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你才不被拒 第25章 魅力語言出奇效 (4)
    在演講的時候,假如你能夠恰如其分地運用這些「圖畫語言」,那麼你想不成功都很難。你可以一邊演講一邊迅速地畫出這些「圖畫語言」,以便使你的意思表達得更清楚明瞭,而聽眾也會一步一步地在你的這些「圖畫語言」的引導下,最終清楚明瞭而且迅速地理解你演講的意圖。與此同時,聽眾也會在這一過程中領略到這些「圖畫文字」所特有的幽默。

    以前,我曾專門僱用了一位畫家,讓他和我一起奔走於大街小巷,對於一切我們認為畫得不夠完美的圖畫,我都讓這位畫家悄悄地臨摹下來,等回去以後再把它加以完善,使之成為完美的圖畫。然後,我會在公眾面前展示這些事情的本來面目。在我聽說有了幻燈機後,我立馬就去買了一台,有了它,我就可以把「圖畫文字」投影到銀幕上了,就因為這樣我的演講會變得更加吸引人也更加有效率了。後來,動畫製作又問世了,我再一次有幸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到現在,我已經製作和收藏了許許多多的動畫片膠片和六萬多張幻燈片。

    洛克菲勒先生也曾經為《系統方法》雜誌的專欄寫過一篇關於演講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裡他向人們展現了他是怎樣利用視覺感官說明科羅拉多燃料和鋼鐵公司的財務狀況的:

    科羅拉多燃料和鋼鐵公司的員工和普通民眾一樣都堅持認為我們洛克菲勒家族通過股票分紅的方式從公司攫取了巨額利潤,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我們與公司的合作已經有14個年頭了,在這14個年頭裡我們並沒有得到哪怕是一分錢的股票分紅。

    在一次員工大會上,我特地實事求是地向員工說明了公司的財務狀況:我首先拿出一枚硬幣放在面前的桌面上,接著我從這堆硬幣中拿走一部分,表示公司從總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支付普通員工的工資——這是公司最基本的一部分支出;然後,我從剩下的硬幣中再拿出一部分,表示公司支付給行政官員的工資;最後,為了表示還需要給各位董事支付一定的費用,我不得不把桌上所有的硬幣都拿走了。隨後,我向大家問道:「先生們,我們和其他的第三方一樣都是公司的合作者,但他們卻把所有的收入分光了,留給我們家族的就只有這個空桌面了,這難道是公平的嗎?」

    由於圖畫能造成這樣一種強烈的視覺效果,所以我們應該充分合理地利用一些特定而簡單明瞭的圖畫。因此,我們就必須事先盡可能清晰而鮮明地在我們的想像中勾勒出事物的形象,就彷彿中秋的圓月一樣鮮明、令人久久難以忘懷。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演講都適合和需要借助「圖畫文字」,但是,恰當地使用它們,對於更好地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和激發他們對演講的興趣,進而使他們能夠清楚明瞭地理解演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6/潤飾語言的秘訣

    一位窮困潦倒的英國無業遊民徘徊在費城的街頭,他非常希望能馬上找到一份工作。稍加猶豫之後,他就毫不遲疑地走進了費城著名商人保羅·吉朋斯先生的辦公室,請求吉朋斯先生能給他一個面試的機會。吉朋斯先生用他那極不信任的眼光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這個闖進來的陌生人。顯然,這個陌生人的打扮與吉朋斯先生的要求相差甚遠。他的衣衫雖還算完整卻沒有一處乾淨的地方。總之,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窮酸氣。不知道是出於好奇還是憐憫,吉朋斯先生給了這個陌生人一個面試的機會。

    起初,吉朋斯先生只打算胡亂談上幾分鐘應付過去就可以了。但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們越談越投機,慢慢幾分鐘延長到了幾十分鐘,幾十分鐘又延長到了一個小時,談話依然沒有結束的跡象。當談話結束時,吉朋斯先生當即就把這位陌生人推薦給了他的朋友,費城的大金融羅蘭德·泰勒先生。羅蘭德·泰勒先生很快就邀請這位陌生人與他共赴午餐,並隨即給了他一個人人羨慕的職位。

    那麼,這位時運不濟、窮困潦倒的無業遊民為什麼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扭轉乾坤呢?原因非常之簡單,那是因為他能說一口極標準、地道、流利的英國話,或者說,他能熟練自如地運用英語。實際上,他本來就是英國牛津人,只是來費城做生意賠了,才落到現在的下場。在費城,他既沒有錢也沒有朋友,除了能說一口標準、優雅的母語,他算是無依無靠了。但也正是他這最後的依靠——口才和語言,使他得到羅蘭德·泰勒先生的賞識,從而躋身商界名流的行列。

