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競爭優勢(上) 07 戰後的贏家
    在經濟繁榮的漫漫長路上,有的國家扶搖直上,有的國家起起落落;在產業界奮力攀向生產巔峰、追求高品質的過程中,“國家”這不可缺席的一員,到底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而落入繁榮瓶頸的國家如何才能避免富裕後的貧瘠空洞,是本篇八國案例帶給我們的思考。

    邁克爾·波特

    戰後的產業史,是一頁創造富足而非消費富足的歷史。它強調的不是一個國家享有多少優勢條件,而是著重於國家如何轉換不利的生產要素。一時的國家困境,往往會轉化為一股創新求變的力量。因此,引導企業和國家不斷進步的,是外在的壓力與挑戰,而非風平浪靜的生活。

    仔細觀察工業化國家的經濟,會發現它們所具有的國家競爭優勢有明顯的差異。德國在化學、各式各樣的生產機械和高性能汽車方面,不但長期屹立不倒且居領導地位。瑞典則在特殊鋼鐵、重型車及采礦設備領域,有傑出表現。瑞士在貿易、紡織機械、制藥及巧克力等方面,表現過人。意大利則擅長毛織品、皮革制品及機器人。美國則在清潔劑、醫學器材及民航機方面見長。這些國家的競爭優勢差異並非全是新氣象,有些國家的競爭優勢,早在一個世紀前就出現了,並將這項優良傳統持續至今。

    國家競爭優勢不但表現在特定產業中,甚至是存在於某些產業的特定環節,而非在整個產業部門裡出現。這些林林總總的國家競爭優勢差異與日俱增,隨著競爭的國際化,無論是制造業還是服務業,越來越多的產業面臨全球最強勁的競爭對手;長期下來,成功和失敗的競爭形態就變得更為明確了。1

    影響一國生產力的關鍵要素,可以從經濟形態的成功和失敗中窺知其要,因為關鍵要素是一個國家在復雜的產業和產業環節中的競爭能力。至於國家的經濟是否繁榮,不僅與它在某個時點上的表現形態有關,更重要的是該國產業長期自我提升的能力。因此,一個國家的經濟繁榮,是該國產業競爭優勢擴張和提升的結果,亦即產業界在現有基礎上,達到更廣泛和深入的競爭優勢。這種發展趨勢,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也在越來越專業的新興產業環節和整個產業中,奠定了有利的競爭基礎。產業升級促使生產力提高,並且維持充分就業;反之,如果經濟無法繁榮,其後果將導致現有的產業生產力下降,一些高生產力產業也將喪失競爭地位。結果首當其沖的便是工資問題,也因此而延緩人均國民收入的增長。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工業國家的競爭優勢形態出現了大幅度的轉變。德國雖然在戰火中耗盡心力,但很快就奪回工業發電機的重要地位,並且享有持續繁榮的經濟。情況相同的日本則向美國挑戰,企圖爭奪工業國家的龍頭地位。崛起中的意大利,也是國際競爭中不容忽視的一股勢力。韓國經濟也正在快速成長中,幾乎就要繼日本之後躍居先進工業國家之列。盡管前述的幾個國家正處心積慮地想改寫經濟版圖中的地位,但面臨挑戰的瑞士與瑞典,仍繼續保持數十年來享有的高人均國民收入和低失業率的榮耀。至於一度主導多項高級產業的美國,卻因這些後起之秀的競爭而喪失不少優越地位。英國則是疲於解決產業長期委靡不振和國民收入增長停滯不前。

    表7–1是評估本書所研究的國家其戰後經濟效益的有力指標,這些資料顯示出各國經濟增長的明顯差異和重要位置的變動情形。這些數據也是討論個別國家競爭優勢表現的背景資料。

    國家競爭優勢形態的變化,挑戰了任何簡化的比較優勢概念。在以精密產業制勝的國家中,日本與德國都是從戰後滿目瘡痍中起步的。當時這兩個國家不但資金匱乏,連試圖打進國外市場的銷售人員也遭到排斥。然而德國克服了人力成本高漲、每周工時縮短與馬克升值等問題,重新取得並維持了在許多高端產業的領先地位。雖然日本幾乎沒有天然資源,而且孤立的地理位置更加延長了供給線,另外還面臨美元貶值、日元升值的走勢震蕩,與鄰近區域國家間的關系又十分緊張,但這些卻無法阻礙它躍升為世界上主要的產業國家。

    瑞典和瑞士的國內市場小、工資高(就社會福利和收入分配而言),但是這兩個國家一直是重要的貿易國家,並且孕育出許多頂尖的跨國公司。意大利雖然有一個欠缺效率的官僚政府,基礎設施也發揮不出功效,人工法律的限制更是嚴格,但它的經濟依然繁榮。盡管韓國遭受過戰爭的重創、國家資源稀少、長期受日本威脅,以及龐大的國防成本也是沉重的包袱,但韓國的經濟仍在蓬勃發展中。

    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戰後的產業史,是一頁創造財富而非消費財富的歷史。它強調的不是一個國家享有多少優勢條件,而是著重於國家如何轉換不利生產要素。在特定情況下出現的國家困境,往往會轉化為一股創新求變的動力。因此,引導企業和國家不斷進步的,是外在的壓力與挑戰,而非風平浪靜的生活。

    國家經濟的表現方式

    本書第三篇的討論可分成兩個方面。首先,競爭優勢理論將實際應用於解釋國際市場上重要國家產業的成敗類型。這部分的討論僅限於本書所研究的10個國家中的8個。丹麥和新加坡雖在書中引為案例,但只在第10章中略加描述。2

    其次,第三篇將探討這些國家從戰後迄今,產業升級的原因及其程度,並先後在本章和第13章中,評估這些國家的產業持續升級能力。探討一國經濟是否能升級的一項重要指標是,它的產業或產業環節在國際上成功或失敗的形態為何。有利於國民收入增長的經濟形態,是朝向更精致且更有生產力的產業環節發展,並在需要先進科技和技術人力資源的產業中,增強其地位。一國的世界出口量提高,可以視為經濟升級的征兆之一,但競爭地位的取得或失去,又遠比平均出口額更為重要。這部分已在第1章有所討論。

    本篇在分析各個國家的經濟時,首先介紹該國在1985年所有成功產業的輪廓。至於檢驗各國產業的表現,則針對1971年、1978年和1985年3個時點上,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每一項產業加以比較。然而正如第1章所述,資料的不足使競爭優勢的認定困難重重;加上政府的介入,有時也會使一些缺乏競爭優勢的企業,仍能勉強支持。

    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是根據明顯而持續的全球出口占有率來衡量;母國所創造的技術與實力,則反映在對不同國家的出口或是海外直接投資上。3我們發現,出口和實質的海外投資之間有密切的關聯,所以一個國家的產業集群是否由相互競爭的產業組成,也是探討國家競爭優勢形態的一項重要指標(在附錄I裡,會詳細描述對這些國家的研究方法)。

    為了避免偏宏觀經濟的觀點,本書依靠案例研究、密集訪談及各國研究人員的協助,分別探討個別國家的競爭優勢形態及其轉變過程。這裡的前提是,唯有通過檢驗特定產業和產業集群,才能真正了解國家競爭優勢。然而,每一個國家都有數以百計的產業,要對每一種產業進行分析,是不切實際的做法。因此,雖然這裡只提到一些產業,但必須特別強調,國家環境對所有產業都有重要的影響;當然對不同產業而言,國家環境是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在探究一項針對產業(和產業集群)而發的理論時,這種做法的風險在於過度強調跨產業的思考。然而,在本書進行的研究中,事實上也沒有其他更周全的辦法。此外,本書所進行的每個案例研究,也能引申出更多的思考。

    當本書解釋一個國家的產業在國際市場上成功或失敗的形態時,會特別著重演變的過程,以及該國產業的長期升級能力。沒有一個國家能令它所有的產業都成功,產業喪失競爭地位的關鍵在於喪失的原因與本質。而國家能建立起競爭優勢的關鍵就在於一國的企業能持續高層次的競爭優勢,同時具有參與新興先進產業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運用國家資源。

    本章的討論集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10年間崛起並最具競爭優勢的國家。美國、瑞士和瑞典是最早的贏家。它們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又各自擁有相當的實力,以至於能在戰後初期蓬勃發展。當德國以驚人的速度從戰爭中恢復時,它也成了早期贏家的一員。

    本書的目的不在於為每個國家的發展作出定論,而是借著這些國家的表現,闡述競爭優勢理論如何整合許多有關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包括已被提出和新增添的重要影響),以便從新的角度審視國家競爭優勢問題。因此,針對個別國家的討論將盡可能簡短,省略部分內容的情形也在所難免。所有支持個人論點的數據,作者既不可能完整引述,也無法瀏覽和消化所有的相關文獻。但是借著接下來的概述,希望能就國家在產業中的競爭地位與可能改變的趨向,提供一個新的視角。4

