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話說到心坎裡把事做到點子上 第1章 這樣的話,請換方式說 (1)
    長話,要縮短了說

    「言不在多,達意則靈。」無論在什麼場合,講話要語不厭精,字字珠璣,簡練有力,使人不減興味;冗詞贅語,嘮叨囉唆,不得要領,必令人生厭。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由時間組成的。信息時代的今天,每個人都有幹不完的事,都有無窮的慾望等待著去實現,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因此,無論是領導講話還是員工做推銷,或是熟人朋友之間的閒聊,都一定盡量長話短說,千萬別囉哩囉嗦,沒完沒了。

    長話,不僅是對他人不負責,而且也是說明自己說話的歸納能力還有待改進。有這樣一個囉嗦的故事。

    一個書生,一日外出遊玩。走到外地突然想起家中皮箱裡的一件棉被需要拿出來曬曬太陽,以防長霉,於是他寫了一封信託人帶給他父親,信是這樣寫的:

    我最尊敬的父親大人、爸爸:您好!請您將我那衣櫃裡的皮箱打開,將皮箱裡的棉襖,我過冬天穿的棉襖,已穿了三個冬天的棉襖,箱子中唯一件棉襖小心地拿出來,拿到太陽底下來,放到曬衣架上,拍拍打打,打打曬曬,前面拍拍,後面拍拍,翻過來拍拍,拍掉上面的灰塵,打松一點衣裡的棉花,再當著太陽曬上三個時辰。在太陽下山前收起來,收時再拍拍打打,打打拍拍。再照原樣放回櫃中皮箱裡去,至此,我不再囉嗦了,不再多說了,估計大人您也聽懂我的意思,我就此打住,不再強調了,一切就這樣,就這樣吧,拜託您了……

    這顯然是一個諷刺笑話,一句話完全可以說明白的話,這位囉嗦先生硬是講了幾頁紙。

    許多長話是純粹的囉嗦,是完全沒必要的。說話簡單明瞭是最打動人,因為人的注意力有限,你說得太長,人家不方便歸納提煉主題。因此,古人說話有「惜字如金」「要言不繁」之說。

    一次,馬克吐溫與雄辯家瓊西M得彪同乘一條船。船行數日後,兩人應邀參加一次晚宴。席上,演講開始了。馬克吐溫第一個滔滔不絕、充滿情感地講了20分鐘,贏得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然後,輪到得彪演講,得彪站起來,面有難色地說:

    「諸位,實在抱歉,會前,馬克吐溫先生約我互換演講稿,所以諸位剛才聽到的是我的演講,衷心感謝諸位認真地傾聽及熱情地捧場。然而不知何故,我找不到馬克吐溫先生的演講稿了,因此我無法替他演講,所以,請諸位原諒我坐下。」

    馬克吐溫被他一番話鬧得哭笑不得,向得彪投去略帶抱怨的目光,然後無可奈何地聳了聳肩。

    從故事中可以看出,長話短說最重要的就是說出你要談論的主題,其餘的客套話盡量少說或不說,這樣你的聽眾才不會感到心煩意亂。

    把短話說長,不容易,但把長話說短更不容易。有用的話,不在多,而貴在精。人類最有效率的話,就是短語。部隊裡的常見短語:立正、稍息、向右看齊,保證完成任務……

    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留下的成語,詞組等都是人與人長期門交流的智慧結晶。平時,我們日常交往中用得最多的有:早上好!你好!謝謝!請!對不起!十分報歉!……

    在情人世界裡,情人可能要講千言萬語,但這千言萬語之中男人最能打動人的話,只有三個字——我愛你。由此可見,感人的話,打動人心的話,都不在長,而在於精。

    丘吉爾,是美國歷史上一位有獨特魅力的首相。有一次,他被邀請到劍橋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當時,丘吉爾十分忙,但他還是答應了了出畢業典禮。劍橋大學的大禮堂裡坐得人山人海,許多學生都想親睹首相風采。

    丘吉爾準時到達會場,他直接走向演講台站在台上,而後慢慢地脫下他的大衣交給隨從,接著摘下帽子後,目光緩緩地在聽眾身上移動,一分鐘後,他激抑地說出一句話:永不放棄!

    說完這句話後,丘吉爾又穿上了大衣,帶上帽子,步行離開了會場,整個會場鴉雀無聲,一分鐘後,會場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永不放棄!永不放棄!

    這是丘吉爾一生中最後一次演講,也是世人認為最精彩的一次演講。

    「要言不煩」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人們講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煩瑣。而如果一個人的演講「要言不煩」的話。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940年,處於歐洲反法西斯侵略最前線的英國,由於黃金外匯枯竭,已完全無力按照「現購自運法案」從美國獲取軍事裝備。只好求助於羅斯福總統,而羅斯福必須說服美國國會暫時終止「現購自運法案」。才能繼續向英國提供援助。但是,一些目光短淺的議員拒絕給英國以支援。

    為此,12月17日,羅斯福在國會就全力支持英國的議案發表了演說:「尊敬的女士、先生們!如果我的鄰居失火了,而我擁有澆花的水管,我應該把水管馬上借給鄰居滅火,而不是討價還價。因為我幫鄰居滅火時。也避免了火勢蔓延到我的家!」

