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人脈 第8章 提升自我,強化自己的人脈磁場
    要想贏得別人的讚賞和幫助,或者得到別人的器重,在六度人脈的鏈條上佔據一個傳遞信息的位置,首先就要有被「利用」的價值。

    ◎亙古不變的人脈法則:價值決定人緣

    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我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接觸形形色色的人。他們來自於不同的行業,做著各種奇怪的工作——有些工作是我完全不瞭解的,甚至是我百思不解的,比如軍方和從事情報工作的人。但無論走到哪兒,對方是誰,我都可以自如地和他們交流。不管在任何場合,我都能夠與他們愉快地相處。因為我深深地知道,六度人脈的拓展,本質的環節不在於我們計算通過幾個人才能達到目標,而是我們可以為對方提供什麼。

    現在很多人也在進行六度人脈的拓展,積極和頻繁地出席各種與他的工作相關的場合,參加種種行業內的活動,認為這樣一定能夠為自己贏得異常豐富的人脈。可是結果卻發現,用這種方式所結交到的新朋友,沒有幾個能夠轉換成對他來說無比重要的人脈資源。到手的越來越厚的名片夾,其實並不能成為對他真正有用的關係資本。

    很顯然,他們忽視了經營人脈最為關鍵的一環,這也是我們在六度分割理論的推廣過程中一直在講的公開的秘密:經營人脈的實質不是讓你主動「認識更多的人」,而是提升自身的價值,從而「讓更多的人認識我」。

    在日常的商務交往中這一點表現得尤其明顯,人們認識你,不是想和你交朋友成為知己,進行心靈的溝通。相反,大多數人都抱著可以從對方身上得到一點兒實際利益的態度。所以,如果你想在這樣的交際場合中被人注意,成為引人注目的發光點,你就必須將自己的特質和能力體現出來,將自己打造成一個人們眼中有用和有價值的人。人們遇到事情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這樣你就成功了一半,你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來幫助你,與你進行價值交換。

    劉克是個機靈、活潑、愛交朋友的小伙子,大學畢業後很幸運地得到了在機關單位實習的機會,但是想成為正式員工還要通過試用期。在工作中,他總是很佩服那些有能力的同事,有意無意地表現出想融入對方圈子的慾望。但每當劉克主動靠近他們的時候,他們似乎並不太熱情,有的甚至擺出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

    這讓劉克感到很是困惑,作為同事,不是應該相互幫助的嗎?一次,他無意間聽到同事在背後的議論:「劉克總是有意無意地跟我套近乎,估計是想在我這兒學到些什麼東西,關鍵是他並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呀!對我不會有任何的幫助!那倒不如幫幫劉處長的外甥呢!」「就是!」另一個同事隨聲附和,表示贊同。

    同事口中的「劉處長的外甥」是劉克的同學,畢業後同時進入這家單位實習。但是,單位只有一個空缺的名額,也就是說兩個年輕人在試用期過後只能留一個。

    劉克聽到這兒,很是氣憤,但是在氣憤那些人勢利的同時,他也明白過來,同事跟你非親非故,沒有情分和理由「應該幫助你」。這些人之所以對你不感興趣,不願伸出援手,恰恰是因為你還不具備讓人得到利益的能力與條件。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劉克不僅更加努力,還利用假期和休息時間報名參加職業進修班來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在之後的日子裡,他不斷刷新業績,很快得到了領導的賞識。以前那些對他不感興趣、刻意疏遠的同事,現在也都頻繁地對他表達好感,甚至有一些老同事還要張羅著給他做媒呢!當然,試用期結束,他成功轉正,成為最後的贏家,而那個劉處長的外甥被淘汰了。

    ★人脈價值原則:不怕被利用,就怕你沒用

    在人脈拓展中,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每一個人都願意與比自己強的人交往,而不想跟那些弱者待在同一陣營。如果你這個人做什麼都不行,沒有任何資本和營養,必定是人見人嫌,哪裡會有人主動接近你?一個無能者,他的人緣一定差。所以,要想贏得別人的讚賞和幫助,或者得到別人的器重,在六度人脈的鏈條上佔據一個傳遞信息的位置,首先就要有被「利用」的價值。

    你的「被利用」的價值,決定了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層次,同時也決定了別人是否願意與你交往,並對你提供幫助。

    說起來,這就像買股票一樣,人們都搶著購買績優股,因為只有績優股才會使他們贏利,給他們帶來利益。誰會傻到去拿錢購買垃圾股票呢?除非他是一個潛力股,讓那些慧眼識才的伯樂看到了。

    在工作中,一個重要的晉陞準則就是,我們要想讓老闆器重和提拔,要做的就是不斷提高自身的價值,而不是整天拍馬屁。當然,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價值,需要眼光和運氣。只要你洞悉了這一原則,就能夠通過適當的辦法,來提升自己被利用的價值,增加那些貴人與你交往的概率,縮短公關交際的環節,真正提升自己六度人脈拓展的效率。

    有一個建築老闆,他為了讓自己承包的工程進度加快一些,決定從底層提拔一個工人做管事的工頭,替他出力進行管理。為了找到合適的人選,老闆親自到建築工地進行探訪。

    到了工地,他問第一位工人:「請問你在做什麼?」工人頭也沒抬,沒好氣地回答:「做什麼?你看不到嗎?我正在用這個重得要命的鐵錘敲碎這些該死的石頭。這些石頭真硬,害得我的手又酸又麻,這真不是人幹的活兒。」

