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學史 第26章 濫觴於先秦的中國哲學 (3)
    在以下的論據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的根深蒂固的人生觀是如何顯露出來的。在他們眼裡,人與其所處的自然與社會環境是密不可分的,人的本質屬性並不是超脫塵世的。

    儒家提出的反對佛教的理由最好地證明了儒家的精神。佛教教義中所稱的斷念無慾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即使一個人出家修行,只要他還在塵世上生活就永遠不可能逃離人類社會。很顯然,一個佛教僧徒並不能真正脫離人際關係的束縛,因為當他們出家為僧遁入佛門之後,便又在他們的寺院、修會和師徒關係中建立起一種新的社會秩序。佛教僧徒對生死輪迴的恐懼印證了他們的自私自利,逃避自己的社會責任是一種懦弱膽小和有失尊嚴的表現。企圖逃避活生生的現實是無意義的;佛教徒宣稱,食物、衣服以及一切外在的生活必需品皆屬虛無,而他們自己每天卻離不開這些東西。佛教宣揚的虛無主義理論歸根結底證明了他們對世界的真正本質缺乏認識。

    新儒學漫長的發展歷史大體可劃分為三個階段,而每個階段儒學都隨著朝代的更迭而衰落,所以每個階段的儒學也是以其朝代的名字而命名的。

    第一階段即宋代的一位最傑出的思想家是朱熹,同時他也是新儒學中一位最重要的哲學家。朱熹生於1130年,卒於1200年。他收集了最古老的儒家經典並對其進行了修訂和整理,他為內容廣博的新儒學思想大廈的建造奠定了基礎。因此,他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可與印度的商羯羅和西方的托馬斯·馮·阿奎納相比。他的哲學的兩個基本概念是理和氣,理是創造萬物的根本,氣是創造萬物的材料。「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稟此理,然後有性,必稟此氣,然後有形。圓形而上者無影無形,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所謂理與氣,決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則二物混沌,不可分開各在一處;然不害二物之各為一物也。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無人無物,都無該載了。有理便有氣,流行發育萬物。此本無先後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從來,則須說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別為一物,即存乎是氣之中;無是氣則是理亦無所處。有此理後,方有此氣,即有此氣,然後此理有安順處。大而天地,細而螻蟻,其生皆是如此。要之,理之一字,不可以有無論,未有天地之時便亦如此了也。疑此氣是依旁這理行,及此氣之聚,則理亦在焉。蓋氣則能凝結造作,理卻無情意,無計度,無造作。只此氣凝聚處,理便在其中。切如天地間人物草木鳥獸,其生也莫不有種,定不會無種子白地生出一個物事。這個都是氣。若理則只是個淨潔空闊的世界,無形跡,他卻不會造作。氣則能醞釀凝聚生物也。但有此氣,則理便在其中。」在宋代,除朱熹之外還出現了其他重要的思想家,他們的哲學通常也被稱為理學。

    新儒學的第二階段與明朝政府的統治時期基本一致。這一時期的傑出和重要的思想家就是朱熹的最大敵手王陽明,他生於1473年,卒於1529年。新儒學在他那裡獲得了理想主義的改造。

    新儒學的第三階段與清代同時,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戴震,生於1723年,卒於1777年。他試圖將自古以來新儒學的全部內容綜合到一起,由於他特別注重以經驗為依據,因而他的哲學也被稱為經驗主義學派。

    「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譬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

    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

    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

    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附,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

    以上是孔子的孫子也就是《中庸》的著者稱讚孔子的話,這段溢美之詞聽起來似乎也並不過分傲慢。

    3老莊及道家學派

    [1]老子的生平

    關於老子的生平,我們所能知道的也幾乎全部來源於一位中國歷史學家的記述: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有關老子生平的記載大都帶有一些傳奇色彩,因而不是很可靠。在後來發展為一種宗教的道教中,人們編造了各種各樣的關於老子的神話傳說。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繒。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述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這位關令尹和老子本人對哲學史所作的貢獻都差不多一樣大。若不是這位關令尹強使老子寫下他的思想,那麼這一部世界文獻中最偉大的著作之一就不可能流傳後世,這位所有時代和民族中最偉大的智者之一的思想也就會默默無聞地隨老子而去,果真那樣將不會為後世遺留下任何痕跡。有多少智者的命運可能還不及老子呢?

