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解密醫藥界灰色檔案 附錄一
    百姓求醫問藥指南

    讀完本書,一定有無數讀者已經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假如我或我的家人生病了,我該相信誰?是國立醫院還是民營醫院?還是相信劉太醫去喝「蔬菜湯」或者「牛蹄筋湯」?抑或是照著那些非專業的保健養生書自己來給自己治病?在此,本書作者以十多年和醫院打交道的經驗以及數年的臨床經驗,向各位讀者提出六點建議。

    一、別被義診忽悠

    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巨大,常常會有一些不適。因此,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究竟是病了,還是亞健康,或者僅僅是正常的生理衰退(甚至是健康狀態)。

    相信大家對趙本山的小品《賣拐》和《賣車》裡的這樣兩個片段仍然記憶猶新:1、廚師範偉在用力跺腳之後出現了「麻」的「症狀」;2、被忽悠瘸後的范偉在第二年,再次被老趙忽悠著大吼以後出現了「暈」的「症狀」。這時候老趙對台下觀眾說出了意味深長的兩句話:「你跺你也麻」和「你吼你也暈」。

    真實生活中也常常是這樣。很多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保健品乃至藥品生產企業,都是這樣忽悠大眾的,特別是老頭老太太。這些忽悠者無非在各種「義診」活動的現場擁有比老趙更完美的道具,而且這些從業者已經從當初的「一件白大褂、一把聽診器」發展成為配備各種看似精密的「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儀器」或者一大堆不知名的各種檢驗器材和化玻片,當然還會或多或少地配備幾個「托」。結果是,你既然來了,那肯定就有病,而且很嚴重!如果再不服用他們的產品或者使用他們的儀器,您剩下的時間怕是要以天甚至小時來計算了。

    在這裡,提醒讀者:有沒有病,究竟是什麼病,千萬不能游醫說了算。不能確認原因的病情,哪怕是最簡單的發燒和腹瀉,也一定要認真對待,最好能去正規醫院裡找醫生檢查。因為發燒的起因不僅僅可能是感冒,呼吸道、胃腸道、泌尿道感染等也都能引起發燒,而長期發熱就更麻煩了,也許是一些風濕、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等;腹瀉也不一定就是吃壞了肚子或消化不良,也許是食物中毒、寄生蟲或者腫瘤、免疫性疾病、全身各臟器疾病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等等。

    二、謹防過度醫療

    過度醫療是近些年才出現的名詞,是指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違背臨床醫學規範和倫理準則,在治療過程中,不恰當、不規範甚至不道德地脫離病人病情實際而進行的檢查、治療等醫療行為。

    過度醫療包括過度檢查、過度治療(含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介入治療等)和過度護理。就拿感冒來說,如果醫生建議你做CT,那就肯定是過度醫療,而現實生活中,敢給你開核磁共振單的醫生都有!

    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醫院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用增加藥品收入的方式來「以藥養醫」,以及醫務人員為避免醫療官司而對患者開具「充分」檢查單等眾多原因,過度醫療的現象已經越來越普遍。

    過度醫療,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還關係到人身安全。世界衛生組織臨床治療的「金標準」是:能口服藥物達到治療目的的決不使用針劑,針劑能達到治療目的那就堅決不能靜脈給藥(輸液),能用窄譜抗生素就決不使用廣譜抗生素,能用低級的就不用高級的,能用一種抗生素解決感染就不用兩種,臨床上除非必要,不主張聯合用藥。

    早幾年,央視曾報道過這樣一個病例:一六歲的小女孩,因手指燙傷感染,當地專家用遍幾乎所有抗生素依然不能阻止感染。後來轉診到北京後,在京專家會診後決定用最新一代抗生素「泰能」,並悲觀地表示:如果「泰能」仍然阻止不了感染,小女孩將死於並發性敗血證!慶幸的是,小女孩最終獲救了。但悲哀的是,這事件過後不到半年,默沙東的臨床代表就在全國不少醫院裡,把這種全球最新的抗生素做到了臨床使用量榜首!更悲哀的是,這個產品隨後居然進入了國家醫保目錄。

    過度醫療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大城市裡表現得更突出。2004年的時候,筆者在一個全國百強縣的一家醫院裡經銷抗生素,在一個普通外科手術病人的身上,主管醫生在術後把頭孢四代(β-內酰胺類)、奎諾酮四代藥物加替沙星以及大環內酯類共三組抗生素聯合使用,居然臨床效果不甚明顯!而據該主管醫生介紹,該縣城大半居民一旦住院,身體素質大致如此,也許他們本身感染的菌株已具備抗藥性。而在該省會的各級醫院裡,普通外科手術術後為防止感染,每次一上就是五六組抗生素,聯合用藥已是司空見慣!

