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裡 第53章 幸福背景板·螢幕主角
    楊子榮

    「刀叢劍樹也要闖,排除萬難下山崗。山高不能把路擋,抗嚴寒化冰雪我胸有朝陽。」噴薄而出的萬丈霞光映襯之下,楊子榮頭戴大風帽,身披山羊皮大衣,目光炯炯,眺望前方。這一形象,定格在了無數人的心中。20世紀70年代,楊子榮隻身入虎穴的英雄氣概,揚鞭上馬的瀟灑身段,豪氣干雲的唱腔,曾經迷倒了無數的觀眾。某種意義上說,楊子榮是那個時代人們心中的「樣板」偶像。

    1958年,京劇《智取威虎山》誕生,改編自曲波的小說《林海雪原》。10年以後,文藝作品「三突出」的浪潮中,《智取威虎山》被樹立為典型。1970年,同名京劇電影上映,劇中扮演楊子榮的童祥苓紅遍了大江南北。

    階級鬥爭的大前提之下,楊子榮「忠於革命、忠於人民、忠於毛主席」的人物性格,「英武雄壯、威風凜凜、一臉正氣」的外貌形象,個性鮮明的個人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精神,無疑都是打動人們內心的重要特徵。更重要的是,當看到一個人可以擊斃猛虎、獨闖敵營、消滅群匪時,沒有哪個年輕人不為之深深折服。

    《智取威虎山》我連看了18遍,我母親都驚呆了,問我怎麼能看那麼多遍。我還試著要把《智取威虎山》改成長詩。我完全被楊子榮的英雄氣概迷倒了。

    桂興華(生於1940年代,作家)

    樣板戲裡的英雄人物基本上都是我的偶像,不管是京劇的還是芭蕾舞的。

    張繼剛(生於1950年代,藝術家)

    許文強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1980年,香港無線電視台(TVB)製作了一套25集的電視劇《上海灘》。這部劇以民國年間的上海為背景,描述上海幫會內人物的情仇和愛情故事,在香港引起一陣收視狂潮。

    20世紀80年代中期,這部電視劇引入內地。按此後一部紀錄片的說法:「在上海,每次播出這個劇集的時候,這個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竟宛如一座空城。」當年在大陸其他地方播出也是觀者如雲。甚至20年後,市級電視台間或有重播,收視率也不輸於一般新劇。

    《上海灘》讓中國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悲劇的力量。片中主角許文強和馮程程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讓國人牽腸掛肚,許文強也由此成為港台劇之絕唱。這個扮酷、裝壞,總在拒絕社會卻又被社會吞噬的男人,這個有著憂鬱深沉的雙眼,嘴角總是帶著一絲嘲諷笑意的男人,在他冷酷和玩世不恭的外表之下,隱藏著真誠與善良。人們記住了這個悲劇人物,同時也記住了他談笑間的成熟渾厚、沉穩滄桑、機智勇敢、收放自如的奔放和內斂。

    許文強的扮演者周潤發曾經說過:「我紅都是因為《上海灘》,有了《上海灘》才有人認識我。」那個頭戴大禮帽、身穿長大衣、圍著白圍巾的許文強,那個身材高大、動作瀟灑、有著迷人眼神和笑容的周潤發,在如此經典的《上海灘》裡,演員和角色完美地合二為一,於是便產生了這樣一個魅力持久的偶像。

    我20世紀80年代的偶像就是周潤發,那時候覺得他特別酷。

    周立波(生於1960年代,演員)

    周潤發演過的電影、電視劇的盤我家裡都有。

    肥哥(生於1960年代,主持人)

    我覺得周潤發太帥了。

    圓圓(生於1980年代,主持人)

    杜丘

    豎領子的風衣、熊貓墨鏡,這是20世紀80年代初,耍酷少年的絕佳裝備。其來源說起來都會讓那個時代的人神情激動,那就是日本電影《追捕》裡的杜丘警官。他有著刀削般的臉龐,凜冽的眼神以及後來影響一代人髮型的板寸頭。他遭人誣告,為洗清自己的罪名只能逃脫,被警方與敵人同時追捕。他亡命天涯,偶遇紅顏知己。他以性命為賭注,隻身入虎穴,與罪犯進行殊死搏鬥。

    這部電影剛剛引入國內,立即被瘋狂追捧。杜丘頓時成了全國人民的偶像,人們開始穿杜丘警官穿的米黃色風衣,留杜丘警官留的板寸。走在街頭,到處能看到學電影裡杜丘的裝束,穿著風衣、把衣領豎起來的人。杜丘把衣領豎起來,是為了避免被人認出來,而到了中國年輕人的眼裡,這就是扮酷的最高境界。據說有家服裝廠趕製杜丘式的風衣,幾天功夫,10萬件一銷而空,要知道,那時人們的工資可是才幾十塊錢呢!

    那個不苟言笑、身手敏捷的刑警杜丘征服了許多女性觀眾。高倉健也借此片成為螢幕硬漢。中國姑娘們開始對國內的奶油小生不屑一顧,振聾發聵地喊出「尋找高倉健」的呼聲。報紙上天天討論,甚至有一部電影的名字就叫《尋找男子漢》,女主角找啊找啊,最後的結論還是中國沒有高倉健那樣的硬漢。此後,不少男演員開始收起笑容,在臉上寫滿刻意的滄桑。

    歲月流逝,很多情節也許已經模糊,但是杜丘警官的形象卻永不會模糊。伴隨著那「啦呀啦」的優美旋律,在一望無垠的原野上,在矢村警長和警探的圍追堵截下,真由美與杜丘相擁在馬上,她長髮飄飄,他英姿颯爽……

    有很多十七八歲的年輕人都留起了平頭,穿長風衣,還把風衣的領子立起來,也不笑,繃著臉裝深沉。當別人喊「哎,你幹什麼去」,他們連理都不理。

    廖健(生於1970年代,演員)

    《加裡森敢死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歐洲戰場形勢越來越危急,美國陸軍情報處的加裡森中尉接手了一支由殺人犯、騙子、大盜和小偷所組成的敢死隊,深入敵後,執行特殊任務。這支極富傳奇色彩的敢死隊,輾轉在敵占區,一次次打入敵軍內部,完成了一系列看上去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成長於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人,看到以上一段文字,都會想起那部著名的美國電視劇《加裡森敢死隊》。1980年,這部26集的美劇被引進首播以後,立即引起轟動。當時的年輕人偶像斷檔,愛打仗電影的孩子們,在看過了無數遍《南征北戰》之後,《加裡森敢死隊》的出現,與其說是驚奇,不如說是震撼。他們是小偷、騙子、搶劫犯和街頭流氓,但他們的人性復甦了,技能得到了發揮。

    這讓當時思想苦悶的中國待業青年,找到了一些街頭救世的要素。當時有媒體報道,有少年模仿電視劇裡練習飛刀,有盜賊模仿連環盜竊,有學生模仿吸煙、喝酒、耍帥,都是受了這部電視劇的影響。播完第16集後,電視台便以黑底白字通告觀眾:本劇播放完畢。但是很多人都看出來,電視劇只播了一半。其停播的原因就是很多青少年受其影響太大,給社會的治安都造成了問題。直到若干年後,《加裡森敢死隊》才得以重新播出。

    我們那會兒很淘氣,拿削鉛筆的刀子,還有水果刀學《加裡森敢死隊》裡面的人拔刀子。老師發現之後,讓我們到教室後面或者操場的主席台上去罰站。

    肥哥(生於1960年代,主持人)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