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一) 第27章 .派系林立,「帝后」的戰爭 (2)
    1898年,康有為和光緒皇帝發動戊戌變法,威脅到慈禧的統治大權,於是慈禧以「保中國,不保大清」為由發動政變,囚禁光緒,捕殺維新派。康有為在英國人的保護下逃亡香港,梁啟超則在日本人的掩護下,化裝逃到了日本。更重要的是,她廢除光緒另立皇儲的計劃,遭到了各國駐華公使的反對。這一切都使慈禧對外國人恨到了極點。但是,政變後不久,她卻演戲似的,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嚴絲合縫地掩蓋了起來,破格接見了駐京各國公使夫人。9月21日「戊戌政變」後,慈禧太后重新奪回了政權,頑固守舊派得勢。他們對支持變法、反對「廢帝立儲」的外國人忌恨在心,在北京掀起了一股反外國人的潮流,外國人頻頻受到攻擊。

    1898年,慈禧接見歐洲各國公使夫人們時,夫人們穿過東華門後看見大門後方沿著西湖岸鋪設了一條鐵軌,軌道上停放著幾節豪華車廂,但卻沒有火車頭。這段大約半英里長的鐵路、軌道和車廂是法國一個希望施小惠而得大利的辛迪加集團贈送給中國皇帝的禮物,鋪設在皇宮的花園內專供皇帝使用。但是慈禧卻以過於「陌生」為由拒絕使用蒸汽機,而使用馬騾作為牽引動力又被視為太不衛生,所以乾脆讓皇宮裡的太監充當「縴夫」。在宮廷禁苑建鐵路、行火車,是李鴻章的一大傑作,也是大清帝國的奇聞軼事。李鴻章多次奏請修建鐵路,都因頑固派從中作梗而擱淺。為得到慈禧首肯,1885年至1888年拓建三海時,李鴻章匠心獨運,在西苑修建了一條1510米長的小鐵路,向法國新盛公司定制了丹特型精美機車及六節豪華車廂進呈慈禧。但慈禧不喜歡機車的鳴叫聲,尤其怕這聲音破壞了宮城皇苑的氣脈,於是乾脆不用機車,而由太監們用繩子拽引前行。她每天上午在中南海勤政殿打理完朝政,便坐上這洋產品,平平穩穩,到北海北岸的靜心齋用膳。

    慈禧和光緒接見公使夫人們,就是在儀鑾殿的中間大廳裡進行的。德國公使海靖夫人伊麗莎白,顯然對「身材瘦削、大眼睛的年輕」光緒有好感,而對慈禧則用「黃色的女性身軀」、「居高臨下」、「一張素面朝天的羊皮臉」等語詞,來表現她「妄自尊大」和「剛毅、果敢」的權力狂形象。慈禧給每一位公使夫人都贈送了許多用黃色的箱子盛裝的貴重禮物,並且「關切」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又是攀親戚,說什麼「一家人總是覺得相互看不夠」。慈禧甚至不顧一直堅持的宮廷禮儀,很時髦地去親吻每一位公使夫人的臉頰,宣稱「從現在起我們都是姐妹了」。

    然卻沒有贏得夫人們的好感,相反,對於沒有贈送禮物和說話的光緒皇帝,夫人們卻表現了關切與同情。因為光緒從小就受慈禧的嚴格管教和虐待,體弱多病,以至長大後,見到慈禧還常常發抖。他4歲登基,38歲去世,在位34年,事實上沒有一天真正掌過權。先是做慈禧的傀儡,後又當她的囚徒。只在必要時,被拉出來擋擋門面,做做戲。在觀看戲劇表演時,慈禧穿戴著一身金黃色的服飾,而光緒皇帝只能身著一件紅綠色的綢衣站在她的身後,因為皇太后禁止他的服飾上有任何黃色。在觀察了宮廷生活後,海靖夫人得出結論:這裡的許多人「過於頑固不化和麻木不仁,根本不可能嘗試著變革」,而為了讓少部分人過著舒服的生活,大多數人不得不淒慘營生。那一小部分人當然沒有興致改變這樣的事實。

