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王傳奇 正文 第三十章 伏擊戚帥
    在京城通往山東濟南府的官道之上,一輛馬車在數百位大明士兵的護衛下以很快的速度向著濟南府的方向趕著,一位將軍打扮的軍官騎著一匹黑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後邊的馬車十分的簡陋,是北方常見的車子,車廂四周套著棉套,連窗子上也掛著棉布簾子將車子裡面的情況遮掩的嚴嚴實實,這樣一部車子竟有數百名士兵在旁護衛,可見這車中的人和物一定很是重要。

    這隊人馬與車子,一直向東行著,直到中午時分,經過了一座小山,在道旁的一個小樹林外才停下來休息,那將軍跳下馬來,接過手下送上來

    的水袋,來到了馬車前,輕輕揭開馬車的簾子道:「大帥,請您用水。」

    車內一個溫和的聲音道:「如龍,謝謝你了,不要再叫什麼大帥了,如今元敬已是一介平民,這大帥的稱呼還是改了吧!」

    「大帥此言差矣,末將追隨大帥多年,從來沒有看到有比大帥更適合這個稱呼的人,就是俞大猷俞大人也比不上大帥您的豐功偉績。」那叫如龍的將軍恭敬的說道。

    「俞兄也是一代人傑,所建功勳不下於元敬,如龍萬不可胡言亂語。」車內自稱元敬的人說道。

    「是,大帥,末將緊記在心。」如龍恭恭敬敬的說道。

    休息了半個時辰,隊伍繼續起程,十幾天後已是進入了山東地界,一路無事令所有的官兵早已沒有了絲毫的警戒心,一陣密如雨滴的利箭自官道旁的一座不大的樹林中射出,只是一輪,隊伍中的官兵就被放倒二三十人,突如其來的襲擊頓時令這隊官兵陷入了恐慌之中。

    「保護大帥」如龍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車內人的安全。

    看到官兵們紛紛抽出武器,趴倒在地上,樹林中的暗襲者不再射箭,只見十幾道土遁隆起的遁道飛快的向著官兵的隊伍中伸展而來。

    如龍見此情景不由道:「來的是東瀛倭奴,兄弟們小心。」話音剛落十幾股白煙從隆起的遁道中噴出,十幾條白色人影隨後融入白煙之中,數十名還沒有反應過來的官兵慘叫聲中已是渾身插滿了或是星形或是十字形的飛鏢。

    「又是這群可惡的東瀛忍者。」如龍隨手抽出長劍口中道:「弟兄們退到車旁,結陣保護大帥。」眾官兵得令馬上站起身來退到了馬車旁,將馬車團團圍住,手中兵器全都對著那十幾個已經停下身形的白衣忍者。

    「哈哈哈******車內可是前廣東總兵戚繼光將軍?英臣次郎在此恭候多時了。」一個說著一口非常流利的漢語的東瀛武士自樹林中走了出來,他的身後還跟著四個著黑衣的忍者。

    「沒想到戚某剛剛被罷歸登州便有你們這群跳樑小丑來擾我神州,可是當戚某人不復當年之勇。」原來車內坐的正是被萬曆皇帝朱翊鈞貶為庶民的一代名將戚繼光。

    「戚將軍,今時不同往日,你已經不再是你們大明朝的總兵了,你們的昏君已經自毀了長城。」英臣次郎微笑著說道。

    「戚某看來卻沒有什麼不同,你腳下站的是大明朝的土地,戚某身邊都是大明朝的將士,你認為你還有離開的可能嗎?」戚繼光一字一頓的在車內說道。

    「戚老虎戚將軍你可知道我身邊的這些人都是些什麼人嗎?」英臣次郎沒有回答戚繼光的話卻突然莫名其妙的問了這樣一句話。

    「那到要請問了?」車內的戚繼光冷笑道。

    「這些人都與你戚將軍有著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他們的父親都是在你大明嘉靖四十四年所殺害的我扶桑勇士。」英臣次郎的話惹來戚繼光一陣冷笑。

    「不過是一些姦淫捋掠殺人放火的倭寇強盜而已。」戚繼光的話音剛落十幾個圍在四周的白衣忍者紛紛怒罵一聲「八嘎亞路」抽出背後的武士刀向著官兵的隊伍衝了過來。官兵中叫如龍的軍官一領手中長劍,已是迎上了一位撲來的忍者,刀劍相交戰在了一起。

