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自己幹掉 第18章 令人討厭的「評論家」 (1)
    職場自殺式8:空談卻不行動

    章正雄是公司新引進的項目經理。第一次項目會議上,章經理就以其清晰的思路和慷慨激昂的談話讓項目組成員深感佩服,大家都覺得他會是不錯的領導。

    漸漸地,大家發現這位章經理說得好,說得多,但做得卻遜色許多。承諾的事情常常不兌現,說過的話很多不算數,制訂的方案不執行。

    項目組成員看穿這一點後,不再將章經理的話當真了,而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觀望、等待,完全沒有了當初的執行力和激情。大家對於半途而廢的事情已經習以為常,於是,一個又一個提案因為執行不力而流產,一件又一件事情因為沒有人負責到底而沒有結果。

    半年時間不到,因為項目毫無進展,章正雄被公司辭退。

    在職場中,與章正雄一樣,空談卻不行動的人為數不少,他們在會議上高談闊論,思路天馬行空,可是,走出會議室,他們卻沒有著手開展具體的行動,而是指望別人踐行自己的想法。

    當其他人開展行動時,他們又開始評頭論足,頻出主意。就像很多觀棋的人一樣,自己只是旁觀者,卻提高嗓門指揮當局者。他們因此遭到了別人的厭惡。

    組織需要的角色

    職場江湖中,埋伏著各種各樣的角色。有運籌帷幄、指點迷津、掌舵護航的領袖人物;也有兢兢業業、埋頭苦幹的務實型人物;也有見風使舵、阿諛奉承的馬屁精;也有光說不練、紙上談兵的空談家。

    有兩種角色,在職場中最常見到,它們彼此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兩種角色就是評論家和實幹家。

    評論家

    我在大學讀書期間,常常打籃球。有一位球友,他很喜歡站在場外指揮,並評論球員們的表現。尤其是當每個人發揮欠佳的時候,他就噓聲不斷,並且大聲疾呼給予指導。在場上打球的人終於忍無可忍,憤怒地對他說:「要不你上來打吧!」

    即便他說得話有參考價值,但人們還是故意不予理睬,因為誰也不願意聽一個只知道背著手妄加評論的傢伙囉嗦。

    在職場中,有很多與這位球友一樣的評論家角色。他們往往見多識廣,具有相當高的理論水準,而且口才絕佳。當別人衝鋒陷陣的時候,他們在一旁指揮,並且對人們的表現加以評論。

    然而,當有人對他們說:「來,你們上去試試。」他們完全沒有了評論別人時的果斷和乾脆勁,而變得畏首畏尾,毫無戰鬥力。總之,他們做得比說得遜色許多許多。

    他們害怕顏面掃地,所以拒絕參與行動,這樣就可以與失敗絕緣。他們總是憑借自己淵博的見識和理論水平,對別人評頭論足,可當他們自己動手,效果卻比他們的批評對像糟糕很多。

    他們完全沒有閉上嘴巴,動手行動的打算,可是,越來越多的人看穿了他們的做法,已經對他們表現出不屑和不滿了。一個埋頭做事的人,才懶得理會總在一旁叫囂個不停的人。

    申鉉滿是韓國最大的獵頭公司社長兼總裁,他在自己的書中為我們描述了「評論家」的形象——這些人是報社的記者,他們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見多識廣、聰明能幹,可是,在一起工作的時間一長,他們就顯露出自己的本性了。其他的記者同事都在努力寫新聞稿,而他們不僅沒有動筆,反而坐在桌前喋喋不休地評論:

    「這篇稿子的文筆太差了。」

    「這篇稿子人云亦云,完全沒有自己獨特的思想。」

    「這篇稿子有好幾處硬傷!」

    他們評價別人頭頭是道,其主要作用就是找出別人的問題並給予指點,卻不親自動手寫東西。

    評論家幾乎是職場中最令人討厭的角色。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尤其是當別人當面指出的時候。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會: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卻因為別人的當面評論,反而更加堅持錯誤的行為。

    每個人都把自尊心看得遠遠比對與錯更重要,隨意評論別人的行為只會刺傷他們的自尊心,招來他們的反感和憤怒。

    評論家招人討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經常退後一步,以一個觀察者的姿態出現,別人在衝鋒陷陣,他們卻在一旁指手劃腳,甚至冷嘲熱諷。他們說得好聽,做得往往很糟糕,所以,沒有誰真的服他們!