    老闆又找到第二位工人,問他同樣的問題:「請問你在做什麼?」第二位工人無奈地答道:「都是為了掙錢,我才幹這樣的活兒,要不是為了一家的溫飽,誰願意幹這敲石頭的粗活?」

    老闆又去問第三位工人:「請問你在做什麼?」第三位工人抬起頭,眼睛裡閃爍著喜悅的光芒說:「我正在興建這座雄偉華麗的大教堂。教堂落成之後,將成為這座城市最大的教堂,可以容納成千上萬的人來做禮拜。雖然敲石頭的工作累了點兒,但是我一想到將來會有無數的人來到這兒接受上帝的愛,心裡便為這份工作感到由衷的自豪。」

    結果當然不用說,老闆決定讓第三位工人成為管事的工頭。

    對這個案例進行分析我們就會發現,作為打工者,這三位工人都在被利用,他們體現出的工作價值,也就是靜態的價值是相同的。但因為工作態度的反差,前兩位因為自己的消極態度而失去了根本價值。第三個人卻由於充滿感恩,願意並且身體力行地積極思考提升工作能力,最後得到了老闆的晉陞。

    現實中的人們,總是喜歡去利用別人,卻不喜歡被利用。這成為了無法突顯自己價值的原因之一。一個事實是,如果你不會正確地對待「被利用」,只是一味地抱怨,那你不但會失去拓展人脈的機會,而且會覺得生活一點兒樂趣都沒有。只有那些能夠正視自己的價值應該被利用的人,他們才能緊緊抓住機會,提供價值讓人利用,然後自己從中受益。

    在工作中,即便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我仍然會經常問自己:「你是值得被別人利用的嗎?你有多大的利用價值?你的利用價值是不是獨一無二的,你是不是比別人的被利用程度大許多呢?」

    我見過很多人,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感到心灰意冷,而且有許多理由。比如,他們為公司效力了多年,甚至還是公司的元老級人物,但最後換來的卻是老闆一紙冷冰冰的解雇通知。甚至還有人覺得,自己付出了這麼多,結果卻是老闆不重視,同事背後搞鬼,永遠在底層拚命,卻得不到任何機會。

    他們還說:「我認為自己很出色,做得也夠好,可是我的人緣為什麼這麼差?」他們覺得人們冷落了自己,責任不在於他,而在於那些對自己視而不見的人。

    這又能怪誰呢?對於工作的他們來說,這當然不能怪罪老闆。因為你身為公司的員工,理應被公司和老闆利用,當你沒有了利用價值,不能再為公司創造利潤時,老闆就會毫不猶豫地解雇你,因為你已經沒有了「被利用」的價值。

    價值是你獲得他人認可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理由。當有人冷落你時,千萬不要一味地抱怨對方多麼殘酷和不講人情,也不要再期待有人會主動過來抬舉你。你要做的,是冷靜下來想一想,如何可以讓自己永遠具有被利用的價值,這勝過咒罵別人的無情,勝過抱怨世態炎涼和人心不古。

    最好的解決或避免出現這種局面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創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我們在每天埋頭努力工作的同時,不要忘了隨時睜大眼睛,觀察別人有沒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自己還有沒有可以提高的技能。如果你發現自己還有很多欠缺,就應該盡力去挖掘潛能,讓自己在某些方面變得無可替代。

    小吳現在正讀大學三年級,顯得很不合群,平常既不跟舍友一起去KTV,也不會跟她們一起去瘋狂地逛街。她是如此不起眼以至於上大學都三年了,認識她的人還寥寥無幾。上課時間她會準時出現在教室,不上課她就定時地出現在學校的圖書館、自習室、食堂、宿舍樓、傳達室等地方打掃衛生。她並不是在勤工儉學,只是在義務地幫忙。

    在圖書館,她默默地將那些被弄亂的書籍放回原位;她總會在做完實驗後刷乾淨同學們使用的儀器才離開;她會主動幫傳達室大爺分信件跑腿兒。別人不解,問她為了什麼,小吳總是笑笑說:「舉手之勞,方便別人,我也沒吃虧啊。」

    每次幫完別人,小吳總是覺得很滿足。這樣,她就給學生會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會主席對她的評價非常高。但是小吳卻謙虛地說:「我只是發自內心地想幫助這些有困難的人,很多事情我也經歷過,所以只希望盡自己一份微薄之力,為他人排解一些難題,這太平常了。」

    當你找準自己的價值所在時,你就會慢慢地贏得認可,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能被利用,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榮幸,這說明你在別人眼中是一個可交的人,說明你具備了交際的優勢,擁有了一個開拓人際關係的良好基礎。你千萬不要因為自己被利用了就表現得十分憤慨。要知道,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你被人不聞不問了,那你可就真的失去自身價值了。到那時,你會發現自己的人際關係變得一團糟,不要說去開拓六度的人脈,就連自己最親密的好朋友,也可能保不住了。

    在某公司,小盧因為資歷淺,也沒什麼工作經歷,所以大家一直都把她當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看,什麼雜事都讓她去做。小盧並沒有因此而覺得有任何委屈,反而很樂意接受。

    一次,主任讓小盧把一大摞資料送到一個分公司經理那裡,一個跟她關係比較好的同事看見後就對她說:「你別去,待會兒我找個人代你去,分公司那麼遠,而且你一個人還得帶著這麼多資料。」小盧聽後,只是笑笑說:「算了,還是我去吧。」她覺得既然主任讓她去送,肯定是對她的認可,是信任她。

