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竟可這樣讀1 第10章 (2)
    當她用腳掌踢掉凳子的那一刻,她的腦海中竟不可思議地閃過了一個人影。

    伯邑考。

    那個斯斯文文的小男人。

    她忽然覺得有一種強烈的罪惡感。

    她實在不該想到這個男人,她也從來沒想到自己竟然還會想到這個男人。

    那已是二十九年前,現在已是二十九年後。

    現在是她臨死的瞬間。

    罪惡感也終一閃而過。

    因為她的生命走遠了。

    香魂悠悠從此去,是非評說任後人。

    國色天香,冰肌玉骨,都從此遠去。

    永不回來的遠去。

    10.3改朝換代

    風吹來。

    風好大。

    紂一個人站在鹿台之上。頭上是巍峨的蒼天,腳下是浩渺的土地。

    他在天地之間。

    天地之間本來應該還有很多人。

    樂師、伶人、宮女、內侍、百官,還有那裸體相逐的三千男女。

    還有酒池肉林。

    還有蠆盆。

    還有蠆盆中那些扭動的毒蛇。

    俱往矣。

    如果回憶讓你痛苦不堪,那何必還沉浸其中?

    紂是個自控力很強的男人。

    他知道現在該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他拋下長戈,摘下頭盔,卸下戰甲,解下寶劍,只餘那一襲鑲滿琳琅珠玉的素白綢衣。

    每一顆珠玉都是妲己為她親手縫上去的。

    耗去了無數日日夜夜。

    每個日日夜夜都是紂從後抱著妲己,妲己就那樣軟綿綿嬌懶地依躺在紂寬闊的胸膛上。然而她的手卻是忙碌的,靈活的,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穿梭之間,一顆顆神奇的珠玉就這樣掛在了綢衣上。

    那個時候,紂的靈魂也已被妲己融在她穿梭的雙手間。

    他總愛毛手毛腳去偷探妲己飽滿的胸,可是每次還沒得逞,妲己卻都已提前在他頭上敲了個丁丁鎬。

    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

    從那天到今天。

    整整四十三年。

    希望這能照耀未來,照去我們今生的黑暗,照亮我們來世的平凡。

    紂手中舉著一支火把喃喃道。

    天,似暗非暗,似明非明。薄薄的晚霞,卻沒一隻鳥兒飛過。

    傍晚。

    紂牙齒突然狠狠地咬進了嘴唇。

    滲出了縷縷的血。

    命,這就是命。

    這命不是上天給的,而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他們戕害了太多無辜的人。

    他們是禍害。

    他們是劊子手。

    紂知道。

    可是,他們間亦有生死與共的愛情。

    火把拋下,鹿台熊熊燃燒起來。熾熱的火焰逐漸從台下舔了上來,舔到了紂的腳趾,紂的手臂,紂的頭髮。

    在夜色迷濛之際,一個活人就這樣化為一堆灰燼。

    風吹來,一切散去。

    一切完結。

    殷商自成湯滅夏桀開始,歷二十九王,用歲四百九十六年。

    自此滅亡。

    可是,周武王並沒有急著進朝歌城中來改朝換代。

    他當然也很急,但他現在手頭上有件事比這還要緊急。

    他依舊在牧野。

    姜子牙催道:侯爺,紂既已戰敗,為何不乘勝追擊,一舉滅商?

    周武王微笑道:相國,牧野還有要事尚未處理。

    姜子牙愕然道:有何要事?

