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 第85章 卷四·論殖民地 (1)
    一建立新殖民地的動機

    歐洲人最開始在美洲與西印度建立殖民地的動機並不是像古希臘羅馬建立殖民地的目的那麼明顯。

    古希臘各個邦國,僅佔有非常小的領土;任何一個國家,當他的人數達到本邦領土沒有辦法維持的時候,便會把一部分人民遣送到世界上極其邊遠的地方,去尋找新的住處。該國家周圍好戰的鄰人,讓他們很難在國內擴大他的地盤。多里安人大多數都是到意大利與西西里去殖民。

    這兩個地方,在羅馬建立以前都是野蠻未開化的人民所居住的地方。伊沃尼亞人與伊沃利亞人(希臘以外兩大部落)大都到小亞細亞與愛琴海各島去殖民。這兩地居民在當時和意大利與西西里的情況大致相同。母市把殖民地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經常給以恩惠和援助,並接受他們的感恩,擺出一副不想對他進行直接統治的樣子。殖民地自行決定政體、自定法律、自選官吏,不僅這樣還能夠不必得到母市的承認或同意通過獨立國的資格向鄰國宣戰、媾和。沒有任何其他事情可以比建立這樣的殖民地的動機更顯而易見。

    古羅馬和其他大多數古代共和國一樣,原本是依照一種土地分配法來建立的,也就是說,按一定比例,把一切的公有領地,分配給構成該國成員的市民。然而因為人事的變遷如婚姻、承宗、割讓等,必定會把原本的分配製度搞亂,常讓原本分配給很多家庭用於維持生計的土地,最後落入到少數人的手中。為糾正這樣的混亂,人們也覺得這是一種混亂,他們頒布了新的法律,限制各市民能夠擁有的土地數量,不得多於五百朱格拉,大概合三百五十英畝。然而這樣的法律,據我所知,儘管前後推行過一兩次,但是大都被人忽視或迴避,不僅這樣,財產分配越來越不均勻。大多數市民沒有土地;而依照當時的風俗情況,沒有土地就非常難維持自由人的獨立身份。

    今天,儘管貧民也沒有土地,若稍有資本,他就可租耕別人的土地,或是經營某種零售業;即便根本就沒有資本,他也可擔任農村的勞動者或技工。然而在古羅馬,富豪人家的土地全部由奴隸耕種。奴隸在監工的監督下勞作,監工本身也是奴隸。所以,貧窮的自由人,很難有機會成為農民或農村勞動者。一切商業、製造業,甚至零售業,都由富人的奴隸經營,一切利潤屬於富人。富人們的財富、權威和得到的保護讓一個貧窮的自由人沒有辦法和他們競爭。

    所以,沒有土地的市民,除了在每一年選舉的時候,能夠得到候選人的贈金之外,差不多沒有其他的生計可謀了。當由人民推選出來的保民官試圖鼓動人民起來反抗富豪時,他們就會刻意提醒人民祖先是怎樣分配土地的,並指出限制這樣的私有財產的法律是共和國的基本法。人民因此吵吵鬧鬧地要求分給土地,然而可想而知,富豪們是絕對不可能願意把一分一毫的土地分給他們的,為了要稍微滿足他們的要求,富豪們通常提議到外面建立新的殖民地。

    然而作為征服者的羅馬,即便在這個時候,也沒有必要遣送他的市民到世界各地去謀求財富,因為它不瞭解市民究竟會在什麼地方定居。它通常會把意大利被征服的土地劃分給他們。這裡也是共和國的管轄範圍之內,所以沒辦法建立任何形式的獨立的國家,至多只可形成一種自治團體。這樣的自治團體,雖有制定地方法律的權力,然而必須受到母市的統治和管理,並遵守它制定的法律。

    這樣的殖民地的建立,還在於一個地方剛剛被征服,當地人民是否已經被馴服還無從確定,常可借此緣由在當地建立一種留守部隊。所以,羅馬殖民地,無論從它的性質或它的建立的動機來說,都和希臘殖民地完完全全不同。所以,原本用於表示這樣的建制的字眼,也有不同樣的含義。拉丁語colonia表示殖民;反過來,希臘語apoikia就表示離家、離鄉、出門。儘管羅馬殖民地和希臘殖民地有很多不同之處,然而建立殖民地的動機都是與此同樣顯而易見的。這兩種制度,都可以追溯到無可奈何的必要性或明顯的功利性。

