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劍俠傳·柒 第75章 第二六五章 (3)
    方覺奇景當前,從來未見,忽聽石生、阿童傳聲驚呼,起自身後,金、甄、易、石諸人回頭去看。因前面亭外矗立著一座高達數十丈的玉壁,眾人一出口,便見大海前橫,景又壯麗,紛紛向海眺望,亭前景物被玉壁和兩邊冰崖擋住,不曾繞往前面查看,也未想到這等海上神山,豈無仙靈精怪之類隱居盤踞,多半不曾留意。只阿童一人因先前幾為寒精所困,想起大師兄朱由穆銅椰島別時之言,始終謹慎,見當地景物過於奇異,休說眼見,連聽也未聽過,本就驚疑。同時心靈上又起了一點警兆,照著初下山時恩師傳授,料定必有事故發生,亂子還不在小。見眾人正在看海,指點碧浪錦鱗,十分有興,此時尚無異兆,不願大驚小怪。因與石生並肩而立,便悄聲說道:「這地方太怪,我們往亭那邊看看去。」二人本甚交厚,隨同往亭前走去。

    本意那山頂形勢奇特,左右兩面有數十丈高的冰崖,環向對峙,前面一座玉壁,除亭後向海一面,下余三面外景全被擋住,打算飛向前面玉壁之上,往外查看。哪知上面看是空的,暗中竟設有禁制,剛飛到頂,便將埋伏引發,萬點銀光似暴雨一般當頭打下。幸而阿童早有防備,石生那一塊三角金牌又是靈嶠奇珍,自具靈異,與主人心神相合,金霞佛光同時飛湧,那禁法恰巧遇到剋星,才一接觸,便即破去。二人知已深入重地,一面傳聲告警,一面隱身上飛。到了牆頭,恐又有甚埋伏,越將過去,方始下落,同時看出牆外別有天地,景更光怪奇麗。原來下面乃是數千里方圓一片盆地。先在山頂觀海,已覺那山甚高。再由這山前下望陸地,更顯得那山高出於意外,上下相去達數千丈,地面似比海底還低得多。地面上也有不少峰巒遠近羅列,最高的約有千丈,但比這座高山卻差得多。

    最奇的是除開陂陀溪澗而外,大部地平如鏡,其白如銀,也看不出是冰是雪。每座峰巒均由平地拔起,翠色晶瑩,上面各生著不少奇花異樹,遙望過去,俱似晶玉之質,不是金光燦爛,便是錦色輝煌。有的花朵生得奇大,從來未見。如非樹身高大,老干丫杈,蟠屈飛舞,姿態生動,簡直不像真的。更有不少金碧樓台掩映光林之中,下面地上也是處處花林,燦若錦繡,繁艷無倫。由上望下,到處仙山樓閣,霞蔚雲蒸,光怪陸離,不可名狀。頭上的天是青的,長空萬里,湛然深碧。除偶然白雲如帶,橫亙在東南方峰腰殿閣之間,舒捲迴翔,似欲颺去而外,不著絲毫雲翳。下面的地又是白的,廣原平野,其白如銀,直似一片奇大無比的銀氈。上面堆著千萬錦繡,花光浮泛,彩影千重,分明是夢想不到的美景奇觀。便凝碧仙府也無此宏闊壯麗,氣象萬千。令人見了目眩神迷,應接不暇。

    石完喜得便要往下飛去,被金蟬一把拉住,說道:「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如此冒失。」說時,發現那山佔地甚大,除玉亭高居山頂正中,三面均有玉牆冰崖環繞而外,形勢靈奇,景物也頗繁妙。便令眾人先尋一個隱秘之地,就冰塊上坐定,說道:「適才推詳仙示,好似此地是我師徒七人久居修道之所,但是事前似有不少凶險。似此靈境仙山,休說是見,便聽也不曾聽過。其中如是海外散仙所居宮室,這麼大的地方,人棄我取,選上一處做我們的洞府,對方要是正經修道之士,聲應氣求,必無嫌忌;如是左道妖邪,事情就難說了。幹道友此地從未來過,怎會一去不回?必有原因。事須謹慎,我們孤懸南極天外,相隔中土不知多少萬里,一有失陷,連救兵也請不到。上次在銅椰島與乙師伯分手時,雖蒙他賜我一面事急求救的信符,但是相隔太遠,又有宇宙磁光太火、大氣阻隔,也不知道能否當時趕來。