    由於小盧總是勤勤懇懇地去辦好每一件事,而且辦事從不拖延推脫,所以她贏得了老總的認可。不久,在一次公司的例行大會上,老總表揚了她,還給小盧升了職。

    你看,樂觀地看待自己的價值,獲得的結果就是樂觀的。這不但體現在工作上,在人際交往中,也同樣如此。這需要你轉變思維,你之所以讓人刮目相看,說明你在這方面有著非常好的能力,能夠幫助別人解決一些事情。只有這樣,別人才需要你,也才樂意去幫助你。

    ★提升價值應從自身修煉開始

    如果一個人沒有真才實學,什麼都做不了,他走到哪兒都會被人看不起。所以,提升價值首先應該努力學習,增加工作技能和辦事能力。如果你在工作中時常出現一問三不知的情況,對方鐵定不會再對你抱太大希望。如果你沒有辦法幫人解決事情,朋友過來求你時,你總是以一句「我沒辦法」回應,時間久了,朋友也會對你很冷淡。因此,我們要想不斷擴大自己的發展空間,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去拓展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能勝任工作,能替別人解決麻煩,你的價值基礎就有了。

    ★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勇於向他人學習,提升自己的團隊價值

    「一個聰明的人能低頭拜一切人做老師。」這是哲學家愛默生的一句話。懂得向別人學習,並且願意去與他人協作解決問題,你就擁有了非常重要的團隊價值。現在我們對於人脈的需求,有時不僅僅是這個人身上的一些優良品質和處事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是否願意跟你合作,是否能夠團結眾人,共同付出。一個人如果喜歡獨來獨往,他即便再有能力,人緣也不會太好。因為不懂合作的人,性格往往高傲,讓人望而生畏,別人自然就不太想和他建立密切的關係。

    ◎「你能幫我什麼」和「我能提供什麼」

    人脈的拓展跟釣魚有些類似,有一句名言說:「要想釣到魚,我們就要像魚那樣思考。」你只有通徹對方的心理,瞭解對方的需求,知道對方的目的、慾望和弱項,然後投其所好,提供你有的東西,才能贏得對方的好感。你和他能夠互利互惠,牢固的關係也就建立了,這就是人脈動態經營的實質。

    ★要把人脈對像當做上帝一樣對待。

    上帝是什麼?不是高高在上神秘的聖母之子,而是我們的「顧客」。這是我在長江實業集團做銷售時養成的習慣,在我看來,每個人(包括陌生人)都是我的上帝。我每認識或想認識一個人,都會將他的家庭狀況、教育背景、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生活習慣、職業理想等等各方面的細節瞭解得一清二楚,然後自備一個檔案簿,將必要的信息和數據記錄其中。有時候,我瞭解他們甚至遠遠超過瞭解我自己。這種專注的投入度,給我帶來了無窮的好處。

    ★瞭解對方目前所從事的工作或者他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東西是最急需的。

    我們需要盡量地選擇那種自己力所能及、能實際幫上忙的事情記錄下來,明確地知道自己可以為對方提供什麼,並且,我們要讓他知道自己擁有這種能力,也真誠地有著這種願望。在這個基礎上,再讓對方感覺到你對他的尊重和重視,這樣,對方自然而然地就會願意與你接觸,建立關係。當你提供的東西讓他受益時,他也會關注你的需求,即:「我能幫你什麼?」他會主動將這個信息傳遞給你。

    人脈往往是互動經營的,需要與被需要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關係,人與人的合作都必須是一個愉快的互惠的過程,只有獨贏的人脈交往不會長久。你只想讓對方為你提供什麼,自己一點兒不想付出,這個世界上哪有這樣的好事呢?不管什麼關係,在你與對方結交的時候,都要首先考慮到是否符合互惠的原則,看自己是否「能為對方所用」,以及對方是否能給你提供什麼。而且,千萬不要把這一點理解成世俗的「互相利用」。每個人都追求利己,但我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能夠使自己的心理得到滿足,對方所給予自己的幫助,只不過是自己的利他行為換取來的等值回報。

    也就是說,你要始終遵循一條原則:「我並不是想向對方索取什麼,而是從自己的利他行為中得到欣慰。」

    曾經有一個禪師,他在漆黑的夜裡行進,因為傍晚剛下過霜,路很滑,行人之間難免有些磕磕碰碰,他在擁擠中看見有人提著燈籠遠遠地走過來。身邊有人議論道:「這個瞎子不光瞎,腦子也有問題,明明自己什麼都看不見,卻每天晚上出來都打著個燈籠!」

    禪師感到非常好奇,於是當盲人走到他身邊的時候,他便忍不住上前問道:「你果真是盲人嗎?」

    盲人說:「是的,我出生時便雙目失明,對我來說,白天黑夜毫無區別,甚至連燈光的樣子,我都不知道!」

    盲人的一番話讓禪師更加迷惑,他問道:「既然你看不到燈光,那為什麼你還要打著燈籠呢?」

    盲人說:「因為在和別人的談話中我瞭解到,每到晚上,哪怕視力正常的人,也會因為沒有燈光而變成盲人。所以,我每次晚上出來的時候,都要提一個燈籠,在身前照出一片光明。」

    禪師恍然大悟:「原來,你做這些都是為了方便別人。」

    盲人卻說:「不,是為自己!」

    禪師再度陷入迷茫,問:「為什麼呢?」

    盲人反問道:「你剛才走過來有沒有與人發生碰撞?」

    禪師苦笑:「就在遇到你之前,我就被三個人碰到,濺了一身泥。」

    盲人哈哈大笑:「可是我這一路走來卻沒被人碰到過,我的燈籠既給別人照亮了道路,也讓別人透過燈光看到了我,這樣他們肯定不會因為沒有看到我,而誤撞到我了。」

    從這個故事我們體會到了什麼?我們提供的價值不但可以照亮他人,同樣能夠照亮自己。我們得到的幫助表面上看是來源於對方,實質上是因為自己。當你能夠惠人時,也一定會自惠。在人脈場上,這是一條全世界通用的普世法則。惠人就是助己,利他才能惠己!

