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劉墉講為人處世 第19章 禮多人不怪 (2)
    其實,留一步,讓三分,是提倡一種謹慎的處世為人的方式,就像我們通常用來教育小孩子所說的謙讓美德,適當的謙讓不僅不會招致危險,反而是尋求安寧的有效方法。生活中,汽車行駛提出「寧等三分,不搶一秒」,既是為了路人安全,也是為了自己安全。個人生活中,除了原則問題必須堅持,對小事、個人利益相互謙讓,都會帶來個人身心的愉快與和諧的人際關係。

    剛柔相濟

    剛柔相濟是一門藝術,太柔了會委靡不振,太剛了則容易折斷。但「剛」並不是說要暴戾殘忍,而只是強韌剛直而已;「柔」也不是說要卑下羸弱,而只是謙讓恭敬而已。

    為人正派的人一般都待人熱誠,胸懷坦蕩;處世正直,古道熱腸。在古代,這樣的人多為肝膽相照的俠義英雄、錚錚鐵骨的耿直忠臣,千古流芳,為世人的楷模,但時至今日,這樣的為人處世方法,似乎讓這些英雄、忠臣往往無用武之地。

    有的人太過剛猛、執著與好強,待人熱誠當然是對的,但熱情過度,往往造成主觀願望與客觀效果相悖,因為太過熱情就往往過於主觀,甚至可能招致對方的埋怨,所謂過猶不及,正是如此。如果因為一時的剛直、熱情而輕舉妄動,或許還會鑄成大錯。所謂「好出頭的椽子先爛壞」。

    我們口中的齒和舌,雖然齒硬舌軟,但最先蛀壞的卻是牙齒,並非舌頭,舌頭直到人死後才會逐漸腐壞,可見柔軟比較久長。《華嚴經》中提到,「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憨山大師也曾說「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周易》有「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說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大地是柔順的象徵,正是這種柔順滋養了萬物生靈。所以,如果在古代的仁人君子眼中,「剛」是建功立業的行事指南,那麼,「柔」則是安身立命的基本哲學,曾國藩也說,在建功立業時要「剛挺」,而在爭名奪利時就要謙退柔隱。他認為人要想立得住,主要的還要靠對剛柔尺度的把握。

    中國有句古語:「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就是用來警喻為人處世要剛柔並濟,才有奇效。有這樣一個佛教故事:

    一位菩薩發現一支商隊中混進了一名強盜,這個強盜準備尋機把商人們殺害後搶走財物。菩薩尋思:我殺了強盜,就犯了殺戒,就要墮入地獄,而不殺強盜,就會導致更多的生命被殺害。最終,這位菩薩以我下地獄也要拯救眾生的精神,把這個強盜殺死了。

    剛柔並濟,可以讓自己由弱者變為強者,也可以讓你的敵人由強者變為弱者。菩薩殺惡不僅是為了保護良善,同時也是對作惡者的憐憫。但是要做到剛柔適度是很不容易的,它是為人處世立於不敗之地的理想性格和最佳狀態,要學會能剛且柔的人生哲學,需要一段時間的鍛煉及淬練,才能有幾分火候。

    諸葛亮兵法有云:「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純柔純弱,其勢必削;純剛純強,其勢必亡;不柔不剛,合道之常。」他認為一個人必須剛時堅強無比,柔時委曲求全,且能應付自如,能屈能伸。

    學會保護自己

    要你老婆停止看她的連續劇不難,只要你裝作迷戀劇裡的女主角。

    ——劉墉

    常言道:「大智若愚」,說的就是表面看上去好像很愚笨,內在才智卻很高而不露鋒芒,不炫耀自己的人。具有這種品質的人,往往外表毫不在乎,內裡卻明白至極。在小說版的《臥虎藏龍》中有這樣一段故事:

    有一次,俞秀蓮因事需要在鏢行找一份鏢師的工作,於是到各家鏢局毛遂自薦。可是鏢行從來都不收女鏢師。為了證明自己雖是女兒身,但卻有巾幗不讓鬚眉的武功,俞秀蓮便和各個鏢行的總鏢頭比武切磋,希望用自己的實力說話,能得到一份工作。

    但雖然她打敗了那些庸庸碌碌之輩,卻沒有一個鏢局肯僱用她。後來她改變策略,依然是和這些人比武切磋,但在剛剛佔得上風時,便單膝跪地,俯首抱拳,謙虛道:閣下武藝超群,小女自愧不如!結果皆大歡喜,她如願以償,得到了一份鏢師的工作,也顧全了那些總鏢頭的面子。

    做人要學會把智巧隱藏在笨拙中,不可顯得太聰明,有時候,寧可低下高貴的頭,隨和一點也不可太自命清高、鋒芒畢露。辦事要分清主次、講究方法,這才是處世的明智之舉。

    大智若愚,藏精於拙

    這類人在為人處世中的表現是,不顯山露水,不咄咄逼人,不處處顯現自己的聰明;為人低調,虛懷若谷,寬厚敦和,從來不向人誇耀自己、抬高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永遠都是厚積薄發,寧靜致遠,注重自身修為、層次和素質的提高,對於很多事情持大度開放的態度,有著海納百川的境界和強者求己的心態,不露鋒芒,甚至有點木訥。