    周武王道:祭祀。

    姜子牙是軍事天才,可周武王卻是政治大蝦。

    他比姜子牙更懂得如何籠絡人心,如何做政治文章,如何處理戰俘。

    祭室就這樣被匆忙搭建出來。

    裡面擺滿了各路神仙和周祖先的牌位,並堆滿了屍體。

    戰俘的屍體。

    周武王五體投地地祭拜了三天。

    他要向世人宣告一點:大周代殷商實在是各路神仙的意思,我不過按命行事。

    換句話說,誰反抗我,就是反抗天。反抗天,如果天不懲罰你,我就替天行道。

    這就是完整的邏輯。簡單點說就是,你不聽我話,我就要你命。

    但這個事情它必須要弄得複雜。

    他還要告訴自己一點的是:姬發,你終於成功了。父親被殺,哥哥碎屍,自己忍辱負重,所有所有的一切在今天都了結了。因為,我是唯一的成功者。

    朝歌城中的男女老幼終於等來了周武王的彩旗飄飄。

    白旗,紅旗,青旗,藍旗。一派繁華錦繡。

    可老百姓們對繁華錦繡視若無睹,因為他們每個人手中都拿著一隻殘缺不全沾滿污垢的空碗。

    他們要飯吃。他們再不吃飯就要餓死了。

    周武王眼中突然湧滿了淚水。他突然從狂妄自大的陶醉中清醒過來,像是臘月天被潑了一盆冷水般清醒。

    哀民生之多艱。

    他立刻把散宜生喊來,吩咐其速速領兵趕至鉅橋,把裡面的陳粟全部打開,開倉賑災。

    寧願讓糧食爛在倉庫裡,也不許落在老百姓的嘴巴裡,這就是紂當政下的現實。

    周武王終於來到了傳說中的鹿台,可是這裡只剩下些焦黑的殘垣斷壁。

    繁華如三千東流水,自此一去不復返。

    周武王突然間很傷感,人間恩恩怨怨起起落落,何時能有盡頭?帝紂如此叱吒風雲的人物,到最後卻連找一塊埋葬自己的地兒都不能。

    因為天下再也沒一方土地是屬於他的。

    可是,周武王很清楚,他必須抑制住這股傷感,表現出無比的仇恨。

    他從囊中抽出三支利箭,向鹿台灰燼中央連射過去。然後又令人從中找出些碎末骨渣,拼湊膠粘在一起,成一個人臉形狀,掛在了車前的大白旗上。

    恰好,這時士兵們搜索到了妲己的屍體,依舊懸掛在房樑上。

    飄飄蕩蕩。

    曾經,她美若仙人,然而現在卻只剩一具乾癟的皮囊。

    只有那凸出的舌頭似乎能傾訴一些悲傷。

    不過,更多的是淒慘。

    不管你當年如何美麗,死後亦不過是一具枯骨。

    不管你當時如何對鏡梳妝,死後亦不過是蓬頭垢面。

    所有人都在掩鼻。

    因為屍體正散發著濃濃的臭味。

    可是,周武王卻死死地盯著她。

    這個女人身上曾經有太多傳奇,其中一個傳奇就是逼著他爸爸吃下了他哥哥的肉。

    周武王拔出腰劍,一躍而起。「哧」的一聲,三尺白綾應聲而斷。

    妲己那可憐慘慘散發著屍臭的軀體就這樣「啪」的一聲摔落在了地上。

    很直接。

    又很無力。

    周武王用左腳踏住,然後用寶劍一點點割下了她的頭顱,並把它懸掛在了車前的小白旗上。

    妲己就這樣和紂又一次靠在了一起,只是他們兩個人再也不會知道。

    永遠永遠永遠。

    周武王原本憤怒畸形的臉立刻換成了陽光燦爛。

    因為,他現在面對的不再是他的內心,而是外面跪伏在地上的萬千子民。

    周武王舉行了盛大的登基儀式。

    史載:百夫荷罕旗以先驅。武王弟叔振鐸奉陳常車,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以夾武王。散宜生、太顛、閎夭皆執劍以衛武王。既入,立於社南大卒之左,左右畢從。毛叔鄭奉明水,衛康叔奉布茲,召公奭贊采,師尚父牽牲。

    總之,英才濟濟。

    百夫荷罕旗,是指扛著大旗開道;叔振鐸、周公旦、畢公、毛叔鄭、衛康叔、召公奭是周武王的六個弟弟,當然他有很多兄弟,以後會逐漸涉及;明水,是指用銅鏡取的隔夜露水,意謂取其陰陽諧和之氣;布茲,是祭拜用的蒲團;贊采,是指司儀;師尚父當然就是大家熟悉的姜子牙,他牽牲口不是去餵草,而是去當犧牲,也就是祭品。