    ★人脈的基礎是利益交換

    人際交往的實質是什麼?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告訴你其實就是一種利益交換,所有的SNS(社會性網絡服務)社交網站的目標都是在幫助你結識「對自己有用的人,互換利益」。你不要以為這個道理太過現實功利。如果不相信,你可以將自己的朋友資源拿出來詳細分析,看看有多少人是在謀取共同利益的前提下才走到一起成為朋友的。你們之間的利益越是相似,交集越多,你們的關係也就越深厚。請相信,事實一定是這樣的。共同的利益基礎是好友和知己得以產生的前提,雖然人與人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矛盾,但是只要有共同的利益,雙方就能凝聚到一起,成為各自人脈網中一個環節。

    趙先生是一位知名的學者,有一次,一名新人作家打電話給他,請他幫忙給自己的新書寫篇序,但趙推辭說很忙,沒有時間,該作家就擅作主張寄來一篇寫好的書序,表示只要趙先生在上面掛名即可。雖然在趙看來,那篇序寫得很糟,但是趙樂於助人的天性促使他勉為其難地答應掛名。沒想到在一個禮拜之後,這位作家又打電話給他,措辭強硬地說:「既然您已經掛名推薦,那麼我希望您可以利用自己在出版界的路子來行銷這本書。」結果可想而知,

    趙先生覺得受到了輕視,斷然拒絕這位作家的要求。而且此後,該作家再沒有得到過趙先生的任何幫助。

    作為寫作界的新人,這位年輕作家的行事風格過於自我,他只想著自己的書可以憑借前輩的名氣大銷,想著利用別人來謀取利益,結果只能招致人們的反感了。

    我們要吸取的教訓就是,必須先瞭解他人的需求和內心的真實感受,尊重對方的利益,才能與之產生良性的互動,達到自己的目的,成為一個有人緣和受人青睞的人。我們既辦成了自己的事,也能夠使別人的心情愉悅,獲得對方的好感。

    ★懂得付出,才會有人幫

    當你有一個高標準的人脈追求時,你將發現,但凡那些夠資格成為你的貴人的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他們當然具有很高的素養,對你的需求一定有能力滿足。但另外,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求他們辦事、想跟他們結交的人會非常多,所以你要打動他們,讓他們對你產生興趣,並且願意把目光停留在你身上,聆聽你的需求,做你一時的幫手,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結交人脈方面,我們要有一個良好的出發點。得到幫助是你想要的結果,但首先做到的必須是勇於付出。現在你應該問問自己,我是抱著什麼樣的目的邀貴人前來相助呢?我是想讓他成為我的好幫手,還是想利用他的實力或關係達到自己的利益目的?

    如果你只盯著後者,就犯了一個基礎性的錯誤。因為誰都不欠你的,不是誰天生就該為你做些什麼。任何一個人都沒有理由對自己的貴人抱有「我不必付出就能從他身上得到什麼」的期望。「給永遠比拿更受人歡迎。」只有先給予,將有能力的人吸引過來,讓人覺得你是一個願意合作共贏的人,他幫你才會理所當然。別人的幫助,不是強求得來的,而是出自於受到了你的惠益然後給你的回報。

    ★互相給予,雙贏的人際關係最穩定

    今天,我們處在一個合作型的社會,隨處可以見到各取所需的合作模式。互利和雙贏是人脈聚集的主要原因,這是你須始終牢記的六度公關準則,也是人際關係積累的最終目標。尤其當你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借助別人的力量顯得非常重要。同時,為自己尋找一個好的合作夥伴,達成一個雙贏的模式,才能夠激發出雙方的無限能量,從這種關係中各取所需。

    丹尼是一位剛剛涉足影壇的青年演員,他有著英俊瀟灑的外表,再加上天賦和演技集於一身,才在屏幕上嶄露頭角。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目前的他迫切需要一個公關公司來為他作宣傳,策劃在各類報刊上刊登他的照片及關於他的專訪文章,以增加他的知名度。不過要想得到這樣一個公司的全力推薦,最好的辦法是建立這樣的公司,但前提是丹尼得投入很大一筆資金。問題就在於丹尼自己沒有那麼多的錢。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聚會上結識了碧昂。碧昂曾經就職於紐約一家最大的公關公司,有著多年的行業經驗,不僅熟知業務,而且也有著很好的人際關係網。就在幾個月前,她籌資開辦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公關公司,並希望能夠逐漸涉足有利可圖的公共娛樂領域。但是讓她煩惱的是,一直到目前為止,那些比較出名的演員、歌手都覺得她的廟太小,不願與她合作。於是,她的公司現在還只是靠一些小買賣和零售商店維持著。

    丹尼與她一拍即合,簽約成為了她公司的藝人,而碧昂則為丹尼提供出席活動所需要的經費。他們的合作達到了互惠互贏的最佳境界。丹尼在時下最熱播的電視劇中頻繁出現,沒過多久,一些較有影響的報紙和雜誌就把眼睛盯在了他身上,同時,碧昂的公司也聲名鵲起,一些有名望的人甚至主動找到她,希望她能為其提供社交娛樂服務,並願意支付很高的報酬。

