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 第48章 後記  真正的成功尚未降臨
    《天下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在台灣出版轉眼已經6年了,我也44歲了。所謂「四十不惑」,我認為的確如此,現在的我,正走在人生最好的時間點去看待許多事情。既然有機會能夠將本書重新出版,我想要借此將自己從事創意產業10多年的經驗,寫成新的一章,與讀者分享。

    以2010年為界作回顧,我認為整個中國地區其實都具有很好的條件去發展創意產業。首先,中國的內需市場夠大,足以支撐品牌的發展。其次,金融危機促使所有OEM(貼牌加工)工廠在出口方面都面臨巨大危機,當廉價勞動力在國際市場得到的利潤已經低於3%時,就必須思索轉型,而經營自有品牌往往可以獲取30%的利潤。如何從3%成長到30%,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

    我過去10年來「想做就做」了許多事情,開創了許多不同的商業模式,也包括做孕婦裝品牌,出版雜誌,在北京、上海陸續成立了分公司。這中間我們也做了無數商業項目,其中包括博物館、藝術品、超市包氏國際一直在嘗試新的東西。

    這些經驗累積下來,我對創意產業有了幾個感想。

    OEM工廠一定要從現在起開始自創品牌。大家必須學習與設計師合作,用營銷和渠道把商品轉化為有市場的產品,30%利潤並不難。這才是未來。

    創意公司的未來是什麼?10年的創意生涯讓我有了一個很重要的覺醒。房地產業者投資房地產也建議大眾買房子,財經從業人員自己做股票同時也要你買股票,但是設計和廣告產業卻沒有花錢去創造自己的品牌。現有設計、廣告的品牌是建立在顧問服務的提供上,然而,在網絡蓬勃發展的今天,這項服務的功能性已被取代,一個營銷專業顧問感覺上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重要。一個70億產值的企業如果拿出7億去做營銷,那麼廣告公司能賺的永遠就只有那7億,前途永遠有限。「我們有沒有可能比客戶更有錢?」這是我一直以來關注的主題。

    所以,在未來,設計和廣告產業同樣必須開始有自己的商品,首先要知道「市場需要什麼」,其次要懂得「成本」、「定價」、「渠道」,最後「製造」、「管理」、「營銷」、「庫存」、「服務」,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要親自去瞭解。

    以做雜誌來說,要做什麼雜誌,怎麼做,由誰來做比較便宜,在哪裡賣,賣給誰看,如何讓更多人知道怎麼去生存、經營、處理賣不掉的過期刊物,我才明白在創意以外,還有80%的事情是我以前在廣告公司做設計服務的時候不曾知道的。

    因此,我建議創意人要盡力嘗試去做這其他80%的事情,不要只做自己擅長的事情,而要去嘗試做出影響大眾的事情。所以,你永遠不會取笑客戶幼稚、不敢冒險,因為你會瞭解到客戶必須面對的問題遠遠多過於創意和設計。對創意人來說,前途存在於放下自己的身段、定位,甚至是專業,因為那是你本來就會的,在這個年代,那不過是起跑點而已。當你真正要進場比賽,就會發現還有很多有待準備的。這也是包氏國際10年來最珍貴的體驗。

    即使去做原本不會的那80%的事情,屬於創作人的快感也不會消失,在整個過程中仍舊需要有創意、攝影和好文字去催化,而你還多了許多生活技巧。所以作為創意人最大的挑戰,在於放棄創意人的身份,成為全方位的創意生意人。另一方面,作為生意人需要學習創意,而不是單純找個創意公司。這就好比進了修車廠給車換機油,卻不真正明白機油換了有什麼作用。一般企業去咨詢創意公司時,其實真的不知道你會什麼,有時他任你宰割,有時他會干擾你的工作過程。同樣的,如果我和邁克爾·喬丹一起打籃球,最後也不會得到冠軍,因為我連傳球都不會。客戶時常希望創意端變出奇跡,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需要的是團隊合作,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最好的例子是北京的「鳥巢」,這個案例中最值得佩服的,不是設計團隊,不是執行團隊,真正值得佩服的是評審團隊,因為他們有足夠的眼光,並且對設計有相當瞭解和尊敬。這同時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時常在台北看見國際大師畢生最醜的建築案例,因為沒有正確的語言,無法溝通,就不能呈現最好的作品。

    OEM一定要轉向發展品牌,創意人也要開始做品牌,這是我10年所得出的感想。

    我始終相信「十個生意七個虧、兩個打平、一個賺」,而我一直在嘗試創新,我真的還沒有賺到,但是我會賺到,我會做出具有競爭力、影響力,同時還能夠改變世界的商品。

    2010年7月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