    美國:戰後居主導地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的幾十年間,美國是國家競爭優勢的代名詞。戰後的美國,在經濟上的實力是當代罕見的。早在20世紀初期,美國企業就已經在許多產業中居領先地位,其中著名的例子如勝家(縫紉機)、福特(汽車)、奧的斯(電梯)等。到了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美國部分產業進一步跨入國際市場。當時的美國,平均生產力居世界各國之冠;它的產業出口雖然不多,但是擁有相當多具備國際市場生產力的產業。事實上,相較於任何其他發達國家,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中,進出口所占百分比是比較低的。

    美國過去所享有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對其發展國際競爭型產業的幫助很大。美國產業並未受到戰爭的破壞,又擁有一個廣大且富裕的國內市場,再加上不少為了供應戰時需要而興建的現代化廠房和設備,以及在缺乏國外競爭的情況下,適時迎合了剛萌芽的國際市場需求。另外,龐大的國防計劃也提供了核心科技研究所需的經費,滿足了高科技產品如飛機、電子產品的需求市場。這些新科技很快就轉換成產業科技,例如,波音707的前身就是美國空軍運輸機,美國政府也采購許多第一代的電腦與電子零部件。

    然而,這些過去所歸納出的理由,只能初步解釋為何美國產業在戰後能居於主導地位,本書隨後將更廣泛地介紹其他的影響力量。無論戰後美國的成功是多麼偉大或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基本上它都是一種獨特環境下自我強化的結果。

    國家競爭優勢形態:產業各自獨當一面

    要想了解美國產業競爭成功的模式,表7–2提供了重要的線索(第9章將討論1985年的數據)。接下來討論其他7個國家時,也將以該國全球出口占有率排名前五十大產業作為該國最具國際主導地位的產業,並依此代表該國的國際競爭優勢。每個國家前五十大產業,通常在本國出口值上占有很大的分量。(附錄II的表II–1,則是依據出口值評定美國的前五十大產業。這張表主要是針對每個國家列出其全球出口占有率較高的產業。有時也涵蓋如石油或汽車業等少數大型產業,只是該國在這些產業上的競爭地位並不強,而且是呈現貿易逆差情形。)

    1971年,美國的前五十大產業中,不少是高度依賴天然資源的產業,其中又以農業產品居多,這種情形從美國的整體經濟中看得更清楚。但是,美國非比尋常的競爭實力,更在於它的前五十大產業的多樣化狀態,像飛機、攝影器材、電腦、化工、各類型的生產機械和零件,以及日常消費產品等一應俱全。

    表7–2依照全球出口總額占有比例,列出美國前五十大產業(1971年)

    為了更清楚地呈現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國家優勢模式和變化過程,讀者可以參考圖7–1的產業集群圖。5圖7–1所列舉的產業,如果不是該國全球出口占有率高於本國平均出口占有率,就是在國外的投資具備國際市場的重要性產業。全球出口占有率超過本國平均值的產業,一般約占該國總出口額至少2/3以上。個別產業則依國際地位的差異而以不同的字體顯示。

    競爭優勢理論強調的是,需求條件與產業之間的縱向結合關系對激發競爭優勢會產生的影響。因此,該國的各種產業是依它的最終產品性質予以分類的。在圖7–1最上面一排的產業稱為上游部門,屬於此一部門的產業產品,主要供應其他產業所需的元件材料。比如說,在國家經濟中比較新穎的半導體和電腦產業,它們生產的不但是現代的新興產品,也是許多產業的基本元件。圖7–1居中的一排是有關產業功能和支持性功能的最終產品部門。這一類產業大多與國防或交通運輸等最終產品有關。綜合商業類所涵蓋的測量儀器和動力機械等產業,則提供許多最終產品產業所需的附屬產品或支持產品。圖7–1的最下面一排,則是與最終消費商品和服務關聯度最高的最終產品部門。每個國家的經濟特性,可以從該國在國際市場上的成功產業如何分布於各級最終產品部門而顯示出來。

    圖7–1?產業集群圖

    在每一大類的產業部門中,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又細分為初級產品、制造機械(以及設備)、專業元件與產品或其生產有關的服務活動。這種分類有助於檢視成功產業之間的縱向結合關系,以及國家產業集群的深度。為了呈現每個產業集群的特性,我們也在每個垂直階段中,找出彼此關聯度最高的成功產業,進行子項目的歸類。

    一般而言,相關產業通常會在同一類主要部門出現,如汽車和卡車產業都屬於交通運輸部門。不過,每個國家也有不同產業卻互有關聯的現象,例如,美國在半導體和電腦產業方面的地位,就與國防的實力有關。各個國家在這方面比較重要的聯結關系,我們也將以陰影形式表示出來。這種產業歸類方式必然引起爭議;在某些情況下,我們不得不受制於過於籠統的國際貿易分類方式。不過,產業集群表主要是為了呈現各國經濟的縱切面,分析各國經濟變化的途徑。(附錄I對如何選定產業集群圖中的產業並安排其所屬位置,有詳細的說明。)

    表7–3即是通過上述程序分析1971年的美國經濟。在該年度中,美國所有被認為在國際市場上成功的產業,在表7–3中有大概的介紹。如果對照1976年的數據資料,這份資料有其不盡精確的一面,在產業分類系統上也顯得籠統。不過,往後的圖表都是根據1985年的數據做成的。

    盡管有這麼多問題,根據表7–3顯示,我們以前五十大產業作為篩選成功產業的標准仍是合理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20年間,能夠展現出美國強勁實力的產業不在少數,但是能在表7–3中列名上榜的,均必須符合13.8%以上的全球出口占有率標准,這些產業的表現絕對不容小覷。其中最特殊的產業有半導體和電腦、交通運輸設備(汽車、飛機、搬運機械)、日常消費用品、辦公設備、發電與配電系統、化工和塑膠、電子通信、國防、休閒娛樂產品、林木和農業相關產品、醫療保健用品,以及一般的商業服務。事實上,在國家競爭優勢上,美國跟其他國家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美國幾乎所有的產業均能獨當一面,只有少數產業(最明顯的是紡織/服裝、住宅/家居用品)未能取得重要優勢。

    表7–4以每個產業集群中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為代表,概算出它在國家總出口中所占的比例,詳細數字則見於附錄Ⅱ的圖Ⅱ–2。這份產業集群表也以分屬於各產業集群中有競爭力的產業,計算出全球產業集群的出口占有率。雖然這些資料的年代稍早,難以精確反映現況,但它們確實指出了美國許多具有競爭力的產業。

    生產要素—後天努力承續先天體質

    要說明美國產業的成功,首先得看這個國家的生產要素。美國擁有充沛的天然生產要素,包括廣大的耕地、豐富的林產及天然礦產(磷酸鹽、銅礦、鐵礦、煤礦、石油與天然氣等)。在本書所研究的10個國家中,除了瑞典,沒有其他任何國家能像美國享有如此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並且能依靠這些天然資源,在精密工業產品上取得舉足輕重的國際地位。

    然而在資源上可與美國相比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依然略遜一籌,所以美國能維持今日的重要地位,其中的關鍵點絕不止於先天優越的資源。形成美國競爭優勢的另一個條件是,它擁有創造和提升生產要素的機能;過去幾十年間,令人瞠目結舌的巨資不斷地投入可以提升生產要素。

    戰爭的受益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國家危機,使得美國在生產要素的創造機制上建立了罕見的投資規模。戰爭刺激了許多重大突破,美國在核心科技,如電子、太空、合成材料、醫療保健用品和核能等方面的巨額投資,更使美國科技產業突飛猛進。20世紀50年代與60年代,美國持續發展這些方面的研究,使自己在許多基礎科學和科技產業上居於領先地位。這樣的發展也擴及到基礎設施建設上。由於科技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結合,戰後的美國才能擁有世界頂尖的工程和建築業。

    美國在生產技術上的發展,也因為戰時要求提高了物資生產的壓力而達到巔峰;美國產業就是因為戰爭而確立了其大批量生產技術的領導者角色。戰爭也有助於美國人力資源的發展,例如,數百萬名講求紀律並接受過電子、航空等方面重要技能訓練的軍事人員,均在戰後轉入產業界。

    下面幾個例子清楚地顯示了,美國為創造出生產要素所作的投資,如何轉換成產業領導者角色所需的資源。比如說,晶體管技術是在1948年,由美國政府大力資助貝爾實驗室帶頭開發成功的。另外,在電子產品的測試和度量儀器方面,由於兩位曾接觸軍方無線電的技術師有先見之明,意識到更准確的測量儀器,將是先進精密電子傳動器所不可或缺的,最終使他們創辦的泰克科技能與惠普及美國其他企業一起領先全球的通信業。至於在50年代後期手表銷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天美時,則是利用戰時與政府簽約合作開發新材料的機會,設計出革命性的新式手表;這款手表不但准確度高並且價格低廉。

    兩次世界大戰對美國科學基礎的影響還不止於此。像化學與制藥等產業也是受到戰爭影響而蓬勃發展的產業部門。合成橡膠和青霉素的批量生產技術,根本就是為了滿足戰時需要而發展出來的。由於在化學和制藥方面的研究經費大幅增加,美國在化學領域的教育質量更是獨步全球,美國企業因此打入原屬於德國企業的國際市場。德國的一些企業(如蓋弗和先靈葆雅公司的前身),其專利、商標都被美國企業接收或買下。