    在合作中,碧昂和丹尼都滿足了各自的需要,實現了共贏,從而使雙方的事業都得以進步,取得了成功。如果你想獲得一些有價值的人脈,交到有能力的朋友,也必須在你們之間找到一種互惠和互利的關係。大家都能收穫好處,這是鞏固人脈的根本。如果去除這個前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成了無本之木,很難持久。

    最後,在我們得到對方的幫助時,你應適時地表達自己的感謝。別人給了你方便,可能他自己很快就忘了,但受到幫助的人卻一定要記得。如果你懂得感謝,知恩圖報,別人對你的好感將只增不減,這會讓你的人際關係更加穩固。

    如此一來,下次他再幫助你時,就願意付出更多,也讓你受益更多。這對於人脈需求比較大的人來說,花些心思去回報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格外重要。

    ◎強者看重你做事的能力

    「能力」的概念沒有統一的標準,但一般來說,它代表了能夠做好事情的一種可能性。比如當我們評價一個人:「他在產品的推銷方面表現得很差。」就是說他不具備一線的推銷能力,做不好這個工作。能力越強的人,他將事情做好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對於事情的勝任能力就較差。

    人們當然喜歡結交有能力的人,強者也不例外。優秀的成功人士尋找人脈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對方「必須和我一樣是強者」,至少他應該是「潛在的強者」。小到人們交友,大到公司的用人,都對能者青睞有加。因為籠絡能者,可以增強自身的實力,增加自己的資源,提升自己的競爭優勢,繼而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利益。在關係場上我們同樣會看到,每一個重視人脈的人,他都會談到能力。在看人識人的時候,他們也會首先關注能力,而不是其他的次要價值。

    概括地說,我們可以將一個人的做事能力大體分為三個高低不同的層次:

    1知識能力

    2業務能力

    3做事能力

    知識能力是我們從事某種工作或業務的基礎,比如相關專業知識的儲備,我們在學校和培訓課程中學到的,它被普遍關注,也跟我們具體要做的事情息息相關;業務能力是指我們在實際中的工作能力,面對一件具體的事情,你是否能勝任,比如一名銷售經理能否按計劃達成他的季度銷售目標;第三種講到的做事能力,則是對於前兩種能力的綜合提升,是我們最需要提升的一種高端的做事的素質,它更是一種通過「做人」去影響「做事」效果的綜合自我價值的體現。即,你如何處理自己在工作和人際關係體系中遇到的所有事情,包括從容應付各種複雜的情況和展現自己的價值。如果你的做事能力不能發揮出來,通常會有兩方面的因素:第一個是客觀因素,第二個是自身的原因。

    客觀因素。雖然自己很努力,但做事的環境一團糟,沒有辦法讓你發揮正常實力,將事情做好。比如缺乏團隊合作,同事都隨著自己的意願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有人跟你打對台,你想這樣做,別人偏反其道而行之。再比如有人背後捅刀子,不跟你好好合作,你要的東西別人偏不給你,你交代的工作對方看都不看一眼。或者做事沒有資源,要什麼沒什麼,領導不支持你,獎勵也不給力。他看你不順眼,你感興趣的事,他偏不讓你插手;你擅

    長的事,他偏不讓你去負責,等等。客觀原因總是會有很多。

    自身的原因。還有很多的時候,原因出在我們自己的身上,並不是同事和上司不配合,而是我們自己的能力有問題,能力達不到工作要求,判斷力出現失誤,口才表達有問題,資金不足,等等。自身能力不足導致的做事失敗,有時往往佔到大多數。這時,就不能從別人那兒找原因了,因為導致錯誤發生的是自己,必須反省自身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因此,我們的結論就出來了,在你做事的能力足夠強大之前,千萬不可盲目崇拜那些「無所不能的貴人」。因為如果你缺乏價值,就算他幫助你只是舉手之勞,恐怕也不會對你多看一眼。這恰恰是現在超過99%的人都會犯的錯誤。

    有個來自費城的年輕人曾經問過我一個問題:「李老師,六度人脈是否就是要求我,盡可能縮短我與那些強者之間的距離?」我就問他:「你覺得這些強者對你的重要性在哪裡?」他簡單地表述了一下認識大人物和自己的成功之間的關係,他認為這是成功過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強者能夠幫助自己快速成功。

    在和我討論的過程中,他直接坦率地表達了自己對於貴人的渴求。這是當前大多數年輕人的普遍願望。確實,和強者站到一個陣營,讓他成為自己的翅膀,對於一個人的成功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在華爾街有人直接說出了「貴人即我前途」的宣言。他們非常重視結交那些大的投資商,比如天使投資人。即使他們的發展方向不明確,沒什麼本事,但無一例外,他們都夢想有一個大人物突然現身,毫無條件地把他帶入強者的行列,獲得巨大的成功。

    但是他們都忘了最關鍵的一條:強者要看你是否有價值,是否值得他出手相助!

    在對超過上萬人的經歷調查中,有一個案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一位已經畢業四年卻仍然沒有找到自己職業目標的女孩,她的工作很不穩定,收入微薄,因此極度渴望找到自己的目標,不想再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下去。為了改變自己,她決定籌一筆錢去學習充

    電,到美國讀大學。由於之前沒有存款,她就向身邊的朋友借。但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那些在大學裡關係很好、畢業後也經常聚會聯絡的朋友,一聽說她要借錢學習,沒有一個人肯借給她,都躲得遠遠的。不是說沒錢,就是說自己也有用處,沒辦法幫助她。

    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她的朋友都拋棄了她呢?