    實幹家

    與評論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實幹家。他們所有的出發點都是解決問題、取得成果。他們知道,只有成果是唯一真正有價值的。如果沒有成果,說得天花亂墜也沒有任何意義。

    實幹家具有非常高的執行力。只要接到任務,他們就立刻著手開展具體的工作,而不會拖延或者推辭。在工作過程中,遇到困難不會大呼小叫,而是默默尋找解決方案,只有當他們真的無能為力的時候,才會請示上司,尋求幫助和支持。即便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或不被人所理解,他們也不抱怨,不散步流言,而是用行動和成果澄清一切。

    實幹型的管理者不會輕易埋怨、責難或訓斥下屬,他們致力於輔導下屬解決問題,幫助他們成長。

    實幹家們不會過多地考慮誰是誰非、誰優誰劣的問題,因為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行動上。他們才不會閒得要去對別人的行為妄加評論。在他們的眼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實現目標,取得成果。

    實幹家們不會執著於過去,而是放眼未來。因為他們心裡清楚,過去的就過去了,不可能讓時光倒流,所以糾纏於過去沒有任何意義。把握現在,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才是應該做的。

    實幹家們是樂觀派,他們相信任何問題都有解決方法,他們專注於成功的可能性,而不被問題和困難牽絆,所以,他們總是信心滿滿,毫不畏懼。

    行動是最有力的語言

    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招聘員工時更注重面試者的行動能力,也就是「他們曾做成過什麼」,而不是學歷、頭銜、外語水平、資格證書等。

    在招聘員工的事情上,很多企業三番五次地碰壁。評論家們的求職簡歷都很精彩——高學歷、絢爛的任職經歷、恰當好處的措辭……而且,他們非常聰明,知道大多數面試官喜歡什麼樣的答案。他們的表現無可挑剔,而企業一旦錄用了他們,只能在今後叫苦不迭。

    受傷之後的企業家們開始青睞於實幹型人才,他們把橄欖枝伸向了那些並不起眼但務實、行動能力強的應聘者。

    某知名集團公司公開招聘,應聘者沈超在50多名候選人中勝出,讓人頗感意外的是,沈超中專畢業,最高的學歷是成人自考本科,而且發證的學校也沒有名氣。而競爭者中不乏名校的研究生、海歸等,也有取得專業資格證書的人。

    為什麼其他人會落選,而沈超卻能脫穎而出呢?

    原來沈超相比於其他人而言,具有更強的行動能力和務實精神。他進入社會後做過很多事,而且事實證明,他所做的每件事最終都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管理者們意識到,評價員工的能力不能以語言為依據,而應該以行動為依據。某位員工說得怎麼樣,你大可不必在意;觀察他們真正做了什麼,才能做出正確的評價。可惜,這個道理雖然簡單,說起來也平淡無奇,但很多管理者卻做不到,他們一直被花言巧語和巧舌如簧所欺騙。

    不行動,永遠別想抵達成果

    人們常說,世上最遠的距離是目標與現實的距離。那是因為行動的缺失。沒有行動,目標永遠是懸而不落的燈,遙不可及。

    有人理直氣壯地說:「我做出了行動,而且已經很努力了,可就是沒有成功,我也沒辦法。」

    因為能力達不到要求,或者努力不夠,無論什麼原因,最終無法「做成事」的行動都沒有任何意義。

    為了讓行動卓有成效,你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第一,設定正確的目標。目標是對成果的描述,是我們希望通過行動獲得的有效的結果。如果目標設定錯誤,那就意味著行動必然失敗,甚至是「做得多錯得多」。

