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那些事兒 第18章 猴沐冠:多少樓台煙雨中 (1)
    提起老百姓口中這位「蔣該死」蔣介石先生,很多人會想到李敖的那句經典評價「獨裁無膽,民主無量」。蔣氏終其一生,就大處著眼而觀之,可說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器小量狹、自作聰明,終令國事一敗塗地。美國政治傳記作家、《蔣介石傳》的作者布賴恩·克羅澤說蔣介石既放蕩不羈,又遵循孔道;偶爾暴躁,通常卻待人謙恭。

    蔣介石早年給自己寫下了「荒淫無度,墮事乖方」八字考語。「乖方」,顯然是指蔣介石急躁易怒的性格。蔣16歲就得了個「紅臉將軍」的名,曾因開設課程一事作為學生代表與校方交涉,他陳述理由時「情態激烈」,讓學校董事感到怒不可遏,幾乎把他扭送官府查辦。1908年,蔣介石從日本返家,與妻子發生口角,竟腳踹懷孕8個月的妻子腹部,致其流產。

    蔣介石喜歡罵人,他那句「娘希匹」幾乎無人不知,罵下人、罵下屬,甚至發無名之怒,暴怒之時,幾至「視國人皆為可殺」。

    動手打人,蠻狠自逞,毫無耐力,甚至誤毆幕友,暴行至此極矣,凡此種種,但乖方終於未能根除,而一直伴隨著這位民國梟雄,如影隨形。

    充滿爭議的蔣中正

    蔣介石出生在浙江溪口一家鹽商之家,早期在保定陸軍學校求學,到日本士官學校留學。參加孫的革命黨,跟隨孫鬧革命,到自己指揮北伐,北伐成功後,中華民國定都南京,從形式上統一了中國;再到後來的反共剿共,十年土地革命戰爭,直至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戰敗後退居台灣到老死他鄉。蔣的前期是對中國有貢獻的,從他留學回來參加革命,救孫大帥直到被孫信任,是他政治前途的開始,所以蔣總以孫的追隨者自居。接著創立黃埔軍校到最後的北伐成功。這時期的蔣是中國的英雄,是他結束了軍閥混戰,至少在政治上統一了中國。中國歷史上真正從南打到北統一中國的,蔣是歷史第一人。

    民國初期的中國在蔣的治理下經濟上開始復甦。新經濟運動的實施,使中國民族資本得到發展。

    蔣介石雖是軍事強人,但不是一個稱職的領袖,這從抗日的策略和內戰中可以看出。在「七七事變」後,蔣介石動用了差不多全部國民黨精銳調往淞滬作戰,希望擴大上海之戰,以冀國際可以出面調停,但這戰略上的錯誤,做成國軍精銳盡失,形成日後完全無力防守南京,當時的一些將領,也曾勸說蔣不要全部投入淞滬,應該保留實力在南京和日軍硬拚一場。

    在《李宗仁回憶錄》裡,李宗仁認為南京保衛戰本無必要,蔣介石應對戰役的失敗付相當的責任。

    而蔣最大的錯誤開始於對共產黨的剿殺,蔣的政治覺悟和政治手腕都很高明,但是這個決策是極為失敗的。

    抗日勝利後,舉國上下渴望和平,軍隊和百姓都早已厭戰、倦戰。而蔣竟然完不理會民情。當時在美蘇的調停下,的確有希望實行聯合政府,而民眾亦對重慶和談抱有相當期望,蔣介石此時只一心想將共產黨消滅,全無談判餘地,最後導致全面內戰。

    內戰爆發後,國民政府早已民心盡失,儘管武器先進,但是軍心渙散,以徹底的潰敗收場,最後在金門一役中止住了解放軍進攻台灣,蔣介石才可在台灣站穩。

    在台灣方面,蔣中正的威權統治也使他成為不受歡迎的人物,甚至製造祟拜風氣,蔣中正銅像大量出現於車站、各級學校及各公共機關,其名也出現在道路名稱,成為台灣最常見之路名。很多評論家也指出蔣中正為鞏固政權展開恐怖統治,以刑法一百條及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造成白色恐怖。