    幹道友雖是初交,已成至友,蒙他數十萬里犯險同來,如今失蹤,吉凶難定,也須從速查探他的下落。二甄師弟傷還未癒,一路險難飛馳,雖有靈藥,無暇醫治。必須治癒復原,將毒氣化盡,以免臨時倉猝,容易吃虧。」隨將陷空島所得晶瓶玉匣取出,打開一看,瓶中靈玉膏、萬年續斷和冷雲丹外,玉匣中尚有一個小蚌殼,中藏綠豆大小十粒透明金丸。另附靈威叟一張二指大的鮫綃,上寫「辟邪去火,解毒清心。到後即服,可以防身」等字。人數正對,只干神蛛不在。每人分了一丸,將另一丸連蚌殼帶余藥收起。甄氏弟兄接過靈藥,便照前法醫治。因所中刀傷有奇毒,雖仗本門靈丹保住心身,仍非陷空島靈藥不能去毒復原。不到半盞茶時,甄氏弟兄便同復原。各人又把那粒金色丹丸服下,入口覺有一絲清涼之氣流行全身。再等行完一周天後,好似心神比前更加清靈,只心頭微有一點涼意。急於查探干神蛛下落,是否入伏被困,匆匆起身,均料此丹有益無損,也未在意。

    行時金、石二人同用慧目法眼,仔細往那群峰樓閣查看,覺著相隔太遠,縱有妖邪盤踞,也難看出。但是內中一所樓台,金庭玉柱,高大崇宏,一片平台甚是廣大。別的樓閣都在峰上,獨此一處建在平地。四外群峰環繞,一水中涵,竟比紫雲宮中的黃晶殿、蚣就榭兩處還要壯麗得多。佔地最大,相隔那山也最遠。心疑正經修道士怎會如此奢侈,窮極工巧?意欲先往一探,又恐下面設有埋伏,干神蛛不曾走遠,便被困住。這等地方不見一人,越看不出一點跡兆,越是危險,深入重地,虛實難知。便試探著隱身降落,打算由平原花林之中,沿路觀察,隱將過去。先還恐地面上設有埋伏,降時甚是審慎,哪知由上下落,倒還無事。因見近山一帶,除萬載堅冰,青凝如翠,從未見過而外,由上到下都是空的。山下地面雖也銀色,大片平原草木不生。那最壯麗美觀之處全在東南角上,相去約數百里。便同往下斜飛過去。落地一看,所有地面非晶非玉,又不似冰,一片銀色,通體晶瑩,不見一點塵沙。

    那麼堅硬光潤的地面,竟會生著許多不知名的奇樹。每株均有七八抱粗細,其高多達一二十丈以上。樹身碧綠,宛如翠玉,瓊枝碧葉,上綴各色繁花。有的花大如盆,宛如一朵圓徑五六尺的白牡丹,千葉重重,天香欲染。有的花大如杯,滿綴繁枝,宛如朱霞錦幛,綿軟芬芳。有的鐵干挺生,直上二三十丈,到了樹頂,繁枝亂髮,廣被十畝,每一枝上掛下七八丈長,形似垂絲蘭葉的翠帶,葉上又生著無數五色蘭花。偶然一陣微風吹過,花、葉隨同披拂,看去好似一座撐天寶蓋,繁花如雨,五色繽紛,冉冉飛舞,似下不下。花葉相觸,發出一片鏗鏘之聲,如奏宮商,自成清籟,最為奇絕。下余有的和陷空島繡瓊源所見大略相同,但是花開更艷,到處香光蕩漾,玉艷珠明,為數更多更奇。那花香也與別處不同,不特清馨細細,沁人心脾,並還沾襟染袖,人由花下走過,便染上了一身香氣。香並不十分濃烈,只覺暗香微逗,自然幽艷,聞之心清,令人意遠。眼、耳、鼻所領略到的妙處,一時也說它不完。

