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奮鬥史(四) 第150章 終極決戰前的亂局
    提前交代部分主要細節,後面就不再浪費筆墨了,多一個物產豐富的省份很好,但小小棒子犯不上那麼重視.總而言之,棒子肯定趕不走倭國侵略者,但倭人想征服棒子……那要看中華帝國給不給機會?

    但然了,中華帝國總是要喊兩聲,要求倭國盡早退兵什麼的.說倭國不出戰略家,最重要一點就是倭國習慣於決不放棄嘴邊的肉.其實戰略家也捨不得,卻能該放則放.倭人既然不願放,那就慢慢耗著吧.1882年,還不是動手的恰當時機.兩點,一是先與協約國三強打出個結果才好.二是還沒逼得幾個棒子首領……放下.

    8月26日,中華帝國與YF的秘密談判失敗.其實,中華帝國在不放棄北非既得利益的前提下,甚至接受與YF一起控制蘇伊士運河,接受YF海軍在印度洋的存在,接受YF部分殖民利益的亞洲存在.分得澳洲利益的要求被Y國拒絕後也沒強求.只有一點堅持,那就是YF政治上支持,並象徵性的出兵幫助中華帝國打垮E國.

    YF離很遠,強大如中華帝國並不在意,但E國不行,那是必須壓制的國家,做為二流強國存在都不行,最少三流,最好不入流.

    YF沒法答應.國與國間的背叛與出賣太正常了,可要看什麼時侯.對強國而言,齷鹺和道義是共生的,什麼都求正義肯定強不起來,但毫無道義同樣不行.有所為有所不為是強國必需遵守的準則,太正派和太無恥都不行.

    YF正處在信任危機之中,但其它各國是因為這場戰爭的現實,在承認YF始終是強國的前提下,對它們的實力產生了懷疑.也就是說,YF不再是那種具備絕對實力的國家.可是,如果YF在此時此刻出賣了E國,那麼,YF的信任度就要徹底崩潰.連E國這樣有實力的盟友都說賣就賣,還有誰不能賣?

    那將比戰敗更可怕百倍.YF兩國對戰爭沒了把握,但終究不是怕事兒的,華德兩國鐵了心打下去那就只有打.但在此之前當然要大肆破壞對手的名譽,既然沒有出賣盟友,那也無需為秘密談判保密,也保不住啊!

    於是,盟國說協約國在強大時不斷欺凌弱小,一見形勢不對竟試圖靠一張嘴抹殺所有仇冤.協約國則說盟國對眼前的橄欖枝視若不見,棄和平於不顧,非要將世界拖入戰爭深淵,並卑鄙的妄想破壞協約國之間的盟約,為自己的野心實現無所不為.

    都是為了得到更廣泛的支持,嘴上的一切也就都是廢話了.戰爭,並不全靠槍炮說話,嘴皮子上的爭奪佔了很大一部分,第一章一次世界大戰尤其如此,難怪後世有人說:

    ……那是一場大多時間在談判桌上進行的戰爭,因為統治者發現起義軍是那樣強悍,他們所習慣的方式佔不到任何上風.直到1882年8月26日,YF與中華帝國徹底摧毀了談判桌,戰爭才進入了不可挽回的終極政治手段,最終的結果是——改朝換代.

    首先發起攻勢的是D軍,率先新開戰場的卻是YF聯軍.怎回事呢?

    協約國正因狂妄資本盡失,不敢得罪各方勢力,D國趁機在這半年時間裡購買儲備了一批戰略物資,加上此前節餘,足夠兩百萬大軍發起一場超大規模戰役……注意,D國所獲物資與中華帝國無關.雖然希臘投入了同盟國懷抱,但從中華帝國本土從海路運輸可指望不上,起碼不夠支持大規模戰爭,肯定不夠.事實上就是不可能,因為不管陸路海路,不管軍用民間,中華帝國能調動的運力之百分之八十多隻能滿足自己的軍隊作戰.中華帝國絕不缺戰略資源,但需要D國自己運輸.

    D國動了動嘴皮子,」尊重」YF收買意大利的條件,並願意適當的繼續增大意大利的利益獲取.就憑幾句承諾從意大利手中得到戰略資源,並通過意大利從M國買到資源.意大利表面上還是中立,卻徹底偏向了同盟國,只就是政客嘴裡不說,軍隊不動而已.也正因為這樣,意大利除了防備意外,將此外的儲備以相當優惠的價格賣給了D國.當然,意大利的需要比D國小得多,解燃眉之急沒問題,打世界大戰不夠.於是,意大利又做起了二道販子,在D國的授意下接過了與M國的合同,進口了M國物資後轉後賣給D國,大肆賺取豐厚的手續費.M國也很高興[白人稍稍有些難受],那YF的殖民地均以千萬平方公里計,不會缺了戰略物資,只能在沒有辦法的前提下以四倍市價收購.如此一來,只不過一小部分個人發了財,M國那麼大個國家不可能滿意,怎麼著也是大筆交易來得痛快.而YF能出兵對付意大利嗎?

