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裡 第73章 幸福背景板·婚禮
    賀禮

    隨禮又叫做拿「份子錢」,無論婚喪嫁娶,只要主家請客,一概逃不掉。至於結婚,那就更是重頭了。中國人素來講究禮尚往來,親友結婚,自然應該送上一份心意。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婚禮上,這「份子」裡是見不到錢的。那時候城市青年男女結婚,簡單得很,不過就是一方將自己的行李搬到另一方的宿舍裡。不流行大張旗鼓地請客吃飯,最多散個喜糖喝個小酒而已。親朋聞訊而來,都帶著禮品:床單、毛毯、暖壺、洗臉盆、毛巾、檯燈、鏡子……基本上都是日用品。關係親近的,會講究一下床單的面料。關係一般的,就幾個人湊錢買一樣東西。用這些親友送來的禮物,新人就可以佈置新房了。

    「文革」時期,精裝本的《毛澤東選集》、《毛主席語錄》曾經是時髦的禮品,結婚送「毛選」成了很多人的不二選擇。

    「份子」從禮物變成「錢」是在20世紀80年代。雖然結婚送的賀禮也無外乎是一些家常用品,但有些人開始包「紅包」送禮金,數目由於關係遠近從幾元到十幾元不等。從此,結婚「隨份子」開始風靡,並且,行情一路見漲,到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十幾元已經拿不出手了,一般為幾十元到幾百元。如今的「份子錢」,少則幾百,多則幾千元,上不封頂。結婚請柬幾乎成了罰款單。

    很簡單,比如同廠的工人結婚了,我們就到他那去,問他缺什麼。缺鍋給買鍋,缺床單給買個床單……

    項蘇雲(生於1930年代,項英之女,

    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負責人)

    我和愛人結婚的時候,他的同事一起送了他一個溫度表,就是大家湊份子買的,簽上名字。

    李真惠(生於1940年代,配音演員)

    送什麼的都有,洗臉盆、暖瓶,還有鏡子、鍋……

    鞏漢林(生於1950年代,演員)

    婚禮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一娶一嫁,是為婚禮。結婚是件大事,婚禮自然馬虎不得。國人歷來喜歡排場與熱鬧,這在婚禮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只不過,加了些各個年代的色彩而已。

    20世紀50年代,破舊立新,崇尚簡樸,什麼吹吹打打、旗袍西裝統統與時代格格不入。不過,簡樸並不意味著簡陋。簡單的婚禮中,自有一種別樣的味道。身著中山裝的新郎蹬著自行車載著笑靨如花的新娘,在街上,便是一個時代的風景。婚禮上,新郎新娘要向雙方父母和毛主席像鞠躬行禮,最常見的便是請新人講講「革命婚史」、唱兩支「革命歌曲」。當然,小鬧一下洞房、咬蘋果之類,更是年輕人喜愛的節目。

    20世紀六七十年代,革命氣息逐漸濃烈,「紅寶書」、「紅袖標」,這兩種最「革命」的標誌在婚禮上則更加顯眼。婚禮簡樸而喜慶,不過更像是一場誓師大會:婚禮現場貼滿各種標語口號。新人共唱《東方紅》、《大海航行靠舵手》等,痛說革命家史,對著毛主席像宣誓:「永遠忠於毛主席,堅持社會主義道路,解放全人類……」傾訴戰天斗地的豪情,接下來憶苦思甜,然後一拜毛主席,二拜父母,三夫妻對拜。當年也是知青下鄉的高峰期,很多城市青年在異地扎根,找對象結婚,因而,很多婚禮上父母都不在身邊,代替父母位置的都是組織上的領導。

    20世紀80年代,婚禮中的政治因素終於漸漸消退,傳統婚禮中的舊俗開始恢復,什麼討「利是」、哭嫁、拜堂、揭蓋頭又開始流行。可以預訂出租車接新娘。開放一些的新人已經開始穿婚紗、旗袍、西裝。

