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揭開中國帝王的身世疑團 第35章 偏執的孝子——明世宗朱厚熜 (3)
    就在謀殺僵持無果,人心浮躁的時候,其中一個叫做張金蓮的宮女最先退卻了。她天真地認為繩索怎麼都勒不死朱厚熜是因為他有神靈的佑護,張金蓮慌忙跑出去報告了方皇后,方皇后聽報,顧不得穿戴就帶著一大幫宮女跑到寢宮來救駕。來到寢宮,端妃還在睡夢之中。楊金英等人聽見外面湧入大批救兵,大為驚恐,四散而逃。慌亂中,方皇后還被一個宮女打了一拳。最後宮中大亂,來人越來越多,16個宮女悉數被捉。

    方皇后解開昏迷的朱厚熜脖頸上的繩子,叫人灌水催醒。朱厚熜醒轉過來的時候,糊里糊塗的端妃才慌張地跑來。方皇后事先就與端妃有仇,現在剛好借題發揮,落井下石,將繩子擲在端妃的臉上厲聲指責端妃大逆不道,謀害皇帝。方皇后趁朱厚熜尚未清醒,又下令嚴刑拷問逮捕宮女。結果審訊得出了以端妃曹氏、寧嬪王氏、楊金英為首犯的弒君團體。事後,司禮監對宮女們多次嚴刑拷打,刑訊逼供,最終得出結論:「楊金英等同謀弒逆。張金蓮、徐秋花等將燈撲滅,都參與其中,一併處罰。」司禮監題本中記錄的楊金英的口供稱:本月十九日的東梢間裡有王、曹侍長在點燈時分商說,咱們快下手吧,否則就死在手裡了(可能當時抄漏了一個『他』字,或有意避諱)。最後以曹氏、王氏主謀,楊金英主凶定案。

    根據司禮監的審訊結果,朱厚熜下聖旨說:「這群逆婢,並曹氏、王氏合謀弒於臥所,兇惡悖亂,罪及當死,你們既已打問明白,不分首從,都依律凌遲處死。其族屬,如參與其中,逐一查出,著錦衣衛拿送法司,依律處決,沒收其財產,收入國庫。陳芙蓉雖系逆婢,阻攔免究。欽此欽遵。」刑部等衙門執行後回奏:「臣等奉了聖旨,隨即會同錦衣衛掌衛事、左都督陳寅等,捆綁案犯赴市曹,依律將其一一凌遲處死,屍梟首示眾,並將黃花繩、黃綾抹布封收官庫。然後繼續捉拿各犯親屬,到時均依法處決。」

    這場宮廷變故就這麼過去了,方皇后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方皇后因為是勤王救駕的功臣,而受到封賞。方皇后父親由平安伯晉封為平安侯。平安侯因為女兒的功勞而封侯,可謂是明朝空前的恩賞了,可見朱厚熜最初對方皇后救命之恩的肯定和感激。但是朱厚熜後來又念及與端妃的情分,認真思考起當晚的謀殺案來。他仔細詰問端妃周邊的宮女,得知端妃事先對謀殺案並不知曉,顯然是被冤殺的。朱厚熜要懲罰方皇后,但又認為方皇后畢竟對自己有救命之恩,最後不了了之。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後宮發生了大火,當時朱厚熜不在大內,太監們來報稱大火已經燒到了皇后宮院時,朱厚熜不允許人們去救火。據說他還自言自語地說:「真是報應不爽,那東西喜歡害人,今天是在劫難逃了。」大火滅後,方皇后被嚴重燒傷,奄奄一息,很快就死了。朱厚熜是個很矛盾的人,事後又想起方皇后生前的種種好處來,親自給她定謚號為孝烈,預定的葬地名稱為永陵。