    政治資源是國家的命脈,清朝制度與明朝制度相比較,有很大區別,雖然清朝許多機構沿襲明制,中央設六部,依官階大小分別是吏戶禮兵刑工;地方上,有18個行省,總督和巡撫為最高長官,下面分別設布政使和按察使、道、府、縣(州)。但不同的是,清朝的大臣對皇帝沒有任何約束,屬於完全的集權。清朝設軍機處,軍機處產生自1729年,它本來是雍正皇帝秘密處理軍務而成立的一個小班子,因為效率高,就沿用下來。軍機大臣既不設品級,也沒有俸祿。軍機大臣的任命,沒有制度上的規定可供遵循,完全出於皇帝的意願。軍機大臣都是皇帝的親信,每天至少與皇帝見面一次,商議國家大事。

    清朝採用「密折制度」,讓四品以上的中央及地方官,直接向皇帝遞密折。使朝政變成暗箱操作,增添皇權的力量。使官員之間相互告密與牽制,進行離間分化。「密折」皇帝看過,由內閣轉交六部;重要的「密折」,由皇帝由軍機處直接寄給接受命令的人,其他人誰也不知。因此,六部裡頭的尚書侍郎雖然是名義上的上下級,但只要意見不合,卻都有向皇帝告密的權力,因此,六部雖然是中央機構,但它非但指揮不了下級,連自身都指揮不了,因此,所有權力都集中在皇帝身上。

    清朝在對外戰爭中不斷失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清廷對於漢人十分忌諱,不願意共享政治資源,同時,在清制中不許民間有公開發言權。當時府學縣學都有明倫堂,清廷在每個明倫堂裡都置有一塊石碑,這塊碑不是豎栽而是橫躺的,故叫做臥碑。臥碑上鐫有幾條禁令。首先,生員不得言事;其次,不得立盟結社;最後,不得刊刻文字。這三條禁令,恰好是近代西方人所要爭取的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和出版自由。

    中國著名歷史學家錢穆曾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曾指出,從漢朝到明朝,中國是一種士人政權,政府掌握在讀書人手裡,而讀書人既不是皇帝的私人勢力,也不是一個固定集團,因此這個政權公開而開放。而到了清代,作為皇帝私人秘書的軍機處加上密折,就構成了一種秘密政治。這種權力集中,也就成為「少數人」統治「大多數人」的制度基礎。東北地區,清廷曾將其劃出去,作為禁地,不許內省人出關。直到光緒末年,由於沙俄的壓力,河北、山東人才可以出關開墾。同時察哈爾和綏遠,清朝又把它劃成為禁地,不許添住一戶家,也不許多墾一畝地。因為這些地方接近蒙古,清廷的目的,目的是分治,不使其相接觸。

    這也到了光緒末年才開禁。還有一個禁地是新疆。因此地土壤肥沃,尚未開闢,他們要留作將來的衣食之地,故不許內省人前往。由於權力及利益被少數人所壟斷,國家已經和民眾形成了脫節。錢穆統計滿清前中期二百多年間,做到地方總督帶兵的,漢人中只有一個岳鍾琪。而岳鍾琪雖忠於清廷,在任期間也多受猜忌及彈劾,鋃鐺入獄。在平定太平天國,捻軍和回亂的長期戰爭中,八旗兵毫無戰鬥力,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等人帶地方軍,替清廷挽回崩潰的局面,這時清朝已經不可能再維持初期的滿蒙貴族壟斷政治資源的局面,形成了滿蒙貴族和地方實力派共治的格局,而甲午戰爭失敗前後,封疆大吏,漢人又都不再擔任,轉居少數。

    錢穆認為,全國各軍事要地,都派八旗兵駐防。綠營是清朝常備兵之一。清廷在統一全國過程中將收編的明軍及其他漢兵編在綠營中,實際上率領綠營的將領還都是滿人。這兩種軍隊,餉給是顯分高下的。各省總督、巡撫,差不多在原則上也只用旗人。據範文瀾《中國通史》所述,作為「滿洲」人,從一出生就有經濟上的優待,按人頭髮月餉。旗人兵餉:前鋒、親軍、護軍、弓匠人月4兩,驍騎、銅匠3兩,年米48石,步軍摧領人月2兩,步軍人一兩5,年24石,炮手人月2兩,年36石。滿一人當綠營三人。在司法上清廷也設立種種特權。如:漢人犯罪如果判三年,旗人只要枷號四十天就能釋放。凡滿人犯罪,地方各級官員均無權過問,只能由步軍統領衙門的慎刑司負責處理。同時,滿城專供旗人居住,漢民不得擅入。清朝的「滿漢不通婚」流傳甚廣,嚴厲的時候嚴懲違者,甚至殺頭。到了光緒時期,1902年,光緒帝頒布了一系列「新政」,其中就包括允許「漢滿通婚」條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