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中國和世界 第9章 2020年,中國是世界強國 (2)
    中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達到這樣驚人的發展程度,並展現出其未來在財政、人力資源、創造力、現代化和經濟增長等方面的巨大潛力,這足以使中國人為之自豪,也正是中國的強大所在。

    中國的脆弱則表現為它目前所面臨的諸多挑戰:領土、人口以及落後等問題。中國需要快速應對這些挑戰,在既不遏制其開放政策又不違背國民願望的同時,加快改革步伐,實現國家均衡、和諧發展。

    在諸多問題中,這些與發展問題相關的因素是中國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

    中國首先要解決以下幾大問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減少貧困人口、就業、教育、衛生、提高經濟質量、環保等等,同時要充分保證其領先的國際地位。

    當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有發展的意願或政治需求,或者正經歷著重大變革的時候,制定計劃可以幫助他們實現既定目標和改革。

    自從三十年前由鄧小平同志開創實施了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新中國就選擇了計劃發展的道路,這條路從整體上講是成功的。

    1976年10月份,隨著「文化大革命」畫上了句號,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而後於1978年舉行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這次會議上確立了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改變了國家的重大方針,也改變了中國的未來,成為中國歷史的轉折點。

    五 第十二個五年計劃

    中共代表大會和五年計劃在中國國家政策的制定上發揮著關鍵作用。其主要政治意向是在準備會議中通過的。

    五年計劃概述

    中國的五年計劃和代表大會是互為補充的。它們使中國的政策得到校正和協調。

    2006年通過了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直到2010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2007年10月召開,其後又召開了多次會議。這兩大事件決定了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

    距離將要在2012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已經不遠了,第十二個五年計劃(2011—2015)也已開始,中國的未來又將如何?

    正在實施的政策

    2006年方針:中共產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的十個關鍵詞

    1.科學發展 6.民主和公民

    2.尊重人權 7.反對腐敗

    3.首創國家 8.生態文明

    4.資本市場 9.和平解決台灣問題

    5.社會構建 10.和諧世界

    中國的五年計劃指導著國家發展目標,同時為滿足中國的需求提供基本依據。

    所有的「五年計劃」在中國的發展進程中都起著關鍵作用,2011年的也不例外。中國政府2011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減輕通脹壓力。中國政府將GDP的增長率鎖定在8%左右,在未來五年內保持在7%的水平。這一增長速度與過去五年相比要有所放緩。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2011年3月的全國人大上發表講話稱,有必要增加社會投入,控制通貨膨脹,消除這一導致人民不滿的因素。在未來的五年裡,通貨膨脹率要控制在4%左右,預算赤字限制在GDP的2%以內。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上強調說,還必須保障和改善人民福利。

    中國應確保經濟穩步增長,以促進可持續發展進程,同時要避免經濟過熱以及其他在經濟飛速發展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

    「十二五」計劃的基本內容分為十二個部分,其中包含了加速經濟發展模式轉型、擴大內需和促進農業現代化等內容。該計劃還提出要在未來五年裡建立現代化工業體系、實現各地區協調發展以及建立一個節能、環保型社會。

    2011年到2015年改革的加強

    在第十七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十二五」計劃被確立主抓以下幾方面問題:

    ? 相對快速而又穩定的經濟增長;

    ? 加速經濟轉型;

    ? 快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 實施社會改革;

    ? 深化改革開放。

    中國正處在一個重要的戰略時期。在此期間,中國既迎來了歷史性機遇,同時也將面對諸多可預見或不可預見的風險和挑戰。

    「十二五」計劃是至關重要的,它將進一步帶領中國走向工業化國家,這是其首要任務。

    中國將致力於發展技術、產業結構和體制的創新,以應對有限的資源和環境所帶來的挑戰。

    六 2011到2015年間的中國

    面對國內外的限制和約束,在未來五年裡,中國要走一條新的工業化道路。「十二五」計劃的首要任務就是,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工業國家。

    體制創新和調整

    因此,必須強調產業創新、產業優化和體制調整。例如,大多數省政府和地方政府主要關注GDP的快速增長和稅收收入的增長,不惜採取限制勞動力成本、與外資進行土地交易以及減少進口稅收等策略。

    現在看來,這些策略是不合理的,因為它們會導致局部生產過剩、不合理競爭以及各地區產業結構的互相抄襲,最終呈現出產業單一、地區優勢和地區差異喪失的狀況。

    中國要對實施開放性政策以來所形成的發展模式進行調整,以消除以下兩種傾向:過度投資和外源性經濟增長過度。

    與此同時,中國還要繼續更新產業結構、重點建設金融體系以及消除城鄉結構的二元性,以促進政府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十二五」計劃還應包含加快七大優先產業的創新和發展,重點放在改造和創新上,要從「中國製造」變為「中國創造」。

    中國2011到2015年間五年計劃的建議

    縮小貧富差距:在2011年到2015年間,中國希望通過改善收入分配機制來縮小貧富差距,即在減少不同地區和部門的城鄉收入差距。

    中國的目標是增加居民收入。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將致力於促進就業、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確保工人工資及時發放以及加強稅收對超額收入的調控作用。如果可能的話,中國還將改善員工的工資發放機制,深化公共機構僱員的收入改革。

    2011年到2015年的七大戰略產業:中國要建立和發展七大戰略產業,這些產業將在未來五年裡享受優惠政策。這些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節能經濟、生物科技、高檔設備製造業、新型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車等。

    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中國預計要在2011年到2015年裡在世界範圍加強文化宣傳。

