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舞江湖 第二場 法場風雲 第二十章 名單之謎
    「噹噹噹!」響起一陣金屬鏗鏘之聲,七把寶劍皆被擊落在地!

    「我要做的事就是——不讓你們『死』!」一劍緩緩道。

    「你既不肯娶我們,卻又為何不讓我們去『死』?」明月仙子疑惑道。

    「因為,因為我已決定娶你們!」一劍的眼中突然放出焯耀的光輝!

    農民等人重新要了一桌酒席,並邀龍掌門父女及王三、妙手神偷和鄭美珠等入座。

    蝦皮道:「龍師傅的『畫魂刀』真是名不虛傳,令晚輩等大開眼界。」

    衡其的屁股早已不疼了,他伸出大拇指向瑩瑩誇讚道:「瑩瑩姑娘妙手回春,真神醫也!」

    龍掌門道:「你們幾個好像都不會武功呀。」

    蝦皮道:「是呀,我們都是上京趕考的秀才,只知『知夫者也』讀聖賢之書,學孔孟之道,習八股文章,好換取功名,謀個一官半職,也好混口飯吃,至於武術之道,卻未曾習過。」

    衡其晃著一頂軟紗翅綠帽道:「趕明日請瑩瑩姑娘教我們幾招防身之術。」

    瑩瑩笑道:「你們這些酸秀才,不會武功也敢到江湖上亂闖?你們要真心想學武,就拜我爹為師吧。不過,他老人家肯不肯收你們,還得看你們的資質和造化了。爹,您說是不是?」

    龍應才捋著鬍鬚微笑道:「武術乃國之精髓,人人可得而習之。不過,練武者得講個天賦和機緣,有天賦和機緣者無疑能事半功倍;當然沒有天賦和機緣者也可成就大業,正所謂『勤能補拙』,像你們幾位,現在學武,年紀是大了點,學些簡單的武術套路即所謂招數也還可以,但要研習內功心法恐怕不易……」

    衡其道:「我們也就想學幾路招式嚇唬嚇唬人,至於內功心法,我們想都不敢想……」

    「武術的宗旨在於強身健體,並非用來打架鬥狠,周公子所言差矣。」龍掌門臉上似有不快。

    農民連忙道:「小周的意思也就是強身健體而已,我們這些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哪敢和別人逞強鬥狠?」

    衡其道:「其實不必龍師傅親自出馬,有瑩瑩姑娘教我們幾招簡單的招式就可以了。」

    龍應才道:「老夫並非說不教你們,只是,習武之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講武德……」

    瑩瑩道:「爹,您就別給他們上課了,明兒孩兒教他們一路長拳吧。」

    衡其喜道:「那真是太謝謝了!」

    龍應才顯然不願與這些自詡為讀「聖賢之書」的人多談,看著朱氏兄弟道:「肥俊雙俠之名,老夫也略有耳聞,想不到今日一見果然少年勇武,足見江湖人才輩出,老夫看來要告老矣。」

    華軍道:「老英雄過謙了。在下兄弟二人乃井底之蛙,哪敢妄稱俠字?老英雄才是俠義道中的中流砥柱啊!」

    瑩瑩道:「朱大哥,我看你的武功才智也還算一流,不過,你還不算最好的用劍高手。」

    大頭道:「瑩瑩姑娘,那誰才算是最好的用劍高手呢?」

    「奪命劍楊一劍大哥。」瑩瑩自豪道。

    大頭道:「你怎知我哥打不過楊一劍?」

    瑩瑩道:「那是一定的!楊大哥的劍又快又準又狠,招式簡單,特實用,朱大哥的劍花架子太多,剛猛有餘、柔韌不足……」

    龍掌門瞪了女兒一眼:「瑩瑩,怎可這麼沒禮貌?評人家長、評人家短的?」

    妙手神偷道:「瑩瑩姑娘說得有理,我看俊俠的功夫就很一般。」

    「死……」大頭本想說死猴子,揭謝可的底,但又想到他現在尚未被激醒,並不認識他們,不能將他惹火了於是改口道,「死做賊的,你不過是仗著輕功好,會上蹦下跳而已,要不是你逃得快,你早做了我哥的劍下之鬼!」

