。

    「等等,我好像還沒說我要做什麼樣式。」黃昏攔住他的手。卻不想,手背被裁縫打了一巴掌。

    裁縫翻著怪眼說:「廢話,來這裡的不都是做中式服裝的?浪費我時間。」他在地上來回走著,時不時回頭看黃昏一眼:「很好,很好。」

    「什麼很好?」黃昏身上有點發毛。

    「你身材不錯,如果做直綴長袍,穿起來會很好看。」

    「我不要。」黃昏說:「我不穿對襟長袍。那是旗人的服裝,不能代表什麼。」

    「廢話,唐裝唐裝。不就是旗袍馬褂嗎?」裁縫大聲說。

    「不對,唐裝是唐朝服裝。旗袍馬褂是清服。」黃昏開始和裁縫辯論。

    「胡說,外國人一看到旗袍和馬褂就知道是中國人,這還不能代表什麼。」裁縫氣呼呼地在屋子裡亂轉,轉得眾人眼花:「難道真要弄唐朝衣服出來,那不成和服了。實際上,唐朝服裝就是和服的模樣,只細節上有些不同。」

    「胡說,唐朝服裝怎麼和和服一樣了。你什麼眼力勁兒!」黃昏大怒。

    於是,二人開始吵。

    「哎!」王茹歎氣:「這兩個孩子。」

    「哎!」區光也歎氣。「這個裁縫長得這麼臭,和他吵有什麼意思?」

    「唉!」林玉婷擺頭:「這兩個傢伙好無聊。」

    王茹冷冷一笑,對林玉婷說:「我歎氣,你也歎氣,湊什麼熱鬧?」

    林玉婷:「王茹,我們是很要好地朋友。」

    「放屁,我們是朋友嗎?你做的事哪一件是朋友所應該做地。我算是認錯人了。」王茹大怒。勃然變色。

    林玉婷面色有點發白:「王茹,我怎麼了?」

    「你怎麼啦?」王茹冷笑。「你背著我做的好事,你說,你單獨和黃昏一起出來過什麼?」

    「你誤會了。」

    「誤會?別狡辯。我也是女人。我有直覺。」

    眾人愕然,沒有想到事情居然會發展成這樣。

    裁縫和黃昏也停下爭吵,呆呆地看著二女。

    「都不要吵了。」黃昏覺得很沒面子,「這也太不像話了。沒看到我正在吵架,你們還來?完全是喧賓奪主,目無領導。好歹你們也得等我和裁縫決出勝負再說。」黃昏轉頭,「裁縫,我們繼續。對了,剛才吵到什麼地方?」

    裁縫擺著頭。「還吵個牛牛圈圈,被你這兩個女人一打岔,早就沒火氣了。」

    一聽到裁縫如此說,林玉婷立即滿面通紅,停止和王茹的爭吵。

    王茹大叫:「林玉婷,你紅什麼臉,你心虛了。」

    「好了好了。」區光勸王茹,「黃昏是什麼人,你應該比較清楚。心平氣和,心平氣和。」二人最近關係密切,友誼牢固。區光的話王茹還是聽的。

    等眾人都平靜下來,黃昏和裁縫就服裝問題繼續探討。

    「裁縫,我問你,究竟什麼服裝才能真正代表中華民族?」

    「見仁見智。」

    「漢人,自然穿漢服了。」黃昏說。

    因為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中華民族的服裝經過無數次演變。大體上,和當時的社會經濟水平和文化思潮有關。

    從春秋戰國起,漢人之中流行寬衣大袍,這和當時的士大夫文化有直接關係。不過,趙武靈王地胡服騎射之後,漢族的服裝開始縮小,緊身起來。以往那種穿著寬大下擺,衣服可以做拖布用的服裝漸漸退出歷史舞台。

    到隋唐又是一變。

    其時,社會經濟發達,西域商人帶來西亞服飾風格。加上當時人們的生活富裕,輕薄的衣料開始大為流行。唐朝還流行『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裝。腰帶形式也深受胡服影響。在此以前,人們的腰飾是以金銀銅鐵,這時候流行系『蝶跤帶』,帶上有金飾,並扣有短而小地小帶以作系物之用。這種腰帶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後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地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鈾,所以又稱『鈾釵禮衣』。

