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和愛 第四章規矩和敬畏:培養孩子對規矩的敬畏之心
    初為父母,似乎上帝都為我們準備了足夠的愛心來迎接新生命,但常常沒有給我們足夠的智慧來教育孩子。就像宋代司馬光總結的那樣:「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確實,由於不能把這樣的愛理性化,我們就無法教會孩子對規矩的敬畏。在定本書的題目時,我特地把規矩放在前面就是想凸顯做規矩的重要和不易。在內容上也用第四章、第五章整整兩章從理論、認識、操作三個不同的層面探討做規矩的問題。希望通過這樣的討論使為人父母者不僅對規矩有更全面的瞭解,也對愛有更理性的認識。有了對規矩和愛的進一步認識,就不難明白規矩和愛是不可分割的關係。

    做規矩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對規矩的敬畏之心,做規矩自然就是一件認真而神聖的事情。很多父母做規矩的失敗是因為隨便。這種不認真的態度不僅不能讓孩子對規矩心存敬畏,相反,孩子會因著你對規矩的隨意而產生對你、對規矩的藐視。父母這樣做規矩的態度就是對自己神聖職責的一種褻瀆。

    為了避免做規矩的隨便,為人父母要做到以下三點。首先要營造父母的權威。其次在做規矩時,在心理和操作細節上都認真做好準備。最後要讓孩子承擔行為的後果。

    孔子非常明確地指出「君子以恐懼修省」。這裡的「恐懼」不是一般的害怕意識,而是敬畏的意思。朱熹在解釋這句話的時候就說得更加明確:「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在儒家的修身體系中特別強調君子要「慎獨」。在別人眼皮底下,保持自我約束有時還能做到,但是當沒有人看見的時候,君子靠什麼來「慎獨」呢?正是平時養成的敬畏之心。所以,敬畏是對一些規則的敬仰和畏懼,是一種對待信仰的神聖態度。敬畏是信仰的基礎,是一切智慧的開始。《聖經》明確指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如果沒有敬畏,人類的智慧會是怎樣呢?當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偷吃了智慧果後,「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

    但是眼睛的明亮並沒有讓人類獲得真正的智慧,相反讓人類在犯罪的羞恥中遠離智慧而墮落,究其原因正是心中失去了對神最初的敬畏。由此看來,敬畏不僅是人們修身立德的重要方法,更是倫理道德本身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哲學家史懷澤所強調的那樣,「對生命敬畏的感覺是絕對的倫理」。哲學作家周國平也曾說過:「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相反,對生命最起碼的敬畏也不存在了,天不怕、地不怕,那這個人自己就是一個可怕的禽獸。第二章中那位在法庭上微笑求死刑的「90後」青年馬金庫,就是因為失去了對生命最基本的敬畏,才會對自己如此冷漠,對他人如此殘忍。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悲哀、一個家庭的悲哀,也是一個社會的悲哀、一個時代的悲哀。

    敬畏既是修身之道又是倫理道德之底線,敬畏自然就是幸福之保障。追求幸福是每個人不言而喻的人生目的,但是沒有敬畏就沒有幸福,就會有危險。棄官從學的明朝哲學家呂坤對此作了很好的解釋:「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前不久知名音樂人高曉松因醉駕獲罪就是因為「無畏」律法而「及於禍」。值得提及的是,高曉松從被捕酒醒的那一刻起就保持懺悔認罪的態度。在庭審時,高曉松制止了律師要為他做的無罪辯護,也沒有為自己的行為做任何借口,只是在最後留下了這樣一段話:「我有的全部都是懺悔。我以前一直以為喝酒能給人自由,最後因為喝酒失去了自由。」中國目前的文化名人犯各種錯誤的很多,但是能像高曉松這樣真心懺悔的卻很少。我在認真思考了他在法庭上所說的那段話後,我發現高曉松的懺悔還是沒有認識到問題的根本。他認為自己失去自由是因為喝酒被捕,卻沒有認識到其實在被捕之前已失去了真正的自由。雖然他有錢買酒,有酒量和時間自由喝酒,酒後或許還能再寫一首好歌,但是他不自由。因為他在酒面前不自由,已被酒捆綁。由於缺乏敬畏,所謂的自由早就成了捆綁。唯有對律法和規矩的敬畏才能幫我們逃脫這種罪的捆綁。敬畏讓人「不敢肆」而得以避禍,敬畏能讓人獲得真正的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從其所欲),而是當你想做什麼時,因著敬畏而有能力不去做什麼(畏則不敢肆)。

    在現實中,我們不但常常被罪惡捆綁,而且很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惡的事情卻偏偏要從己所欲,甚至最後不能自拔。用心理學的專業術語來說,就是一個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往往會背道而馳。這種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的背離是人生的一大煎熬,也是人類的軟弱和可憐。記得自己年輕時曾經深深墮落在麻將中,每次凌晨在賭局結束後獨自面對著鏡子中的自己時,有說不出的悔恨和自責。但是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又不由自主地開始四處找人雀戰。但是只覺得自己生來意志薄弱,後來發現很多偉大的人也都曾有過這樣的軟弱。《聖經》中的保羅既有智慧又有勇氣,一生遭遇無數折磨,內心仍然依靠信仰充滿平安喜樂。但保羅最讓我感動的勇氣不是他對外界苦難的承受,而是他對自己內心軟弱的坦誠:「我所願意的,我並不做;我所恨惡的,我倒去做……我真是苦啊!」偉大的使徒保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在信仰上還缺乏根基的人呢?我們更需要依靠敬畏來遠離罪惡。

    在中國歷史上,很多有智慧的人都認識到唯有敬畏才能遠離禍害進入幸福。《明史雜俎》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突然問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樂?」文武大臣們眾說紛紜,但沒有一個回答讓朱元璋十分滿意。後來一個叫萬鋼的大臣回答「畏法度者最快樂」,讓朱元璋龍顏大悅,直誇「見解甚獨」。萬鋼的回答道出了這樣一個道理——敬畏是幸福的根本。

    所以,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都認識到幸福人生離不開敬畏。為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幸福,就自然需要培養孩子從小對規矩的敬畏之心。放眼上下五千年中國的家庭教育理論,無不把培養孩子的敬畏之心置於一切教育的首位。《三字經》把這個意思作了簡明扼要的概括:「首孝悌,次見聞。」做人首先需要學習的是孝和悌。所謂孝就是對父母的順從,所謂悌就是對兄長的尊重。所以人生學習的第一門功課也是最基本的功課,就是敬畏,在家庭的人際關係中學習敬畏之心。在這個基礎上,才開始學習別的知識,接納外界的各種信息(次見聞)。

    在中國歷史上流傳著很多關於敬畏教育的佳話,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周公訓練成王的故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