    第二,選用正確、高效的行動方法。方法的選擇深刻地影響著行動的效率。實現目標的方法有很多種,你還需要結合現有資源、投入預算等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第三,持續行動直到取得成果。沒有取得成果,就意味著行動是無效的,資源的投入都不會產生效益。因此,你必須持續地採取行動,直到取得成果。

    人們更看重你做了什麼

    如果某位管理者要求部屬必須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按時上下班,可是,這位管理者自己卻無視公司的規定,常常遲到早退,那麼,鬼才會把他(她)說的話當真!

    如果你只是告訴客戶:「我們的實力真的很強,完全可以為你提供高品質的服務,一定會幫助你解決問題……」哪怕你用了無數表示肯定的措辭(諸如「真的」、「完全可以」、「一定」),恐怕也不會博得客戶的信任。而當你向客戶展示成功的案例,用事實證明了你所說的一切,那麼,客戶很容易就信任你。

    人們常常試圖說服別人,或者對別人提出要求,僅僅憑嘴說,很難令人信服。即使利用職權強硬強加於人,效果也一定非常差。那麼,應該怎麼做?

    某超市的負責人每天都要去一家分店巡查。有一天,他看見一位顧客在櫃檯前等候,沒有人搭理,而店員卻聚在貨架後面的一個角落裡說笑。

    這位負責人沒有跑到店員面前大聲呵責,而是靜靜地走到櫃檯前,幫助這位顧客取貨、結賬。然後把東西交給店員包裝後,就走開了。

    店員們當然知道那是超市負責人。從此,這家分店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了。

    行動是最有力的語言。當你評說他人,或者對別人提出要求時,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你的行動說話。

    行動力:決勝職場的法寶

    某公司的一位管理者不允許在自己的辦公桌前放置椅子,因為他不願意花費太多的時間在「說」上,下屬站著與自己溝通,顯然會大大提高溝通的效率,節省更多的時間用來開展行動,以便更快地推進工作。

    行動力,是指實現目標、達成成果的能力。說的多,做到的卻很少,這樣的人行動力就低。高行動力的人是說到做到的人。他們一旦做出承諾,必定全力以赴來兌現承諾。他們不花費時間用來評說他人的是非、對錯,而是用自己的成果向人們表明他的決意。他們拿事實說話,絕不空談。

    行動力強的實幹家才是企業歡迎的人才。那麼,行動力強的人才具備怎樣的素養呢?

    一旦承諾,必定兌現

    輕易向別人承諾,往往會造成負擔過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兌現承諾。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爽約,將負擔甩掉,但你將因此損失信譽。

    正確的做法應當是不輕易承諾,而一旦承諾,則想盡一切辦法兌現。這樣做的好處是你能夠維持較高的信譽,而不至於造成太大的犧牲,並且讓人覺得你是一個有原則的人(而不是那種不會拒絕的「濫好人」)。

    不忽略小事

    松下幸之助曾說過,會處理大事的能力固然令人欽佩,但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地處理小事,並且堅持不懈,才是真正的偉大。企業經營的常態是經營小事,我們最好不要期待大事的出現,因為大事意味著高風險,萬一處理不當,可能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古人教導我們:「不以惡小而為之,不因善小而不為。」小惡做多了,必定造成大的惡果;小善累加起來,也可以修成正果。不擇細流,所以能夠成就海的廣闊;不嫌細土,所以能夠成就山的高聳。

    小事做好了,大事就可以避免;小事處理不好,經過積累或增長,就會慢慢演化為大事。處理小事需要更耐心,更細心,也更需要甘於奉獻和寂寞的精神。

    不必上司交代

    如果你是一位管理者,每一個下屬都等待著你分配任務,那麼,你忙得過來嗎?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