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魂 第71章 藏族飲茶
    茶的確是「天界享用的甘露,偶然滴落人間」,給藏族同胞帶來美好的享受。

    茶正式傳入藏地,是在吐蕃時期。盛唐的豐富物質文化成果,不能不對吐蕃產生深刻的影響。特別是文成、金城二位公主先後和親吐蕃的直接推動,唐蕃之間政治、文化、經濟的交流有了很大的發展。茶文化作為中原的一種物質文化成果在這種交流中傳入藏地是十分自然的事。

    自6世紀吐蕃時期至今,藏地與內地聯繫更緊密,藏族飲茶習慣由此得到了可靠的物質保證。眾所周知,藏族居於高寒、缺氧、乾燥的青藏高原,其膳食以糌粑、牛羊肉為主,缺少蔬菜。從營養學的角度看,其膳食結構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茶葉中富含維生素、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單寧酸、茶鹼等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潤燥、利尿等功能,正好可以彌補其不足。「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對於常年以肉食和糌粑為主食的藏族來說,飲茶既可以解膩順食、滿足生理之需,又可使人處於一種快意舒暢的精神狀態。加之茶的醫療作用、治病強身作用,這樣,茶的確是「天界享用的甘露,偶然滴落人間」,給藏族同胞帶來美好的享受。

    藏族人視飲茶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藏族飲茶多採用熬煮的方式,與現今內地常用的沖泡法不同。煮茶講究火候,以茶葉呈深褐色、入口澀而不苦為佳。牧民喜歡喝濃一些的,農區和城鎮的人則喜歡喝淡一些的。平時將茶裝入隨身的口袋或儲於家中罐內。用時先將鍋內盛水,投入適量茶葉,以猛火煮開,再以文火煎熬(也有水沸後放茶的)。熬茶時必須放少量食鹽調味,藏諺有「茶無鹽,水一樣;人無錢,鬼一樣」之說。可見茶中放鹽的重要。這樣熬出來的茶名為「清茶」。這是最普遍的熬茶法。

    在康區,流行一種「茶鹵」(茶母)的方法,即「將茶一甑(約五斤)或數甑揉散,內加白土(鹼)及水,入巨釜燉之,殆水煮盡,然後將鍋內茶膏曬乾,貯於皮袋中,飲時取茶鹵一掬,入開水於罐中,略一搖晃,即成黑色之濃茶,加鹽飲用。」這種「茶母」最為馱腳遠行商隊喜用。

    藏族諺語有「茶渣如油,給孩子吃」之說,至今在康區和安多牧區還有一種將茶葉連湯都吃掉的飲茶方式,稱做「糌粑茶」。先將茶葉烘乾,在臼中舂為細末,用時將茶末投入水中熬煮,待茶汁漸濃時,再撒入一些糌粑面和少量鹽,使茶湯成為稀糊狀。這種茶喝後令人體力驟增。

    將牛奶或羊奶摻入清茶即為「奶茶」。方法是清茶熬好後(一般熬得淡一些),舀鮮奶適量倒入茶鍋中,使茶、乳混融均勻,即可食用。這種茶奶香濃郁、味鮮帶甜,牧區和農區的人都喜歡喝。

    在拉薩等地,人們時常喝「甜茶」,雖仍以茶加牛奶做成,但略異於「奶茶」。頗似歐洲人喝的「奶茶」。此茶是近代以來首先在貴族中流行開來的。有加糖的和不加糖的飲法。

    在藏地,最講究的茶要數「酥油茶」。把熬好的清茶倒入專用的茶桶(藏名為「酷摩」)中,加入酥油、鹽、雞蛋、核桃仁等,用一個底端有帶孔圓盤的攪拌棒(藏名為「加羅」),在桶內上下抽壓,直至油、茶充分融合後既可斟飲。此茶入口酥潤、香味四溢,能防止嘴唇乾裂、增強體力、增加熱量,最受藏族同胞喜愛。藏族同胞比喻其製作方法是「由般若而至法華,轉熟酥而成醒醐」。

    藏族諺語有「漢家飯飽腹,藏家茶飽肚」之說,形容藏族人嗜茶之普遍,飲茶量之大。一般情況下,藏族無論貧富,「每天至少飲茶五六次,每次人必數碗」。農閒的時候,人們愛圍坐在火塘前,邊喝茶邊話家常,一些老年人一邊搖著轉經筒,喃喃地念著六字真言,一邊悠閒地喝茶。飲茶與信仰、祈求來世與享受現實便這樣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

