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風流 第636章 關西大點兵
    春風如妙剪,裁出細柳雕得巧蕊,也將長河落日勾勒如詩畫般壯麗。

    鄯州城外,二十四屯大軍營如金剛矗立,雄壯磅礡號角喧天。千百萬旌旗迎風勁舞如驚濤拍岸。刀如雪,劍帶霜,烈馬長嘶健兒威壯,百里地界浩氣四塞鬼神驚泣!

    關西軍,大閱兵!

    秦慕白一身標誌性的戎裝,黃金甲、麒麟袍,歸義刀雙翎冠,立於點將台上。台前司階執戟中侯行劊,頭頂龍旗飄揚,二十四色星宿牙旗分列左右,用以號令三軍。

    與他並肩而立的,便是吳王李恪。今日,他穿上了正式的紫色鹿龍袍,頭頂三梁進賢冠,玉帶華氅腰懸寶劍,瞇眼看著前方雄壯如虎的軍伍,心中熱血如浪濤翻騰。

    不經意的側目一看,李恪正好與秦慕白四目相對。

    二人相視一笑,又各自轉過頭去。

    在他們身後,關西軍的四庭柱八軍台除薛仁貴與蘇定方外,都在;此外還要剛剛統領十五萬朝廷大軍前來的,李大亮、李君羨和秦通三位大將軍,另有上將十餘員。

    三十六面一人多高的大軍鼓隆隆敲震了三通罷後,秦慕白將手一揮,鼓聲罷去。

    「今日,我關西軍在此誓師,挺進高原征討吐蕃!」秦慕白只說了一句,由近及遠山呼海嘯的歡呼與吼叫聲瘋狂響起,刀槍並舉旗幟翻滾,如同深海處爆發了火山,海面洶湧澎湃。

    久久方才停歇。

    秦慕白說道:「有請關西軍行軍長史,吳王殿下,宣讀檄文!」

    萬千將士山呼「吳王千歲」,震得整個地面都要顫動了。

    李恪在幽州經略許久也是帶過兵的人,算不得是沒見過世面。但眼前此景,也讓他禁不住有些顫抖。

    「關西軍,威武!」李恪大喝一聲上前三步。

    只此一句,彷彿瞬間拉近了他與眾將士們的距離。三軍將士再一次發出了歡呼與高喊——「吳王千歲!」

    李恪拱手,臉上帶著近乎虔誠的微笑,恭恭敬敬的環環向四周拜了一揖。眾軍這才安靜下來。

    深吸了一口氣,李恪拿出一份玉軌黃面的厚厚聖旨——李世民親自起草的《討吐蕃檄文》,雙手展開來,大聲念道——「大唐皇帝親詔天子檄文制曰:朕聞國之神器,惜之敬之;民之國本,育之愛之;妖魔亂世,仙神誅伐;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夫吐蕃戎蠻,悔恩忘報不服王化,歲犯我境殺虐子民,擄奪人畜海內怒驚……」

    「今盡譴上將精兵弔民伐罪誅討胡逆,三軍上下以安西大都護領關西道行軍總管藍田侯秦慕白統領制約,全軍將士悉聽遵命!朕遙授秦慕白斧鉞兵符,即日起上至於天,將軍制之;下至於地,將軍制之!凡不服號令者,軍令制裁先斬後奏!」

    「萬歲!萬歲!——」檄文罷後,三軍歡呼。

    李恪代表皇帝,親自將代表軍中絕對權威的斧鉞交到秦慕白手中;爾後,皇帝派來的三員大將李大亮、李君羨、秦通,依次將調動三衛兵馬的兵符,一併交給了秦慕白。

    至此,秦慕白手中正式掌握了整個關西三十餘萬大軍的所有兵權!