    歐洲人在美洲與西印度建立殖民地並不是起因於它的必要性,儘管建立殖民地的結果,確實帶來了很大的利益,然而它的功利性並不那麼明顯。在殖民地最初建立起來的時候,誰都不明瞭建立這樣的殖民地的好處在哪裡,甚至人們對於建立殖民地的動機和發現美洲的意義是什麼都沒有弄清楚;不僅如此,直到今日,人們對這樣的利益的性質、範圍還有局限,認識也不是非常清晰。

    在十四世紀到十五世紀之間的一段時間,威尼斯人經營一種非常有優勢的貿易,也就是說,把香料與其他東印度貨物販賣給歐洲其他各國。這些貨物大多數購於當時由高加索軍人統治的埃及。高加索軍人是土耳其人的敵人,威尼斯人也是土耳其人的敵人。這樣的利害關係的一致,再加上威尼斯貨幣的支持,讓他們能夠得以聯手,同時給威尼斯人帶來貿易上的壟斷。

    威尼斯人所得到的巨大利潤,引起了葡萄牙人的貪慾。在十五世紀,他們努力想要在海上開闢一條通道能夠抵達摩爾人跨越沙漠給他們送來象牙和金砂的那個地方。他們發現了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卡內裡群島、幾內亞海岸、佛德角群島、盧安果、安哥拉、剛果、本格拉格海岸,最終發現了好望角。他們很早以前就希望分享威尼斯人佔有優勢的貿易利潤;最終發現的那個地方讓他們的夢想有可能成為現實。1497年,瓦斯戈·德·加馬,從里斯本港起程,帶領著由四艘船組成的隊伍,歷經一個月的航行,終於到達了印度海岸。一個世紀以來,他們持之以恆,堅韌不拔,幾乎沒有中斷過努力,終於完成了計劃。

    在以前的若干年裡,在歐洲人對葡萄牙不確定能夠實現的計劃,還心存疑惑的時候,有一位來自熱那亞的水手,提出了一個更為大膽的計劃,他要一直向西航行然後抵達東印度。在當時的歐洲,對於東印度各國的情況,人們還瞭解甚少。一少部分歐洲旅行家,曾誇大到這些地方的距離,這也許是因為淳樸無知,對那些沒辦法計量距離的人來說,原本確實是很遠的距離,那麼就會更加顯得沒有止境的遙遠。這些旅行家也許是想要借此誇耀他們自己冒險訪問遠離歐洲的地方是個奇跡。哥倫布很有先見地說過,如果從東面走的距離越遠,那麼從西面走的距離就應該越近。所以他建議走西邊這一條路線,因為這條路最近又最穩當。幸好他說服了克斯梯的伊薩伯拉,使之相信他的計劃是切實可行的。因此,他在1492年8月,比瓦斯戈·德·加馬從葡萄牙出發的時候大概早五年,從帕羅斯港出發,經過兩三個月的航程,先發現了小巴哈馬群島,也就是廬克圓群島中的若干個小島,然後又發現了聖多明哥大島。

    然而哥倫布在這次航行還有以後幾次航行過程中所發現的地方,都不是他原本計劃中想要尋找的地方。他沒有找到期待中的中國和印度的財富、莊稼和稠密的人口,卻在聖多明哥還有其他他所發現的新世界找到了尚未開墾的、長滿了植被、僅有裸體窮苦的野蠻人在那裡居住的土地。然而他極不情願地接受這麼一個事實,也就是自己所發現的地方,不是馬可·波羅所描述的那些地方。在歐洲人中,馬可·波羅是第一個到過中國和印度的歐洲人,至少能夠說,他是第一個把有關中國和印度的情況記載下來並流傳下來的歐洲人。因此,哥倫布在發現了聖多明哥一座叫做西巴奧的山和馬可·波羅所提到的西潘哥的名字有些相像時,便認為那就是他早就銘記在心裡的那個地方了,儘管有明顯的證據能夠證明那並不是同一個地方。他在給裴迪南與伊薩伯拉的信中,把他所發現的那些地方稱為印度。他相信那是馬可·波羅所描寫的地方的最邊緣地帶,且與恆河相距不遠,或者與亞歷山大所征服的地方相距不遠。也就是說,即使在後來有人證明完完全全是兩個不同的地方以後,他仍然覺得,那些富庶的國家離這裡不遠。所以,他在後來的一次航行中還沿著火地島海岸,一直向達裡安海峽航行,企圖找到那些國家。

    因為哥倫布的這一錯誤,那些不幸的國家,從那以後,總是被叫做印度。最終發現了新印度和老印度完完全全不同,才把前者叫做西印度,後者叫做東印度,來作為區別。

    然而,無論所發現的是什麼樣的地方,哥倫布覺得最重要的是要讓西班牙宮廷覺得他所發現的地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假使用各國的財富,還有動物、土產品來衡量,那裡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證明他的發現是非常重要的。