    因為「壬寅宮變」事涉宮闈隱秘,明朝政府對此極力掩蓋。史籍資料很少記載,官府也三緘其口,結果造成民間各種說法不脛而走,最終變成為了明代宮廷的一樁疑案。

    第一種說法,也是民間流傳最廣的說法認為「壬寅宮變」是由於嘉靖帝為修煉悟道虐待宮女導致的。朱厚熜不僅自己重道教,還大肆煉製丹藥。當時有一個方士叫梁高輔,八十多歲了,鬚髮皆白,指甲長五六寸,自稱有養生的法術,朱厚熜對其信任有加。當時朱厚熜已經50多歲了,體力和精力都大不如前,可後宮的嬪妃越來越多,朱厚熜卻沒有能力逐一應付,許多嬪妃也頗有怨言。梁高輔就教給朱厚熜一種煉春藥的方法,讓朱厚熜挑選8歲至14歲的少女300多人,在宮裡養起來,用七七四十九個童女的初潮精心合成藥丸,稱為「先天純紅丹」。朱厚熜服食後果然感覺強健了一些,於是封梁高輔為通妙散人。

    後宮還選了160多個10歲左右的少女充當醮壇役使。從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到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間,明朝宮廷選進了1080名8歲至14歲的幼女,這些宮女飽受虐待。朱厚熜因為聽方士們說用每天早上的露水煉丹效果好,可以長生,就驅使許多宮女凌晨出去採集露水。為保持宮女的潔淨,他不允許宮女們進食,而只能吃桑、飲露水。為了採得足夠的煉丹原料,朱厚熜還強迫宮女們服食催經下血的藥物,宮女們輕則損傷身心,重則造成失血過多甚至血崩,許多人因此喪命。在惡劣的生活條件和危險的精神狀態下,宮女們無不憂心忡忡,許多人萌發了反抗意識,設法殺死朱厚熜,與他同歸於盡。這種說法合情合理,也最為人們所相信。

    第二種說法是寧嬪王氏主謀發動了這場宮變。嘉靖十五年(1536年),寧嬪王氏為朱厚熜生了一個皇子。按慣例,王氏應該由嬪晉封為妃,可是不知為什麼,她並沒有得到晉封。在後宮爭鬥中,名分、地位幾乎是所有嬪妃終身追求的。寧嬪王氏對這事心存不滿,於是她就在朱厚熜醉臥宮中時,指使楊金英等不滿皇帝的宮女將皇帝勒死作為報復,同時也可把責任推到正在得寵的曹氏身上。提出這種說法的人是從宮闈鬥爭的邏輯進行推測的,但於情於理都說不通。為了爭寵,為了名分,王氏沒有必要取朱厚熜的性命;而且朱厚熜死了以後,王氏也得不到什麼好處。另外一個邏輯漏洞是,16位宮女都被王氏買通,態度一致、不顧性命地去謀害朱厚熜,這是不大可能的。

    第三種說法是,這次宮變牽涉到一妃一嬪和眾多的宮女,於是一些人就推測它可能是一場政治鬥爭。他們認為主謀是外部政治鬥爭的失敗者,朱厚熜的政治反對者利用妃嬪除掉嘉靖帝的政治陰謀。但是這種說法沒有直接或間接的證據支撐,相信的人最少。

    「壬寅宮變」最大的政治後果就是朱厚熜在消極的政治道路上越走越遠。朱厚熜在宮變中僥倖存活,自認為有鬼神祐身,更加相信道教了。他把國家政事全部交給嚴嵩處理,自己扮作道士模樣,移居西內一心修道求長生去了。由此,朱厚熜也更加自閉,更加固執。「深閨燕閒,不過銜昭陽日影之怨」,「壬寅宮變」真相究竟如何,無人知曉,只是徒然添加了一樁宮闈之謎。