    毛澤東在1938年給蔣中正的信中說:「……先生指導全民族進行空前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凡我國人,無不崇仰……」。但抗戰勝利後,蔣介石背叛革命,實行獨裁統治,是美帝國主義,封建地主階級,官僚資產階級,買辦階級等反動勢力在中國的代表。蔣中正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和國民政府是抗日戰爭戰場的重要力量,蔣中正的歷史功績有在於此。

    蔣介石一生反共反人民,置國家民族利益於不顧。對日本侵略東北實行不抵抗主義,西安事變後也是半心半意抗日,積聚力量,陰謀消滅共產黨,但最終反被擊敗,退守孤島淒涼離世。當然蔣還能堅持一個中國立場,這也是後來「九二共識」的由來。

    蔣雖有聰明才智,但是他的獨裁政策脫離了人民,使國民政府失去了人民的擁護,水可載舟,亦能覆舟,他的倒台是理所當然的。

    四萬萬微生物

    1907年,蔣介石考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學習炮兵。學校裡的教官多是日本人。當時日本軍事強盛,從未把中國人放在眼裡。因而趾高氣揚,絲毫不掩飾對中國學生的蔑視。一次衛生課上,日本教官拿出一個土塊,把它比作中國,並進一步解釋說:「中國有四億人,而他手中的那個土塊正好有四億個微生物。」堂堂中國人,怎能甘受其辱!坐在座位上的蔣介石怒火中燒,不顧軍紀走上前去,用力奪過教員手中的土塊將其掰成八塊,隨後怒視著教官高聲問道:「日本有五千萬人,是否也像五千萬個微生物,寄生在這土塊的八分之一中?」不可一世的教官頓時被問得啞口無言,但很快他用手指著蔣介石威脅道:「你是一個革命分子!」因為在軍校,學員是不允許這麼做的。被指認為是革命黨更是掉腦袋的事!但蔣介石除了被叫到校長辦公室接受教育以外,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就在這一年年底,學校決定選送一批學生到日本學習軍事,儘管有著先前的「惡跡」,蔣介石也名列其中。就在這一段異國求學中,蔣介石也入了同盟會。第一次開會,就被同盟會領袖陳其美介紹給了孫文孫逸仙。

    從邊緣走向中心

    最初的時候,蔣介石只是革命中的一個小角色。武昌起義之後,他率領一支百人的部隊攻打杭州的浙江巡撫衙門。戰鬥前,蔣介石給母親寫了封信,提到自己希望能夠幹出一番大事業,縱然戰死也心甘情願,希望母親能恕其不孝之罪。信中頗有悲壯之氣,從此他的個人經歷與中國現代史聯繫在了一起。

    蔣介石在國民黨內的起步得陳其美助益良多,是陳其美把他領進同盟會,並將他引見給孫中山。陳被袁世凱暗殺後,在孫中山發起護法運動、急需人手壯大力量的時候,孫中山開始看重蔣介石。

    蔣介石最初追隨孫中山並不順利。當時,在孫中山眼中,蔣介石的份量無法和陳其美相提並論,更不如此時的陳炯明——他掌握著孫中山惟一可以依靠的武裝力量。所以,對於蔣介石提出的一些極富遠見的建議,孫中山基本上未予採納。比如蔣介石建議徹底消滅桂系軍閥,穩定廣州革命政府;並提醒孫中山注意陳炯明的野心;還有在1921年,在法定代表人數不足的情況下,蔣介石勸阻孫中山不要進行讓他成為「非常大總統」的選舉……事實證明,在這些問題上,蔣介石是正確的,但結果卻讓他氣餒。

