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顆自勵的心 第28章 胸懷理想 (4)
    1903年12月17日,在美國東南沿海一個叫基蒂霍克的小漁村,冒著凌厲的寒風,一群人焦急而興奮地聚集在沙灘上,望著天空。這時,一隻「鐵鳥」嗚的一聲拔地而起,向天空飛去,不久之後,「鐵鳥」降落在幾百米之外的沙灘上。駕駛「鐵鳥」的是奧威爾·萊特,他和他的哥哥威爾伯·萊特經過無數次實驗,發明並製造了這只「鐵鳥」,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帶發動機引擎的飛機。在那一刻萊特兄弟接受著人們的歡呼和祝賀,在那一刻威爾伯·萊特驕傲地宣佈:「飛行的時代終於來臨了!」

    萊特兄弟出生於印第安納州一位神甫的家裡,父親是一位非常保守的人,在一次辯論中父親曾武斷地說:「科學不能再發展了,因為人們能發明

    出來的東西都發明出來了。」當時與他辯論的大學校長非常氣憤地說:「尊敬的神甫,你說得不對,不管你同意與否,再過50年,人們將像鳥一樣在天空飛行。」這話深深地銘刻在了萊特兄弟的心中。從此以後,在萊特兄弟幼小的心靈中,就萌發了一定要製造出一種能飛上藍天的飛行器,這個願望一直激勵著他們。

    當時,萊特兄弟開著一家自行車商店。他們一邊幹活掙錢,一邊研究飛行的資料。三年後,他們掌握了大量有關航空方面的知識,並且知道早在16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達·芬奇就曾經研製過撲翼飛機,並且還知道英國人喬治·卡萊,霍拉·菲利普,哈拉·馬克辛和法國人阿法爾都曾研製過飛機,但都失敗了。先輩們的業績和勇氣鼓舞著萊特兄弟,於是他們決定完成他們未竟的事業,製造一架滑翔機。

    萊特兄弟首先觀察老鷹在空中飛行的動作,然後逐一畫下來,模仿著老鷹的飛行動作,萊特兄弟著手設計滑翔機。1900年10月,萊特兄弟終於研製成功他們的第一架滑翔機,並把滑翔機帶到離家很遠的基蒂霍克海邊,這裡十分偏僻,周圍既沒有樹木也沒有民房,而且這裡風力很大,非常適宜放飛滑翔機。

    兄弟倆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滑翔機裝好,先把它繫上繩索,像風箏那樣放飛,結果成功了。然後由維爾伯坐上去進行試驗,雖然飛了起來,但只有1米多高。經過不斷的改進,第二年,兄弟倆製作的滑翔機已經能夠飛到180米的高度。

    但是,兄弟倆並不滿足。他們想:能否製造一種不用風力也能飛行的機器?

    兄弟倆反覆思考,反覆研究,完全沉浸在發明之中。有一天,一位汽車司機向他們借一把工具,來修理一下汽車的發動機。兄弟倆突發奇想,能不能用汽車的發動機來推動飛行呢?這個想法最終導致了他們的成功。

    兄弟倆非常高興,很快便著手研究怎樣利用發動機來推動滑翔機飛行。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他們終於把發動機安裝在滑翔機上,不過是在滑翔機上安上螺旋槳,由發動機來推動螺旋槳旋轉,帶動滑翔機飛行。

    1903年9月,萊特兄弟帶著他們裝有發動機的滑翔機再次來到基蒂霍克海邊試飛,但是這次試飛失敗了。面對失敗,他們毫不氣餒,不斷地吸取經驗,反覆思考。就在這時,一位名叫蘭萊的發明家,受美國政府的委託,製造了一架帶有汽油發動機的飛機,在試飛中墜入大海。