    那樣一來,不但多了個頗具實力的敵人,還要得罪M國.很顯然,不能那麼干.有了這樣的中間人,繼續經濟封鎖D國已經沒有重大意義了,連帶著軍事封鎖也不如此前重要.D國海軍受中華海軍的建軍思想影響,發展出了一支不以噸位為重點,而是強調隱蔽性和機動性的精幹海軍.當然,以D國的科技實力和工業水平,肯定為重型海軍做著技術儲備,只要擁有了優良的出海口.

    重興皇帝為此很可笑.原史中,M國通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財從世界第一章一經濟大國一躍而成世界第一章一強國,這現史中的M國還是發起了戰爭財.所不同的是,如果按人均收益計算,佔了最大便宜的是意大利.左右逢源的它幾乎一槍未發,卻吃了東家吃西家.需要說明的是,意大利很早以前就有意無意的幫著D國了.因為它一直是中立的,怎會放過發財的機會,只是沒有大宗貿易就是了.而意大利如此變相的投向盟國一方,其最大的付出是認D國當老大,正式了說就是在必要時刻承認D國的領導地位.問題是意大利在軍政上從來不是老大,只認一個老大還代表著地位提升了,歐洲老二啊!

    但是,按絕對獲利來說,卻是中華帝國所得最多,誰讓給協約國背後捅刀子的兇手是西部自治區呢.西部自治區所轄,論資源相對比東部豐富,論人工比東部便宜很多,論工業也頗有競爭力.論綜合實力,西部自治區可以與任何一個強國一戰,比白人M國還要強上三分.而發戰爭財既是西部自治區提出也是西部自治區為主進行.而且,以重興皇帝的先知先覺,以M國的商人特性,發戰爭財不可能就那半年.不光如此,打完了仗後要重建啊,而那時的華德兩國已不是兄弟了,中華帝國只可能在戰後重建的超級大蛋糕上分到必然屬於自己那一塊.想得到更多就要靠M國動手了.

    所以說,M國在第一章一次世界大戰暨之後數年的戰後修養期獲取的利益,竟然有百分之七十歸了西部自治區.西部自治區自身留了四分之一發展,剩下的都歸了誰,還用偶說嗎?

    除了中華帝國,其它所有交戰國都是越打越窮……中華帝國也沒越打越富啊.不說取勝後的戰爭利益,戰爭進行當中的錢絕對像流水一樣嘩啦啦往外淌,中華帝國只不過在摘取勝利果實前,支出比收益多,之後…後世有好事專家調查計算過,僅在戰爭結束前,中華帝國就靠西部自治區抵消了[戰爭]總支出的百分之五十五.而中華帝國在第一章一次世界大戰光軍費開支就是——白銀七億兩.

    又說到後話了,且說D軍.D軍之次進攻不是面對最順手的F國,而是將主力部隊向奧斯曼攻擊前進.,對YF聯軍則採取了戰略守勢.從不瞻前顧後的D國軍方堅信,以進攻見長的D軍也會是防禦戰的好手.不管怎麼樣,反正是在F國境內動手.

    D軍有把握,但隱蔽與欺詐是需要的.從八月上旬開始,色當一線的D軍調動頻繁,以預備役部隊填充前線,將部分精兵調到了奧地利.到月底,D軍準備了四十萬大軍,隨時準備發起雷霆一擊.

    此戰一是為了接應中華遠征軍入歐作戰,還有華德兩國共同的戰略觀點,即一戰將猶豫不決的奧斯曼揪出協約國,打通盟國兩強的陸路聯接.不過,幾十萬大軍的動向瞞不了多久,奧地利到土爾其之間的政治形勢錯綜複雜,就算身處同盟國的奧地利和希臘也有親協約國份子,何況本在奧斯曼控制下的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

    所以,D軍的攻擊態勢剛一擺開,聯軍已經先下手為強,增加到五十萬的Y國本土陸軍中的二十萬人配合七十萬F軍向D軍色當防線進攻.見D即敗的F軍好像揚眉吐氣了,D軍被優勢兵力壓制住了,想打攻勢防禦看來很困難.戰鬥精神是差點兒,但F軍肯定不弱,只是棋差一招束手束腳,這次……可惜,色當防線的工程質量真是沒話說,那可是F國人自己的功勞,被D國人充分利用了.

    接著,在奧斯曼歐洲部分的聯軍也向希臘展開了進攻.以使D軍失去最忠誠的接應.再有YF海軍向愛琴海挺進,哪管得了地中海沿岸沒有穩固的基地,先轉駐到土爾其,以相機佔據希臘領海.聯軍此舉在戰略上倒與盟軍先打倒奧斯曼大同小異.不一樣的還是出發點.陳舊的奧斯曼海軍擁有無與倫比的本土防禦佈局,還有E國黑海艦隊協助,實力不如中華海軍倒也罷了,竟讓一個師[陸戰三師]中華帝國海軍陸戰隊員登陸希臘就顯得太沒用了,雖說新建不久的黑海艦隊很弱小.所以YF海軍必須勉為其難.