    這位陌生人是很幸運的,他的經歷也是非同尋常的,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憑借一口流利地道的母語而一步登天。但是,它確確實實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普遍的真理。那就是:人們通常都是根據一個人的言談舉止來判斷這個人的,因為人的言談舉止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化。聽眾可以據此大致判斷出這個人所受的教育程度、文化修養以及處於何種社會階層。

    我們每一個人時時刻刻都能通過四種途徑和外界發生聯繫。而我們評判一個人言行的標準以及劃分社會地位的依據,也是來自這四種途徑,即人們的職業、長相、言談舉止以及說話的技巧。然而,世上的大多數人,都是在一團糨糊的錯誤與迷茫中終其一生的。對於這些人來說離開學校就意味著學習的終止,他們再也不會花工夫去增加自己的詞彙量;而在語言的表達與運用方面,也不會再精益求精,力求言簡意賅,他們已經習慣了在話語裡充滿大白話和廢話。因此他們的語言千篇一律缺乏創意也就不難理解了,並且常常因為表達雲裡霧裡而使旁人不知所云。同時,由於疏於學習,很多字、詞都只能「讀半邊」,因而鬧出了很多笑話,使生活中多了一些尷尬;有時他們還會犯一些低級的語法錯誤。我就經常遇到一些這樣的情況,一些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甚至是大學生,言談之中不時令人忍俊不禁。想想看,那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尚且可能犯錯,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苛求那些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中途輟學的人不犯一點錯誤呢?

    在不久前的一個下午,當我一個人正站在羅馬大競技場發呆時,一位英國陸軍上校走過來和我搭訕。在他簡要地做了一下自我介紹以後,他就開始眉飛色舞地向我講述他在不夜城的故事。但是,很殺風景的是,話還沒有說上兩句,接二連三的低級語法錯誤就一刻也沒有停過地從他的口裡蹦出。我深深地為他感到惋惜。我仔細地打量了一眼這位英國陸軍上校,只見他西裝筆挺、皮鞋珵亮,一塵不染。顯然,他這一身是經過精心打扮的。他希望以此來建立自信,並贏得他人的尊重。但是,他花了很大工夫去修飾自己的外表,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語言比外表更需要潤飾。像他這樣的人,也許會因為同女士交談時忘記脫帽致意而感到懊悔不已,卻不會因為屢犯低級的語法錯誤或者言語混亂給聽者帶來困擾而感到歉意。更糟糕的是,之所以會發生這一切,完全是因為他下意識想這樣做。有的時候,無意識的行為要遠比有意識的行為可怕得多,前者是我們所不能控制的,只能盡量把影響減少到最少,而後者是我們完全可以控制、改變的。這位值得同情的英國陸軍上校,儘管西裝革履相貌堂堂,但他粗劣的言談,使他被人們貼上了缺乏文化涵養的標籤。

    擔任哈佛校長長達30多年的查爾斯·伊列特博士曾經這樣說過:「在我看來,教會學生說一口流利、精確、地道、優雅的母語是學校基本的任務,也是衡量一個學校教育的標準。」這是一位有著數十年教育經歷的資深教育界人士的肺腑之言,很值得我們深思。

    林肯語言魅力的奧秘

    既然語言的潤飾對於人們是如此重要,那麼我們怎樣才能使自己的語言簡潔、優雅、順暢呢?其實,這沒有什麼秘密,也並不神秘,方法非常簡單。

    亞伯拉罕·林肯就因為熟練地使用這種方法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再也沒有任何美國人能像林肯那樣,就彷彿擁有點睛之筆一樣能夠化腐朽為神奇,任何枯燥乏味的語言經過他的手之後都會變得優雅凝練,可以令聽者為之動容,聞者為之傷心,比方說他曾經說過的「惡意起紛爭,慈悲為大家」、「建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等,這其中包含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何等的驚人啊。有人據此就認為林肯是語言天才,但林肯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否定了這種說法。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的一個木匠家庭,父母都沒有上過學。在林肯當選國會議員時,他在自己的教育背景一欄中填了一個形容詞————「有瑕疵的」。的確,林肯一生在學校中學習的時間滿打滿算也不會超過一年。就在這總共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遇到的那些老師幾乎都是把教學作為謀生的手段,為了養家餬口他們四處遊蕩,很難穩定下來。因而,林肯在學校能學到的東西是可以想像的,簡直少得可憐。總而言之,家庭和社會並沒有為林肯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後來,林肯通過努力成了律師。雖然林肯的工作環境有了改善,但他周圍的環境仍然不足以使他練就卓越的語言能力,這是因為他工作所及的都是一些語言平淡無奇的農夫、商人、律師界同行以及訴訟當事人。那麼,林肯到底是怎樣逆水行舟取得巨大成功的呢?

