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奮鬥史(四) 第248章 巔峰之巔峰[9]黃甲稻草 (1)
    壓垮歐洲聯軍的最後一根稻草被後來不服氣的歐洲人稱之為」可惡的烏合之眾」,被中國稱之為」真正覺醒的力量」.

    與西亞和非洲沒有區別,中亞諸小國更願意又平和又願意出讓部分實實在在好處的中華帝國當老大.不同的是,歐洲大軍壓境,加上與之應對的中華軍隊,那可是幾百萬大軍的決戰,場外場內因素多到不可計數,沒有人敢於輕言判斷誰會勝利.因此,心向中華帝國的中亞諸國在如此浩大的戰爭面前,實在不敢表達準確意向,萬一中華帝國輸了呢!

    必須要學會左右逢源,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但這也算是小國弱國的一點點好處吧,就算一些睚疵必報的強國也不至於因此事後擺明了用拳頭找茬兒.要說搞了幾百年殖民主義的歐洲人,肯定很明白中亞各國心向著中華帝國,必要時也可以捅中華帝國一刀的想法.同樣知道中亞人希望白人全死光,危險啊危險.可是,此時此刻總不能惹急了土著啊!

    中華帝國對中亞各國也擁有過在中華軍隊兵敗時落井下石的想法既不責怪更不奇怪.小國的日子難熬,跟著勝利者走是他們必然的選擇.事實上的中亞諸國當然更多是以中華軍隊將會取得優勢,或說中華軍隊一定會取得戰爭勝利做著準備.

    既然敢發動世界大戰,哪怕通往非洲的能源航道被中華海軍提前到戰前封鎖,做為一個1000多萬平方公里的大洲,歐洲僅憑自身所有也足夠與中華帝國打一場處於世界大戰之下的戰役,雖然這場戰役是那麼浩大.只是前文提過了,基礎設施較差[供應並轉運三百萬大軍的消耗其實沒問題,但再多就有困難了,比之蘇聯畢竟有差距]的E國不能將全部戰爭物資機遇人員及時運抵前線,使歐洲聯軍有些束手束腳.於是,歐洲人的強盜特性毫不遲疑的顯露出來,又是逼迫暫時控制的中亞諸國出錢出物,又是縱兵搶劫平民財產.此間,殺人`放火`強姦……等等惡行絕然不可或缺.而物資充足的中華軍隊不但不幹那些缺德事兒,還調集部隊物資與裝備幫助靠近自己一邊的中亞百姓越冬.

    這樣的對比,在小範圍內或一般情況下並不算什麼,甚至可以說大如中亞戰場,缺少了部分物資的歐洲軍人有一些燒殺搶劫行為並沒有什麼不正常.說實在點兒,中華民族歷代軍隊系統於此也是罪行纍纍,要麼怎會有兵禍大於匪的說法.

    重興皇帝不是善人,善良的人當不了政治家或將軍,他從來沒要求軍隊秋毫無犯.與此同時,他又嚴格要求軍隊,」過份行為必須是面對確切的敵人.對於敵人,我們會有一定條件下的優待,卻沒有不可更改的紀律.這個時代要求中華軍隊,對敵人首先是刺刀與鮮血……但是,軍隊的力量決不能展現在其它方面,記住軍人與軍隊的尊嚴……」

    只要有了足以成為對手的對比,政治家或政客就會做出改變.我的意思是說歐洲的上層統治者自從看到中華帝國不可壓制的力量,雖然同樣俯視著弱小,卻也在教育著下面人不要將弱小者當成螻蟻.

    這其中有一點是一樣的.從歷史看來,中華民族對弱小也是俯視,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派頭.但是,東西方在具體行為上截然不同,中華民族對弱小像父親對兒子,無所謂吃點虧.西方人對弱小則像……像狼面對著肉.

