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奮鬥史(四) 第38章 咱也要發戰爭財 (1)
    二月裡,回轉的船隊帶回了YF封鎖物資向D國流通的消息,中華帝國隨之向YF提出了抗議……嗨,雖然重興皇帝不喜歡抗議,更喜歡威脅.可中華帝國既不想立刻攙和進歐洲戰爭,封鎖琉球和倭國不能有力打擊YF的戰爭潛力.跑遠了吧,海軍又沒有打垮YF遠東艦隊的實力,艦艇沒法像製造步槍那麼簡單,有艦艇還沒有那麼多優秀水兵.

    不過,中華帝國怎麼著也不會窩窩囊囊的光抗議了事,不加幾句威脅對不起國家威望.做為大國都明白的隱形資本最雄厚的國家,任何一個舉動都令人不敢輕視.中華帝國目前最大的隱形資本是在小農經濟逐漸被打破後的龐大內部消化能力,而擴大外需的目標完全可以M國為主,何況還有半個觀望的歐洲.

    此前,中華帝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國雖然D國,其實YF與中華帝國的貿易額也越來越大了.所謂威脅,是中華帝國通報YF大使說:」既然YF限制中華帝國與德意兩國間的貿易往來,那麼D國自然也會限制中華帝國與YF的貿易……中華帝國乾脆雙方都不得罪,暫時中斷與所有交戰四國間的貿易好了.」

    中華帝國除了需要較長時間進行戰爭準備外,同樣要發戰爭財.所以,絕對要抓住YF的軟肋才行.目前就這樣威脅最適合,雖然D國更著急,可YF的損失一樣很大.偏偏YF還不能以相同辦法威脅中華帝國.要知道,中華帝國從YF進口的主要是工業成品,以豐富國內市場,同時彌補自身生產力不足.而YF要是進行對等報復,只會促進中華帝國工業化進程加快,最多給中華帝國製造小小一點困難.

    因為,YF從中華帝國進口貨物除了少部分對等的工業產品外,還有手工業品.當然,第一章二項並不重要,讓那些工藝品愛好者忍耐就是了.可重要的是第一章三項最好最好不要中斷,那就是與D國相似的需求——礦產資源.

    前文說過,原史中國的大用量礦藏,除了煤炭以外,要麼是貧礦或提煉困難的拌生礦,如鐵礦.要麼就是先天缺少,如銅礦.不過,造物主用稀有礦藏彌補了中國,如鎢~銻~鈦~釩~稀土等等等等,這些礦藏最大出口國自然是中國,正好一得一失.

    可現史的中華帝國面積之大已超過E國,毫無大用量礦藏稀缺之撼,這是D國所急需的一部分.稀有礦藏自然還是中華帝國儲量最豐,門捷列夫在1860年從撲克牌中偶得靈感,發明了元素週期表,十幾年過後,不少稀有元素的作用已被幾大發達國家熟知.YFD當然均在此行列,所以中華帝國哪用著急,那是這幾國都急需的重要物資.

    是的,中華帝國根本不急著賣,礦藏埋地下怎麼也不會失效,拖一段時間後,肯定價格飛漲呢.或者說無需必賣到歐洲,M國會要,停戰後的E國不會連這種面子都撐著,當然也要,還有其它較發達國家還是要.但正在交戰中的幾國卻急著立刻用.

    哎,這個神密的東方古國,虛弱時是吞不下嚼不爛,強大了則處處佔得先機.赫爾利和拉德貝在中華帝國的生活是那樣愜意,只要不涉及國與國間的利益……

    很明顯,YF少了中華帝國的必要物資供應是不行的.因為,除非策反意大利,壓制住D國,否則非洲航線的安全性絕對值得懷疑,只有從中華帝國獲取,德意海軍才不好攔截.同時,一些稀有礦藏是中華帝國獨有的.

    幸好,YF對中華售D物資的封鎖令有些彈性,赫爾利和拉德貝請求中華帝國給予幾個月反應時間,以便將情報送回歐洲並接到回復.

    重興皇帝不像俾斯麥一樣在賭,他對YF的最終屈服相當有把握.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不再像古代那樣,兩個國家打了半年,稍遠一點的國家都不知道.雖然電子通迅手段還是那樣原史落後,但以軍艦為代表的武器平台已能縱橫萬里了,從哥倫布開始,人們眼中的世界的確越來越小,國與國間的相互牽扯越來越多,敵我之分越來越模糊.這是在政治上,文化上也是如此,而經濟上的互通有無自然是另外一大項.所以,原史兩次世界大戰中,做為白人世界的逃逆者,M國卻能在兩頭獲利,並由此踏上了世界巔鋒.相對來說,現在的中華帝國比原史一戰前的M國實力更強大,交戰雙方更不願開罪.其實,俾斯麥想法對YF來說並不錯,YF之於中華帝國,當然是防備之心更強,可並非絕無一點化敵為友的想法.事實上,如果YF真能痛下決心,中華帝國還真不知怎麼辦才好.

    不得不承認,仇恨是一回事,威脅是另一回事.Y國有著世界最強的海軍,對中華帝國的威脅與限制最大.而D國陸軍雖強悍,卻不見得比中華陸軍更強.而且,陸軍終究是陸軍,E國人行,但更強三分的D國陸軍偏偏沒有威脅中華帝國的能力.重興皇帝雖大權在握,但性格實際的他,在賭博式的更大利益和當時之國家安全更有保障間,不一定選擇前者,因為聯合YF明顯比聯合德意更容易取勝,而且,YF應該不歡迎中華軍隊打進歐洲,這樣中華帝國還不用費力氣.

    這之後,打敗挑戰者後的聯盟很可能翻臉,漸漸將演化出第一章二次世界大戰,中華帝國並不會失去報仇雪恨的機會.其實,加入哪一方都有這可能,就如三十多年後的二次大戰就是在華德兩大集團間展開.

    當然,事實上的YF捨不得放棄亞洲殖民地,後世史家稱YF兩國是」因小失大」,只是這個[小]也的確太大了,也難怪YF捨不得.不過,當時的YF」盡量穩住中華帝國一段時間」是其既定戰略,也的確需要從中華帝國獲得一些重要的戰略資源,所以,兩國最終只能專為中華帝國部分放棄封鎖,那是在六月初,YF駐華大使接到授權.

    所謂部分放棄,當然不能對D國毫無限制,YF同意中華帝國與D國的交易繼續,但在數量上要求中華帝國保守一些,不能D國要多少給多少,否則YF軍隊只能進行攔截.做為補償,YF願意增大從中華帝國進口物資的數量,只希望中華帝國一視同仁,也允許YF只付百分之四十硬通貨,餘額由中華帝國所需的技術和設備交換.令人沒想到的是,YF不但需要礦產資源,兩個造船大國竟然還需要中華帝國幫著建造部分大型貨船.不過,稍一思考也就明白了原因,戰爭中,船舶的消耗極大,需求自然相應大增,所以有能力建造大型貨船的造船廠都進入戰時體制,以保證軍用艦船為主.可YF兩國,特別是Y國,海運堪稱其國家生存命脈,戰爭一樣使貨船需求量大增,兩方面需求相加,強如Y國的造船能力也吃不消.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