    除了專利和企業資產外,美國也匯集了科學教育界的世界頂尖人才。傑出的科學家紛紛前往美國,也成了美國公民。比如為了引進德國科學家,美國空軍1944年的“回形針計劃”,後來演變成聘用航空工程師和科學家的專門計劃。F–86軍刀式噴氣式戰斗機,也是大部門德國專家設計的產品。戰後的美國,以其經濟機會、教育權和低稅收等社會條件,持續吸引能創造時勢的英雄前往。

    從教育開始?美國為了創造生產要素所投注的努力並未因戰爭結束而稍有停頓。數百萬退役官兵因為《退伍軍人權利法案》而提升了他們的素質(由政府負擔再教育和訓練的所有費用)。60年代,也是美國在教育方面的投資期。當時的美國,教育體系質量高而且設有入學標准。它的教育質量可從前往美國求學的外籍學生(特別是大學階段)的數量上看出來。美國政府持續不斷地投資於教育,這使得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更高的教育,這種良性循環使得美國工人、工程師和管理專業人才成為全世界技術能力最高的人力資源。當時的美國,教育被視為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為人父母努力工作以供養子女上大學,成了必然的目標。

    強勁的大學研究實力、龐大的政府研究經費,以及多家民間大企業的研究實驗室等條件,為美國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科學研究環境。以農業為例,高度發展的農業大學網絡、積極的研究計劃和高效率的技術推廣制度(如農業推廣服務),都有利於生產力的穩定發展。

    此外,在政府的指導下,公私立大學的數量不斷增加,它們除了提供教育機會,同時也成為美國研發能力的根基所在。戰後的美國,聯邦政府花在基礎研究上的經費,是全球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前蘇聯發射斯普特尼克人造衛星的挑戰、東西方的冷戰等,不斷為研究計劃提供動機。這些情形不僅促使美國政府大力培養更多的工程師和科學家,也歸結出征服太空的國家使命。與科學和技術能力緊隨美國之後的德國相比,1973年時,美國頒授的自然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學士和博士學位人數要比德國多出許多。6政府在研究方面大量投資和投注心力,使得美國在太空、半導體、醫療器材及電腦等產業,久居獨領風騷的地位。

    活絡的資本主義市場?對幅員廣大的美國而言,發達的交通運輸和通信系統是很重要的,而民營的通信、發電和交通運輸公司,則是攸關投資和創新的另一項誘因,因此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基礎設施。憑借州際公路系統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等的大筆投資計劃,美國基礎設施不斷向更高的水平邁進。

    美國擁有世界上流量最大的資本市場。由於資本取得容易且利率低,大量的資本能靈活注入前景看好的產業。如表7–5、表7–6所示,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美國市場上的長期利率僅高於瑞士。美國有利的納稅條件所帶來的長期投資效益,提高了投資者長期投資的意願。另一項市場動力是交易靈活的補貼基金,所以美國的企業界取得財力的方式相當容易。7

    美國企業的經營環境並非完全有利,但是鑽石體系的不利因素經過轉換之後發揮了正面的意義。戰時的資源不足或不易取得,帶來了開發新原料方面的突破。另外,戰後初期,美國工人和經理人的實際薪水比起其他國家高出許多,而且整個50年代和60年代的薪水成長速度極快。基於過去在戰時生產壓力下而建立的量產能力,美國企業積極朝生產自動化發展,並且努力尋求降低勞動成本的方式。

    種種條件的結合賦予了美國全世界最多、最具實力以及最高級的生產要素條件。政府、產業界和個人為了創造生產要素而持續投資,使得生產要素條件不斷提升,也因此建立了美國產業穩定繁榮的基礎。

    盡管如此,獨特的生產要素條件並未說明,美國為什麼能擁有具備國家競爭優勢的先進產業。對5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國產業而言,整個鑽石體系的運作才是真正的關鍵。這也意味著美國是以創新與具生產力的方式,激活整體且充沛的生產要素。

    需求條件—富裕的美國人

    20世紀60年代,生產要素對提升美國產業的幫助,在很多方面比不上需求條件。很多人認為,美國龐大的國內市場固然是其實力所在,但是這個龐大市場也經常阻撓美國企業向海外發展,並限制了它們在國際市場上的成功機會。

    不過,就美國的競爭優勢而言,比市場大小更重要的是市場的本質,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也不例外。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當歐洲各國和日本都還忙著解決物資匱乏問題、加強民生必需品的生產時,美國已是第一個大量消費的社會。巧克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這個產業中,當大多數的外國企業規模還小,而且居領先地位的瑞士企業只講求產品質量和獨家口味時,美國的好時、瑪氏糖果公司、瑞瑟斯以及惠特曼等品牌已開始大量生產,並且大量促銷中等價位的巧克力棒。8好時早在20世紀初,就試圖用大量生產方式降低巧克力的成本,希望每個美國人都買得到它的產品。

    大量消費的理念更進一步落實到一次性的產品生產上。美國因為物資充裕並且注重便利,可拋棄式的產品像是紙巾、圓珠筆,甚至手表(如天美時)等,一經開發就十分流行。

    美國的富裕也使它成為各種消費產品最早且最先進的市場。9都市人口移居郊區以及獨門獨院房捨的大量出現,意味著對新式家電、汽車、空調設備、草坪修剪設備以及其他許多產品的需求殷切。以百得為例,這家企業就是針對“自己動手做”(DIY)的組合產品,大量促銷低價位產品,而取得電動工具業的世界領導地位。百得還率先打開了這個產業環節的歐洲市場。在歐洲,高價位的機床向來是針對產業界而非個人使用設計的。

    由於物資充裕、每周工時短而且傳統禁忌較少,許多講求便利或與休閒生活有關的產品在美國大行其道。電影、唱片、運動器材和彩色電視自然成為主要的出口產品。攝影器材也是在這段時期成為美國實力強大的產業,只是美國產品走的是大量促銷、專為業余攝影愛好者所設計、無須對焦、容易操作的產品路線。

    營銷技術的先驅?美國也是培養消費服務業的溫床。由於人們高收入且講求方便的生活形態,加上消費者也偏好自助方式與不太重視個性化服務,美國的服務業因此得以發展出系統化和標准化的作業模式(見第6章)。一旦多元化經營的服務企業出現在快餐店和便利商店等行業,新式的服務觀念便迅速傳遍全國,甚至遠播海外。美國服務業就靠運用品牌的號召力和密集的廣告攻勢,所到之處,莫不在該國開創出最先且真正大量促銷的服務業。

    美國也是發展大規模運銷渠道的先驅者。由於大規模運銷渠道初試啼聲即告成功,激勵了企業進一步對消費產品進行創新。美國人在零售業裡還引領許多新觀念與流行趨勢,這些觀念有不少擴及其他國家,但最先領悟到並且付諸行動的仍是美國人。

    事實上,美國市場不但引領許多新式消費產品的需求,同時也是許多現代市場營銷技術的發源地。美國民營的廣播電台和電視台等大眾傳播媒體10,是大量運用促銷廣告策略的第一個媒介,例如,美國的商業電視台就比後繼國家至少早創立12年。大眾傳播媒體的廣告,特別是電視廣告,因為欠缺法律規范,更加速了市場營銷方法的創新。美國企業中的飲料、清潔劑、浴室用品、牙膏、化妝品、清潔機等大量消費產品,建立品牌形象的技巧獨到,這些營銷手法後來又運用到海外市場,各大美國品牌因而成為全世界家庭用品的代名詞。

    這種需求優勢也延伸到美國的工業產品上面。由於銷售對象同屬美國企業,同時也是當時全球最挑剔、最先進的企業(即產業集群圖中的綜合商業類),美國企業因而獲益很多。美國經濟的多樣化,對提供如商業服務和支持服務等的其他產業,十分有利。由於氣候、地形,乃至產業類型的多樣化,美國企業往往得面對國內既廣大又多變化的市場需求與環節。這種國內需求條件的市場特性,也使美國企業從中學到滿足不同需求的技巧,隨後更將它們運用到其他國家的市場上。

    自由競爭的好處?美國產業的需求也領先於世界的需求。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自動化、電腦化、電子產品的引進、新塑膠材料和其他重要發明都是首次在美國出現。因為可以近水樓台地向居於世界領導地位的國內制造企業出售生產資料和生產設備,一些美國企業取得了卓越的國際成就。這些成功企業所處的產業包括:機床、產業流程控制系統、暖氣設備、通風設備和冷卻設備等。

    這種由專業而挑剔的國內市場客戶帶動供應商水平的情形,可從能源和建築業部門中看到。由於美國工業發展得早,對能源的需求量也大,美國境內的能源探勘計劃相當頻繁;不斷在開采難度更高的地點尋找原油,又使得相關技術快速改進,美國的石油公司和它們的供應商因此成為全球的領導者。另外,在建築業方面,美國企業最先建起摩天大樓並開創了多種建築技術。這些成就又反過來促進空調、電梯以及其他建築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也因此使美國取得該類產業的世界性領導地位。