    因為重興皇帝,中華帝國的特性有所改變,即一隻手保有原有仁慈的同時,另一隻手則握著閃亮的鋼刀.可歐洲人的特性卻難以改變,他們的主導者的特性根本沒有改變,僅僅是因為出現了對手,需要從政治上做做姿態.這樣的心理自然影響下面人,戰爭中的歐洲軍人的軍紀就難以控制了.於是,出現對比,結果自然十分鮮明……

    那是1916年春夏之交的四月,隨著中華軍隊的第一章二次突擊取得成功,歐洲緊急抽調部隊再進中亞,卻使被撕成兩半的聯軍成為希望送給中華軍隊的」品」字陣形.可此時哪管得了許多,陷進中亞腹地的兩百多萬精兵總不能不救.

    也就在這時,中亞各國做出了最終選擇.

    那是,中華帝國勝利,大家繼續是比較安穩的三流小國,恰當時侯還可以跟在中華帝國身後發點兒小財.歐洲聯軍勝了,中亞諸國即便不當亡國奴,也是必然的被掠奪者.小國,也是知道該出手就出手的.於是,他們打著」獨立自主,反對殖民主義」的口號出動了.

    歐洲人稱中亞諸軍為」烏合之眾」並非沒有道理,至少他們向聯軍進攻是不行的,哪怕是十分勇悍善戰的車臣士兵也不管用.可是,靠近中華帝國的土著軍隊在政治和戰場聲勢給了中華帝國相當的助力,靠近E國的土著軍隊則使歐洲聯軍的後勤保障鏈條出現了重大問題,於歐洲極為不利的惡性循環開始了.

    雖然後世中亞諸國的史書不可避免的`其實很正常的吹噓了自己在第一章二次世界大戰中所起到的作用,但中亞各族畢竟不是臉皮厚如城牆[也可說不要臉]的高麗棒子,沒哪個國家好意思過份誇大自身.二次大戰的主導勢力是中華帝國和歐洲,是這兩強之間的世界主導權之爭,中亞諸國只是在中華帝國親口承認的」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為我們的反殖民主義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大大縮短了戰爭進程」上盡情發揮.

    的確,雖然中華軍隊壓制住了歐洲聯軍,取得最後勝利完全在大部分歐洲人意料之中.可那要到什麼時侯?

    重興皇帝說:」要多打一年……歐洲聯軍堅持三年也不令人感到意外……」

    別瞧不起短短一年時間.咱把戰爭與商場對比,這一年就是贏利或虧本的關鍵.這麼說吧,中亞戰役如果多打一年,中華帝國最少要多花4000億華元.那麼,以原史二十一世紀的標準計算是多少呢?

    別嚇著,相當於七萬億人民幣或一點一萬億美元.如此之大的`也許要多付出的戰爭代價,並非隨著勝利到來就能從敵人身上拿回來.早勝利和晚勝利所獲取的戰爭賠款其實沒有區別.所以,對勝利者而言,勝利來得越早越好.那麼,做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管其本身價值幾何,於中華帝國最少值4000億.

    又拿數字來說話吧.

    戰爭進行到1916年初,兩大物資中轉站被部分控制的歐洲聯軍因為戰略物資損失越來越多,已不能毫無後顧之憂的作戰.及至中華軍隊第一章二突擊集群正式撕開對手陣勢,將敵人身後的戰場經營成一線,歐洲聯軍的戰略物資供應就只能達到百分之七十的要求了.於是,歐洲聯軍對土著人的迫害行為越發多了起來.

    其實,要說歐洲聯軍已到燃眉之急真不見得,百分之七十的供給量並非不能堅持.只要歐洲聯軍咬緊牙關,中華帝國不至於鐵了心打一場傷敵一千,自己的的確確要損失五百的戰爭.因為這個數字太大了,拿兩百萬軍人的生命去填一場戰役,但決定性勝利並不會因此而到來,之後的戰鬥肯定要繼續犧牲,打死了對手自己也遍體嶙傷,暗中的敵人跳出來怎麼辦?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