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 第五卷 新一年 第六十八章 16
    龔古爾獎每年一屆,本是法國二十世紀初中短篇作家龔古爾兄弟所設立。用於獎勵當年法語中短篇中最優秀的作品。

    和諾貝爾獎出手就是二十多萬美金的獎金不同,龔古爾獎的獎金只有象徵性的一法郎。而且,龔古爾獎在中國也不是十分出名,如果不是圈中的人還真沒聽說過。不過,就法語圈中來說,這一獎項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諾貝爾獎。歸根結底大概和法國人自大和盲目的驕傲有關係。

    一直以來,法國人就認為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是全球最優秀的,法語也是最優美的語言。想想也是,孕育出雨果、巴爾扎克、福樓拜、莫泊桑等一系列大師的國家,又怎麼會不為自己的民族語言而驕傲呢。

    黃昏也是次聽說這個名字。在此之前,他只聽說過諾貝爾獎、茅盾獎、魯迅獎。另外還有一個意大利的獎但丁國際獎這個獎是巴金老先生拿到的。

    至於其他獎他還真沒聽說過多少。

    好像美國還有一個國會圖書獎金。

    至於大名鼎鼎的普利策獎,那是新聞獎。除了文字項,好像還有短片和攝影。隔行如隔山,黃昏也不是很清楚。

    所以,如果能夠拿到龔古爾獎,至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黃昏的大名在法語圈中也算是響亮了。歐洲本是一體,如果在法國叫響名頭,英語圈、德語圈中的榮譽也會接踵而來。著是成為大師的必由之路拿一個嚴肅獎。

    不過。到目前為止,一切也不過是黃昏的一廂情願而已。

    過不很長一段時間,讓先生回國去了,打電話過來說已經潤色完畢,交給了藍登書屋出版。

    藍登書屋可是出版過海明威、薩特、加繆、普魯斯特等一系列大師作品的出版社。雖然在這個世界,這些大師們因為蝴蝶效應都沒有出現,但不可否認,這是一個頂級的出版公司。任何一個作家都繞不過去的坎。

    「很好,應該可以的。我也可以成為大師的。」黃昏自信滿滿。

    這種東西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來衡量。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出來,你不能說他好。也不能說他不好。這不是一個高素質讀者應有的態度。你只能說你喜歡,或者說不喜歡。如此而已。

    黃昏一直都有一個大師情節。對他來說,金錢、美女這些東西已經不是困擾他的問題了。地位,他一直認為,自己社會地位不低,如果算上紅光電子公司的那些工人。他手底下有好好幾萬弟兄。

    「怎麼說。本人也是一社會團體的扛把子啊。」

    現在該是為自己賺取榮譽的時候了。

    《南京,1937》是這樣,《情人》也是這樣口不為錢。

    只為得到主流社會的承認。

    好,繼續干吧!

    南京,冬天。

    槍聲突然響起來了。

    所有的難民都騷動起來,人群一剎那亂起來。

    「不許亂。不許亂!否則格殺勿論。」一個日本小軍官大喝。

    剛才,一個難民因為動作太慢,被他一槍擊斃在地。

    黑色的血黏稠渾濁的在地上流,然後很快就停止下來。很奇怪,他沒有多少血。

    死亡實實在在。讓黃昏感到震驚;「司令官閣下,這可是平民啊。」

    寺內壽一淡淡地回答:「黃先生,你不明白我們東方的戰爭方式。東方的戰爭是全民動員。沒有職業軍人。真正是所有階層的事情,又有誰能分清呢!」

    騷動地人群安靜下來,排成隊列,在日軍的命令下開始報數。然後用粉筆在他們衣服上寫下數字。

    黃昏沉默,面色陰鬱。

    783個,總共有783人。

    然後,報到單數的人站在左邊,報到雙數的人站在右邊。

    那個小軍官提聲大叫:「單數的人可以走了。」

    又是一陣慌亂,難民都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呆呆的看著鬼子兵,不明白他們要做什麼。

    小軍官跑到司令官面前,「司令官閣下,已經篩選出來了,請指示。」

    寺內壽一看了看黃昏;「黃先生,我會給你訂單的。現在,這裡已經變成戰場,請您離開吧!」然後伸出食指舉過頭頂狠狠一劃。

    小軍官一個鞠躬:「哈依!」

    槍聲響起。

    屠殺在光天化日下赤裸裸地進行。

    「他們是平民啊!」黃昏震驚了。

    寺內壽一冷冷地看著黃昏:「我說了,東方人的戰爭中沒有平民,所有的人都是戰爭單位。」

    「野田。」他叫了一聲。

    那個小軍官跑過來:「司令官閣下。」

    「混蛋,帝國還不富裕,不能在支那人身上浪費子彈。」

    「哈依。」野田轉頭命令:「所有人聽著,用刺刀。」

    ……

    黃昏和司機蹲在地上,大聲地嘔吐。

    他知道那個小軍官的名字了。

    野田毅。

    對所發生的一切,寺內壽一似乎什麼也沒看到,一驅車,離去。

    在一片黑白對比強烈的畫面中,在一片哭喊、掙扎、吶喊、嘶叫、哀求、怒罵聲中。一個穿著紅色花襖的小女孩在屍體中茫然穿行,色彩鮮艷、攝人心魄。

    她既不哭也不喊,只在屍體中找著親人地臉。

    背上,一個白色的粉筆數字,16。

    要順。

    這一片斷是貝聿銘的傑作。

    沒有人能夠想像,黑白膠片也能夠使用得如此具有震撼力。

    沒有人說話。

    悲傷和恐懼瀰漫了整個放映室。

    黃昏感覺手指一疼,這才發覺,煙頭已經燃到最末端。

    他打開等,看了看大家蒼白的臉,說:「好了,這一場景就這樣了。下一個場景我們換到水泥廠去。」

    水泥廠的高爐已經完全建設完畢。在這裡將要拍攝剩餘的場景。時間是兩個月。

    看完片斷,出門一看,沒有太陽。吹過來的風有點涼,秋天已經很深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