    因為她在過去幾年的時間中,沒有證明自己的實力。她的朋友考慮的問題是:我把這筆錢借給了她,她能還得上嗎?如果還不上怎麼辦?於是,朋友對過高的風險望而卻步,無人願意在她身上下這麼大的賭注。

    這個世界的事實是,一個乞丐不太可能結交到為數眾多的企業家朋友,以助他飛黃騰達;同理,一位成功的商業人士,他也不太可能樂意去結交一個流落街頭的乞丐,除非這個乞丐真能拿出過硬的本領——比如他曾經輝煌過,現在不過是虎落平陽,暫時不如意,只要有人扶他一把,他就能東山再起。但是,這種概率出現的可能性實在太小了,大多數的乞丐只是乞丐而已,不會是人們眼中的「打工皇帝」。

    所以,我們建立高效人脈、獲取強者尊重的前提,是你自身擁有多少可以被對方利用的價值。這要求我們需要不斷地提升自我,不但要制定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還要圍繞此方向增強自己的綜合素質,構建核心競爭力,從而成為一個在強者眼中富有價值的人,強者才會找上門來。如果你不學無術,還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你只能被強者無情地拋棄。

    概括來說,我們必須學會做事,在關注能力的建立和改善的同時,也要關注能力的施展和發揮,讓那些強者能夠第一時間看到。其實,後者是我們打動強者、積累「貴人」人脈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為自己的溝通能力插上翅膀

    我們如何在複雜多變的人脈場上做到「主動出擊」,成為眾人羨慕的「萬人迷」和「必勝客」?這需要你擁有強大的溝通能力,並在溝通的過程中展示出自己全面的素質,以獲取對方充足的信任。

    ★最有力的翅膀是微笑

    我們都知道的一個事實是,微笑暗含著對於他人的好感和尊重。在溝通之時,如果你能主動地對他人報以微笑,表達的是一種友好和友善的態度,這就像照一面鏡子,你微笑,鏡中人也會報以微笑,得到的也一定是他人的善意。所以才會有人把微笑形象地比喻為打開人際交往大門的通行證。這就是微笑的巨大魅力,一個不願笑和不會笑的人,可想而知和他的溝通會有多麼沉悶和無趣。

    ★一定要正視對方的眼睛

    我們要想看到對方的內心和展示自己的真誠,就要敢於正視對方並直視對方的眼睛,這在溝通中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這個動作傳達了你的誠意和最起碼的尊重。你還能通過這個動作,第一時間體會對方的態度,判斷他是否隱藏了什麼,這有助於提升我們溝通的效率。不過要注意的是,正視對方的眼睛,並非讓你死盯住不放。注視也有分寸,如果你總是在試圖捕捉別人的目光並且長時間地凝視對方,在對方看來,這就不再是誠意,而有可能是一種挑釁和侵犯了。這會讓他感到很不舒服,招致他的反感,你就弄巧成拙,得不償失了。

    ★求助對方幫你提升溝通層次

    有一個例子可以佐證這種方法的正面意義: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與賓夕法尼亞州立法部門某議員,曾經發生政治對抗,但富蘭克林希望雙方的關係能夠不再這樣緊張,於是便向對方借閱一本十分珍貴的書。該議員也適時地作出回應,答應了總統的要求,將書借給富蘭克林,雙方的關係,立馬緩和起來,並以此為起點,建立了友誼,最終兩人結為至交。這表明每個人都有「被需要和被請求」的慾望,這建立在人們想幫助對方的意願和強勢心理上。當你感覺溝通有些許障礙時,就不妨採用此方法,可以有意識地向對方求助,從而主動地傳達善意,拉近雙方的距離,消弭對抗的情緒。

    ★任何時候都不能失去信心

    有一項心理學研究表明,很多人不願意主動與他人交往主要是因為對自己缺乏信心。他們相當害怕自己的主動會遭到對方的無情拒絕,從而讓自己大丟面子或陷入尷尬。但事實是,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這種心理。當你害怕對方會拒絕你時,也許他也在這麼想。有時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是這麼被製造出來的。所以只要滿懷信心地去進行溝通,一定能夠得到對方的回應。這是一件足以讓你百戰百勝的實踐六度分割理論的法寶。

    ★溝通時喊出對方的名字

    你要知道的是,人們通常只對跟自己有關的話題感興趣。關心自己,這是人的本性之一,任何人都無法避免。所以卡耐基才說:「一個人的名字,是他耳朵裡所能聽到最悅耳最美妙的聲音。」當你在說話中以最合適的節奏喊出對方的名字,並與一些正面的事實相聯繫時,他心中的愉悅就可想而知了。和你之間的心理距離,也會不斷地縮短。

    ★要有表現的慾望

    在溝通中,你不但要節制自己,還要有強烈的表現欲。兩者之間並不矛盾,而且事實證明,你的表現欲愈是強烈,獲得溝通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因為說到底,對方還是想聽到你這個人到底想要什麼。最終,他們會關心你的才能和目標,而不是你的表達技巧。在表現自己時,我們要非常善談,充滿活力,用熱忱去感染對方,用自己的才華去讓對方傾倒。懂得如何表現自己,是成功的關鍵之一。如果你只是善於談論對方,就算再有傑出的才幹,恐怕也不會順利地實現溝通的目的。

    ★溝通時做到「總能有話說」

    我曾經見過一個有趣的統計:一位企業負責人,他從早上醒來一直到晚上入睡,在這段時間裡他平均要說3800句話,涉及生意交易、員工管理、商務社交、說服合夥人同舟共濟等等一系列問題。他有的是話說,從來不會無話可說,正因為這種善談的素質,才幫助他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負責人。