    天下初定之後,周武王開始實施他的安國計劃。第一步,自然是平亂。

    他派出得力干將分別赴至南國、越戲方、豕韋、蜀、宣等殷商屬國一一征討,將其平定。另再派辛甲率精銳主力星夜兼程趕至海隅,誅殺惡來和蜚蠊,斬草除根。他決不允許有任何的宮廷餘孽留存在世間。

    惡來和蜚蠊自然都被殺死,不過他們的後代卻在此繁衍生息,並終於開創出令人驚歎的豐功偉績。

    因為他們的後代建立了這樣一個國家。

    秦。

    所以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沒到,這句話真的很難經得起推敲。惡來如此缺德帶冒煙,可是他的子孫卻偏偏又居萬人之上。

    所以,我對這句話開始產生嚴重的懷疑,但是,這句話無論你如何嚴重地懷疑,它都是在搖搖欲墜中屹立不倒。

    因為,它還可自欺欺人。

    因為,它還可給人一點空想主義式的希望。

    美好而又脆弱的希望。

    10.4縱馬華山

    有暴力就要有非暴力,周武王很清楚。

    也許周武王沒有紂那般聰明絕頂,可是他比紂更虛心,更懂得面對現實,更不剛愎自用。

    聰明反被聰明誤,從古到今已有多少人在這上面栽跟頭?不過他們往往都選擇了忍氣吞聲,他們撕不下這層面子。

    周武王開始實行他的第二步。

    安撫,或者說是誘降。

    周武王從他父親那裡學到了一個處事秘籍,凡事要懂得抓重點,樹典型。就像當年的虞、芮斷訟。

    這一次,姜子牙為他的新老闆設計的事件營銷是感恩的心。男主角是微子,也就是那個和太師、少師一起奔周的紂的親哥哥。

    微子背縛著雙手,嘴裡銜著一塊美玉膝行到了周武王的面前。

    他是來請罪的。

    他說:紂暴虐無道,自取其咎,陛下順天民意,取而代之,救萬民於水火之中,我殷商遺民實感恩不盡。

    磕頭,重重地磕頭。

    周武王立刻回跪下去,攙扶著微子,泣不成聲地道:姬發豈敢妄行篡逆,實不忍萬民消損於飢餓,故才遵天意而行之。

    兩人淚眼兒對淚眼兒。

    微子的采邑原封不動全部奉還。

    這場SHOW完滿收場,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殷商舊貴一看微子帶頭,且利益在新王朝絲毫不受損,紛紛趨之若鶩。一時間,周武王門前來誓死效忠的殷人不計其數。

    實在是太多,車如流水馬如龍。

    能不動刀子,就最好不要動刀子。周武王如是對姜子牙說。

    姜子牙點點頭。其實誰生來就喜歡赤裸裸的廝殺?

    殺人,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連殺雞都不是。

    周武王開始實行他的第三步,他的每一步都是緊緊咬合的。

    第三步的內容就是施行仁義。

    對天下老百姓。

    上層建築打好了,輪也該輪到給老百姓點福利了。

    廢除重刑,減輕賦稅。給口飽飯吃,給點餘錢花,再給點好日子過。

    這樣就行了,這樣老百姓就滿足了。中國的老百姓一直以來都是最容易滿足的人群。

    他們不阿Q下又能怎麼辦呢?老絲也是。周人天下由此稍定。所以,輪到了第四步。

    那就是縱情享受。

    兄弟們太辛苦了。這樣風裡來雨裡去,刀頭舔血,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為的是什麼?

    說穿了,一個字。

    爽。

    所以,周武王帶他們玩得很爽。鹿台裡有無數的珍禽異獸,搶!宗廟裡有無數的珍貴寶器,搶!

    當然,九鼎是不能被搶掉的,那是獨屬於周武王的。

    可是,九鼎應該放在什麼地方呢?總不能放在朝歌裡吧?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切都要萬象更新。

    搬到豐邑去?太寒磣了吧?那只能是一個諸侯的城都,怎麼還配得上大周天下呢?