    同樣,美國財務健全的醫療保健體系,將采購權下放到眾多的獨立醫院和診所,也促進了挑剔的國內市場需求及自由競爭的醫療保健市場結構的形成,為創新提供了所需的有利環境。這與其他國家由政府經營或嚴格管制下的情況不同,美國企業因此在多種醫療保健相關產業中成為領導企業。

    此外,美國的電信公司、電力和天然氣事業、煙酒以及其他重要產業也都是民營形態,這些領域的國內市場需求,也讓美國的許多產業從中受惠。比起其他國家常見的國有專賣機構,獨立經營與利潤導向的私人企業,通常更具前瞻性、要求更高。最後,強大的國防需要則刺激了半導體、電腦、電腦軟件和太空工業等美國早期多項產業的發展。

    美國市場的國際化 盡管美國有國內需求條件的優勢,美國企業在進入國際市場時並非全不費工夫。美國企業當中固然有不少人因此而安於經營廣大的國內市場,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市場的真空狀態,形成一股強大的吸引力,吸引美國企業去填補這個廣大的海外市場需求。更重要的是,牽引美國企業的強大國際需求市場裡,幾乎沒有任何外國競爭者的存在,有的話也只是剛起步或窮於應付重整工作的對手。

    由於美國許多重要產業的國際主導力日漸增強,加上其他國家保護主義盛行,連帶又形成美國企業在海外的大規模投資風潮。像美國最大的工程機械企業卡特彼勒,早在1950年間就在海外設廠生產了;只是此舉並非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是基於各國關稅和進口限制的考慮。在這股風潮的驅使下,美國企業很快就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海外投資者。美國企業在德國與英國等國家的海外子公司,也成為當地頂尖的企業。海外子公司在當地市場的地位,進一步帶動美國母公司的銷量。美國跨國企業在國際上的實力是企業相互強化的結果,而一項產業往往帶動其他產業的海外市場需求。

    此外,富裕的美國人也大批前往海外觀光旅游或做生意,連帶形成戰後美國企業現成的海外需求市場,這些產業包括:快餐店、旅館、租車和其他多種服務業。在考慮美國產業國際競爭成功的因素上,大量前往海外旅游或居住的美國人也是一項重要條件。

    文化攻勢 美國產業的最後一項需求條件優勢是,美國文化和價值觀遠播海外所產生的影響。在各種語言當中,英語被視為世界性的商業語言,除了美國經濟在國際上的分量外,也與大部分專業文獻均以英文寫作有關。另外,很多外國人在美國接受教育,回國後也偏好美國產品。正如第5章所討論的,對美國醫療保健企業最有利的一點是,有相當多外籍醫生到美國接受專業訓練,因此會多方引介相關的美國儀器。最後,美國的電影、出版刊物、電視節目及廣告代理商更將美式的風格、價值觀和需求傳輸到海外。

    美國的無數產業正是因為這些需求條件的累積效果,而獲得重大競爭優勢的。美國國內有廣大、前瞻、多變、高標准的市場需求,美國市場的表現也常引領未來國外市場的需求。國際化的美國企業、人口的流動,以及戰後其他國家的供需不平衡,再次引領美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今日仍居領導地位的許多美國產業中,成功的基礎就是在這段時期奠定的。此外,美國獨有的需求條件,也支持既有產業與新興產業的創新和升級。

    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自給自足的超級大國

    戰後的美國經濟,到處都是充滿活力的產業。國際市場上,美國在成品、零件、機械器材以及服務業等產業的卓越表現,可以從汽車、飛機、能源、發電機、礦業及建築等產業中看到。這些正在發展或已經成型的產業集群,通常集中在一兩個地區,像底特律附近的汽車業、硅谷的電子業、明尼阿波利斯市和紐約的大型電腦業、波士頓的微電腦、休斯敦的油田鑽探儀器和服務業,以及帶狀分布於紐約與費城之間的制藥業等。美國企業光靠國內其他產業的支持,即可取得所需的技術和供給。美國企業雖然並未與本地供應商和顧客建立明顯的合作關系,但是當地眾多的世界級產業,仍是企業創新和開發新產業的一項有利條件。

    美國產業的另一個有利條件是:許多產業的相關產業也具有市場領導地位。這種相關產業優勢的例子之一就是電子業。戰後突飛猛進的電子科技,幾乎對每個經濟層面都產生了影響。美國在這個領域中處處可見具規模的領導企業,這又使得美國企業不僅可與最優秀的供應商接觸、交換技術,還可以擁有更多訓練有素的人才。另一項重要的支持性產業是機床產業,由於美國在規模生產技術上的領先以及國內工業用戶的挑剔,美國機床企業因此成為全世界的頂尖好手。第三項重要的支持產業是塑膠業,原因是戰後,塑膠已經是許多產品的新原料。最後一項舉足輕重但發展較遲的支持產業則是電腦軟、硬件產業,美國在電腦產業上的卓越表現,也對其他產業大有幫助。

    另外,美國也在現代市場營銷方面,開發出種類眾多的支持產業,像美國的廣告代理商便大受歡迎,並且成為全球的主要領導者。美國傳播媒體不但有最先進的技術,法律限制也最少。美國企業的產品縱使不見得特別突出,靠著市場營銷的造勢,也照樣在許多競爭對手中拔得頭籌。

    另外,在美國的經濟結構中,國防相關產品的產業集群是產業集群效果的典型代表。這個由太空、電子、通信和交通運輸等產業組成的產業集群,雖然因戰略氣氛濃厚而給予了外界不良的印象,但其當年也確實開發出多種新產品和服務,還將人類送上月球,成就了歷史上空前的燦爛。

    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同業競爭—開放的市場

    走入20世紀的美國企業,特色之一是擅長開發標准化與大批量生產的產品與服務,營銷行動也很積極。借著這些新優勢,美國企業很輕松地就在以手工制作以及不講求市場營銷的產業中稱王。比如說,19世紀末,許多經營大企業的管理技巧首先出現在美國,美國企業也在40年代至60年代,不斷推出新的管理方式。

    企業要發展,產業本身必須能吸引大批人才。對戰後的美國而言,“產業”是一個很光彩的名詞,傑出的人才願意進入美國企業服務,並伺機自行創業。

    這段時期的美國勞動者和經理人也有很高的工作意願、美國所得稅率比其他國家低,更重要的,美國社會的開放程度也比其他國家高,想過更好日子並願意冒險的人,都有成功的機會。為求更好生活而湧入的移民,也造就了美國人口的多樣性。事實上,背井離鄉前來新大陸的行動,就可以算是冒險家的作為,這種勇於接受挑戰的共識彌漫全美。

    因此,成立公司的目標就是去開發無限的機會。美國的利率比其他國家低,鼓勵企業投資而提高了生產力(戰時的大量投資使得許多美國產業擁有當代最現代化的設備)。在美國,企業大多是個人擁有,以現代標准來看股票交易率並不高,許多投資人也習慣長期持股。銀行家或大股東一般多屬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只要企業有好的經營點子,往往很容易貸到大筆資金。

    支持個人和公司雙方目標的基礎是對企業的信心。美國不但打贏了戰爭,並且在科學領域有許多突破。美國人在“一定做得到”的信念下,勇於嘗試新東西,並能接受艱難的種種挑戰。

    許多產業的持續發展,更使得企業目標和個人態度緊密結合,堅定不移。美國產業是在相互競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絕大多數的重要產業必須面臨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市場上,四面八方圍攻的競爭者爭食市場大餅,迫使彼此不得不求進步。美國的《反托拉斯法》對市場壟斷、合並和統一定價的做法,限制特別嚴格,這反映出全美對競爭的共識。11美國這種受到嚴格監管的競爭環境,與當時歐洲國家的卡特爾模式或亞洲發展中國家的保護模式相比,顯然獨樹一幟。

    發展的目標、競爭的價值觀以及資本市場條件,使美國開創了新企業的特殊環境。社會上固然追求成功,但也能認同坦蕩蕩的失敗。文化的多元又意味著許多“外來人”正摩拳擦掌,准備挑戰主流規范,產業中到處可見新開張和另立門戶的競爭者。這段時期的美國,大多數新公司是由原先的公司發展出來的,並購的做法尚不多見。

    政府角色—缺乏具體的產業政策

    美國政府的政策反映出其強大而蓬勃成長的國家優勢。美國政府在產業中直接投資的程度,是本書研究的各國中最低的,連國有企業也很少見。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美國政府對產業的發展毫無作為。事實上,戰後的美國,政府角色之一就是生產要素的創造者。美國各級政府機構在教育、科學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持續地進行大量投資,為了創造出生產要素而不遺余力。政府也在維護競爭秩序上扮演重要角色。美國政府嚴格執行《反托拉斯法》以維系自由開放的交易體系,並主動降低產業集團化和海外經濟勢力的集中程度。德、日等國的產業體系都因美國的影響而為之改觀。

    在前瞻性的挑戰上,美國政府也很積極,並為國內產業創造了重要的間接利益,例如,太空探險、平等機會、醫療保健和環境保護等,只是其中一二而已。美國政府也努力在海外為國家利益和民主政治宣傳和辯護。不過,政府角色的不斷擴大,後來也影響到產業的發展需要。