    眾人念切良友安危,靈景當前,暫時也無心觀賞。連穿越過好幾片花林,飛行迅速,已經又多深入了一二百里。由一座孤峰繞過,忽聞笙簧交奏,琴瑟叮咚,匯成一片極繁妙的聲音。過去一看,原來面前橫著一條大溪,闊約十丈,水甚清深,水底滿鋪著大小寶石。三座碧玉飛橋,宛若長虹,橫臥水上。上下疏疏落落,矗立著不少玉筍,翠色晶瑩,高出水面數丈不等。上生一種五色苔蘚,其大如錢,宛如無數奇花,重疊貼在上面。通體孔竅甚多,玲瓏剔透,風水相激,頓成幽籟,適聽聲音便由此發出。橋下無柱,全橋宛如整塊碧玉雕成。除來路孤峰上下童禿而外,兩岸俱是參天花樹。因為樹大枝繁,行列雖稀,上面花枝糾結連成一片,一眼望過去,直似兩條花龍,婉蜒飛舞於碧波之上。因處在花林深處,更有遠近群峰遮蔽,先在山頂並未看到。這時一見這等壯麗景象,心想:「來路花林,還可說是千萬年冰玉精英靈氣凝結而生。

    這三座翠玉虹橋,雕鏤精細,巧奪鬼工,分明是人力所為,怎會入境已深,始終不見一人?」橋長中高,非到橋上,看不見對面景物。橋旁空處,又為花林擋住目光。石生、易震正要飛高查看,再行過去,金蟬、甄兌各用傳聲攔阻道:「我看此事奇怪,橋對面必有埋伏禁制。我們雖然行法隱身,但身在異地,危機將臨。幹道友並非弱者,忽然不見,大是可疑。如有埋伏,由地上走過,或者不致引發。這一飛高,難免觸動禁網,還是小心些好。」說罷,各把法寶、飛劍暗中準備,斂去光華,由當中橋面上貼地低飛過去。一看橋那邊,果然邪氣隱隱,正當中湧起一片輕煙,將路阻住。那煙似煙非煙,看去好似一簇輕紗,甚是淡薄。偏生前面景物盡被遮蔽,不能遠視,怎麼也看不見。再用慧目細查,兩旁花林也有這類淡煙浮動。情知有異。待了一會兒,不見動靜,石生、石完和易震三人首忍不住,待要上前。阿童也說:「已經身入虎穴,終須見個分曉。邪煙阻路,也許幹道友陷身在內,夜長多夢,遲則生變。好在身形已隱,如不該來,或有險難,教祖仙示必已明言。似此相持,何如試它一試?」

    阿童和眾人已學會峨眉傳聲之法,大家說話,外人一句也聽不出。金蟬本在暗中推詳仙示上的偈語,意欲謀定再動,並非真個膽小,聽眾一說,立即應諾。因恐人單勢孤,和干神蛛一樣走了單,發生險難,仍然聚在一起。料定林中埋伏必更多而厲害,轉不如徑由側面衝將過去。那三座玉橋,每橋相隔約有十丈,通體約有五六十丈之寬,全被那片淡煙擋住。眾人議定以後,便聯合一起,往對面煙中心衝去。快衝過時,忽聽有人急呼:「諸位道友請慢!」剛聽出是干神蛛的口音,人已飛過,那片淡煙只一衝便即散滅。同時眼前一亮,前面突現出三座白玉牌坊,上面用古篆文刻著「光明境」三個丈許大字。那牌坊約有三十丈高大,通體水晶建成,銀光燦爛,耀眼生花。眾人那麼高的隱身法,竟被破去,各現原身。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