    「全部殺掉」英臣次郎命令道。

    「嗨」身後四個著黑衣的忍者聞聲而動,加入到與官兵的混戰中。

    「戚將軍,聞聽將軍曾在嘉靖二十八年高中武舉,創有拳經一部,英臣次郎在此恭候戚將軍。也有與將軍一戰之心,不知將軍能否成全?」英臣次郎的聲音非常的誠懇,態度也非常的恭敬。

    在雙方的混戰中馬車的車簾子被挑了開來,一個身材不高年約半百的老者出現在車外,有些微黑的方臉盤上帶著一絲微笑,一雙不大的眼睛中閃射著不平凡的智慧之光。一身青色長袍顯得他是那樣的孤高傲岸。

    輕輕的咳嗽了幾聲,戚繼光看著英臣次郎道:「雖然戚某已不在朝為官,但是遇到你們這群倭寇還是要與你們戰上一戰。」

    「沒有想到,當年威震我扶桑群島的戚老虎如今也老成這個樣子了。」英臣次郎輕輕的抽出腰間長刀,雙手緊握刀柄,刀尖遙指戚繼光。

    「請多多指教。」話音一落英臣次郎人隨刀走,手中武士刀如閃電般帶著霸烈的刀氣斬向戚繼光。

    多年與倭寇的交戰令戚繼光很是瞭解東瀛刀術,隨手使出自己多年前創出的《拳經》絕學。這《拳經》乃是戚繼光為了訓練士卒活動身手,提高抗倭官兵的戰鬥力特意從武林中著名的十六家拳法中,吸取三十二個拳式編成套路,稱作《拳經》三十二式,作為士兵練習刀槍劍棍等兵器的「武藝之源」。他所吸取的拳種遠及宋太祖趙匡胤的三十二式太祖長拳。近有唐順之的槍法、俞大猷的棍法,長拳短打,用剛用柔,兼收並蓄,去蕪存菁。招法包括有踢法、打法、拿法、跌法,其拳法「勢勢相承,遇敵制勝,變化無窮。事實證明拳經三十二式在戚繼光的一生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訓練士卒們掌握「臨陣實用」的武藝,成為勁旅,南平倭寇,北固邊塞,保衛國家。而如今對上這位英臣次郎卻也毫不含糊。

    說是拳經但也可以使用在兵刃上,戚繼光手中陪伴他多年征戰的長劍將拳經中的絕招一招招的使出,雖然英臣次郎武功高強,但是要想擊敗戚繼光還要些時候。

    東瀛刀法不外乎劈、砍、撩、刺幾個動作,但是英臣次郎竟然將這幾個動作練的非常的快,這讓戚繼光招架的竟有些困難,年紀大了的戚繼光畢竟抱病多年,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很快二人交手三十幾個回合,戚繼光便有些喘了起來。

    戚繼光這邊情況不妙,那邊的官兵們更加不妙,已經有近百人被十幾個身手了得的忍者砍倒在地,王如龍,戚繼光手下第一猛將被兩個白衣忍者纏的死死的,絲毫沒有救援身後官兵的機會。看著一個個官兵不敵倒下,戚繼光與王如龍二人的心中不由痛苦萬分。

    多少年來,由於大明朝重文輕武,所以大明朝官兵的戰鬥力大幅下降,據說在嘉靖年間曾有一股約有六七十人的倭寇自海上登陸以後深入了大明腹地,到處殺人越貨,如入無人之境,竟超過杭州北新關,經淳安入安徽歙縣,迫近蕪湖,圍繞南京兜了一個大***,然後趨秣陵關至宜興,退回至武進。最後雖然被全殲,但是被他們殺傷的百姓和官兵據稱竟有四千之多。而南京為本朝陪都,有駐軍十二萬人。由此可見大明朝官兵的戰鬥力是何等的弱。

    「戚將軍的拳經也不過如此,英臣次郎領教了。」英臣次郎的刀越來越快,戚繼光的劍卻是越來越慢,青色長袍上已是遍染鮮血。眼看著就要戰死於此之時,救星來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