    美國龐大的國防計劃也有助於發展科學和創造先進的市場需求。在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國防研究計劃主要在於電子、電腦和太空工業等核心科技方面,由這些領域延伸出的商業產品數量快速地增加。由於國防與太空領域的市場需求必須由廣博的技術來支持,因此擁有這些知識和經驗的美國企業,自然能在商品市場上建立領先的地位。

    也就是說,美國政府並沒有很具體的產業政策。不容否認,政府施政可以為產業界帶來一些好處,但通常只是政策的邊際效益而非主要目的。事實上,對美國政府而言,經濟實力是手段而非目標。

    機會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契機

    沒有人能小視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美國國家優勢的影響。但一味誇大戰爭的影響力,也會扭曲美國經濟的表現,畢竟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企業就已經是汽車、鋼鐵、發電設備等產業的領導者,戰爭並非是美國產業在國際競爭中超越群雄的唯一關鍵因素。

    事實上,戰爭的壓力迫使美國進行重大的新科技研究工作,並發展出有效的生產方式,戰爭也導致美國的一些企業成為跨國企業。以可口可樂為例,它為了響應艾森豪威爾將軍鼓舞士氣的訴求,在世界各地設廠,以供應美軍的需要。卡特彼勒能向國際擴張,則是因為美軍工程人員在戰爭結束後,將使用過的機器設備留在國外所致。這些機器隨後的零件需求,正是卡特彼勒進軍國際市場的原動力。

    此外,戰爭使得其他重要國家的產業基礎化為一片瓦礫,而美國產業卻毫無損傷。當迫切的國外需求出現時,美國企業縱使不投資,也能順勢打開國外市場,更多企業也因此到海外發展。當其他國家還在為滿足基本需求而努力時,美國已經是世界上最挑剔、最富裕的市場。

    回顧與展望—美國是否太自信了?

    戰後初期,美國延續著能彼此激蕩的強大產業集群,這套體系創造並且提升了產業界的競爭優勢。美國持續發展完整與高級的生產要素,又有領先的需求條件配合,加上產業競爭優勢的互動作用,使美國經濟成為當時全球經濟趨勢的指標,美國也成為了創新的中心。當時的美國,擁有持續數十年的優勢形勢,加上國內經濟不斷繁榮,生產力較低的產業活動,則通過國外投資方式移到海外,海外利潤又源源不斷地返回國內。

    經濟的良性循環促進了美國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家財富的大量增加及失業率的降低,也有能力進行國外援助、國防、太空探險、文化生活以及平等機會等方面的大規模社會投資。這些活動反過來引發了更多對新開發產品和服務的需求。

    作者探討這些使美國特別成功的原因時,心中也有一個大問題:這一切是否來得太容易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的人均國民收入就遠高於其他國家。戰爭對美國產業邁向成功之路大有幫助。另外,美國的經濟規模龐大,加上種類眾多,更讓美國不需花太多的力氣就能取得優勢。撇開政治因素的影響,美國企業也因海外市場的真空狀態,自然成為所向無敵的國際競爭者。美國企業不必是基礎科學商業化的高手,但是戰爭造就了美國在科技上的突破,加上戰後重建的大量支出,美國企業再次擁有了絕對的優勢。由於戰爭時期的大量投資以及未受戰火蹂躪,戰後初期美國的工廠設備相當現代化,企業往往只需少量投資就能見到效果。與其他國家相比,戰後美國獨特、超前的市場需求,讓各家企業很早就取得搶先進入市場的優勢,並且輕輕松松地維持了數十年之久。最後要提的是,即使沒有前述條件,光靠蘊藏量豐富的天然資源,美國就已經是出口大國了。

    事實上,表7–1還提供了一些耀眼成就以外的重要信息,美國產業並非都在升級的行列之內。即使在充滿希望的1950年,美國產業的淨資本投資率低,生產率的提高也未達預期目標,人均國民收入的增長率也比其他國家低。12另外,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是以高人口增長率來帶動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生產率並未相對快速提高。

    戰後的美國是否太自信了?1960年的大好機會,是否已讓美國發展成為一個讓許多產業新生與再成長的環境?美國企業是否因為表現卓越而過於自滿?在探討其他重要國家的戰後經濟發展情形時,這些問題將可做比較對照之用。第9章探討1970年和1980年的美國經濟時,也將再次提到這些問題。

    晚近的美國經濟,事實上是另一種面貌。

    瑞士:穩如泰山的國家13

    美國的成就雖然顯著,但並非戰後唯一經濟發展成功的國家。瑞士和瑞典若與美國比較,雖然是小國,但它們卻憑借一些產業的成功,達到了足以挑戰美國的繁榮與精細型經濟的成就。

    19世紀時,瑞士還是一個貧窮的國家,主要的出口竟是傭兵和移民。但到20世紀初期,它已發展為一個工業國家,重要性遠非狹小的國土可比。戰後的瑞士躋身富國之林,而60年代,瑞士的人均國民收入更高居世界之冠。

    瑞士的繁榮是利用小國競爭優勢,發展高級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結果。瑞士產業的成功讓所有瑞士人擁有了高薪工作(總失業人口一直不超過200人),還能為外籍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雀巢、羅氏(瑞士著名制藥廠,是世界最大的維生素C制造企業)、山德士、汽巴精化(瑞士著名化學及醫藥品制造商)、迅達、蘭吉爾以及瑞士蓮等瑞士企業已是全球知名企業。瑞士跨國企業在其他國家雇用的員工,也遠超過母國總部的人數。瑞士的例子說明,幅員狹小,欠缺如美、日等國國內市場龐大的國家,依然能成為許多重要產業的全球性競爭者。瑞士的經濟力也提升了國內的生活水平。

    國家競爭優勢形態—貿易是重點

    表7–7是1985年瑞士前五十大出口產業。以小國而言,這些產業種類多樣,而且不依賴天然資源,確實令人贊歎。14瑞士產業的出口主力橫跨消費性和工業性產品,同時也包含各類型的機械和設備。寶石、錢幣與金屬品等產業也名列表中,原因是瑞士在這些產業的貿易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瑞士本地並不生產這些產品。這五十大產業占了瑞士總出口額的42.4%。如果剔除貿易產品,而以次級產業遞補,這個數字將滑落至37.6%,這個數字會比日本和韓國低,由此可知貿易對瑞士在國際舞台上的重要性了。15

    表7–7按照全球出口總額占有比例,列出瑞士前五十大產業(1985年)

    無論瑞士還是其他國家,出口比重高的產業既能反映該國的競爭優勢,也是出口貿易的重心。附錄Ⅱ的表Ⅱ–3是瑞士依出口值排列出的前五十大產業。其中有29項也名列在瑞士前五十大出口占有率之內,其余的21項產業(僅一項不在其內),在全球出口比重方面幾乎也在瑞士的出口盈虧點(cutoff,參見附錄Ⅰ的定義說明)數倍以上。在討論各國競爭優勢形態的第三篇當中,作者特別注重各國產業的全球出口占有率資料,原因是它們更能呈現該國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這些產業通常也都有極大比例的貿易及海外投資。

    表7–8則更完整地呈現出瑞士經濟的產業范疇,1985年間瑞士所有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產業輪廓也盡在其中。表7–8也是第一份采用1985年資料制作的產業集群表。它的特色在於更清楚地區別了特定產品領域,也比1971年的資料更精確地顯示出不同產業的表現。另外,表7–8也增加了一些調整後的數據資料,目的在於反映海外投資產業,並且加入一些原本未被列入貿易類別但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附錄I對此有更詳細的說明。

    研究人員對1985年資料的統計結果,也正是各國出口形態的基礎。有關瑞士部分,讀者可以參考表7–9(更詳細的資料請見附錄Ⅱ的表Ⅱ–4)。在表7–9中呈現出下列主要信息:第一,它顯示出瑞士有競爭力的產業(即單項產業全球出口占有率超過瑞士產業平均全球出口占有率者)出口分配的情形;第二,它展現了瑞士具競爭力的產業在所屬產業集群中占全球總出口的比重。這項比重數據是將所有標准國際貿易分類所涵蓋的產業,分別歸類到主要產業集群中(即本書所列的全球產業集群表),並以瑞士各產業的出口值與所屬產業集群的全球出口總額作一比較。16括號內數字反映的是1978年以來的變化情形。要注意的是,這些統計數字並非瑞士的總出口額,而是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的成績。從統計的觀點來看,瑞士產業的表現固然因本身市場狹小而造成出口盈虧點相對較低,或因邊境貿易、政府補助、設於瑞士的外籍跨國企業出口量,形成超越產業實力的競爭優勢。然而在實際運作中,每個國家的貿易部分仍是依賴有競爭力的產業。