    如果你在與人的溝通中,常常感覺無話可談,與對方坐在一起,總是感覺非常尷尬,無所適從,那麼,你的麻煩就來了。因為現在溝通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許多人可能費盡了口舌,卻只能做得一件兩件的生意。說上幾百句話,也不一定能得到對方一句善意的回應,何況你這樣緊閉嘴巴無話可說的人呢?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很多人覺得自己無話可說,其實並非沒有可談的內容,而是他們不懂得主動尋找話題,內心有話,嘴上卻說不出來。這就需要他們密切關注雙方的共同點,找到切入點,然後才能打開話匣子,建立順暢的溝通。

    ★避免發生激烈的爭論

    如果爭論有可能非常激烈,請盡量避免它。因為過分激烈的辯論往往只會產生隔閡,對問題的解決有害無益。不要覺得爭論不會影響你們的友情,表面看是如此,但背地裡,你們一定會互相生對方的氣,為你們的關係埋下隱患。在溝通中,針鋒相對從來都不是明智之舉。

    ★溝通時請一定尊重別人的意見

    如果對方的話裡有明顯的錯誤,請一定不要直言指明。就算是非常親密的關係,也不要嚴厲地指出對方的錯誤。就算你是出於好心,也要注意溝通和說話的方式。記住,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給對方留面子,其實就是在給自己攢面子。

    ★如果是你錯了,應該坦然認錯

    如果發現是你錯了,請不要猶豫,一定要迅速和鄭重地向對方承認錯誤。勇於承擔責任是一項高貴的品質,這只會讓他更欣賞你,對你的名聲不會有任何傷害。最可恥的是明知錯在自己卻拒不認錯,不敢承擔風險。這只會讓你在對方的眼中成為一個不可靠和不可信的人,距離會越拉越遠,最終沒有人願意跟你溝通,也無人願意成為你的朋友。

    ★使對方能夠很快地回答「是!」

    對方越是很快說「是!」,就越表明他很快地認同了你的觀點。你才能由此迅速地佔領人心,掌握溝通的主動,並讓對方建立對你全面認同的心理。

    ★傾聽是金,適當降低姿態

    在該沉默時,我們一定要立刻沉默,不要多嘴,也不要打斷對方的話。我們應該在溝通中適當地多給對方說話的機會,尤其當他有很強烈的興趣去表現他的才華和本事時。只有這樣,滿足了虛榮心的對方,才更願意同你深交。

    ★讓對方以為這正是他的想法

    在和人們交流觀點時,我們都想說服對方,但你要記住,永遠不要試圖將自己的想法和觀念強行地灌輸給對方,即使你的觀點是最正確的。我們要樹立一個原則,將自己的觀點進行包裝傳遞對他,並讓他認為,這正是他自己的想法,從而產生共鳴。

    ★學會肯定對方的觀點這要求我們在溝通中,多對對方說「Yes」,而不是說「No」。不要輕易地去否定對方,當你對他的觀點表示肯定時,對方也一定會對你充滿感激之情。即使他的想法是錯的,也不要緊。我們可以先表達自己的肯定和讚賞,再從另外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作為補充。實質上,對方如果不是太傻,一定能夠聽出你的真正用意,但他更會因此欣賞你的人品和才能。

    ★在溝通中激發對方更加高尚的動機

    要想改變一個人的意志,你就要激發他高尚的動機。就像美國著名的銀行家摩根說的:「人會做一件事,都有兩種理由存在——一種是好聽的,一種是真實的。」人們當然知道自己的內心哪一個理由是真的,但卻喜歡聽到良好的動機,作為對自己的激勵。每個人對自己的認識,都希望是好的、不自私的。所以,在說服對方的時候,我們要讓他覺得:「我是在做一件高尚的事。」

    ★在溝通中提出一個挑戰以供解決

    有家公司的創辦人曾經這樣對我說:「想讓對方真正地對我感興趣,我常在溝通時提出一個共同的挑戰,然後帶動對方和我一起去解決。」這是一個無比美妙的辦法,因為任何一個成功者都喜歡挑戰,尋找一切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向別人證明自己的價值和能力。這是人性的弱點,也是我們可以利用的地方。比如,你可以在溝通中向對方提出一些重大的難題,謙虛真誠地請他和你一起商量,然後在討論的過程中,拉近雙方的距離,建立友誼,或者開啟合作,這是很有效的辦法。

    ◎拉近距離,你需要提升親和力

    六度人脈的根本目的,是讓我們不斷地拉近跟別人的距離,再利用一個個結點,去促使更多的人成為自己的人脈資源,並在不斷積累人脈資源的基礎上,構建出豐厚的人脈資源網絡。在拉近距離這方面,只有足夠的可利用價值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體現出與眾不同的個人魅力。

    現實生活中,很多具有同樣素質水平的人,他們在與人交往時卻往往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有的人在與別人交往時輕鬆自然,大家也就願意和他交朋友;而有的人則完全相反,他們死板僵硬,能交到的朋友自然也就少得可憐。導致這兩種不同結果的原因,就是一種在人際相處中表現出來的親和力。

    一個缺少親和力的人,說話剛硬,話裡帶刺,咄咄逼人,別人對他就會望而卻步,不想靠近他;而一個具有親和力的人,說話幽默風趣,處事平易近人,就能吸引到人們的注意力,使得人們樂於接近和接納他。因此,我們要想在六度公關中取勝,構建自己豐厚的人脈資源網絡,親和力是必須努力去提高的一種素質。

