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期盼中國 第19章 :冰點2020,中國異動行業分析 (1)
    對於中國的許多產業而言,隨著近年來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這些產業被普遍認定為正在面臨一道難關。

    在宏觀上,國外經濟形勢的不確定,國家經濟政策依然存在的變數,本土資本市場中乏力的融資支持,企業管理中的制度性缺憾,國際化人才和中高端人才的極度匱乏,品牌與核心技術的缺乏,上游資源擁有者議價能力的逐漸增強,下游品牌制約的逐漸增大,當這些因素集合到一起時,對於中國企業未來的增長而言,無異於將其前景降溫至冰點。

    過去十年是某些產業的黃金十年,在未來的十年中,這些企業或許會倒退回「黃銅十年」,甚至於「黑鐵十年」,那麼究竟有那些企業會遭遇如此命運,當你接受過本章的啟發之後,或許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1)銀行業——金融恐龍的宿命

    在20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中,我們的銀行長期為大量的國有企業提供資金,從而充當了漸進改革成本的主要支付者,而這種情勢的存在,遠遠不是我們的銀行所能夠自主決定的。直到今天為止,這種「經濟減震器」的角色,始終被包含在銀行的主體功能之內,幾乎成為我國銀行業甩不掉的沉重負擔。

    主題介紹:假如銀行消失了——銀行是如何賺錢的——銀行業的大包袱

    1.1:假如銀行消失了

    假如我們要尋找一個最令人羨慕的行業,那麼則非銀行業莫屬。

    對於一個正常的經濟體系而言,銀行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早從18世紀開始,初具雛形的近代銀行,就被稱為「資本形成過程的漏斗」,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在於銀行對於企業的獨特作用。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假如這個世界上沒有銀行的存在,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毫無疑問的是,假如銀行消失了,那麼企業的資金來源便一下子缺失了一大塊,正常經營的利潤是微薄的,那些旨在於擴大經營的企業,就不得不付出極大的努力去尋找資金。

    這方面的例子可謂如牛毛般繽紛,事實上,在東南沿海的許多民營企業中,由於銀行不願意為其提供貸款,使得這些亟需現金流來擴大經營的企業,不得不以高達120%的利率來向地下錢莊借貸,而這樣的利率則意味著,年初借下一塊錢,年底就必須償還2.2元的本利,而這樣的滾動速度,是企業卒難接受的,為此而陷入困境的企業不勝枚舉。

    假如銀行消失了,受到影響的還有個人。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儘管我們的銀行在提供私人貸款方面力度不足,但其畢竟是我們在安家置業過程中所能獲得的最有力幫助,如果失去了這一可靠的資金來源,那麼我們每一個消費者就都將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礙。

    毫無疑問,無論建立銀行的初衷是什麼,其中都不可避免地蘊含了美好的成分,其提供的服務,對於長期的經濟增長來說,可謂生死攸關,這也就決定了一點——世界的總產出增長速度有多快,銀行業的增長速度就有多快。

    由此,我們瞭解到了銀行之於經濟體系中的不可或缺性,然而僅僅瞭解這些還不夠,想要探尋未來十年中,中國銀行業的發展趨勢,我們就必須對銀行業做一番更深入的剖析。

    1.2:銀行是如何賺錢的

    當我們瞭解到了銀行業的特殊性質之後,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就擺在了我們面前:

    銀行靠什麼賺錢?

    大致來說,無論哪個行業發展,最主要的需求就是資本,而在資本的分類當中,儘管貨幣資本是最不可靠的一種,然而卻具有最廣泛的應用價值。而銀行恰恰是貨幣資本的最大持有者,而這就決定了不論資金的需求來自於哪個行業,無論是製藥、鋼鐵或者是我們申請購房貸款,銀行都可以從中牟取利益。

    僅僅瞭解到這一點是不夠的,詳細來說,其實銀行賺錢的模式很簡單,其模式無非是從存款者和資本市場中拿到資金,然後再將這些資金貸給有借款需要的企業或個人,從利息差中間獲取利潤。

    比方說,假如一家正規的商業銀行,從一個存款者拿到了一筆年利率為4%的存款,然後再將這筆存款以6%的年利率貸給借款者,這樣一來,經過一進一出,銀行就成功地賺取了2%的利息差,這筆錢就構成了銀行收入中的淨利息部分。