    華軍道:「休得胡說!瑩瑩姑娘所言極是!」

    華軍起身離席向龍應才等人抱拳道:「晚輩學藝不精,還望前輩和瑩瑩姑娘多多指教!」

    龍應才頷首道:「俊俠過謙了。」

    又談了一會,華軍問道:「龍老伯,晚生可否請教一個問題?」

    「朱公子請說。」

    「方纔聽鄭姑娘說,那老五逼問她說出會黨的秘密,究竟是怎麼回事?」

    龍應才長歎一聲道:「這事說來話長,也牽涉到許多朝政上的是非……本來,這些事是不該讓朱公子知道的——知道的人越多,只會給更多的人帶來災禍。二十年前,朝廷上一批正直的文臣武將秘密結社,組成了一個和東林黨人齊名的『西山黨』,蓋因他們常在北京西山聚會,由此得名。該黨成員很多,不過到底有多少人卻不得而知。他們結社的目的無非是想輔佐皇上,打擊閹黨的勢力,以遏止宦官專權。鄭美珠的父親鄭得功以及當朝宰相龍好聲、禮部尚書郎簡凡都是該都是該黨的組織者之一。為防止閹黨陷害,西山黨人都是單線聯繫,是以到底有哪些人參加了西山黨以及有多少黨員,除了少數幾個骨幹分子,外人一概不得而知。最近十年來,魏忠賢把持朝政日益猖獗,皇上早已成為他們的傀儡。他早想廢皇帝而自己登基,然而由於畏懼朝中一批握有實權的會黨(他把東林黨人、西山黨人一概稱之為會黨)文臣武將,故而還不敢篡國奪權。所以,他的第一步便是把天下的會黨分子一網打盡。」

    龍應才喝了一口酒,繼續道:「一年前,東林黨人已經被抓、殺了不少。然而,魏忠賢卻知道還有一個更隱蔽、更龐大的會黨組織在對他形成致命的威脅。他必須要獲得證據,查明該組織為非法,然後實施打擊。然而,西山黨人口風很緊,不是自稱為東林黨人就是寧死不招,因此魏忠賢一直找不到突破口。然而前不久宰相龍好聲的入獄卻給了他一個機會。龍好聲本來是以東林黨人的身份抓起來的,然而東廠特務頭子、總理太監黃成歡卻嗅出了西山黨人的味道。魏忠賢大喜,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從龍好聲身上打開突破口,順籐摸瓜,來個一網打盡。龍大人非但未被他們突破,反而又讓閹黨難堪了一回,讓楊一劍和鄭得功挖出了他們用來起事的藏珍賑濟給災民。閹黨惱羞成怒,他們知道龍好聲必是會黨中的重要人物,因此放出風聲,要在下月十七日將龍大人處斬,好引會黨前去搭救,以便趁此機會一網打盡。」

    「想不到朝中還有這樣激烈的爭鬥。我等可算是孤陋寡聞了。」華軍歎道。

    龍應才道:「閹黨計謀陰毒,會黨志士卻也不得不冒死赴險。鄭得功便負責召集會黨徒眾的重任。然而閹黨一夥早就因藏珍被劫事件而盯上了鄭得功,故便有了羅剎鬼婆婆等閹黨網羅的敗類圍攻居賢山莊一幕,可歎鄭得功父子不幸遇害,只有鄭美珠一人得以逃脫。然而江湖上謠傳頓起,說鄭得功臨死之際將一份會黨重要人員的名單交給了他女兒保存。寧信其有的閹黨立刻組織了對鄭美珠的截殺。想不到老五也被閹黨收買,做出無恥之事。幸得朱公子兄弟和妙手神偷鼎力相救,鄭美珠才化險為夷。」

    「那鄭姑娘到底得到了她父親的名單沒有?」大頭問道。

    「實際上,鄭美珠並未得到她父親的什麼名單。」龍應才道,「不過她父親臨死前說的一句話卻大有玄機:『孩子,去找外婆……九泉……。』鄭美珠的外婆早已去世,當然是去了『九泉』,也即俗稱的『陰司』、『黃泉』。但是鄭得功絕不可能讓他的女兒去死,真的去陰間找她的外婆。因此鄭得功的話只能歸結為是一種暗示。到底暗示什麼?去找人抑或是找物?真不知鄭莊主在打什麼啞謎?」

    本故事未完待續,下一回將更加精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