    萊特兄弟得知這個消息,便前去調查,並從蘭萊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獲得了很多經驗,他們對飛機的每一部件都做了嚴格的檢查,制定了嚴格的操作規定。於1903年12月17日,他們又來到基蒂霍克,進行試飛試驗。他們連續試飛了四次,每一次都獲得了成功,這就是故事開始時發生的場景。人們的歡呼宣佈了人類一次偉大的勝利,因為萊特兄弟實現了人類用翅膀飛行的理想。1924年,美國政府在基蒂霍克海灘為萊特兄弟豎起了紀念碑,以紀念人類這一偉大夢想的實現。

    勵志感言

    人生的偉大或渺小,取決於內心的夢想,渺小的人安於現狀,偉大的人尋求突破。渺小的人膽怯而保守,偉大的人勇敢而豪邁。青少年朋友從小就要樹立遠大的理想,讓自己成為勇敢的雄鷹。

    拯救生命的人

    1881年,亞歷山大·弗萊明出生在英國北部的洛克菲爾德,那片地區氣候潮濕,由於工業高度發達,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致使許多人被疾病所折磨。弗萊明親眼目睹了許多勞動者和親戚被病魔奪去了生命,這些慘痛的事實深深地震撼了幼小的弗萊明。從那時起,他就立志學醫。他的父親是一個勤儉樸實的農夫,生有八個子女,弗萊明是最小的一個。由於家境貧困,他不能完成高等教育,16歲便要出來謀生;在20歲那年,繼承了姑母的一筆遺產,才可以繼續學業。於是他報考了倫敦的聖瑪麗亞醫院醫科學校,在

    就學期間弗萊明系統學習了免疫學,他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25歲從醫學院畢業之後,由於成績優異,弗萊明便留在了聖瑪麗亞醫院一直從事免疫學的專項研究工作。

    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止了弗萊明的研究,本來他可以取得令人震驚的成果,但由於戰爭的需要,他成為一名軍醫。在戰場上,無數的傷員由於傷口感染而死亡,這一現象令弗萊明深感恥辱,他決心徹底解決傷口感染這一問題,以拯救人們的生命。戰爭結束之後,弗萊明結束了軍旅生涯,重新回到了聖瑪麗亞醫院他的實驗室中。1928年,弗萊明在倫敦大學講解細菌學,無意中發現黴菌有殺菌作用,這種黴菌在顯微鏡下看來像刷子,所以弗萊明便叫它為「盤尼西林」。從這時開始,弗萊明便對盤尼西林進行系統的研究,到了1938年,盤尼西林才正式在病人身上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盤尼西林救活了無數人的生命。弗萊明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他不尚空談,只知默默無言地工作。起初人們並不重視他。他在倫敦聖瑪麗亞醫院實驗室工作時,那裡許多人當面叫他弗萊明,背後則嘲笑他,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蘇格蘭老古董」。

    有一天,實驗室主任賴特爵士主持例行的業務討論會。一些實驗工作人員口若懸河,譁眾取寵,唯獨弗萊明一直沉默不語。賴特爵士轉過頭來問道:「弗萊明,你有什麼看法?」「做。」弗萊明只說了一個字。他的意思是說,與其這樣不著邊際地誇誇其談,不如立即恢復實驗。

    到了下午五點鐘,賴特爵士又問他:「弗萊明,你現在有什麼意見要發表嗎?」「茶。」原來,喝茶的時間到了。這一天,弗萊明在實驗室裡就只說了這兩個字。

    弗萊明像往日那樣細心地觀察培養葡萄球細菌的玻璃罐。

    「唉,罐裡又跑進去綠色的霉了!」弗萊明皺了眉頭,「奇怪,綠色霉的周圍,怎麼沒有葡萄球細菌呢?難道它能阻止細菌的生長和繁殖?」細心的弗萊明不放過一個可疑的現象,苦苦地思索下去。

    他進行了一番研究,證實這種綠色霉是殺菌的有效物質。他給這種物質起了個名字:青黴素。有了這個發現,人類又從死神的手裡奪回許多生命。

    發明青黴素之後,弗萊明已經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教授,但他依然保持著謙遜和沉默。當人們問到他青黴素的功效和他為什麼如此低調時,弗萊明回答說:「我是個醫生,又是個科學工作者,在人們宣傳的這種功效得到臨床驗證之前,我們無可奉告。」