    20世紀90年代,結婚成為一個產業,隨著全國首個婚慶公司—「紫房子」在北京的正式營業,婚慶公司像雨後春筍般誕生。一切交予婚慶公司打理,從車隊、服裝到婚禮錄像,統統包攬。許多新人終於卸下了身上的重擔,開始真正享受自己的婚禮。不過,那時也是婚禮最鋪張的年頭,改革開放以後,國人手中的錢終於多了起來,結婚正好花。豪華婚車接新娘,動輒10輛、20輛,宴請親朋都要去星級酒店。

    如今的年代,崇尚個性。相對於以往的熱鬧與排場,人們更青睞於簡約浪漫的婚禮。至於什麼婚禮最受歡迎,一切皆憑自己的口味。復古一些的,辦一場傳統婚禮;搞怪一些的,辦「紅衛兵」式婚禮;浪漫一些的,辦西式的「草地婚禮」;另外,還有海底婚禮、沙灘婚禮、燭光婚禮、水上婚禮、鮮花婚禮……各種花樣層出不窮。婚禮已經成為新人們大秀個性的平台。

    我去參加老狼的婚禮。老狼的丈母娘是一個評劇演員,她說:「感謝大家來,我今天很高興,給大家演一個節目祝祝興。我給大家唱一段《血債要由血來還》。」我們到現在還老提起這事,實在是太經典了。

    趙趙(生於1970年代,作家)

    喜宴

    參加婚禮又叫做「吃喜酒」,可見婚宴在婚禮中的重要地位。一般來說,婚禮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結婚儀式,另一個就是「吃」了。婚禮的一大要素就在於,要將來賓們的嘴打發好了。不過,在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吃喜酒」常常是一種奢望。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夫妻」婚禮質樸而簡單,通常情況下,給親友們散些糖果花生,就算是結了婚了。最多是家人聚在一起吃個飯,加兩個菜,包頓餃子,以示與平時不同而已。不過,也有講究面子的老人,會辦一些排場比較大的婚宴。

    當然了,那時候沒有酒店,一般都會在自家院子裡,菜式也比較簡單,有肉就好。擺上這麼幾桌子,將遠近的親友請來,吃一頓,喝一壺,熱鬧得如同過年。

    20世紀70年代講究破舊立新,打破一切舊傳統,創造一個新社會。這種講究享受的吃喝方式自然被摒棄,婚禮越簡單,就代表思想越進步。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婚宴中的「吃」才開始被重新定義。有些新人會租用單位的食堂,請來師傅,自己辦酒席,凡事都要親力親為,非常辛苦。傳統的「七大碟子八大碗」、「全雞全鴨蹄膀」都會出現在這樣的喜宴上。因為物質生活的欠缺,喜宴上將吃不完的菜打包回家也是很普遍的做法。前來喝喜酒的人不會真正把桌上的菜都吃光,他們通常只吃幾個不好帶的湯菜,然後由「桌長」把其餘的菜平分,帶回家給家人分享,其實主要是給孩子們留著。

    20世紀90年代初,很多新人開始流行到飯店辦婚禮了,一為省去自己操心,二為排場漂亮。一時間,誰家在星級賓館辦了多少桌酒席,便成為人們互相攀比的對象。酒店裡也開始專門為結婚設計標準,結婚越來越講排場,婚宴的檔次也從普通餐廳到五星級酒店,從三四十元一桌到七八百元一桌,甚至還有幾千元的高檔婚宴。為了招攬顧客,酒店還為各種檔次的婚宴起了不同的名字,「龍鳳呈祥宴」、「鴛鴦宴」等比比皆是。酒席上的菜餚已經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全雞全鴨」,而衍生出了很多新鮮的菜餚—比翼雙飛、早生貴子、笑口常開等。在滿足賓客的口福之餘,也討了好口彩。

    近幾年,新人們對婚禮的要求越來越高,不過,更多的是強調浪漫與個性。摒棄以往的傳統,自助餐婚禮、舞會式婚禮……各種新式花樣層出不窮,婚宴開始全面地彰顯個性,不再只是「吃」的代名詞。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