    稍後,E軍也主動向中華軍隊展開進攻,並試圖向對手兵力相對薄弱的高加索挺進,那裡是石達開部和聶士誠遠征軍的結合部.謝羅廖夫的主力精兵繼續和石達開主力對峙,大批的農夫因此穿上了軍裝充當炮灰,這可是最後拚命的時侯.

    聯軍在整個戰場上,唯有羅馬你亞西北部守軍為避D軍鋒芒進行了徹底.唯有杜克將軍的大軍採取守勢.

    在這個前沿交戰,後方調兵遣將的期間,發生了一件極有影響的事件.那就是YF海軍在西西里島和吉蘭角之間被攔截了七十個小時,攔截者是正在那裡進行封鎖[演習]的意大利海軍,理由是YF艦艇侵入了意大利領海.

    是的,雖說有一定賭博成份,並且是在D國的指使授意下,但也說明意大利確認了戰爭形勢,想要撈取更多利益.當然,意大利並非決心參戰,而是緊緊抓住了協約國不敢得罪人的心理.事實就是那樣,聯軍不敢向意大利海軍開戰,何況意大利海軍相當先進.

    就艦船設計製造水平來說,當時的世界上還沒有一枝獨秀的國家.中華帝國的技術含量稍高一些,設計思想領先,但技術底蘊和工業集成化使成品的綜合性能並不明顯超出,性能均衡性最好的是Y制艦艇.而D國艦艇的防護性能優異,F國人對艦載火力有著特別偏好.而意大利人在艦船設計上也是很有特點的,不顯山不露水的為世界海軍發展做出過相當貢獻.這樣一個頗有技術實力和思想閃光點的國家,又與D國和中華帝國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技術交流,營造出的海軍決不是YF願意招惹的.

    還有,YF海軍為了堅持長期作戰,派出了一百多艘作戰艦艇,但為了堅持長期作戰,為了能使土爾其的海軍基地可供YF海軍進行戰備使用,艦隊裡更多的是裝載著大量消耗物資長備物資的後勤支援船.這要說和突擊性能一流的意大利海軍打起來,戰略上的失敗暫且不說,戰術上也受不了——

    意大利對YF艦隊的阻截的確使盟軍做好了應對準備,使中東暨地中海大戰最高潮部分的海軍成為配角,但YF也好好的給世界上了一課——什麼叫能屈能伸.

    其實,就是YF艦隊及時趕到了戰場,最多不過擊敗中華海軍,對陸上盟軍的影響卻很小.因為,對當時諸強國的身管火炮而言,博斯普魯斯海峽太狹窄了.而在中東和東南歐駐防的聯軍擋不住世界上最強大的兩支陸軍的進攻.當那兩支無敵陸軍隔海相望時,代表著博斯普魯斯海峽被徹底封鎖了.

    誰都相信,如果協約方海軍勇敢的殺進海峽,威猛的艦炮會給盟軍造成更多人員傷亡.可是,那樣的戰鬥是毫無意義的,只要對手稍有實力,成本高昂的海軍與陸軍硬拚消耗的結果永遠是輸,何況是面對火力與戰鬥力最凶悍的同盟兩強——以上摘自

    以上所述不是協約國就是D國,那麼中華帝國呢?

    中華帝國不再留手.陳玉成已將遠征非洲的部隊指揮權轉交給了吳成渙將軍,自己秘密抵達了拉塔基亞,興奮的第一章八師重回首任師長麾下,同時還有第一章一師全部和第一章十師一部.更前一段時間,賴文光的快反部隊也陸續運動到了敘利亞.這樣一來,陳玉成手下匯聚了四個個一流主力師的十萬精銳部隊.

    此前,主力轉駐克里特島的海軍在希臘的密切配合下,不斷襲擾打擊著以奧斯曼和E國海軍為主的聯軍艦隊,並趁機將潛艇部隊佈置在了愛琴海星羅棋布的島嶼之間.很顯然,出擊太遠的中華海軍雖有幾艘戰列艦,終究還是沒有與以YF為主的聯軍艦隊硬碰硬的實力,海域狹窄且島嶼眾多的愛琴海需要充分利用,秀美的愛琴海免不了被戰火侵染.

    1882年9月3日,聶士誠`高起才`陳玉成與賴文光同一天接到進軍命令.命令中說:消滅或擊潰敵酋杜克上將所部,跨過博斯普魯斯海峽,讓偉大的中華帝國國防軍揚威歐洲,徹底洗刷掉侵略者給我們的恥辱,奪回滿清政府丟失的一切尊嚴……

    也是在這一天,D軍東線部隊也接到了進軍命令,目標同樣是博斯普魯斯海峽.D軍當面之敵較弱,進軍路程卻較遠.也許,兩支最強悍的陸軍將以敵人為試題展開競爭,誰是天下第一章一?

    不管誰是天下第一章一強軍,從那一天起,到戰爭分出勝負之前,血與火像雪崩般不可逆轉了.在數千門大炮的前奏伴隨下,百萬鐵血軍人邁開了不可阻擋的步伐……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