    閱兵罷了眾將議定,略作三日休整之後,兵發大非川。在此之前,由宇文洪泰率領養精蓄銳良久的秦慕白舊部,帶領民夫押送糧草先行一步。待他到達大非川,便請江夏王李道宗率領他手下的五萬名蘭州新兵,依舊回鄯州坐鎮後方掌領民事總督後勤。前方大非川防務,在秦慕白親自到達大非川之前暫由薛仁貴執掌大權。

    當晚,都督府上設宴,為李恪、李大亮等人接風洗塵。

    剛從長安新來的這些重要人物當中,秦通是秦慕白的親大哥,李君羨曾在百騎與之共事,李恪更不必提,都比較相熟。只有李大亮,秦慕白此前只有點頭之交。

    但是,就算是穿越到大唐之前,秦慕白對這位李大將軍,也是熟悉得緊。

    李大亮,大唐的功勳良將,開國功臣。曾經前世時,秦慕白去過幾次台灣南部,知悉那裡的風土人情。李大亮,就是台南敬奉的「五府王爺」,玉皇大帝敕封他代天巡狩駐守人間,擁坐王船巡狩四方,以驅疫除瘟,聖稱為「大王李府千歲」。

    也正因如此,來了大唐後秦慕白見到李大亮本人,就對他比較感興趣。通過多方瞭解,得知他沉默寡言近乎木訥,但是為人勤謹刻苦、個性剛正義烈,為官十分清正廉潔,又有孝悌美名遠播。

    總的來說,傳聞中的李大亮是個人格近乎完美的將軍。他雖然身在軍方,但對朝中之事歷來保持中立並不捲入任何派系鬥爭,連長孫無忌等人也對李大亮十分敬重。在朝堂之上,他雖然位權不高,但卻是個左右逢源受人敬重的德高長者。在軍隊裡,他則是與秦叔寶同輩的開國名將星宿元老。

    因此酒宴上,連李恪都不肯上首獨坐,與秦慕白一起,將李大亮請到了上首坐席。李大亮是個實誠厚道人哪裡肯僭越到主帥秦慕白與皇子李恪的前頭?三人相互推辭了一番,在眾將的懇請之下只好合榻並肩而坐。

    席間推杯換盞熱鬧非凡,自不必說。除了同袍投緣,秦慕白還見到了久未蒙面的大哥秦通。這一席宴,足足吃了三個時辰,所有人熏醉而歸十分盡興。

    散宴之後秦慕白急忙就將大哥秦通請到了後宅,帶著陳妍、小樓兒,一同來拜見大伯。

    秦通是個典型的爽直火烈的武夫,加上喝了幾杯烈酒,十分歡喜的抱起小樓兒,先是暢快大笑,突然又放聲痛哭起來,都把小樓兒嚇壞了。

    「父親大人!你若在世,我們一家在此團聚,那該多好啊!」秦通哭得撕心裂肺,秦慕白也禁不住眼圈紅了,連忙勸慰大哥。

    稍後陳妍將小樓兒抱走,留得兄弟倆在此敘話。離家許久發生了很多的事情,父親歿去,秦慕白詐死,兄弟倆有說不完的話。說到動情處,秦通紅了眼指著秦慕白跳腳大罵:「三弟!在軍隊裡你是主帥,要殺要打我都聽由你!回了家裡,我是你大哥,長兄如父!——別的不說,你前番詐死弄得天下大亂我都不管,但卻讓母親大人肝腸寸斷昏厥數次,險些魂歸天外!你這不孝子,我真想痛打你一頓!」

    「大哥要罵,要打,我都認了,動手吧!」秦慕白頭一次的,在自己大哥面前跪了下來,低著頭,任由處置。

    「哎!——」秦通仰天長歎,彎腰下身將秦慕白扶起來,「起來吧,三弟。你雖有不孝之舉,但並無不孝之心。你的難處,大哥明白。為了打贏這一場仗,你什麼都豁出去了。大哥也就是虛長你幾歲才敢厚顏無恥的斥責於你;其實,咱們老秦家現在可就全靠你撐著了!今後,大哥都聽你的!」

