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的重生 第十三章    拉開國際化的序幕 (3)
    李東生不同意這一方案,在他看來,TCL多媒體是一家高成長性的贏利企業,而湯姆遜彩電已陷入虧損,所以應該依據對未來36個月的贏利能力和現金流折現作重新的資產評估。根據這一新的估值方式,TCL彩電業務被估成6億歐元,而湯姆遜公司的彩電業務估到2.1億歐元,雙方按照2︰1的比例成立合資公司。為此,湯姆遜公司同意投入9000萬歐元作為補償,其中7000萬歐元以知識產權方式兌現,另有2000萬歐元的現金。TCL多媒體在新公司中占2/3股份,湯姆遜公司占1/3。當時,TCL多媒體除了彩電業務外還有DVD播放機業務,並持有TCL移動通訊有限公司部分股權。按照併購方案,TTE成立後,TCL集團將TCL多媒體持有的TCL移動通訊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剝離,再將DVD播放機業務和彩電業務整合,使TTE成為TCL多媒體全資子公司,最終湯姆遜占TCL多媒體29%的股權,派兩人加入董事會,TCL集團占37%股權,並繼續控制董事會。

    這一系列的併購談判是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密集完成的,雙方均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和積極性。2003年11月3日,在香港會談的三個多月後,李東生與達哈利在廣州白天鵝賓館簽署了併購的諒解備忘錄,廣東省長盧瑞華出席。

    TCL併購湯姆遜彩電的新聞在中國乃至全球家電界都投下了一顆震撼彈。第二天,它幾乎佔據了國內和國際主要財經媒體的頭版,被認為是「中國企業首次在主要產業領域經濟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對中國企業的崛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通過這筆「蛇吞象」式的併購事件,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企業的雄心和能力。它也成為當年度最重要的國際公司新聞之一。

    根據雙方的約定,正式的併購協定將在2004年1月簽署。而這一年,正是中法文化年,2003年剛剛就任國家主席的胡錦濤將親自赴法訪問,作為中法最大的企業合作項目,TCL與湯姆遜公司的合資儀式將由兩國最高領導人共同見證。

    法國方面為了表達對李東生的敬意,邀請他出任「法國文化年」中國區榮譽委員會主席。法國總統希拉克在巴黎愛麗捨宮親自授予其國家榮譽勳章,而在希拉克訪華期間,李東生受邀出席重大的國事活動……這讓李東生儼然已經超越了一個企業家的地位,在迅猛而來的中法交流的政經熱潮中,贏得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尊榮。

    然而,就當榮耀環身、掌聲響徹四周的時候,李東生仍然心存疑慮。

    2003年12月,湯姆遜公司向TCL遞交了彩電業務的最新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03年第四季度湯姆遜彩電運營收入5.08億歐元,但彩電業務全年預計虧損1.24億歐元(13.06億人民幣)。這一數據與幾個月前談判時預估的虧損8000萬歐元又惡化了很多。相對應地,TCL彩電業務2003年在國內的贏利約為5.3億元,海外贏利約8000萬元,合計6.1億元人民幣,不及湯姆遜公司消費電子業務虧損額的一半。雖然湯姆遜公司當年的虧損不會轉入合資公司,但經營狀況的惡化對併購之後的經營會產生持續的影響。

    李東生和嚴勇及摩根士丹利商議後決定緊急剎車,推遲協議的草簽。

    他們的決定讓湯姆遜公司焦急萬分,香港代表在第一時間趕到惠州。很快達哈利的遠洋電話也打了過來,他懇請李東生去一趟巴黎,並明確表示,有什麼要求都可以提,湯姆遜公司方面會很積極地進行配合。

    此時,作為投資顧問的摩根士丹利擬訂出了一份可以「讓湯姆遜公司主動提出拒絕」的方案,其中的很多附加條件都是在前期談判中對方所堅決不願意接受的內容。1月23日,李東生帶著這份方案親赴巴黎。雙方談了幾天,在預定簽約的前一天27日從下午談到凌晨三點多,多番拉鋸之後,湯姆遜公司幾乎接受了全部條款,雙方握手草籤文本,並讓各自律師的團隊準備正式文件。

    雙方最終達成的協議是:湯姆遜公司以不同形式再支付重組費用5000萬歐元。至此,湯姆遜公司在合資公司內投入資源總價值超過3億歐元,獲得TTE33%的股份。而TCL多媒體沒有支付任何現金,拿回了估值超過3億歐元的湯姆遜彩電業務資產,其中有7000萬歐元的現金。當時李東生和團隊對這份協議是滿意的,摩根士丹利和波士頓團隊也舉杯相慶。