    放牧的人飲茶另有情趣,當牛羊自由自在地於草原上食青草,便拿出小鍋,撿來三顆石頭支起鍋便成灶,用羊皮風袋將干牛糞和荊枝吹燃,便悠悠然熬起茶來。

    飲茶更是僧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為茶能使僧人「神智清醒、勤奮修行、增進智慧」。寺廟中通常每日要集體飲茶3次,即在早、中、晚3次誦經禮佛活動後,由司茶的僧人依次給每位僧人斟茶,一般為酥油茶。此外,在各種祈禱法會和祭神、跳神、講經法會期間,因每日集會多達六七次,集體飲茶的次數也相應增加。寺院經常進行的辯經活動中也要給僧人施茶,當辯論得口乾舌燥時,飲茶怡似甘露沁脾,令人神思飛躍、妙語連珠。藏傳佛教僧人在修完一定課程後,有一個靜修的階段。修密法者在經過三年露台苦修後,要入暗室再靜修三年。此間,一口茶鍋、一袋糌粑、一些茶葉和酥油便成為其生活之資。當肢體麻木、神思睏倦時,喝一碗濃茶,頓令氣脈運轉、倦意全無。密宗認為,在修習最高級無上瑜伽方便道時,食物能幫助「攝界歸脈」,打通全身脈結,「生出樂、明、無分別的境界」。因此靜修僧喝濃茶的行動,又具有「以欲樂為道」的宗教奧義。

    藏族最隨便的飲茶者是那些出行在外的人(如馱幫),他們走到哪裡,就在那裡支鍋燒茶。

    藏族最瀟灑的飲茶是在「耍壩子」、「逛林卡」之間,人們或全家老少或三五親朋,在草坪上在樹林間,搭起五顏六色的帳篷,呷一口香茶潤潤喉嚨、提提精神,便又唱又跳玩開了。

    由於歷史文化的陶冶,藏族成為一個極講究禮儀的民族。

    他們在日常飲茶中,講究長幼有序、主客有序;在公眾場合,講究尊卑有序。在日常家中,煮好茶必先為父母長輩斟茶獻上;對於尊貴的客人,主人要當著客人的面用清水將茶碗洗涮一遍,揩乾後再斟茶獻上,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客人喝一口,主人立即又為客人斟滿,除非客人以手蓋碗表示不能再喝。親朋好友、鄰居生病或出行,人們一定要送上一壺滾燙的酥油茶,前去看望或送行。

    藏族婚喪嫁娶都必須用茶。訂婚時嫁妝中得有茶,茶的多少,成為女家財富的象徵。婚宴中更是少不了茶和酒。生了孩子後,同村的人和親戚都要帶上茶、酒和酥油,前來祝賀。客人進屋先給嬰兒獻哈達,祝福吉祥,隨即向產婦獻茶、獻酒表示慰問和敬意。孩子滿月出門拜佛前,要先將家中茶鍋上的鍋煙子抹點在嬰兒的鼻子上,據說這樣不會被魔鬼看到。藏族喪俗要做七七四十九天法事,每日要以酥油茶款待做法事的僧人和來客。

    寺廟中飲茶更有嚴格的規矩。集體飲茶時在大殿內以僧職高低、修習等級按序坐下,由司茶僧人依序給每位斟滿一碗,喝完後將碗略向前伸,靜候司茶僧人再來斟滿。飲茶者不能出聲,不能東倒西歪。集體飲的茶來源有二,一是本寺發放,二是施主佈施。後者稱為「熬茶」。熬茶者有政府官員,也有富商信徒。據記載,清代每任駐藏大臣均要定期向三大寺「熬茶」。「熬茶」者有親自前往的,也有折款交給寺廟由寺廟代辦的。這種集體飲茶和「熬茶」,給每位僧人分配的茶要平均,如果鍋裡有剩餘但又不夠每人一碗,則寧可將茶倒掉也不讓有人多吃多佔。

    嗜喝茶的藏族,其文化也必定與喝茶有著密切的關係。在藏地,關於茶的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十分豐富。藏族三大格言(薩迦格言、水樹格言、格丹格言)中,有不少以茶為喻的格言、警句。專門描述茶與酒、鹽的功能和相互關係的文學作品有《茶酒仙女》、《茶和鹽的故事》等。

    藏族用茶分為磚茶、金尖、金玉、金昌、粗茶等五等。俱屬發酵類茶(紅茶)。入藏的磚茶中,相當一部分用嫩葉芽製成;金尖略次,仍為上等茶;金玉茶內雜有少量茶梗,金昌則茶葉粗大、雜梗較多。粗茶多為老梗尋常。

    藏族茶文化是藏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友好交往、相互通商和相互瞭解的結晶。但是藏族茶文化在內涵上則與內地茶文化有很大的差異,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漢族飲茶講究「逸」、「悅」。而藏族茶文化則體現為「敬、逸、和、靜、怡」,即獻茶有禮,是為敬;用茶不羈,是為逸;以茶調食,是為和;飲茶寧心,是為靜;茶事寓樂,是為怡。

    藏族的茶文化特點顯著,在中華民族飲食文化體系中獨樹一幟。

    註:入藏的茶稱為邊茶,由於長途轉運的需要,各種等級的茶都製成磚形,統稱為磚茶。與漢地的「磚茶」有所不同。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