    短小精悍的經濟強國 以一個人口只有600萬的國家來說,瑞士能在很多產業中占一席之地是件很不尋常的事。瑞士產業集群分布之廣,遠超過瑞典、丹麥和新加坡等其他小國。在瑞士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中,最重要的一項是醫療保健相關產業,包括制藥、助聽器、整形器材、醫療器材、相關機械以及保健咨詢等產業。即使不考慮瑞士在海外投資藥廠的表現,這些具有競爭力的產業也已占瑞士該產業集群全球出口總量的7.2%。其次重要的產業集群是紡織相關產業,包括紡織、纖維、毛線與布料、服飾(大多是專業產品)、紡織機械以及合成染料等產業。第三重要的產業集群是國際性商業服務,包括貿易、銀行、保險、臨時工、後勤(總務)事務管理、跨國企業總部服務與人力資源顧問等。第四重要的產業集群是高精密鍍金屬成品、工具、機床與綜合商業的相關儀器設備。另外在特殊化學產業集群中,瑞士也有出色的表現,瑞士的全球出口占有率中有0.6%屬於石油和化工產業。在這個領域中,雖然瑞士石油相關產業的表現微不足道,但卻占有3.4%的全球化工產業集群總出口額,繼德國、美國和英國之後,名列世界第四。

    其他像加工食品(如巧克力、乳酪等)、機械與光學儀器、印刷紙制品與相關機器,以及重型電子產品,瑞士的表現也不差。瑞士比較缺乏競爭力的領域在林業產品、半導體與電腦、電子通信、休閒娛樂(旅游業除外),以及國防等方面(不過跟其他國家一樣,瑞士許多國防相關貿易並沒有列入聯合國的統計資料之內)。

    瑞士產業真正引人注目的地方,還是在於它們的實力跨越產業集群表中的三個層次,延伸范圍比瑞典、丹麥、意大利、韓國和新加坡還要廣泛。支持產業集群與最終產品產業實力最強。以產業的縱向關系來看,瑞士在生產機械方面具有強勁的競爭地位,讀者可以從附錄Ⅱ的表Ⅱ–4中清楚看出。在1978年到1985年間,瑞士產業集群的出口量總體表現也相當穩定。

    表7–9的陰影部分則呈現出瑞士各個產業集群間的一些聯結關系。瑞士在紡織品(如染料、合成纖維等)、化工產品,以及藥劑方面的產業地位都有長遠的歷史淵源,這與該國具有強大的化學技術有關。同樣,許多高精密產品與儀器,又與手表、時鍾以及其他個人用品的競爭力相關。

    乍看之下,瑞士的經濟形態與德國很像,這兩個國家都擅長化工、機械、機床、精密機械、光學以及紡織等產業。然而,瑞士企業集中在比較專業化與復雜精密產品的產業環節;德國企業雖然也會在產品細分方面較勁,但發展領域比較廣泛。另外,瑞士人在服務業與營銷導向的消費產品領域,明顯強過德國人;德國則在材料及運輸設備方面領先瑞士。如果能區分兩者在經濟上的異同點,將有助於了解這兩個國家的競爭優勢來源。

    生產要素—歐洲貿易的中心點

    瑞士除了擁有地理條件帶來的水力發電與吸引游客的美麗景觀之外,其他的天然資源相當有限,不過,地理位置是瑞士發展競爭優勢的一項重要條件。瑞士位居歐洲主要貿易路線的中心點,所以從很早前就是一個貿易、商業及金融中心。這項優勢加上它進口遠東地區絲織品的先見之明,而形成紡織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瑞士在貿易方面屹立不倒的牢固地位。交通要沖與貿易實力,又惠及它的銀行和保險業。此外,瑞士的地理位置與永久中立國角色,也使歐洲主要強國願意與瑞士企業維持商業往來。地理位置顯然為瑞士帶來了一連串的好處。

    瑞士也擁有高學歷與技術性的人力資源。一般而言,瑞士人的工作意願高,怠工心態少見。他們的文化經驗很獨特,語言能力更是突出。因為這個國家包含有法語、德語、意大利語區,許多瑞士人因此能流利地使用多種語言(包括英語)。以瑞士的銀行為例,為不同語系的客戶服務是最起碼的能力,也是其他國家銀行業難以匹敵的優勢。由於成長在多元文化的社會,凡事講求磋商協調的社會哲學,不論在國內或國外,瑞士人都能與不同國籍的人共事愉快。在貿易和其他涉及復雜的出口與服務的產業方面,這些特點的影響極為重大。

    瑞士人民重視儲蓄,長期維持很高的國民儲蓄率;穩定而強勢的貨幣也吸引了不少國外資金,這些情形都導致瑞士利率比其他國家低而穩定。如表7–5顯示,在本書所研究的國家中,瑞士的利率一直是最低的。瑞士企業因此投資積極,並充分發揮低貼現率的投資效益,瑞士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債權國。

    瑞士的基礎設施也相當完善,尤其是如機場、道路和鐵路等後勤支持方面。比較落後的是電子通信領域,會出現這種落差,主要是因為瑞士的電信事業采取國家壟斷制度,成本高並傾向於保障本國供應商。瑞士與瑞典兩國電信產業競爭力的差異就在於此。由於瑞典政府並未保障本國企業的電信市場,瑞典電子通信供應商愛立信不但必須在國內市場力爭上游,還被逼積極爭取出口商機,其也因此成為這個產業中世界級頂尖的企業。與愛立信同時起步的瑞士企業哈斯勒,也曾經有過輝煌的規模,但是卻在政府的保護之下,喪失了原有的國際地位,接著又因本國市場過小,而缺乏創造新產品和改善生產效率的動機。

    生產要素的創造機制—學徒制度

    瑞士的競爭優勢來自於不斷創造專業性生產要素並提升其效率,進而使產業生產力持續提高。在瑞士,教育制度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創造機制。這個國家不但國民教育普及,教育素質水平高,社會各階層也普遍重視教育問題。瑞士的教師素質比英、美等國還高。課程的安排設計也能反映國內產業的需求,如蘇黎世大學與聖加爾大學都聘有銀行實務的專業教授。

    更重要的是,瑞士擁有發展完備的學徒制度。這套制度類似德國的職業、技術教育,主要針對不念大學的年輕人而設計。17年輕人一方面進入企業接受實務訓練,一方面還有部分時間在當地的職業學校進修。因此學生既能學到高度技術性的技能,同時也能在個人專業生涯上不斷成長。瑞士企業在員工訓練上投入不少資源,員工通常被視為准技術人員而非所謂的“藍領”工人。瑞士企業也注意員工福利,以瑞士紡織設備制造廠史陶比爾為例,公司一旦獲利,便會優先改善員工福利。

    兵役制度也是瑞士發展人力資源的重要機制。幾乎所有的瑞士公民都接受過軍事訓練,並養成了尊重紀律的態度。許多瑞士人認為,這種制度有利於產業的發展,人們也通過軍旅生活建立了終生的人際網絡。

    強調研發與技術?在科學研究方面,瑞士大學有深厚的研究傳統,並在化學、物理以及其他多項領域中享有盛名。在許多產業領域,瑞士的大學與企業之間建立了良好的研究合作關系。瑞士在化學方面的頂尖研究實力帶動了制藥業的發達。長達數世紀的醫學教育傳統、集中在瑞士西北巴塞爾的醫療保健相關研究,以及社會上普遍重視健康的觀念,都使得瑞士在很多醫學相關產品和服務方面極為成功。瑞士的研發經費(大部分由產業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也在本書研究的國家中名列前茅(見表13–1)。

    瑞士企業的高級主管大多具備技術背景,並且特別重視研究發展工作;國內缺乏特定技術時,瑞士企業也很擅長從國外取得。在本書研究的許多案例中,類似測量儀器、暖氣控制設備、藥劑、助聽器等,瑞士企業都與國外專業科技研究中心維持著密切的關系,必要時,瑞士企業也會在其他國家設立分支研究單位,以便引進技術。例如,瑞士制藥公司早期在英、美等國設立的研究中心,使他們能在開發新藥劑上有卓越表現。這種借力使力的能力,源自於瑞士人清楚地意識到:小國不可能發展所有科技,因此優秀的瑞士科學家和工程師,必須扮演吸收消化外國科技的主力。另外,語言和文化上的能力也使他們擅長維系強有力的海外關系。

    對瑞士而言,外籍人士的回歸也是一項重要的生產要素創造機制,在瑞士產業界扮演著重要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瑞士人才大量流入的高峰期。直到今天,盡管瑞士政府嚴格限制移民資格,這個國家仍是高級人才向往的居住地點。事實上,瑞士政府目前嚴格限制移民資格似乎反倒不利於產業發展,如瑞士企業在電腦軟件與專業理財方面的人才短缺問題,即因此而不得解困。

    另一項瑞士產業升級過程的弱點是—該國提供信息的能力不足。瑞士缺乏高水平的財經報紙,大部分瑞士人必須從國外報刊獲得相關信息。政府的資料統計也不夠現代化,企業往往無法從國內的相關研究與報告中,掌握未來競爭與科技的發展趨勢。因此,瑞士企業和企業家為了取得信息,必須比美、日等國企業花更多的力氣。

    不利因素的轉換:缺乏天然資源

    生產要素的不利部分,是刺激瑞士產業創新和升級的重要動力。瑞士缺乏天然資源,大部分的原料和能源都依賴進口。企業為了競爭,自然走上節約材料、創造高層次產品細分的競爭路線。