    三、勿將小病拖成大病

    如果說過度醫療是一個極端,那麼,小病拖成大病就是另一個極端。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裡也不稀罕。譬如許多農村偏遠地區,由於經濟原因,很少有人能接受及時、系統、正規的治療。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某些醫療器械或儀器生產企業,包括那些保健藥品生產企業,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蠱惑部分真正的患者使用他們的無效產品,最終導致患者的病情被延誤,小病拖成了大病。

    如果你想獲得適當的醫療服務,請珍惜身體,捂緊錢包,遠離「老軍醫」。之所以沒有說「珍愛生命」,而是說「珍惜身體,捂緊錢包」,是因為這些「老軍醫」只是圖財,很少會造成命案。「老軍醫」逮住一個患者後之心狠手辣,非一般消費者所能想像,往往是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地掏空你的錢袋。這樣,就在他們一次又一次忽悠著你掏錢包的過程中,你的病情也許就更嚴重了。鑒別一家醫院是否屬於「老軍醫」集團或其他非正規醫療幫派,小說中已經提到了許多方法,仔細閱讀的朋友一定能夠領會。作者在這裡只重申一點:醫院不是營利性機構,凡是在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上做廣告的醫院,基本不可信,騙錢的可能性倒非常大。

    特別要提醒讀者朋友的是,對於不明原因誘發的症狀,一定要及早去正規醫院就診,並在醫生的協助下排查原因。千萬不可等閒視之,更不能自己買本書對照症狀,隨便到藥店買點OTC藥品。如果看病可以簡單到買本書就能判斷疾病並能治癒,那還要這些醫學院校和醫院做什麼?寄希望於某大師說的靠自身抵抗力自愈也是不科學的。雖然許多常見疾病(比如感冒)都有自愈的可能,但這些是由病情和病種以及每個人的身體素質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共同決定的,並非每個人都有一個金剛不壞之身。

    最後,提醒朋友們:每年單位例行的體檢,一定要慎重對待。沒有這項福利的讀者,特別是40歲以上的朋友,即便是自己掏腰包也要抽出時間去每年做體檢。如果某項疾病你有家族史或者遺傳史,那更是要認真對待,作為重點,進行專項監測。

    四、關於嬰兒生病

    最讓年輕父母擔心的,莫過於不會說話的嬰兒生病了。但如果您懂得如何去愛自己的孩子,請盡量讓孩子食用母乳,因為母乳中含有免疫物質,能幫助寶寶增強抵抗力,這也是吃母乳的新生兒很少得病的原因。但是一旦過了六個月,嬰兒體內的母體免疫球蛋白徹底耗盡,疾病的高發期從此開始。母乳餵養的寶寶抵抗力相對一般會強一些,但也是根據不同體質因人而異。

    寶寶在進入疾病高發期以後,聰明的父母一定會多留神孩子的身體變化,不會拿自己對外部環境的感知套在孩子身上。寶寶對周圍的溫度變化比成人敏感得多,特別是對降溫非常敏感。也許大人只是覺得吹過了一陣涼風,而寶寶卻已經受涼了。

    不會說話的寶寶有任何異常現象都要重視,長時間哭鬧,體溫、大小便、休息、皮膚、四肢、眼神等任何一項出現異常的時候,如果不能找到原因,請盡快去醫院。當然,有時候該把膽子放大些也可放大。譬如筆者的兒子週歲那天,在傍晚時上吐下瀉,並拌有38度的體溫升高,孩子的母親急著要帶他去打針,筆者仔細一分析:孩子晚飯吃的時間過久,導致吃進去的是涼的飯菜;吃過晚飯後又去院子裡跑了一通,很有可能著了涼。於是,決定暫不送孩子去醫院,改為密切關注孩子身體狀況。後來孩子睡了一覺過後,第二天早上起來便什麼症狀也沒有了。

    如果我要告訴您,在孩子受風寒的時候,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只要體溫不超過38.5度,在48小時內連藥物都不用服用,只要讓孩子多喝點溫開水就可以,您敢嗎?事實上,許多兒科醫生對待自己的孩子就是這樣,據說,這個時間段內的低燒可以提高孩子的身體抵抗力。超過這個時間段以後,可以嘗試給孩子喂點百服寧之類的退燒藥,兒童用雙黃連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和柴胡口服液等藥物的退燒效果也都是很好的。(註:流感爆發期勿用此法)