    2004年巴黎時間1月28日晚,在法國總理府,李東生與達哈利正式簽署了合資協議,TCL–湯姆遜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TE)正式成立。站在李東生背後,見證簽約儀式的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法國總理拉法蘭。據預測,TTE在2004年的彩電產銷量將達2000萬台,把第二、第三位的索尼、三星(1700萬∼1800萬台)拋在後面。

    雙方約定,5月前完成所有合同和協議的談判,7月1日合資公司正式運作。

    第二天,TCL多媒體的股價在香港聯交所應聲上漲。

    在當時,沒有任何人懷疑,這是一個受到政府和資本市場共同祝福的「世紀合約」。

    阿爾卡特:又一個送上門來的獵物

    就當TCL準備一口吃下湯姆遜彩電的同時,又一個「法國獵物」送到了門口,它看上去竟也是那麼的誘人。

    李東生在巴黎期間,湯姆遜公司的前任CEO、時任法國電訊董事長的布頓登門拜訪,他給李東生介紹了另一樁生意:阿爾卡特的手機業務。布頓是法國政商兩界的能人,在湯姆遜公司任職期間和李東生見過,此次併購談判,他也在當中斡旋撮合。他當時擔任法國最大的國營公司法國電訊的董事長,是阿爾卡特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阿爾卡特是一家與湯姆遜公司有著同樣悠久歷史的法國電子業巨頭,它創建於1898年,是電信系統和設備以及相關的電纜和部件領域的世界領導者,業務遍及全球130多個國家,擁有12萬名員工。5年前,阿爾卡特拓展了手機業務,但作為系統設備的廠商,它的終端產品業務表現始終不盡如人意,董事會決定將其出售。

    對於這項併購,TCL內部似乎沒有多大的分歧。當時,TCL的手機業務正處在前所未有的頂峰,通訊團隊雄心勃勃,早有海外併購的需求。國內的手機市場如火如荼,但是也隱約出現了成長的瓶頸,手機產品的生命週期非常短,企業要想生存或者很快適應市場變化,必須不斷研發換代新產品,但每一款產品都需要巨大的研發投入,必須在產品生命週期達到更大的銷量才能獲得較好的收益。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通過業務國際化擴大銷量是在當時最可行的辦法。在過去的一段時間,TCL已著手篩選潛在的併購對象。萬明堅相中了西門子,它既有GSM專利,同時手機非其主業,本身也有出售的慾望,但西門子開出了令人無法接受的價碼,併購一事只能作罷。

    此時,阿爾卡特的出現無疑令人喜出望外,在與布頓見面時,李東生當場表示有意向考慮併購阿爾卡特手機業務。

    阿爾卡特表現得與湯姆遜一樣積極。阿爾卡特董事長提出,因為也有其他談判對像已經進行,此交易必須速戰速決,並給出3個月內談判達成意向的時間表。李東生在瞭解阿爾卡特手機業務的基本情況和對方的合作條件之後,承諾兩周之後就派員赴巴黎談判。

    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合併財務報告,在2001年和2002年這兩年中,阿爾卡特移動電話部門淨虧損分別為4億歐元和1972萬歐元;2003年,阿爾卡特的手機產量為770萬部,銷售額為8億歐元,產生了7440萬歐元的虧損。這讓它在競爭白熱化的手機市場上舉步維艱。事實上,TCL並非阿爾卡特第一個談判對象。因為與LG、摩托羅拉等國際巨鱷無法達成保留員工和品牌的協議,阿爾卡特才轉向中國企業。

    李東生回國後,立即將此計劃和TCL移動通訊有限公司團隊及合作夥伴王道源先生商量(他擁有TCL移動通訊有限公司約30%的股權)。聽了李東生的介紹,他對此很感興趣,答應自己帶一個小組赴法談判。王道源是香港最早的電子工業家,擔任過香港早期最大的康力電子公司的董事,後自己創辦了香港「港華電子」,投資過康佳,和李東生相交20多年。王道源帶著郭愛平等人春節期間奔赴巴黎談判。初步交流分析後,他們對這一項目的判斷是:阿爾卡特雖然在中國市場上擠不進前20名,但這個品牌還有700萬部的海外市場,而且主要在歐洲、拉美市場發展;而TCL的市場95%在中國,渠道互補效應很明顯,兩家企業的年產能相加,可達到1800萬部,與LG當年的銷量差別不大,有希望進入第一方陣。而更誘人的是阿爾卡特在2G、2.5G等領域的技術積累,如果單靠TCL自身發展,恐怕至少要5年才能達到阿爾卡特目前的技術水平。至於對方的業務虧損,併購之後如能利用TCL移動通訊有限公司工廠的效率成本優勢及市場的協同效應,能夠減少虧損,增加收益。