    瑞士也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個面臨勞動力不足的國家,這類問題促使瑞士企業提早發展自動化,並且能在更細分的市場中發揮競爭能力。18另外,由於瑞士的薪水高漲,瑞士企業必須節省勞動力並發揮其最大生產率。高級技術人員的缺乏,更促使瑞士企業積極尋求國外科技。

    采取浮動匯率是另一個瑞士經濟發展的重要裡程碑。1973年以來,由於瑞士法郎成長穩定,升值狀況也比其他貨幣好,處於競爭壓力下的瑞士企業,被迫加強產品細分與提高生產率,一般簡單的加工產品也自然移到海外生產。

    需求條件—以紡織業為例

    瑞士產業的表現固然與生產要素的狀態有關,但真正能讓瑞士卓越不凡的卻是它的需求條件。幅員不大的瑞士,如果沒有獨特的需求條件支撐,事實上很難發展出那麼多的競爭性產業。需求條件使瑞士的經濟能力有彈性,也使瑞士企業能在高度專業化的產業和產業環節中生存,不斷提高生產力,並維持經濟上的充分就業。

    盡管瑞士的國民平均消費力很高,但是國內市場卻很小。大部分的瑞士人認為,瑞士企業的國際觀以及很早就進軍全球市場,正是因為本國市場太小所致。這項原因同樣也導致許多瑞士企業一開始就以比較小的市場環節為目標,進而在這些產業環節的發展上領先其他國家企業,並保持重要的地位。瑞士企業對市場環節的選擇,往往反映出瑞士需求條件的獨特之處。

    令人驚訝的是,很多瑞士產業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紡織業。在瑞士經濟中,紡織業一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85年,瑞士紡織品及服飾產業集群占全國總出口的11%,不過瑞士目前對紡織機械及專業元件的重視更勝於成品)。自古以來,瑞士紡織品的技術與質量即在國際上獲得極高的評價。如今在高工資等不利因素的壓力下,瑞士紡織品的發展重心轉移至高級服飾、內衣、蕾絲、絲織品與高級毛線等較特殊的或高價位的產品上。

    瑞士紡織業也提升了合成染料、紡織機械及貿易等其他產業的競爭力。瑞士企業不但是這些產業的佼佼者,而且擁有達數十年之久的競爭優勢。瑞士紡織和服飾的專業能力,加上不利因素的轉換壓力,促使他們不斷創新。瑞士的紡織機產業,就是靠不斷開發新機型才鞏固了世界性的領導地位。

    多山、寒冷的地理環境?瑞士的地理環境和氣候,也對形成該國精致型產業與細分市場的需求結構相當重要。比如說,多山地形的瑞士自然精通開挖隧道技術;國內測量作業的需要,也使得測量儀器產業特別發達。

    另外,瑞士的土地測量人員是獨立經營的承包商,而非政府雇員,因此有權決定使用何種儀器,既然是廠牌的老主顧,當然也就是挑剔苛求的客戶了。地形與氣候條件也成了瑞士暖氣調節和鐵路設備等產業的催動因素。(由於瑞士氣候寒冷且多變化,能源費用非常高,在十分講究工作與居住的環境下,瑞士人民對溫度調節器的要求極高。同樣,瑞士的火車必須克服險峻地勢,並要達到全世界歎為觀止的可靠標准質量。)

    富裕的瑞士,引領其消費產品企業進入高級品市場環節,以及發展以高收入為訴求的產業,例如,百利瑞士制鞋企業(以生產舒適的手工制高級鞋而馳名於世)、勞力士與百達翡麗(手表業),以及漢洛與斯莫裡(服裝業)等。換個角度看,由於瑞士持續維持高水平的生活,這種對高級產品環節的市場需求,其實也是未來其他國家的需求;預作准備的瑞士產業,競爭起來自然從容有力。另外的重要例子是環境保護,瑞士長久以來就設有嚴格的環保標准。

    文化多樣性 瑞士的社會規范也使國內市場的需求趨於專業化與精致化。不管在或不在產業界工作,瑞士人都有挑剔與批判的習慣。他們要求產品必須質量好、實用、耐用,還要能立即交貨。瑞士人不喜冒險、凡事謹慎的特點,可從這個國家在保險、消防設備及銀行服務等產業的個人高平均消費額看出。瑞士人雖然喜怒不形於色,但對守時、精確、安全及耐用等性質的執著,卻是相當有名。這些特性也都在民航、服務、銀行、保險和貿易等成功產業中反映出來。

    瑞士是一個多元文化的混合體,這也導致企業對掌握產品需求的變化十分敏銳。由於國內客戶已經反映出其他國家客戶的需要,瑞士法語區的企業因此在消費產品制造業特有所長,德語區企業則專精於制造精密機械和化工相關產品。文化的多樣面貌也使瑞士與同屬小國的瑞典相比,產業類型更為廣泛,瑞典即使具備瑞士的其他重要特點,仍舊缺少文化多樣性這一環。

    超越國界的“國內市場”?由於地理上或文化上的密切關系,德國、法國與意大利幾乎可稱為瑞士的“國內市場”。瑞士企業因為這些出口市場的多樣性,也養成因地制宜的做生意模式。同樣,不同國家的客戶對產品的挑剔程度也不同,瑞士產業因此有豐富的客戶類型。另外,瑞士本身並沒有制定國家標准的機構,而是就近采用德國的技術與環境保護標准;德國的嚴格標准進一步形成了有利於提升瑞士產業的需求壓力。19

    進一步觀察,瑞士與德國、法國及意大利等國之間的密切市場關系,也使瑞士的市場地位擴張,進而協助瑞士在綜合商業或對銷售其他產業的設備與產品方面特別成功。以1985年為例,這些產業就占瑞士年度出口量的30%左右。

    瑞士本身也有發達的服務業需求。高級服務業的主要需求來源是國內大量高度國際化的企業(以及外商的區域總部),人民的高收入又帶動個人服務方面的需求。即使像是保險、臨時工等私人的相關服務(與瑞士對勞動市場的嚴格限制有關)、貿易、後勤服務以及國際銀行業務等正在國際化的服務業,也是因國內需求而起帶頭作用的。

    然而,瑞士的國內需求也有不利於產業在國際市場出頭的一面。比如說,人們對質量較差、大量生產的消費品需求低,瑞士人的保守,也使他們對休閒娛樂性質的產品和服務不感興趣。另外,有些產業因為政府壟斷和強制性的法律規范,也造成國內需求質量的降低。

    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網絡集群優勢

    在瑞士的經濟活動中,產業之間的聯結互動相當緊密,在幾個研究案例中,該產業的競爭優勢主要源自該產業的供應商,即可看出此趨勢。比如說,助聽器制造商的競爭優勢,必須依賴精密機械技術與零件及機械設備供應商。鍾表業和相關支持產業又是前述企業專業人才的重要來源。同樣,瑞士機械制造企業的表現也一直是印刷、紡織和食品產業最終成品制造商的優勢源頭。

    瑞士有些重要產業還是由相關產業牽引出來的。像制藥業是由合成染料業發展出來的:瑞士人在無意間由染料中發現藥效的成分而開發出此產業;有些化學品也是染料的副產品。除草劑和殺蟲劑則是隨著制藥業而出現的產品。調味料和芳香劑的研發,得力於瑞士的化學專家與人民對加工食品的高標准需求。瑞士對絲制品的需求,也促使企業重視仿真絲的合成纖維的發明。

    瑞士產業集群內的買賣交易對提升競爭優勢有很大的效果,原因不外乎下列幾點。第一,瑞士國內的人際關系網絡發達,而密切的人際關系是因為瑞士國土小、大學數量少以及義務兵役制所造成。第二,瑞士人的合作能力特別強。瑞士企業很清楚他們的真正挑戰是要贏得國際市場,國內的客戶與供應商事實上是同志而非敵人。第三,地理上的鄰近有助於客戶與供應商之間維持良好的關系。第四,部分瑞士產業如化學、制藥與食品等,往往是由大企業內部的多元化而形成跨產業經營,進而擴展了產業集群的規模。

    相較之下,瑞士的電視普及速度較慢,電視廣告也受到相當大的限制。而瑞士國家小,也造成企業(雀巢除外)不擅長大眾消費市場的營銷手法。瑞士消費品企業大多依賴限量的市場營銷方式,強調形象與質量,能在這方面成功的企業,幾乎都穩坐高級品的市場環節。

    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同業競爭—以焦點戰略制勝

    瑞士企業的經營戰略和哲學,源自於這個國家的環境與文化。他們喜歡在規模相對較小的產業中競爭,並且采用在高度細分、高質量的產品環節集中火力的焦點戰略。瑞士企業在大量生產的產業領域也少有成功的例子。這種經營模式也是瑞士國內市場小、工資高,以及幣值高等因素造成的。由於瑞士人作風保守,他們也對航空、半導體等風險性高的研發投資產業沒有興趣。唯一例外的是制藥業,因為瑞士很早就在這個產業有所發展,並且已具備與美、德等國家積極競爭全球市場的規模。

