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裡 第75章 蘇叔陽:鄰居給我的力量
    生於1930年代。

    作家。

    2000年中央電視台邀請蘇叔陽先生參加新年晚會,並朗誦詩歌。先生在家排練節目時嗓子裡咳出了血,開始還以為是用嗓過度,後來才知道是癌症轉移。蘇老先生回憶說:「第一次發現癌症時,有兩個多星期不是很愉快,想不通。後來一想通,發現哭啊鬧啊都不現實。那時候我就天天爬樓梯,病房在6樓,上上下下鍛煉身體。」在精神上,蘇叔陽的一位鄰居給了他很大的啟發:「這位老大姐也得了重病,她說她是倒計時活著的,這個月做一件自己能完成的事情,下個月再做一件。我也想倒計時活著,每個月都做一件能完成的事情,這樣會有成就感,會覺得沒有虛度年華。」

    涸轍之鮒,相濡以沫

    20世紀50年代的鄰里關係,就像我在《夕照街》描寫的那樣,有一種良性的習慣。因為當時解放了,大家生活都一樣,所以彼此互通有無。你買的醬油多了點就給我點,家裡缺鹽就到鄰居家要點,如果來了賣大白菜的,大家互相通知去排隊買白菜等等。你在大街上,年輕人碰到老年人總會問候一句:「老爺子,您遛彎兒?」或者說:「您吃了嗎?」沒有一個年輕人會說髒話,當然不能說一個也沒有,反正只有極少極少的人會說髒話。

    總之,50年代鄰里間是非常親熱的,北京人那種良好的習慣,今天實在是很難再見著了。那時候可以說是「涸轍之鮒,相濡以沫」,彼此關係都很好。這種關係,在老捨先生寫的《四世同堂》裡也有表現。

    別把心門鎖起來

    當時如果哪家孩子買醬油沒買成,家家給送點醬油,表示同情和慰問。有人問我說,北京有這風俗嗎。我說,這不是風俗。北京人確實是這樣的。比如端午節到了,要吃粽子,有的人家手頭緊,買不起粽子,別人包粽子的時候,可能多包一兩個給送去。這家送一兩個,那家送一兩個,沒買粽子的人有時吃得比別人還多一點。還有包粽子時沒有粽葉了,別人可能多買了,就馬上送給你。這個關係在我少年的時候,感覺到很親切。

    20世紀60年代就比較僵化了,有人人自危的感覺。到了70年代「文化大革命」就更厲害了,家家閉門鎖戶,誰也不和誰來往。「文革」的時候,我每天早晨起來就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心裡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