    科裡是介於老鼠和兔子之間的一種動物,布豐先生覺得,它和巴西的阿帕裡亞是同類的動物。在當時它是聖多明哥最大的胎生四足獸,這樣的動物的數量彷彿從來就不是很大。據瞭解,西班牙人的犬和貓,老早就差不多吃掉了這樣的動物還有軀體比這還要小的其他動物。然而,這些動物還有被叫做伊文諾或伊關諾的那一類大蜥蜴,便是當地所可以帶來的最主要的能夠作為食物的動物了。

    居民用來當做食物的植物,儘管因為他們不夠勤勞而不夠豐饒,也不是非常稀少。這裡的植物主要有玉米、薯、芋和香蕉等,全部是歐洲人聽都沒有聽到過的東西,也不被歐洲人所重視。這些植物和歐洲生產的通常種類的穀類和豆類一樣能夠給人們帶來維持生命的食物。

    誠然,棉花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製造業材料,然而在當時歐洲人看上去,這要算是那些島上最有價值的經濟植物了。儘管在十五世紀末,歐洲各地都極重視東印度的軟棉布與其他棉織品,然而歐洲各地都沒有棉織業,所以,連這樣的生產物,在當時歐洲人的眼裡,也不是特別重要的。

    哥倫布看到這些新發現的地方上所生長的動物和植物,都不足以證明這些地方的重要性,因此他把注意力轉移到礦產上來。他暗自慶幸,儘管在前面兩個領域的發現顯得非常無足輕重,然而在礦產這第三個領域裡他可總算得到了補償。他看到那裡居民的服裝上都佩戴著用金子做成的小片飾物,而且聽他們說,那些小金片經常能夠從山上流下來的溪流或急流裡撿到,因此他堅信,那裡的大山中必定藏有最豐饒的金礦。這樣而來,聖多明哥就被說成是金礦豐饒的國家,而且因為這個緣故(依照現在的訛傳而且依照當時的訛傳),被說成為西班牙國王與他的國家取之不盡的真正財富的源泉。

    哥倫布第一次航海回國時,受到克斯梯與亞拉岡國王的接見,舉行了隆重的凱旋儀式。當時所發現的各國主要的生產物都由儀仗隊隆重地抬著,走在他的前面。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只不過是一點飾帶、金手鐲與其他金製飾品和幾捆棉花。剩下的都是俗氣獵奇物品,如,幾株無比碩大的蘆葦,幾隻羽毛華麗的禽鳥,幾張用填充物支撐起來的大鱷魚皮和大海牛皮。然而走在遊行隊伍最前面的是六七位皮膚顏色和相貌都很奇怪的土著人,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這次遊行奇特的效果。

    在看完哥倫布的展示表演以後,克斯梯的樞密院,決定佔領這些沒有防衛力量的國家。要讓這裡的居民全部皈依基督教,這個意圖使這項非正義的計劃變成了神聖的事業。該計劃的唯一動機就是試圖找到這些地方的金銀財寶。不僅這樣,為了要突出該動機,哥倫布提議凡是在那裡找到的金子,要把其中的一半上繳給國王。該提議也被樞密院採納。

    最開始冒險家輸入歐洲的黃金,一切或大多數都是採取非常容易的方法來得到的,也就是向毫無抵抗力量的土著人掠奪,所以,要繳納這樣沉重的賦稅,也不可能有特別大的困難。然而土著人的一切,一旦被剝奪殆盡——事實上,在聖多明哥與哥倫布所發現的一切其他地方,在不到六年或八年的時間裡,就完完全全被掠奪殆盡——要找到更多的金子,就一定要從礦井中取得,所以就沒辦法再像過去一樣繳納這樣重的賦稅。據瞭解,嚴格的徵收賦稅,曾讓聖多明哥的礦山,從那時起完完全全停工。所以不久金稅就減至金礦生產額的三分之一,繼而減至五分之一,再減至十分之一,最終減至二十分之一。銀稅在長時期內為總生產額的五分之一。直到二十世紀,才減至十分之一。然而最開始的冒險家,對銀子彷彿不大感興趣,他們覺得,比金便宜的東西都不值得引起他們的注意。

    繼哥倫布之後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險家,彷彿都具有同一動機。讓尼克薩、奧伊達、瓦斯科·努格尼斯·德·巴爾博到達裡安海峽,讓科特茲到墨西哥,讓亞爾馬格羅和皮查羅到智利和秘魯的人,都有著對黃金的強烈慾望。當這班冒險家到達一個從沒有被發現的海岸時,首先想弄明白的就是那裡是否能夠找到金礦。他們就依此來決定自己的去留。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