    第五步的計劃就是建造國都。

    周武王是個很孝順的人,而且天下方定,經濟基礎還很薄弱,所以他以節儉為德,只是在豐邑附近二十五里處修建了一座小城。

    鎬都。

    但你若以為這就是周武王的定局,那大錯特錯。他還有更宏偉的土木工程計劃,絲毫不遜色於紂。

    只是,他更懂得隱忍,更懂得等待機會。或者說,他還沒有為愛情發狂。

    現在終於輪到了第六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分封諸侯。

    玩得爽只是前奏,真正打動大臣們內心的還是分得實實在在的土地。

    每個人都渴望有屬於自己的一片獨立天空。

    在分封的次序上,周武王可算是下足了功夫。

    當第一批名單出來的時候,天下人驚詫不已,又欽佩不已。

    他們是這樣的一群人,很平凡,很普通,很不吸引眼球,走在大街上跟你我沒啥區別,而且在周的鐵血征途中他們也沒貢獻出一分的力量。

    但是,他們每個人都獲得了大片大片的土地,真是天上掉金元寶砸到他們腦袋上了。

    別急,也別罵,這和腐敗和暗箱操作皆無關。

    人家並沒有很深很深的背景,只是有很遠很遠的背景。

    他們是:神農之後,黃帝之後,帝堯之後,帝舜之後,大禹之後。國號分別是:焦、祝、薊、陳、杞。

    周武王政治手段的高明和對人心理的洞察一覽無餘。

    第二批名單更是出其不意,因為這個名單上只有一個人。天下人猜測了千千萬,卻唯獨沒有猜到是他。

    武庚。

    紂的親兒子。

    而且封給武庚的采邑也大有講究,竟然是殷商原來的王畿。

    這實在是太過於離奇。滅了他老子,又把土地原封不動地給了他兒子。

    連姜子牙都忍不住問周武王道:陛下此舉是否太過於冒險?武庚與陛下有殺父之仇,豈能安心歸順?何苦養虎為患?

    周武王笑道:是有些冒險。

    姜子牙疑惑道:既如此,何不……?

    做了個切菜的動作。

    周武王笑道:殷商五百年江山,相國想一朝盡奪之?

    姜子牙點點頭。他明白,周武王選擇的是蠶食。

    但他仍舊不放心地道:難道陛下竟真如此大度無憂?

    周武王依舊笑道:我有應對之法。

    周武王的應對之法就是把王畿一分為三,其中兩份由他的親弟弟管叔鮮、蔡叔度親自駐紮。名義上是輔佐武庚,實際上當然是監視。

    把你死死地夾在中間,看你能翻出什麼浪花?但姜子牙隱隱還是有些擔心,周武王卻成竹在胸。

    事後證明,姜子牙的擔心是正確的。五年之後,果然血光沖天。但周武王實在也沒錯,因為他只是沒料到自己會死得那麼早。

    你可以知天知地,但總是不能知道自己為什麼死啥時候死。

    第三批名單的頒布終於讓大家鬆了口氣。這次他們終於猜對了,也等到了。有正有詭,乃為上法。若一味地追求玄幻,那絕不是歷史,而是小說,且是穿越類小說。

    這批名單是周武王的親人,尤其是他的弟弟們。周武王有同母弟七人,異母弟八人。他一共是兄弟十六人。好像總數不對,那是因為他還有一個哥哥叫伯邑考。

    除了老末的兩個弟弟年紀太小沒有分封外,餘下每人都收穫滿滿。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其中周公旦封於曲阜,亦即後來的魯;召公奭封於燕,即後來戰國七雄之一。

    第四批名單水到渠成,自然是外臣們,其中姜子牙因功勳卓著而獲首封,且采邑最大,在營丘,國號曰齊。

    所以齊桓公為春秋五霸之首那是很有家底的。

    當然,還有第五批名單,不過都是些小人物,略去不提。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