    「多謝大哥……得知母親與妹妹無恙,我這心裡也就踏實多了。父親去後,秦家自然要以大哥為尊。」秦慕白實打實的吁了一口氣。

    「自家兄弟,打斷骨頭還連著筋;誰聽誰的,都無所謂了。」秦通說道,「不過,我倒有件家事,要與你商議。你至少跟我交個底,我到時也好應對。」

    「何事?」秦慕白問。

    「我聽聞,吳王從幽州回長安後只停留了半日,就馬上離京來追我們了。有可靠消息稱,他回長安後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肯求皇帝陛下與楊淑妃做主,要娶我家四丫兒!」

    「哦?」秦慕白略為驚疑,「他居然在這個當口,向皇帝陛下正式提起這件事情?」

    「正是如此。」秦通說道,「也不知他的手下人,是出於有意還是無意,將消息透露給了我。告訴我說,當時皇帝與楊妃的意思是讓吳王先來蘭州監軍,至於婚姻之事,還得有他當面向你我二人下聘請准才行。」

    秦慕白聽完後,沉吟了片刻,說道:「大哥,這件事情,你就當什麼也沒有聽到過,暫時按下不表。一切,等打完了仗再說。」

    「哦?」秦通有點迷茫了,「怎麼你們,個個都是這種溫吞迷離的態度?我倒是覺得,吳王真情厚意值得霜兒托付。」

    「大哥,現在我也一時沒有完全想透,為什麼皇帝與楊妃要這樣做。其實,他們要成全這棕婚事是件相當容易的事情,皇帝陛下動動嘴皮子就行了。為什麼要拿你我二人為借口,推辭吳王呢?」秦慕白挑了挑嘴角,說道,「那就是因為,霜兒是我們的妹子。她嫁給誰、在什麼時候嫁,不再是她個人的事情了,而是一個重要的政治聯姻。皇帝陛下是要等仗打完之後,看朝堂的格局與風向如何,再決定是否准了這門婚事。所以,他說要吳王來問我們哥倆的意見,其實是一句客套話,你可千萬別當了真。當然,吳王也不會犯傻,當真來問我們的意見。所以,在仗打完之前,這件事情你對誰也不要再提。」

    「好,我明白了,我聽你的。」秦通點頭道,「雖說是家事,卻也事關國事——哈哈哈!三弟能幹!咱們老秦家現在也是大唐天下一等一的名門望族了!咱們老秦家的妹子,也就不能囫圇就嫁了!」

    「呵呵!」秦慕白笑了笑,說道,「大哥,其實皇帝陛下派你來關西,還有另一層用意,不知道你想到沒有?」

    「什麼用意?」秦通眨巴著眼睛問道。

    「父仇子報。」秦慕白說了簡單的四個字,秦通恍然大悟道,「對!父親之死,既是國仇也是家恨!我是秦家嫡長子,討伐吐蕃報仇血恨的戰役怎麼能沒了我?」

    剛說完,秦通自覺語失,忙道:「三弟你別誤會,我不是刻意想說什麼……嫡庶!」

    「沒關係。」秦慕白大度的笑了一笑,說道,「咱們兄弟之間自然沒有這層隔閡,但在君王大臣與仕民百姓們的觀念裡,嫡庶的差別還是很重大的。父仇不共戴天,但最好是嫡長子去報償。」

    秦通知道秦慕白不是那麼小氣的人,會執著於嫡庶二字,他自然也不笨,當下一省神,低聲說道:「三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在暗指,吳王的身份?……經你這麼一點撥我還真就想通了,看來咱家四丫兒還真不能隨便嫁,這可是關係到我老秦家將來的興衰榮辱啊!——那我們還要不要應允他與霜兒的婚事呢?」

    秦慕白只是笑得淡然,「咱們現在只管專心打仗,其他的,到時再說。」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