    弗萊明發明的青黴素,在「二戰」中把無數生命垂危的人從死神手中拯救了出來,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同時他本人創造的非凡業績也受到了人們的衷心愛戴。1945年,64歲高齡的弗萊明滿面春風地登上了駛往瑞典的輪船,去接受當年度的諾貝爾醫學獎。在弗萊明的心中,生命高於一切。他曾說:「這是青黴菌的分泌物,這種藥物一旦被提取出來,一定可以救治千百萬傷員和病人的生命。」生前淡泊功名的弗萊明,去世後也希望獲得安寧。1955年,74歲高齡的弗萊明靜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在簡樸的葬禮中他被安葬在倫敦公墓。

    勵志感言

    一切發明創造都來自於內心的執著追求,只有對生活和生命充滿熱愛,才能在細微處觀察生活,尋找發現,從而奏響生命的輝煌樂章。

    別人的影像

    有一位婦人,遭到了婆婆的斥罵,一時想不開,就跑到樹林中去,要自殺。由於方法不當,沒有自殺成,她就爬到了樹上,隱藏起來,在她隱藏的樹下,正好有一個清澈的水池,她的影子清晰地映在水中。

    這時,有個婢女來水池挑水,看到水中的人影,以為是自己的形象,心想:「我現在的容貌,如此端莊標緻,我為什麼還要為主人挑水呢?」回到主人家中,婢女就把水缸打碎,並對大家說:「你們看我的容貌,如此標緻,為什麼要讓我為別人挑水?」大家聽後,紛紛議論說:「這女孩為什麼會這樣?大概是鬼魂附體了吧。」於是,又讓她再次去挑水。當她在水池中再次看到那個影子時,又一次打碎了水缸。隱藏在樹上的婦人,看見了這個過程,就在樹上忍不住地笑,那婢女看見水中的影子發笑,有點奇怪,抬頭向樹上看,發現有一位婦人正在樹上不住地笑,恍然大悟,這才知道那個容貌標緻的女子,不是自己,而是別人。頓時感到十分羞愧。

    勵志感言

    青少年在設計人生目標時,一定要有清醒的自我認識,並根據自己的性格、氣質和能力,確定可以實現的目標,絕不能好高騖遠,那樣會導致把別人的特長,當成自己的特長,從而產生錯位。只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設立切實可行的人生目標,成功就會向你走來。

    心存高遠志向,不斷追求夢想

    懷特退伍後分配到一家公司當安保人員。可是,從小就有遠大志向的懷特並不甘心只當一名保安員,他有更高的人生理想,他不想整日圍著一棟大樓轉悠,替別人開門、關門,他要像那些西裝革履的成功人士一樣,有朝一日擁有一家自己的公司。

    下定決心後,他毫不猶豫地辭去了工作,開始他的創業之路。他清楚地知道,要想在創業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知識。於是他決心考大學,希望通過學習充實自己,為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懷特天天閉門苦讀,每天都要學到深夜,因為他知道,時間不多,必須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學習,一定要考上大學。後來,懷特終於如願以償,以驕人的成績考上了某知名大學,學習經濟管理專業。

    如今,30多年過去了,懷特已搖身一變,成為某咨詢公司的老總。回想當年,懷特感慨萬千,如果沒有那時的刻苦奮鬥,怎麼會有今天的輝煌成就!年輕人就要有一股拼勁,抱著永不放棄的信念,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只有拚搏過、努力過,才能感受其中的艱辛與快樂。

    勵志感言

    生活的意義,不在於成功的結果,而在於奮鬥的過程,並在過程中享受人生。人生是一次艱難而冒險的航行,不經歷滔天惡浪,就不能領略海洋的遼闊。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就在於戰勝那些惡浪,最終贏得整個生命。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