    海倫是從英國倫敦來的一個頗具經商頭腦的人。她的衣著打扮,都散發著獨特品位和魅力。因為想放慢生活節奏,得到更多的歸屬感,她選擇搬到位於東南部的一個小城鎮生活。

    儘管她很喜歡這個小鎮和鎮上的居民,但是她卻明顯地感覺到自己並不受大家的歡迎。最終,她經常去拜訪的一位朋友向她指出,她的穿著打扮和交談方式讓當地人覺得她是在裝腔作勢,自以為高人一等。

    聽了朋友的話,海倫如夢初醒。從那以後,海倫改變了自己的穿著和說話方式。像當地人那樣穿得隨意,並積極與人談論當地的事情,積極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試著讓自己看起來更加容易接近。久而久之,她變得非常受歡迎。

    現實生活中,應該沒有人樂意去做一個根本不受人歡迎的人。我們知道,有的人可能會說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改變。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放下架子,不再滿足於內心的虛榮,不去擺譜,在朋友面前不耍小聰明,大家都會樂意跟你在一起。這是一項很重要的素質,雖然人們難以全都做到,但只要下定了決心,改變並不困難。

    哈佛商學院的兩位管理學家曾經就此做過一項調查,他們分析了多種職場中的人際關係,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大多數人寧願與討人喜歡的傻瓜一起工作,也不想和有本事的討厭鬼共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本事大的人很多,討人喜歡的人卻極少。能力是一項普遍素質,討人喜歡卻是一項人際交往中的稀缺品質。所以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一個讓人喜歡的領導,往往更容易受到別人的尊敬和員工的愛戴。領導者建立威望的根本原因,有時並不來源於他的能力,而是他讓人喜歡的分數有多高,後者直接決定了他能夠擁有多強的領袖氣質。

    1964年,68歲高齡的土光敏夫就任東芝董事長,與其他管理者不同的是,他經常獨自一人去東芝散佈在日本各地的30多家企業走訪。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常常提著一瓶一升的日本清酒去慰勞員工,與他們共飲,這讓員工受寵若驚。沒有人會想到身為大公司的董事長,他會親自提著笨重的清酒來跟他們共飲,談論工作和生活瑣事。因此,員工親切地稱讚他為「捏著酒瓶子」的大老闆。

    從土光敏夫的故事,我們就能驗證一點:在有效地縮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方面,親和力作用顯著,很容易讓陌生人變為朋友。這是一種什麼時候都不容忽視的交際能力。當我們的能力因為種種原因,短時間無法得到提升時,它可以雪中送炭,幫助我們獲得更多的人際資源,並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遇。

    當然,從現實角度來講,不是每個人都生來具備一種很強的親和力。有些人可能具備天生的風趣細胞,有些人則顯得木訥。不過,親和力不同於愛因斯坦式的無法複製的天賦,它完全可以在後天進行培養。

    1.和別人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這裡講到了真誠的重要,一個不以真心待人的人,他當然不可能贏得別人的真心相待。真誠是親和力的基礎,如果沒有心的真誠,你就是掌握再多再好的交往技巧,在別人的眼中,你也無法成為一個和善的人。因為你的臉上寫著「虛假」,就算笑得再開心,也是偽裝出來的,無法打動對方。

    2.在人際交往中體現主動性。

    主動接觸別人是我對於六度人脈非常看重的要求,親和力通常不會在被動的交往中存在——這時你只會表現出一種自閉和羞澀的氣場。我們在與人的交往中,只有主動地去接觸別人,才能大大地縮短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只有心的距離近了,才容易彼此肯定和接納。也就是說,平時我們待人要熱情主動,這樣才有助於親和力的培養和形成,讓你成為一個受人喜歡的人。

    3.心態平和,才能包容萬物。

    現在,有一個共識是,太多的人在人脈公關中表現得心態不怎麼平和。他們經常有受挫感,不平感,覺得自己付出很多,但得到的太少,從而心態失衡,言行失控。一個有著包容胸懷的人,才能讓人感到親切。寬容不可或缺,如果你總是爭強好勝,過分地計較個人得失,不僅讓人難以接受,而且也會影響到你與他人的合作關係,更不會得到別人的認同。所以,養成平和的心態,讓自己大度一些,更有利於你的親和力的塑造。相信我,當你變得不再自私和好勝時,你的朋友數量會迅速地增加。

    4.不管你多強,都不能目中無人。

    目中無人不是恃才傲物,就是孤芳自賞。這類人,他們盲目地自視甚高,覺得「我實在太優秀了,什麼事都能做成,還有誰比我強呢?」從具體的表現來看,他們的自信過了頭,不但自負,而且自大,瞧不起別人。他們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卻看不到自身的一些不足;在對待別人時,又正好相反,他們的眼中只盯著別人的不足,卻看不到他人的一丁點兒特長。因此在實際的人際交往中,這樣的人就會恃才傲物,對別人說話一點兒都不客氣,充滿蔑視,不屑一顧,有時還會去諷刺和挖苦別人。

    目中無人還有另一種表現,就是孤芳自賞。他們覺得自己很強,雖然不會竭力地表現出這種優越感,去傷害別人,但卻陶醉於自己營造的小世界中,不可自拔。在和別人交談時,他們只會標榜那些自己擅長的事,對於別人感興趣或擅長的話題卻從來不屑於談及。

    對於以上兩種表現的人,人們只會避之唯恐不及,又怎麼可能主動與之交往,拉近雙方的距離呢?這對形成和體現親和力極為有害,會讓你一個人逐漸變得遇事孤立無援,就算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功,也必將面臨無人一同慶祝的尷尬場景。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