    對此,蔣介石往往是以辭職或不告而別表達自己的意見。甚至在一些無足輕重的事情上,他也會採取相同的方式。以至於從1918年3月到粵軍赴任至1924年1月,在不到6年的時間裡,他至少有14次辭職或者不告而別。《蔣介石傳》的作者布萊恩·克羅澤總結說,每當形勢不能如他所願,他就以辭職的方式以退為進,以此證明他是不可缺少的,其結果也往往是他一旦復出,職權就會更大。凡此種種,蔣介石日後提及這些經歷時,把它歸結為「合則留不合則去」。

    當1922年6月陳炯明公開加害孫中山時,接到電報的蔣介石立刻從上海趕到廣州,陪伴孫中山度過難關。自1911年投身革命以來,也許取得孫中山的充分信任對蔣介石來說才是最重要的。這意味他作為革命馬前卒的日子終於結束了,在陳潔如所寫的回憶錄中,記錄了蔣介石曾清楚地提到這一點。至於此後的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黨主席只是他的人生邏輯的自然延伸。從此之後,再也沒有蔣介石消極請辭的事情出現。

    哭出來的嫡系

    在編遣會開張前,1928年6月24日,蔣介石提出一份《呈請設立裁兵善後委員會文》,說是「北伐已告完成,軍事應謀結束,裁兵之舉,斯其時矣……中正籌思所及,愛擬設裁兵委員會。庶幾化兵為工,可期早日實現。」

    7月6日上午,蔣介石率眾在北京碧雲寺舉行祭奠孫中山靈柩的大典。對於蔣介石玩的這一手,四個集團軍的首領誰也不敢怠慢,因為他們都自稱是孫中山的信徒。

    蔣介石在祭文中強調「中正昔侍總理,親承提命之殷殷,寄以非常之任……」明顯是以統帥自居,儼然凌駕於各路集團軍之上的「總總司令」了。祭文宣罷,開棺瞻仰中山先生遺容。棺蓋一開,蔣介石當即扶棺大哭。 馮玉祥上前相勸,不料他哭得反而更傷心了。參加祭典的文武官員們本來就各懷鬼胎,見蔣介石如此造作,都覺可笑。有悄聲罵道:「這才顯出他是嫡系呢!我們都不是嫡系,叫他哭吧,我們走!」蔣介石耳朵尖,一聞此言,馬上就不哭了。於是蓋棺散會。

    蔣介石為了掌握對頭馮玉祥的情況,曾派孔祥熙前往慰問。當孔走到院裡,就聽到了馮玉祥正大聲和許多人說話,但孔一進屋,馮卻倒在床上,蒙上棉被,連聲呻吟。李宗仁回憶說:「我們有時到馮的住處去『探病』,只見他臥房裡炭火熊熊,馮氏則倒臥在床上,蓋了兩床錦被,滿頭是汗,呻吟不止,好像真有大病的樣子。」又說:「蔣先生有時也親往探視馮氏,並安慰他要好好靜養。」馮玉祥自己說:「近日失眠,胃病等症復發,據醫生診治說,是神經衰弱症。」

    寧漢之爭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10萬人在廣州誓師北伐。此次北伐共8個軍,分三路向湖南、江西和福建進軍。北伐開始後,捷報頻傳。

    就在這時,孔祥熙由美國回到了廣州,就任廣東省財政廳長,同時兼任廣東國民政府代財政部長,總攬後方財政。1927年元旦,廣東國民政府遷都武漢。同年3月,武漢國民政府增設實業部,任命孔祥熙為實業部長。但當時孔祥熙並沒到武漢就職,在廣州等了一段時間後,他就回上海找宋藹齡去了。

    當時全國的形勢已日漸明朗,國民革命軍順應民心民意,所向披靡。而北洋軍閥失道寡助,節節敗退,統一中國已然是早晚的事情。

    當時的蔣介石並非不想消滅段祺瑞,但他更不願意為他人做嫁衣,尤其是在汪精衛手下。於是他決定不再向北出動一兵一卒,此時蔣介石和以汪精衛為代表的武漢國民政府的裂痕完全公開化了。

    求籤問卜得勝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