    即便去醫院,一般輕度感冒或腹瀉這些小病也不要聽任大夫大驚小怪。這些大夫誇大病情的背後,早給你準備下了不下千元的大處方!關鍵不是心疼那點錢,而是這些大處方里的新特藥,特別是大量的抗生素,對孩子的體質沒有什麼好處。當然,如果真是病情來得比較迅猛的話,還是要重視的。譬如嘔吐和腹瀉,一定要防止孩子脫水,必要時通過液體補水也是未嘗不可的。還有重感冒,一定要防止引發鼻炎——這種病如果早期不重視,那將很可能伴隨孩子的一生。

    五、關於大病醫療

    其實,對於「大病」這個詞,我一直認為這個說法不太妥當,因為一場感冒或者拔了顆牙齒而丟了性命的事情在生活中也是有的,而即便是惡性腫瘤或者尿毒症患者,在被醫生判了死刑後仍然生活許多年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所以,病沒有大小之分。

    保險公司硬要把病分出個大小來,恐怕是從醫療費用預算上來分的:平均醫療費用低的就是小病,高的就是大病。而在不同的保險公司裡,什麼病能列入「重大疾病」的範疇也不盡相同。這裡,參照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的康寧保險的標準,「重大疾病」是指下列疾病或手術之一:心臟病(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旁路手術、腦中風、慢性腎衰竭(尿毒症)、癌症、重大器官移植手術、嚴重燒傷等。

    在重大疾病的危險期治療方面,第一必須是相信科學(醫學),該歸屬西醫治療的階段不要迷信中醫,更不能輕易去相信什麼民間秘方。近些年檢查設備越來越先進,準確率和精確度也越來越高,病情在什麼階段該實施什麼樣的治療方案,幾乎在檢驗報告出來那一刻即有定論。下一步,你就乖乖聽專家的,該吃藥你就吃藥,該做手術你就做手術——沒有哪個利慾熏心的醫生會不想掙手術費而把你好好的大腿鋸掉。可是醫院這麼多專家,該聽哪個專家的話呢?譬如腫瘤患者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放射科說要放療,化療科說得化療,中醫科說該吃中藥,西內科推薦你吃最新基因藥物,外科說還是一刀切了的好!這時候,如果你有足夠實力的話(不管是錢還是關係),建議你組織一次專家會診,把各科室專家叫到一起,面對面根據檢驗報告當場討論,這樣大家都是專業人士,誰也忽悠不了誰,於是最科學的治療方案就出來了。

    等危險期過去的時候,即便進入平穩期乃至康復期,醫院也不會輕易放走患者這棵搖錢樹。這時候你就可以不那麼聽專家的話了,感覺身體康復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出院吧,出去後愛吃點中藥或者什麼偏方的就隨便你了,但在完全康復之前,醫院開的對症治療的藥物千萬不能丟。

    六.關於中醫中藥和西醫西藥之爭

    自從西醫進入中國的那一天起,中醫中藥和西醫西藥之間的口角就沒有停止過,但同時雙方也都在悄悄地學習和影響著對方:西醫科室也經常在臨床上使用中成藥或復方藥物;中醫的老學究在診斷的時候也學會了看心電圖和各種化驗單並參考檢查報告。走向極端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堅持滅絕中醫的方舟子這樣的科學瘋子;另外一種就是大談西醫之毒的劉太醫這樣的江湖騙子。

    作者個人以為:臨床上症狀相對來得比較猛烈、發病比較急的病,一般要尋求西醫治療或中西醫結合治療;而對於一些慢性病,特別是西醫治療後沒有明顯效果的,不妨把希望寄托在中醫中藥上,單純相信任何一方都不是明智的行為。

    最後,無論對於中成藥還是西藥,不要過分迷信進口或者知名品牌(以地道藥材精工炮製而聞名的老字號如同仁堂等企業除外)。隨著我國醫藥科技的發展,以及GMP認證工作在全國醫藥生產企業的全面推廣,我國醫藥生產企業各項技術指標已經達到國際水平,並且湧現出了不少像華北醫藥集團這樣的大企業,產品早已走出國門,遠銷海內外包括發達國家和地區。所以,從性價比上來說,使用不必要的進口藥品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知名品牌醫藥生產企業的產品也是這樣,從工藝配方到原材料以及功效,他們和諸多同類產品的生產企業並無太大差別,最大的差別就是價格了。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們多花的那一部分差價哪裡去了?自然是被這些知名品牌拿去繼續做廣告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