    相對收購湯姆遜公司的多媒體業務,收購阿爾卡特手機業務這個項目交易結構比較簡單。對方沒有工廠,只有銷售服務機構和法國巴黎、中國上海兩個研發中心,僱員也較少,整合的工作量沒那麼大。阿爾卡特在歐美市場是一個口碑非常好的品牌,特別是在法國市場,有很高的認同感,通過收購當地企業獲取成熟的產品品牌、銷售渠道、研發基地,對於TCL手機的國際化發展有很大幫助。

    種種分析表明,這看上去同樣是一場不錯的聯姻。當時李東生正忙於和湯姆遜公司的正式合資合同及商標授權、技術轉讓、業務接收、員工僱用等協議的談判,他就將阿爾卡特的談判全權交給了王道源和郭愛平。

    郭愛平畢業於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工程博士,後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習投資和企業管理並在美國企業工作多年,2001年回國就加入TCL移動通訊公司。他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海外工作經驗,工作勤勉盡職。

    由於雙方合作意願強烈,加之競爭對手虎視眈眈,TCL未委託咨詢公司開展盡職調查,只派出自己的團隊進行了業務調查,並聘請摩根士丹利和安永協助談判。談判進展順利。

    最終雙方的協商結果是:成立一家新公司——TCL–阿爾卡特移動通訊公司(簡稱T&A),阿爾卡特注入4500萬歐元和2G、2.5G的專利知識產權,包括600多名在歐洲的研發人員和業務人員,以及在拉美和中國的業務團隊及上海研發中心約500名工程師一起轉入,並獲得新公司45%的股份。按約定,這一股份可以在3年後根據當時的價值換為TCL通訊的股份,上不封頂,下限為5%。當時TCL移動通訊有限公司正在籌備分立上市,原設想在公司上市之後再吸並T&A。這意味著一定時期內,將存在兩個獨立的法人實體:TCL通訊,以及TCL通訊附屬的合資子公司「T&A」。這種安排為日後的整合埋下了「地雷」——TCL通訊和T&A依然各有自己獨立的管理系統、銷售渠道及兩個品牌。

    2004年4月底,就在收購湯姆遜彩電的三個月後,TCL與阿爾卡特在巴黎簽訂合作備忘錄,籌建手機合資公司TCL–阿爾卡特(T&A)。TCL通訊投入5500萬歐元,擁有55%股權;而阿爾卡特則付出現金及全部手機業務作價共4500萬歐元,占45%的股權。阿爾卡特手機部門的僱員全部轉入合資公司。5個月後合資公司正式成立運行,總部設在香港。

    2004年9月,合資公司如約正式投入運營。根據此前的諒解備忘錄,阿爾卡特作價4500萬歐元的資產包括兩個研發中心的固定資產淨值作價加現金;其客戶網絡、經驗豐富的銷售與營銷管理團隊、知識產權以及擁有幾百名成員的歐洲巴黎的研發團隊、中國上海的研發團隊不作價轉入合資公司;TCL通訊投入5500萬歐元現金,合資公司的淨資產約為1億歐元。

    交易雙方都樂觀預期,合資之後的T&A將大有可為——按照新團隊提供的經營預算,從2004年9月份到年底,新公司可實現盈虧平衡,而到了2005年,就可以贏利。

    匆匆過去的2004年,對於李東生而言是繁忙而快樂的。兩次重大的併購行動讓TCL的國際化戰略躍上了一個新的平台,他的名聲走出國門,成為最受歐洲產業界關注和歡迎的中國企業家。他被美國《時代》週刊和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為「2004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5名商界領袖」;被美國《財富》雜誌授予年度「亞洲最具影響力的商業領袖」稱號,上了當期雜誌的封面;他還被中央電視台評為2004年的「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還授予他年度「最受關注企業家」的稱號。

    TCL在這一年的大膽併購也同樣鼓舞了其他的中國企業。2004年7月,上海汽車斥資5.6億美元收購韓國雙龍。12月8日,國內最大的電腦製造商聯想集團宣佈以17.5億美元收購IBM的PC業務。

    那是一個騷動亢奮的年份,世界讓中國企業展開了新的想像。然而,對於李東生和柳傳志等人來說,國際化的考驗才剛剛開始,而未來的局勢變幻,比他們想像的要嚴峻得多。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