    唐後,五代時期,北方遊牧大量南下,風格又是一變。到宋,棉紡織品的大量使用,讓衣服開始變得簡單實用。

    宋朝歷史以平民化為主要趨勢,服裝也質樸平實,反映時代傾向。

    宋明地服裝變化不大。

    到清朝,一切全被推翻。

    馬褂、旗袍、辮子這些落後的遊牧民族風格服裝充斥整個社會。

    反正,黃昏是看清朝的東西不順眼。如果真讓他去穿馬褂,拖辮子,還不如讓他去死。

    清朝可以不提,剩下的問題就是用哪一個朝代的衣服來作為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禮服了。

    本來,黃昏還想穿唐朝的服飾,不過,剛才裁縫提醒了他。唐朝的服裝和鬼子和服有點相像,還是不要造成誤會的好。

    漢朝,是個好主意。不過,男人地服裝不是很好看。換一個。

    最後,黃昏決定用宋朝的。宋朝是一個偉大的朝代。黃昏一直很喜歡。

    「就做宋朝的。」黃昏說。

    「明白,我剛看了電視連續劇《水滸》。」裁縫回答。

    於是眾人開始量尺寸。

    宋代把單上衣叫做衫,衫的袖口沒有襪(邊子)。有作為內衣的短小的衫,也有作為外衣的長大的衫。

    下擺加接一幅橫稠的讕衫是男子的常服。裌衣和綿衣叫儒和襖,儒襖是平民的常服。宋代還流行在衣衫外面加罩一件不加橫襴的寬大外衣,斜領交裾的叫直身,直領對襟的叫鶴氅。

    女裝外衣以裙衫和裙為主,上衣趨向短窄貼身,下裳流行褶桐裙。

    內衣有抹胸和裹肚,褲子是不露在外面的,只有下等人才單穿褲子。唐代流行的『半臂』是一種短袖外套,而宋代流行的外套叫背子。背子有長有短,有長袖有短袖,其特點是兩邊的衩一直開到腋下。

    宋裝繼承唐裝,女服仍以衫、襦、襖、背子、裙、袍、褂、深衣為主。絕大部分是直領對襟式,無帶無扣,頸部外緣縫製著護領。

    服式採用衣袖相連的裁剪方式。有的限於面料的幅寬,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榛部分採用接縫和貼邊裝飾。單裌衣有前身短後身長的式樣,也有無柚的大背心式樣。

    衣服都在領邊、袖邊、大襟邊、腰部和下擺部位分別鑲邊或繡有裝飾圖案,採用印金、刺繡和彩繪工藝,飾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黃昏來這個世界之前,對另外一個世界正在進行漢服的大討論,很是熱烈。

    主要是因為,漢族好像沒有什麼自己的代表性服裝。有的人甚至先入為主地認為,旗袍就是唐裝,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滿族的民族服裝不能代表漢族,反之也是這樣。

    於是很多熱血的大學生就開始成立自己的漢服社團,穿著古代士大夫的衣服招搖過市,引得人人倒目。

    對他們這一舉動,黃昏是很贊同的。也打算效仿。

    不過,漢服,不管是那一個年代的服裝都很貴重,不是但是的黃昏所可以承受的。

    現在,黃昏有錢了,又是名人。是不是也該引領一下這個潮流呢?

    回想起以前,曾經一個亞洲什麼國際論壇上,國家領導人身穿唐裝接待西方國家元首時的意氣風發,黃昏就十分羨慕。不過……用中式對襟,用旗袍……有點腹誹……還是為尊者諱吧……裁縫手藝不錯,動作也快。不幾天,所有的服裝都做好了,讓人驚奇。也讓人懷疑,這一工程是不是被他分包給別人了?

    一穿,男的帥氣女的漂亮。

    這才是真正的中國人的模型。

    酷得直掉渣渣。

    天開始冷起來,轉眼就是聖誕。準備領獎。然後過節,然後回國。一切都掌握中。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