    如果我們設想一種情況,當所有的書籍都必須被焚燬,除了三本書你有權選擇保留下來。在這種情況下,老子的《道德經》就應該是其中的一本。這一部經典著作分為上下兩篇,共81章,它沒有嚴格的次序,其中包含了老子的形而上學、倫理學和政治學思想。

    古希臘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幾乎生活於同一時代,和他們一樣,為中國的思想發展奠定了基礎的兩位中國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也幾乎生活於同一時代,兩人之中老子稍早一些。儘管如此,我們也不能說其中的一位是另一位的學生。如果我們相信中國古代的文獻記載的話,那麼他們或許曾經有過一次私人接觸。老子是其中較年長的一位,一般認為,他生於公元前600年左右。在本書中,我們之所以將孔子放在老子之前來敘述,是因為有關孔子的歷史記載更早一些。或許老子的思想也從更早些的中國古代思想遺產中吸取了營養,但是關於這一點我們所知甚少。

    [2]道與世界——道作為法則

    在中國較古遠的宗教信仰中,作為規律或法則的道的概念已經出現,此外,孔子及其學派也使用過這個概念,當然是取其另外的意思。道是老子哲學的基本概念,意思是產生世界萬物的規律和法則。但孔子沒有像老子那樣把道擺在一個中心位置。老子的學說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哲學和宗教派別分別被稱為道家和道教。基本來說,道是深邃幽遠不可捉摸的世界之本原。道是萬源之源,萬法之法。我們在這裡一開始就可看出,老子選擇了一條與孔子不同的思想道路,即一條形而上學的道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就此而言,道作為一種無條件的東西是以自身為原因的,在歐洲的哲學語言裡可稱之為「絕對物」。在老子看來,道是不可捉摸且難以名狀的。老子不厭其煩地強調:「道常無名」,「道隱無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因為道不可捉摸,所以我們認識的最高境界就是確信自己的無知。「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雖然我們不能把握也不能認識道,但是我們卻能夠覺察到它,我們能夠在自然和宇宙運行的法則中領悟道的存在,並將它確立為我們的人生標準。

    前提條件是,首先,我們的內心必須擺脫一切使我們偏離道以及阻礙我們認識道的束縛,從而獲得徹底的心靈解放;其次,儘管我們置身於熙熙攘攘的外部世界之中,但是我們的內心世界卻要保持寧靜,並能夠無拘無束地接納天地萬物。借此我們已經開始轉而接近《道德經》的倫理學思想。

    [3]道作為智慧之路

    老子也並非主張避世和禁慾。如果一個人認識到,除了道之外一切皆無價值,那麼他就不可能教導一種以行動和功績為目的的行為倫理學。他所追求的是一種中庸之道,這也是所有中國思想的基本特點。人置身於世界之內並且活動於其間,但是,他同時又應該在內心中覺得似乎是超脫於世界之外。他看見並喜愛世上的人和物,但是他不應該沉迷於其中,而是應該時刻銘記:這個神聖的王國是哺育他的胸膛,而並非供他短暫享樂。

    老子的學說與印度《梵經》所言的教義有某種相似之處,《梵經》認為,獲得永恆的和平與解脫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獲得解脫的主要道路是親證「梵」、「我」,是「我」和「梵」結合成一種無差別的狀態。在上述以及以下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原始道家和道教與印度宗教和哲學有著極其明顯的內在相似性。有些研究者甚至由這種相似性推斷出,它們之間確實存在某種相互影響。印度哲學中的概念「羯摩瑜伽」——行動並履行其義務,通過使內心保持自由和獨立並從而戰勝自我和外物。無為,而無不為;使用物,但不佔有它;勞動,但並不以此為驕傲。保羅所說的「有若無」也是基於同樣的處世態度。

    在實踐倫理學中,老子關於人與周圍的人的關係方面的見解又與基督教的觀點不謀而合。「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大小多少,報怨以德。……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在這裡,老子比孔子走得更遠,孔子固然也主張以善報善,但是他卻不主張以善報惡,而是主張應該報之以公正和法度。

    老子倫理學思想的核心問題是簡樸。簡樸的生活鄙夷贏取獲利、自作聰明、矯揉造作、自私自利和野心勃勃。「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盡量使心靈達到一種虛極狀態並牢牢地保持這種寧靜,在這種狀態下,我們觀察宇宙自然的循環往復,這樣我們就可以內省和領悟道的奧秘,從而達致永恆的寧靜和頓悟。「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獲得頓悟者是自然的和無拘無束的,他返璞歸真,如孩童般淳樸。由於他無拘無束,或曰柔弱,他才能戰勝一切。此所謂以柔勝剛。「天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故弱勝強,柔勝剛。」智者知足常樂,像水那樣謙遜地生活,並樂善好施。「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