    熱烈的掌聲響了起來。羅斯福通過比喻和假設說明了英國和美國唇亡齒寒的關係,一語驚醒了本來持反對意見的議員們,最後,美國同意大力支援歐洲反法西斯戰爭,贏得了丘吉爾和斯大林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領導人的高度評價。羅斯福的演講可謂是「要言不煩」的典範。

    語言簡潔是以最經濟的語言,輸出最大的信息量。簡潔的語言常常能比繁冗的話題更吸引人,它體現出說話者分析問題的快捷和深刻,是其認識能力和思維能力高超的表現;它能使聽者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有用信息,有助於博得對方的好感;它是說話人果斷的性格表現。說話簡潔會給人一種生氣勃勃的現代人的感覺,尤其為人推崇。所以我們要努力培養自己簡潔精煉的言語風格。囉唆話,一定要言簡意賅地說,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學會簡潔是必過的一關。

    直話,要轉個彎說

    轉著彎說話是用婉曲含蓄的話來烘托暗示。直語易傷人,何不繞個彎。同樣的表達,同樣的目的,繞一個彎兒就能圓滿,何必弄得目的達不到還得罪了對方。

    直話多半都是直指他人缺點的話,都是點擊說話者身上「死穴」的話。從客觀上講,這種話的確是應該講的話。如果你真正關心對方,真正想繼續交往下去,那就有義務提醒對方身上某些明顯的缺點。因為缺點只能首先被他人發現,而自己一般是感覺不到的。

    不過,你真正將直話講出去了,那多半只能得到一個結局——對方不僅不感謝你,而且還會在心裡怨恨你。這就是人性的弱點,人都只聽得見讚美和吹捧的話,而不想聽負面的或真實的話。要知道,聽得忠言和逆耳之言的人,是需要修煉的,是要有境界的,而這種人,生活中卻並不多。

    所以,直話並不那麼好講,一出口多半說會傷人,得罪人。那麼,不得不說的話,應該怎麼說才有效果?應該轉個彎後再說。

    所謂轉了彎的話,就是將生硬如石頭的話加溫、加工,使之變成柔軟的話、溫暖的話。這樣的話才是「話中正品」。而直話,從人性的角度來說,只是話中的「次品」而已。因此,我們在講的時候,要多出正品,少出次品。

    說直話的目的也是要人聽進去後有所改變,其最終追求的依然是效果。直話,一則傷害對方的尊嚴和面子;二則否定了人家的智慧;三則否定了人家的品德。正因為如此,許多直話不僅沒有收到預料的效果,而且還會惡化人際關係。

    而轉了彎的話,則正好照顧到了直話的三大缺點,找到了對方能接收的頻道,因此,對方會舒服的聽到耳裡去,順利地流到心裡去,從而起到真正說話的目的。

    所以說,你如果要講他人的直話,最好再等等,等你能用轉了個彎的話說時再說,不然,時機不成熟,結果也會拾得其反,還不如不說。

    有這樣一個故事:

    某人長期借錢不還,只要是他認識的人,他都借了錢。他口才特別好,臉皮也修煉到了一定的厚度。一日他又找朋友甲借錢,他一進門就說:老朋友,別看報了,我有急事找你,只有你能幫我。……

    甲一聽他開口又是來借錢的,心裡就有火,上一次借的錢還沒還又來借了。他心裡立即湧出了幾句十分直白的話:「你上次借的錢都還沒有還,還有臉再來開口呀!」「我不能再借錢給你這樣的人,你得敢快還上次的錢。」「報歉,我手中沒錢。」「就這一次,下不為例了哦!」

    甲轉而一想,朋友相處多年,他人並不壞,只是有此毛病,理應勸他改改就成,於是,他沒有將心中的直話講出來,而是他換了一種方式說道:「我們是老朋友了(其實還不算老,尊重他),借錢沒問題,你先坐下喝杯茶,聽我說幾句。你看今天的報紙又在報道中國的水資源還能用五十年左右,資源都快枯絕了,你知道什麼原因嗎?

    借錢者只想借錢,他略一思考後說:不知道,你學問多就告訴我吧!

    甲歎息道:資源再多也有窮盡的時候呀,關鍵是要懂得及時維護,若不維護,只任意開採,總會枯絕的呀!」

    借錢者並非非要借到這筆錢不可,他是明白人,一聽就能聽出朋友是在勸他,是在委婉地勸他。他立即醒悟,帶著歉意走了。

    他似乎從這次談話中悟到了點什麼——朋友也是資源,也得維護。

    在人際交往中,別人提出的要求,總有些是我們所不應、不能或不願答應的。但拒絕總是令人遺憾的,要把這種遺憾降到最低限度,既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與感情,又達到拒絕的目的,這就需要我們掌握說「不」的技巧,把拒絕的話講得委婉靈活一些。

    當你遇到敏感的問題或難以滿足的要求而又不便直接拒絕時,不妨以某種話語暗示自己的拒絕之意。

    據說,某個企業家飛赴香港創辦××實業公司時,受到各方重視,一下飛機就有記者採訪。一位女記者問他:「你帶了多少錢來?」企業家隨口便答:「對女士不能問歲數,對男士不能問錢數。小姐,你說對嗎?」含蓄迴避,而又幽默俏皮,比用「支支吾吾」「哼哼哈哈」來掩飾,或「恕我直言,無可奉告」來拒絕,效果明顯要強上百倍。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