    中國要進一步發展文化宣傳和文化產業,建立公共文化系統,並將重點放在中西部的農村地區。中國還將採取措施加強信息媒體建設。

    中國還要注意加強對新媒體的監管,以更好地實現文化交流。

    中國將給予非營利性文化組織更多的支持,同時積極保護文化遺產。中國希望通過創新改革來增強文化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更好地保護工人權利:中國希望加強勞動法的實施力度,健全衝突的解決機制,改善工作環境以及保障工人權利。政府、工會和企業應該發揮各自的作用,建立有效機制,使工人與企業達成共同利益。

    刺激國內需求,保持經濟均衡發展。

    中國想繼續實施擴大內需政策:通過消費、投資和出口來刺激經濟增長。

    更加對外界開放。

    中國無疑將把發展目光投向國外,在未來五年裡繼續推行開放性雙贏戰略。

    中國將更加對外開放,尤其是在進出口方面,在吸引外資的同時,也向國外投資。

    2011到2015年間的其他目標

    ? 中國將設法刺激外需,其目的是優化出口產業結構,提高其技術、品牌、質量和服務等的競爭力。

    ? 同時也要鼓勵進口,以維持宏觀經濟貿易的平衡,也為了促進經濟發展。

    ? 中國要提高對外投資的質量,優化投資分配,同時給外國投資商提供更靈活的環境:合法利益和權力。

    ? 中國將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支持中國公司在國外投資,並提供更多的服務和指導。

    ? 中國將發展建立國際化的金融機構和公司,加強人民幣在跨國貿易和投資中的作用。

    ? 中國將積極參與全球經濟管理和區域合作。中國將以各種形式抵制貿易保護主義。

    ? 中國要加快實施自由貿易戰略,同時加強與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合作。

    「十二五」計劃的一些其他建議

    創造就業,提高人民收入,改善居住環境,建造社會住房,保障社會穩定。

    城市建設與發展。增加森林資源。90%的野生動植物受到保護。

    優先保障電力。發展核電。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治理有污染的工廠。

    到2015年逐步覆蓋70%的醫療費用(個人只需支付不到30%),建立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為8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補助。

    更公平的稅收制度,讓富裕階層的人繳納更多的稅。

    讓農民工融入大學教育。發展西藏和其他自治區的高等教育,改善城鄉環境。  

    鼓勵中國出版物的國際化。

    經濟增長速度最低8%。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率和持久性。

    中國現代化的新階段

    中國將過渡到其現代化進程新的歷史階段:新技術、社會公平、個人自由、資源經濟、清潔能源、環境、對外開放等等。是否會為我們呈現一個新的中國呢?

    總之,中國的「十二五」計劃的目標是:基於中國目前的發展狀況,把國家建設得更加現代化、更加強大和自主,同時還要出台相關社會政策,解決中國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

    五年後的中國社會是什麼樣的?當然,它將是一個非常現代化、更加公平、技術更先進以及生活更舒適的社會。中國將努力解決現有的問題,以確保社會經濟穩步發展。

    七 中國人的當務之急

    在中國的許多省份,GDP的增長被作為經濟發展的第一標準,盛行「速成」政策和「即時利益」政策,造成了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的後果。在經濟結構中有五個「不平衡」需要特別指出:

    儲蓄率很高,消費率很低;

    經濟增長過度依賴第二產業(集中在原材料加工領域),而第三產業(製造業和服務業)發展滯後;

    投資結構不合理,資源消耗過度,科技創新率低;

    可持續發展要與資源、環境和生態相協調;

    最後,收入差距拉大:基尼係數已經超過警戒線,並且還在繼續增長。如果經濟增長速度過快,將很難解決不平等問題,經濟結構調整將受阻,同時還會加重通貨膨脹。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政府最近採取進一步措施來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如:廢除已淘汰的生產方式、取消對高污染產品出口稅的減免(尤其是自然資源密集型產業)、加強節能、減少原材料的使用、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以及最後的實施房地產調控。

    八 短期內的十大經濟預測

    2011年是中國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開端。在宏觀經濟領域,還存在很多疑問:經濟增長、物價波動、房地產、收入稅收改革、創設土地稅、新興產業的潛力等等。以下是對2011年中國經濟的十大預測。

    9%的經濟增長:2011年將出現較快的發展,經濟增長率預計會達到9%。消費、出口和固定投資將持續增長。由於通貨膨脹和貨幣緊縮政策,消費和出口的增長速度會有輕微回落。但作為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頭一年,固定投資無疑會維持20%的高增長率。

    通貨膨脹率控制在4%到5%:在工業生產方面,供過於求。在2011年不會出現需求過熱的現象。但是有兩個因素會導致物價上漲:其一是延期效應,2010年11月估計會有4%的通貨膨脹;其二是進口增多。勞動力成本的上漲也會推動農產品價格的上升。2011年的物價消費指數將攀升4%到5%。

    改善經濟結構的積極預算政策:2011年,中國將推行積極的預算政策。由於經濟趨於穩定,2011年的財政赤字將減少2.5%到2%。實施預算政策的目的是要調整經濟結構:建設社會住房、西部大開發、發展新興產業等等。

    「三率」的提高:2010年,利率、準備金率和匯率都發生了變化,並且趨勢將持續到2011年。為了更好地控制通貨膨脹,中國中央銀行將繼續提高利率。如果有必要,準備金率將提高到20%。人民幣匯率將上升約3%,以確保收支平衡。

    收入分配政策改革:近些年來,中國人民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中國人民需要合理的調整收入分配。增加個人收入在國家收入中的比例是改革的重點。

    「兩稅」改革:個人所得稅改革和土地稅的設立是中國經濟改革中的兩件大事。2011年,個人所得稅徵收下限將提高,稅率將下調。上海成為土地稅的試點城市。2011年的徵收範圍僅覆蓋全國少部分地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