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十年 第2章 K歌之王 (2)
    作為一個一線的歌手,陳奕迅或許也有過曾經身在二線的歲月,但是卻不妨礙他始終在創造著自己的奇跡,據不完全統計,從出道到現在,陳奕迅的專輯已經賣出了1050萬張。或許還未超越前輩張學友創下全球專輯銷量第二的紀錄,但是,幾乎將自己的每一張專輯都做成白金唱片也已用事實證明自己實力不俗,超越,也許只是時間的問題。

    一直以來香港唱片公司悉數投身成為「IFPI」的會員,上世紀70年代可算得上是該會的全盛時期,當紅歌手紛紛為爭取高銷量後,在頒獎禮上奪取多張白金唱片的佳績,以顯示在樂壇之實力。但時移勢易,隨著香港唱片行業漸漸衰落,每年達金唱片銷量的歌手不足10個,故在2007年末IFPI將指標降低,這樣才使得一些歌手拿到「金唱片」(3萬張)資格。當然這些指的是在香港地區的銷售成績。但即使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陳奕迅的U87仍然獲得了2005年香港最高銷售量的粵語非精選專輯。GetaLifeLive亦被IFPI評選為2006年香港最高銷量的粵語唱片,歌神的實力可見一斑。

    但是在2009年8月20日,EMI、SonyBMG、華納、環球四大唱片公司的香港公司宣佈離開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會,打算成立一個新的本地組織,代表他們在香港的利益,以「配合香港唱片業多元化的音樂事務發展及靈活彈性地處理香港業務」。

    四家公司在發表的聲明中表示,「該決定並未影響EMI集團、SonyBMG、華納音樂集團和環球音樂集團在國際上仍然是IFPI會員的事實。IFPI將繼續代表這些唱片公司的利益。」

    這一事件一時間震驚整個香港娛樂圈。當時整個業界一片嘩然,有人說是因為他們對時任主席不滿,還有人說是因為他們覺得IFPI本身就存在這問題,但是這四家公司最終也沒能將自己退出的原因說個明白。

    由於IFPI頒獎典禮所頒發的獎項只能在會員中選擇,而這四家公司的退出也就意味著自己的公司不能參加每年IFPI頒布的獎項角逐了。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情況,像是在環球旗下的陳奕迅、謝安琪、張敬軒等,只能在自己的公司舉辦的酒會上來為自己慶祝了。在慶功會上,陳奕迅理所當然是主角,因為他每次的唱片都能輕輕鬆鬆地成為白金唱片。

    陳奕迅曾經坦言,自己的唱片在香港,沒有銷售過20萬,最多的時候也就是10多萬張,目前自己正在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

    2007年的時候陳奕迅新專輯what』sgoingon…?發行限量慶功版,作為其一年來音樂成績的完美總結。陳奕迅當年的音樂成績全面告捷,不僅橫掃香港及內地各大樂壇頒獎禮,將多項重量級男歌手大獎收入囊中,新專輯what』sgoingon…?的銷售更是氣勢如虹,連續幾周穩坐CCTV全國銷量排行榜冠軍寶座,上市一個月便出現賣斷貨的情況,撼低同期發片的其他歌手。作為香港樂壇難得的實力唱將,陳奕迅向來是唱片銷量的保證,事實上,2007年陳奕迅共推出了三張專輯,每一張都賣得紅紅火火,成為低迷唱片市場中的救世明燈。而作為一個歌手,陳奕迅的成功在於他既贏得了市場,又得到了專業獎項的認同。

    還記得在陳奕迅每次簽約滿期的時候總有很多公司拋出橄欖枝,甚至不惜開出天價。或許有人在疑問,這麼多的歌手,為什麼他們偏偏要盯著陳奕迅,甚至不惜出天價來簽下他?這些人大概是忘記如今陳奕迅在香港歌壇的地位了,呼風喚雨的話說來有點不謙虛,可是一呼百應總是真的。他的專輯在現在的市場情況下,是能不用大費周章的宣傳就能銷量很好的極少數,香港在內地市場還能擁有自己一席之地的人,除了他,怕是也屈指可數了。