    除此之外,絕大多數的銀行還會在提供服務的時候,向存款者或借款者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以及提供一些收費業務,這種非利息收入同樣是利潤的來源之一。

    把這兩部分的收入疊加在一起,就構成了銀行的淨收入,由此,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就確定下來了。

    事實上,這種「坐等收利」的模式,還不足以保證銀行在行業間的競爭中取得優勢。

    和普通的放貸者不同的是,銀行通過集中大型而又多種多樣的貸款組合,把自己的風險降低到了最低的程度,與此同時,它又可以通過儲蓄業務,來獲得穩定持續的流動資金,比起那些普通的放貸者來說,銀行的危險最小,而收入卻最穩定,這也就決定了銀行業長盛不衰的基礎,更確保了銀行比起其他行業的競爭優勢。

    除此之外,在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政府都會對主要的商業銀行給予幫助,而中國在這方面尤為突出。

    由於我們主要的商業銀行都歸屬於國有,這一性質就意味著——如果我們的商業銀行遇到了短期的資金鏈斷裂危機,銀行還可以向國家尋求幫助,而這種政府給予的「特別津貼」,是任何企業都難以得到的。這種貸款的實質,其實就意味著允許銀行可以用近乎無息的代價借款。

    而另一方面,由於國有資本的強勢存在,使得許多許多國有企業都可以獲得壟斷性的利潤,而這些龐大的現金流又劉翔了何處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幾乎所有的大中型國有企業,都依照規定成為了國有銀行的超級儲戶。

    這種低成本的借款、加上巨額而穩定的儲蓄資金,以及銀行在貸款效率方面的優勢,足以構成了銀行在行業生存方面得天獨厚的環境。

    在過去的十年裡,這種優勢體現得尤為明顯,即便是在我們對行業內部某些機密性數據瞭解不深的時候,仍然為銀行業龐大而誇張的利潤而感歎,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很可能只是這條金融恐龍的一條腿而已,其龐大的身軀,甚至還未能進入我們的視線。

    1.3:銀行業的大包袱

    一件事情的好與壞,往往只存在著非常微小的差別。

    拿我們的銀行業而言,當國家資本在行業內強勢存在的時候,帶來的是銀行業生存環境的獨特優勢,然而,這僅僅是事情的一個方面而已,當我們轉換視角,從全局的角度來重新審視這一現狀,得出的結論卻是完全相反的。

    由於銀行掌握了大量的國有資本,這就使得它必須為政府代償社會公平職能,尤其在面對國有企業的資金鏈緊張問題時,出自同門的銀行,就必須為國有企業提供低息甚至無息的貸款,而這種行為的本身,實際上已經與商業規律完全背道而馳。

    就銀行來說,在提供貸款的時候,總是會選擇利潤最高的貸款者,而當國有企業以極低的成本拿到貸款的時候,追求利潤的願望就成為了泡影。

    更嚴重的是,在銀行的應收賬款中,國有企業往往擁有著最高的壞賬率,出於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的目的,這些巨額的資金通常會採用體制內部消化的辦法來解決。

    在美國的商業界,石油大亨保羅?蓋蒂的一句名言廣為流傳:「如果你欠銀行100元,那是你的問題,如果你欠銀行1億元,那是銀行的問題」。

    這樣的情形正在當下中國銀行業中上演,據業內人士透露,許多時候為了挽救一些效益不佳的企業,更為了挽救已經貸出去的巨額資金,許多銀行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向部分國企投放貸款,以期其能夠扭轉經營狀況。

    就這樣,在20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中,我們的銀行長期為大量的國有企業提供資金,從而充當了漸進改革成本的主要支付者,而這種情勢的存在,遠遠不是我們的銀行所能夠自主決定的。直到今天為止,這種「經濟減震器」的角色,始終被包含在銀行的主體功能之內,幾乎成為我國銀行業甩不掉的沉重負擔。