    原來,林肯一點兒也沒有把精力浪費在這些市井小民身上。他把學習的對象鎖定在了當時的社會精英身上,抓住一切機會,從這些人的思想中汲取養分。這些人中不但有政界名流、歌唱家,還有偉大的詩人和作家。林肯勤奮好學記憶力驚人,他可以熟練地背誦伯恩斯、拜倫、布朗寧的詩篇和著作。但他並不滿足於這樣,為了爛熟於心並能隨時翻閱,他甚至特地買了兩套《拜倫詩集》,分別把它放在辦公室和家裡,辦公室的那套還因為翻閱得過於頻繁而散了架。後來,即使林肯成了美國總統日理萬機,甚至在為南北戰爭殫精竭慮、形神勞損時,他也總要抽出一點時間閱讀拜倫的詩集。有時候,他會在半夜一覺醒來時翻閱詩集,讀到令他興奮的詩句時,他就會穿著睡衣、穿著拖鞋,叫來他的秘書,讓秘書一遍一遍地把這些詩句念給他聽。林肯對莎士比亞的作品情有獨鍾,幾乎對莎翁的每部作品都有一些深刻而獨特的見解。對於一些由莎翁作品改編的電影、話劇,林肯也同樣喜歡,他並不像其他觀眾那樣為了看而看,在看的同時他更注意的是演員是否完全表達了莎翁作品的思想。他還曾因此給一位名叫海凱特的男演員寫過一封信,毫不客氣地批評他曲解了莎翁劇作的主旨。

    散文也是林肯非常偏愛的。隨時隨地他都可能因景生情,不由自主地朗誦起優美的散文來。他不但喜歡讀別人的作品,自己也經常寫一些文章。在他姐姐結婚時,他就創作了一篇散文詩作為禮物,曾經轟動一時。當林肯步入中年打算回過頭來整理一下這些文章時,連他自己都難以相信,這些文章竟然有厚厚的一本了。林肯天性謙遜,不喜歡張揚,因而他從不輕易讓人看他的文章,即使是他的親人也不能例外。

    《林肯傳》的作者羅賓遜曾經這樣寫道:「他是一位自學成才的偉人。他用高尚而純粹的文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你們也許會把他稱為天才,的確他也可以說是個天才。但是更確切地說,他成功的軌跡應該用愛默生教授評論托馬斯的話來形容:『他在很小的時候就不得不離開學校,他是靠著自己孜孜不倦的勤奮與努力才取得成功的。而這種孜孜不倦的勤奮與努力正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訣。』」

    一提到林肯,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說」,這就好比提到愛因斯坦就會想起相對論一樣。「葛底斯堡演說」是林肯為了紀念葛底斯堡大捷而做的。在這次戰役中,雙方前後一共投入了17萬兵力,超過7000人在這次戰役中陣亡,受傷者不計其數,這場戰役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然而,「葛底斯堡演說」的影響卻遠遠地超過了這場戰役本身,在人類文學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聽了這場演說後,查理斯·薩姆納先生就曾預言說,這篇演說將萬古長青、永垂青史。很多年以後,人們可能會漸漸地忘記葛底斯堡戰役的慘烈以及它的歷史作用,卻沒有人會忘記「葛底斯堡演說」;或者是,正是因為這篇演講的存在,人們牢牢記住了葛底斯堡戰役。時間已經使預言變成了事實。

    埃迪沃德·埃伍瑞特也曾經在葛底斯堡林肯發表演說的地方做了一個長達兩小時的演講,但他在這兩小時裡究竟都講了些什麼,已經沒有人記得了。而「葛底斯堡演說」卻不到兩分鐘,時間短得連攝影師都還沒有來得及架起原始的照相機,然而,就是如此短的一場演說,卻被人們千古傳誦。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葛底斯堡演說」現在已經被鐫刻在不朽的青銅製品上,永久地保存於牛津大學圖書館,供世人瞻仰緬懷。它是人類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每一個致力於公共演講的人都有必要學習、誦記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