    陳奕迅的風格很難用簡單的言語去界定,但是他自己的心中卻有自己清晰的定義,比如,他說他唱的不全然是自己喜歡的,而他最鍾愛的是入行最初的《反高潮》,那才是真正屬於自己路數的歌。那是前衛、有個性,甚至另類的風格,但卻是陳奕迅的內心獨白。「這秒鐘,十分感動,接下來,只可以更加激進;如若要平庸,十一分的平庸,微笑大笑後必須發瘋。」這首陳奕迅入行僅三年時的舊歌《反高潮》,由他親自作曲,黃偉文填詞。陳奕迅說這是他出道十幾年來最能代表自己的歌,因為歌詞已經透晰了他的內心。陳奕迅喜歡《反高潮》的跌宕起伏,像極了他當初出道時的張狂和對媒體針鋒相對的態度。

    聽多了陳奕迅的專輯,也就習慣了在他的專輯中出現這樣或者那樣詞人、作曲家的組合,但卻總是有那麼幾人是始終在他的圈子中的,比如林夕,比如黃偉文,比如c.y.kong……這麼多的比如,又恰好湊成了一個全部,一個全部的陳奕迅。

    說起林夕,很多人都會驚呼,哦,那個鬼才詞人。他是香港第一詞人,也是一座屹立不倒的高峰,照在高處接受眾人的仰望。感情細膩如他,寫的是世人的淒苦與無奈。沒有他的字字句句,世間這班男女如何抒懷?芸芸眾生怎樣會有所謂的共鳴?世間只有一個林夕,所以任你再怎麼堆積詞藻,也堆不過他的抵死華麗和抵死頹靡。

    「心花怒放,開到荼蘼(《開到荼縻》)……愛上一個認真的消遣,用一朵花開的時間;遇見一場煙花的表演,用一場輪迴的時間。(《流年》)……我見過一場海嘯,沒見過你的微笑;我捕捉過一隻飛鳥,沒摸過你的羽毛。(《新房客》)……我們擁有的,多不過付出的一切。……為何未能學會習舞便已抱緊你,為何未能讓我衰老便要放開你,為何未能待我差到讓我去憎你,為何未能待我好到沒法捨得你。(《黑暗中漫舞》)……」

    有人說,他的輕描淡寫,卻也能傷人三分。

    感情細膩如他,卻常常失眠,太多歌詞領悟來自他的經歷,他的情傷。「我愛歌詞如命,可是她現在卻要了我的命」這是曾經患上了抑鬱症的林夕對那段時間的總結。無可厚非,他之於歌詞,歌詞之於他,本就是一種最好的搭配,誰又傷了誰。這樣的林夕,打造的自然是再憂傷不過的陳奕迅了。陳奕迅說感謝林夕,「寫出的是我心中的歌,更是萬千大眾的歌。」而林夕曾經說過,他寫給陳奕迅的歌別人拿去唱也會是好歌,但是只有陳奕迅懂得應該用怎樣的氣息、感情去唱一首歌,他唱出的是只屬於陳奕迅一個人的味道。他說他把關於世界的大感受寫給了陳奕迅。

    有人說,林夕對於陳奕迅的重要在於是能決定他是一流還是二流。陳奕迅是有唱功自然無可厚非,可是,唱功好的人那麼多,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歌曲。林夕寫過那麼多的歌,合作過那麼多的藝人,或許最適合他的還是陳奕迅,他的低沉,他的嘶吼,或許才是那個能將他的感情詮釋到極致的人。於是我們看到了那些將他們都推向事業巔峰的《K歌之王》、《明年今日》、《富士山下》……又似乎覺得,我們不能說他們是誰成就了誰,就像宮崎駿和久石讓一樣,誰又能說得清楚?

    香港有這樣一句話「一黃一林」,林指林夕,而黃指的就是黃偉文了。曾經有人假設,如果香港一年出20張唱片,每張有10首作品,那麼其中一半的詞都是出自黃偉文之手……這足夠說明他的高產了,可是在2006年之後,這位詞人漸漸地減少了自己的作品,只因為想要保持自己作品的質量。黃偉文在1995年遇到陳奕迅的時候,還是個初出茅廬的新手。後來兩人的合作慢慢變得越來越默契,這麼長的時間裡見證了彼此的成長。現如今,兩人一個是不可多得的詞人,一個是今日歌神。他們的感情並不只是局限於簡簡單單的合作夥伴,而是用這麼多年的時間共同譜寫了一部相互扶持和鼓勵的奮鬥史。黃偉文創作過這麼多的歌詞,卻一直覺得和陳奕迅合作的時候是最好的,比如《浮誇》、《反高潮》和《活著多好》……