    正是基於這一點的,中國銀行業的運行,在很大程度上要與政府主導的經濟增長機制相聯繫,在這種情況下,國有資本控制下的銀行,便不能完全以盈利來作為主要目標,因此,許多在成熟市場經濟國家中頻頻應用的市場手段,在我國卻很難起到相應的作用。而在當下這個資本迅速流動的時代,如此的軟性束縛,無疑意味著中國的商業銀行在國際競爭上先失一招。

    可以預見的事實是,在未來的十年中,中國銀行業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國有獨資,而在於這種國有資本的產權關係不清,如果我們不能及時理清國家資產所有者與銀行經營者之間的產權關係,不能真正做到「企業歸企業,銀行歸銀行」,不能將銀行的經營目標正規化、明晰化、市場化,那麼即使有再多的市場經營手段、也難以改變重重問題。

    (2)軟件行業——十年一覺軟件夢

    儘管軟件業有著獨特的產業優勢,但在中國這樣一個技術上不發達的國家,這些所謂的優勢都將蕩然無存。

    一個最重要的現實是:以中國各行業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其對軟件的需求遠遠落後於世界水平,而這就決定了,中國的軟件業很難達到供求平衡!

    主題介紹:三大特點造就明星夢——曾經的春日迷夢——夢醒後的長夜

    2.1:三大特點造就明星夢

    就經濟規律而言,在經歷了漫長的醞釀期之後,必然會迎來一個旭日東昇般的騰飛期。

    在這個階段裡,既存在著激情澎湃的創造與開拓,也存在著雜亂無章的無序競爭,每一個經營者都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遭遇隨處皆是的風險而瞬間傾覆,在這種說不清是狂熱還是混亂的時代裡,往往會出現若干個騰空而起的火箭產業。

    它們是一個時代的叛逆者,但更是一個時代的創造者,它們往往以顛覆人們慣常思維的姿態出現,以超乎經濟規律的速度發展,以至於成為一個時代裡最閃亮的焦點與經濟動力。

    大凡能夠具備如此實力的行業,它至少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生產成本低。

    第二,得到社會的認可,這既包括了技術上的認可,也包括了實際經營中的認可。

    第三,有極好的成長前景。

    我們所提出的明星產業三大特點,乃是針對舊有的產業模式所言,當我們一路走來,再回首考量在過去十年裡一飛沖天的產業時,會驚訝地發現,最符合這三大特點的行業,非軟件業莫屬,而軟件業在過去十年裡的經歷,也驗證了這一觀點的正確。

    儘管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待,中國乃至世界的軟件行業都存在著激烈的競爭,但直到今天我們都必須承認一點,那就是軟件業獨特的經營環境,是絕少有行業能與之相比的。

    正如我們所提到的那樣,儘管開發一款新軟件,需要投入巨大的初始成本,然而,當其落實為產品時,其生產的成本卻是低廉至極的——新開發的一款新軟件可以刻成光盤大批出售,而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甚至可以直接在網絡上完成發貨過程,而正是基於這樣的優勢,市場上絕大多數的軟件產品,其毛利率甚至於會超過40%!

    相比於傳統行業而言,軟件企業有著所有企業夢寐以求的經營方式——所有的軟件,都可以用電子化的方式來交貨和存儲,這就意味著軟件企業根本不需要傳統的庫房,也不會因為產能過剩而產生產品堆積的現象。同時,由於每款軟件對客戶都有著較強的針對性,其銷售往往也要比傳統產品更加順利,於是,大凡成功的軟件公司,無一不是可以產生大量自由現金流的企業。

    更重要的是,當人類文明步入信息化社會之後,高額的勞動力成本,迫使所有的現代企業和個人都必須依靠相應的軟件,自動化辦公已是勢在必行,其對生產力的提高是絕不可等閒視之的,而這就決定了軟件行業的前景所在!

    在這個領域內,最為我們熟知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比爾?蓋茨,其白手起家,僅僅依靠一套軟件系統就躍升為世界首富的傳奇經歷,更是令我們耳紅心熱。

    然而,傳奇之所以稱之為傳奇,就是因為傳奇往往是不可複製的,事實上,在過去的10年乃至更久的時間內,中國軟件業的發展,幾乎可以用迷夢二字來形容。以至於當我們今日回首往事的時候,都不得不為之啞然、扼腕。

    2.2:曾經的春日迷夢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