    三最後的代價

    朱厚熜快要被勒得氣絕的時候,圍繞在周圍的御醫因為害怕用錯了藥而獲罪下獄,一籌莫展,不敢開方子,結果還是太醫院使許紳冒著萬死,給朱厚熜下了一味猛藥,過了七八個小時後,皇帝吐出數升紫血,才能緩過勁來說話。事後,許紳因為救駕有功而被「賜繼甚厚」,但不久便得了重病。許御醫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吩咐家人說:「熜曩者宮變,吾自分,不效,必殺身,因此驚悸,非藥石所能療也。」原來這位許御醫還在為當天的緊急用藥而後怕,或許也是被嚇死的。

    經歷了宮變的朱厚熜也非常後怕,更加自閉,以至於嘉靖朝的君臣數十年難得相見一次,通常只有一個道士陶仲文陪在朱厚熜身邊。嚴嵩就賄賂陶仲文,狼狽為奸。明朝在朱厚熜時期北有俺答部威脅,沿海有倭寇騷擾,朝廷中還有嚴嵩父子陷害忠良。明朝的江山結束了之前百餘年的平靜歲月,開始了風雨飄搖的震盪期。這也許可以算是明朝為朱厚熜的偏執個性付出的沉重代價。

    朱厚熜時期最大的光彩來自於東南方向。浙江、福建沿海的抗倭鬥爭在嘉靖朝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湧現了像胡宗憲、戚繼光、於大猷等著名抗倭將領,基本上解決了困擾明朝長達百餘年的倭寇問題。

    對於朱厚熜的迷信道教、不理朝政,嘉靖朝的大臣有許多人上書言事。因諫修仙而獲罪致死的人在嘉靖朝有周斑、鄭一鵬、楊爵等十餘人,但其中冒死勸諫最堅決的還是戶部主事海瑞。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主事海瑞不顧個人安危,冒死諫上,嚴厲批評世宗治國錯誤,震動了朝野。海瑞上書指陳修玄之弊:「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濫興上木,十餘年不視朝,法紀弛矣。數年推廣事例,名器濫矣。……吏貪官橫,民不聊生,水旱無時,盜賊滋熾,陛下試思今日天下,為何如乎?」面對這份言辭激烈的勸諫,朱厚熜大怒,將奏章擲在地上,命令左右:「趕緊去把這個海瑞抓起來,千萬別讓他逃了。」宦官黃錦在旁邊進言說:「海瑞這個人素有癡名。聽說他上疏的時候,自知忤逆當死,已經為自己買好了棺材,訣別妻子,待罪於朝。海家的僮僕也都奔逃散盡了,他肯定是不會逃走的。」朱厚熜默然無語。過了一會兒,朱厚熜又拿起海瑞的奏章讀起來,這樣連續讀了好幾次。朱厚熜畢竟不是完全昏庸的皇帝,對海瑞的上書感慨歎息。儘管如此,朱厚熜仍固執己見,海瑞被捕後移刑部論處。

    朱厚熜對海瑞的很多指責是認同的,但是他接受不了海瑞的言辭,更下不了痛改前非的決心。嘉靖皇帝從此將海瑞的這份奏章放在身邊,一直在思考著裡面的內容。此後,他將海瑞比做比干,他曾經對首輔徐階說,海瑞有些話講得還是有些道理的,可有的時候,他又痛罵海瑞為「那個咒罵我的畜物」。當嘉靖脾氣暴躁責打宮女後,宮女就會在背後偷偷地說:「他自己給海瑞罵了,就找咱們出氣!」海瑞被禁錮獄中,直到世宗的兒子穆宗登基後才釋放出獄,官復原職。

    內憂外患之下,朱厚熜於海瑞上書後的10個月逝世,享年60歲。據說朱厚熜是服用鉛丹過多,中毒而死的。朱厚熜病重時臥床不起,太醫多次診治無效,最終在乾清宮去世。死時,朱厚熜腹脹,肚子鼓得很高,很符合丹藥中毒、難以消化的症狀。朱厚熜謚號肅皇帝,廟號世宗。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