    陳奕迅的專輯,不是用華麗的封面來抓住人們的眼球的,反而更多的是一種褪去繁華後的樸實。他曾經說,自己最不喜歡的封面就是把自己的大頭照放在封面中,因為他要的僅僅是歌曲本身的內容,甚至曾經因為專輯封面的問題而和公司的高層發生衝突。因為在他看來,音樂就是最不能夠褻瀆的事情。

    一向鬼馬搞怪的陳奕迅面對音樂的時候卻是最認真的,別人錄歌大概只需要幾個小時,他卻一錄就是十幾個小時,甚至在不錄歌的時候也喜歡呆在錄音棚中,一待就是很久,原因無它,在錄音室的時候才是他最放鬆的時候,也是他最自在的時候。

    可是,陳奕迅卻也因為唱片而受過傷,在陳奕迅還在英皇的後期,曾經錄過一張專輯,但是因為合約的問題,最後被迫取消了發行,沒能等到這張新專輯上市,他便離開英皇。就是這張他在英皇最後的專輯給他留下了無窮的後患。在他加入了環球之後,每當陳奕迅要出專輯的重要時刻,英皇總是從最後一張錄的專輯中挑出幾首,再加上從前的老歌做成精選集發行,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四次,著實讓陳奕迅很無奈。可是,誰讓市場的規則就是這樣的呢?沒辦法,只能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裡咽,他也唯有更加用心地唱歌,才能「報復」英皇的舉動。

    2.拿獎拿到手軟

    徐濠縈說:「他(陳奕迅)拿獎已經拿到麻木了,我已經沒有什麼感覺了。」這大概就是對陳奕迅現在生活的真實寫照了。

    從1996年第一次在頒獎名單上面看到陳奕迅的名字,距離現在已經整整15個年頭了,15年的歲月中他愣是將四大天王一個個熬走,熬到了現在自己獨佔樂壇的局面,這話也許聽著不怎麼謙虛,但確實是不爭的事實。走在紅毯上,陳奕迅不用靠奇異的穿著來搏出位,也不用挖空心思擺什麼POSE就能秒殺記者的菲林,不為別的,只因他是陳奕迅。

    香港地區的「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叱吒樂壇我最喜愛的男歌手獎」、「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十大勁歌金曲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獎」「四台聯頒音樂大獎─傳媒大獎」;台灣地區的「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和日本地區的「2008年MTV日本音樂錄像帶大獎」……這些,不過是陳奕迅眾多獎項中的一部分。

    香港有四大音樂頒獎盛典——新城勁爆頒獎禮、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在這其中,據不完全統計,陳奕迅在《我的快樂時代》奪得首個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的「叱吒樂壇至尊唱片大獎」,至今他總共獲得這個獎項八次。於2007年度奪得「四台聯頒音樂大獎-傳媒大獎」。在此之前,他與劉德華都一人得過4次傳媒大獎,加上2007年陳奕迅共得該獎5次,刷新紀錄成為獲傳媒大獎最多的歌手。

    香港男藝人中有很多人出了國語唱片,但是很多人最終都沒能在台灣本土的台灣金曲獎音樂頒獎典禮上分一杯羹。有人說是台灣的評審的標準有問題,說他們是排外。可是看看在台灣第一個拿到最佳男歌手的香港藝人張學友,似乎又覺得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大概這就是所謂的眾望所歸吧。陳奕迅是在2003年,繼張學友之後,作為第二個香港歌星獲得了自己在台灣的金曲獎的。事實證明,他這歌神接班人的頭銜是實至名歸。

    陳奕迅曾經表示,這個獎項對於他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上天和他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因為當年SARS橫行,金曲獎的頒獎典禮被延後了。等到真正舉行的時候陳奕迅卻因為商演不能親自到場領獎,最終,陳奕迅也沒能親自站在讓他和張學友齊名的舞台上。

    當時外界對陳奕迅可謂是讚揚不斷,不知道今後的陳奕迅能走多遠,能走到哪裡。可是,不可否認獎項才是最真實的證明,陳奕迅用自己的行動切實地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證明了他的音樂,是被台灣大眾認可的音樂。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