    做人不要過於「精明」。為人處世應是人與人情感的溝通和交流。只要誠懇待人就足夠了。對人,不必精明;對朋友,傻點更好。做人太「精明」容易把淳樸真摯的關係人為地弄複雜,使人感到刁鑽奸猾,敬而遠之。這樣精明的結果,只能使自己成為孤家寡人。

    劉墉先生告訴我們要:「讓自己像沙灘,多大的浪來了,也是輕撫著沙灘,一波波地退去。而不要像岩石,即使小小的浪,也激起高高的水花。」這是一種做人的謀略,也是一種人生的最高修養。

    《論語·為政》中講孔子的弟子顏回很會「守愚」,深得孔子的喜愛。顏回表面上看上去唯唯諾諾,愚笨可及,其實他在用心功,每次課後,他都能將孔子的教導清楚而有條理地講出來,可見若愚並非真愚。

    在「若愚」的背後,隱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這樣的人總有更多的成功機會。領會大智若愚的神韻,可以為人遮羞,自找台階;可以故作不知達成幽默,反唇相譏;可以假癡不癲,迷惑對手;可以在跌倒的時候,最先最快站起來。

    放低自己

    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凡是鮮花盛開嬌艷的時候,不是立即被人採摘而去,也是衰敗的開始。酒要喝得剛剛好,到了似醉非醉的境界,才能拋開拘束不拋開理智。作為一個人,尤其是作為一個有才華的人,要做到不露鋒芒,既有效地保護自我,又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一定要謹記:無論你有怎樣出眾的才智,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聰明過人的紀曉嵐,深得乾隆皇帝賞識。有一次,皇帝設宴邀請眾大臣,酒至酣處,要與大臣對對聯,他先出了上聯:「玉帝行兵,風刀雨箭雲旗雷鼓天為陣。」眾大臣們面面相覷,竟然無一人能對得出下聯。乾隆更高興了,點名讓紀曉嵐對下聯。誰料紀曉嵐對答如流,一語對出下聯:「龍王設宴,日燈月燭山餚海酒地當盤。」群臣讚不絕口。

    乾隆看這情形很不高興,一直不說話。眾大臣們都不知道出了什麼事,而紀曉嵐卻心知肚明,知道自己的才氣惹惱了皇帝,便接著說:「聖上為天子,所以風、雨、雲、雷都歸您調遣,威震天下,小臣酒囊飯袋,所以希望連日、月、山、海都能在酒席之中。可見聖上是好大神威,而小臣我不過是好大肚皮而已。」

    乾隆一聽,面露喜色,並表揚紀曉嵐說:「飯量雖好,但若無胸藏萬卷之書,又哪有這麼大的肚皮。」

    由於紀曉嵐及時發現了自己的錯誤,並很快地加以糾正,在開脫中有意抬高乾隆皇帝而貶低自己,不僅使皇帝龍顏大悅,同時也保護了自己,這就是紀曉嵐的聰明之處。逞一時之能,可能對自己當時來說是一種快事,甚至覺得很得意,但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一個聰明之人,應該是聰明不露、才華不逞、守拙自保、大智若愚。

    這世上的很多不合理的好處,是不能拿的。用非常的手段,應付非常的對手,是千古不易的道理!所謂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是說我們在為人處世中,要有提防之心。劉墉先生說:「孩子!你要知道,狼固然可怕,但是披著羊皮的狼更可怕。偏偏那些披著羊皮的狼,看來常是比較文弱、比較沒有侵略性,也比較不會讓你戒備的人。」

    戰國時期,宋國有個叫子宰的人主持本國政務。有一天,他對宋國國君說:「國家的安危,百姓的治亂在於國君。封官和賞賜是讓人高興的事,請國君主管這些事,可以更好地爭取民心;殺人判刑是人民怨恨的事,這得罪人的事就讓我負責吧!」

    宋國國君聽了非常高興,就全部按子宰說的辦。誰料,子宰的權勢越來越大,最後殺死了宋國國君,自己奪取了政權。

    「賤人爬到你的上面,常因為有人爬到他的上面;傻子站在你的上面,常因為有人站在他的後面。」死不瞑目的宋國國君哪裡想得到,口口聲聲以君主利益為重的子宰,在實行這種分工之後,就掌握了生殺大權,百姓怕他,大臣們想方設法親近他,他的權勢自然就越來越大。所以,當別人叫你往前站的時候,你最好還是先看看是不是正有子彈經過。

    這種「好心人」口口聲聲以你的「利益」為重,甜言蜜語、花言巧語滿天飛,這樣的話聽起來舒服順耳,但往往隱藏著不可告人的陰謀,在給你「好處」的盡頭就是他們挖下的最深的陷阱。所以劉墉先生讓我們切記:「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自從昆蟲發明了翅膀,蜘蛛就發明了網。當一隻小貓撲向大狗,不論大狗多有理,人們總為小貓叫屈。」為人處世,對「好心人」一定要多個心眼!越好心,越需警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