    在大部分產業中,瑞士企業是通過不斷改進、精益求精的態度而達到成功的,這種追求進步的動力來自企業高層主管具備技術背景與長期在產業界的歷練。一般說來,企業進步的步伐小而穩健,不是飛躍式的進展。20此外,企業在需要與客戶密切聯系的產業裡表現得特別好,不論是針對客戶特定的需求定制、復雜的銷售方式,還是強調售後服務和支持密集的產品,都是如此。這是企業擅長語言、外交,以及具備高度技術能力的緣故。瑞士公司在整合機械、材料及電子等方面也信用卓著。

    瑞士企業和員工之間保持開放且沖突少的關系。勞資談判中,雙方都抱持務實的態度,在外敵當前下,公司上下都具有維持競爭力的共識。事實上,瑞士早在1937年就有勞資協議的制度,也就是《勞動基准法》。它規定勞資沖突必須以討論和協商方式處理,必要時可依法要求仲裁。這一規定很少妨礙到產品創新,也不至於阻礙企業自動化的發展。21

    瑞士企業特別熱衷於國際化。這與瑞士人的語言能力、文化多元性、國內市場規模小和政府沒有任何限制、干預有關。此外,瑞士的對外貿易歷史悠久,加上它長久以來取消外匯管制,更令瑞士企業進軍海外毫無滯礙。第三個原因則是,瑞士人喜好旅游。許多瑞士企業的高層主管通常有在國外求學定居的背景,他們是先有國際經歷,然後再回國創辦企業或擔任管理者角色的。

    瑞士的人力資源和資本的穩定性很高,也就是說瑞士人對本國企業的忠誠度很強,這種情形尤其是1970年最為顯著。瑞士人偏好長期性投資,低利率則使得時效貼現率也很低。根據表7–1所示,瑞士是除了日本與韓國以外,固定資產投資率最高的國家。

    謹慎有余活力不足 由於瑞士的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的所有權分散並且不隨意轉讓,也形成了投資人與經理人齊力整頓公司而非賣斷或關閉公司的經營模式。瑞士的會計制度也允許企業設定充分的准備金,以幫助公司度過經營不善的艱難時期,或在改組時有能力承受數年的重大虧損。22由於專斷地接管企業的做法相當罕見,所以所有權人想形成特殊階級或避免股票公開上市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瑞士企業的員工與經理人大多具有高級技術背景,也很少在企業和專業領域跳槽。這種情形雖然會減緩產業界的調整速度,但穩定提高的工資與強勢的貨幣壓力,轉而激勵了產業變革與升級。瑞士企業很重視產品獲利率,因此調整改善的步伐一直持續到70年代。

    許多成功的瑞士產業中,國內市場的競爭是很激烈的。瑞士因為國家小,所以有時有些產業給人以壟斷的印象。事實上,這種現象只存在於缺乏競爭力的產業。在許多國際上表現優異的瑞士產業中,經常有兩家以上的企業以類似的經營戰略彼此競爭。這類產業包括:銀行業、貿易業、巧克力制造業、制藥業、精密鍾表業、助聽器產業、空調設備以及企業後勤服務業。這些產業的企業即使不在價格和產品上硬碰硬、互相較量,也會盡力找出有利於自己的競爭方式,以期成為對方潛在的競爭對手。

    70年代,由於市場需求水平不斷提高,加上市場競爭以及責任感強的經理人與投資人的相互結合,瑞士產業出現了高度發展的情況。但是,產業的問題也逐漸顯露,像長期存在的卡特爾企業、保護壟斷及保障市場的傳統,都影響到瑞士的產業繁榮。處於前述情況下的瑞士產業(如啤酒釀造業),如果不是在國際化上遭遇障礙,就是嚴重喪失既有的國際市場地位,創新求變的腳步顯得遲緩笨重。70年代,各企業也紛紛開始利用合作以挽救頹勢。

    瑞士企業的經營模式事實上是利弊參半。對一些產業而言,國內競爭不足會使它們由享有優勢轉變為處於劣勢。巨額的准備金也許能使有活力的公司從容規劃它的長期發展,但也可能導致企業逃避改革創新;同樣,公司股權過於分散會使營運不佳的公司放棄變革的念頭。瑞士電氣設備制造商勃法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家公司在多年經營不善後,最後與瑞典的ASEA以合並收場。近來,瑞士企業間的合並風更為盛行,追求規模經濟的態度進一步降低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瑞士未來的競爭優勢因這些現象而亮起紅燈。瑞士產業的情況清楚顯示出,優勢是由一個完整的“鑽石體系”形成的。如果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項關鍵要素(特別是市場競爭),其他的關鍵要素就可能對生產力產生反效果。

    瑞士的問題並不單純,它在形成新企業的能力上雖然優於瑞典甚至超越德國,但卻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一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瑞士曾有一波成立新公司的風潮,主要是由外來的移民潮所設立的,但是比起美、日、意等國,今天的瑞士,新企業卻面臨許多障礙,企業缺乏取得風險資本渠道就是一例。由於瑞士銀行心態保守,企業家爭取風險性貸款的門路相當少。影響更大的是經理人不願冒險。在瑞士人的心目中,公司倒閉是讓人無法接受的事情,這與德國的情況一致。這種態度使許多有才華的瑞士人在開創新事業時,反而遲疑不決。這種保守心態和不願冒險的特點,也是瑞士經濟繁榮與缺乏人工的產物,當企業已具規模時,經理人在變革和創新的步調上,往往走了回頭路。

    政府角色—監管過嚴

    瑞士政府對產業的國家競爭優勢有相當正面的影響作用。由於瑞士的聯邦體系使得中央政府很少干預大部分產業的發展,以國際標准來看,瑞士政府的產業補貼相當低,公共支出也不多。瑞士企業的國際化更不受限制,政府與企業間有就事論事、講求實際的共識,政府一旦出面,也多半是為了解決問題。各級政府在創造生產要素方面,以推廣教育的表現最佳。

    瑞士的中立國立場和政治的穩定性,也對產業界帶來積極效果,對一些政治立場鮮明的國家而言,來自瑞士的企業是可以接受的;瑞士企業在歐洲三大權力中心(英、法、德)更是往來自如。瑞士不但吸引國外企業前來設立區域總部,對聯合國及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等國際性組織,也同樣富有吸引力。這些機構在瑞士雇用高級技術人員,創造了瑞士國內高標准的需求市場,對部分產品和服務而言,這些國內需求又可以轉換為國際化的需求。

    然而,瑞士政府產業政策的最大弱點是,它對產業競爭的監管過嚴。在電子通信、啤酒釀造、卡車制造等產業中,受地方政府保護的專賣事業,或許可的卡特爾組織,它們的經營效率差、創新不足,甚至出現大規模倒閉等問題。這類例子包括中、低價位手表業與蘇拉(卡車業領導企業)。另外,一些卡特爾企業以人為方式哄抬進口產品價格,政府不但默許或干脆為此制定標准與法規,實質上形成了保護政策。這種結果使得瑞士與日本一樣,出現極端的經濟現象,許多有競爭力的產業,與一大群沒有效率並受保護的產業,形成了強烈對比。

    瑞士政府對銀行業的干預也讓產業發展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由於瑞士的交易稅,貴重金屬買賣、歐洲公債、投資銀行以及信托基金等重要市場正不斷流失。另外,瑞士政府越來越傾向對環保、勞動保障和社會福利方面的立法進行規范。它們當中雖然不乏是為了提醒瑞士企業警覺未來的趨勢,但是一味從嚴對產業發展極為不利;比如針對員工加班及輪值夜班的嚴格規定,已阻礙了產業發展。

    機會角色—立場中立左右逢源

    如同美國一般,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瑞士的國家競爭優勢也有很大的幫助。由於瑞士的中立國立場,它的產業未經戰火蹂躪,保持得相當完整,並在供應需求方面占上有利位置。例如,由於戰爭,大量人才、資源和資金流入瑞士。許多瑞士產業也因德國專利的失效,以及德國產業遭國際市場排擠孤立,而取得重要優勢。這種優勢更因瑞士與德國產業的相似性而更為明顯。戰爭也使一些傳統上依賴德國的瑞士公司,開始在研究和生產方面國際化,進而拉開瑞士產業進軍國際的序幕。由於角色中立,瑞士產業和交戰雙方同時來往的獨特能力,因而在科技信息方面收獲豐碩。

    回顧與展望—經濟亮起紅燈

    瑞士企業已在許多產業中取得競爭優勢,並且維持不衰。獨特的國內需求條件加上高薪與貨幣升值壓力,迫使瑞士企業以高質量與差異化產業環節作為出路。另外,大量的高級技術專業人才,帶來長期提升產業優勢的能力,而企業在國際化方面的優異能力,進一步確保了競爭優勢的發展。

    瑞士的國家經濟是因長期提升競爭優勢而成功的例子。由於缺乏天然資源,瑞士企業毫無選擇可言,但它們務實而審慎的調整做法隨即展開。同時,國家雖小卻有豐厚的需求優勢,使得各企業能在許多產業的精致市場環節中嶄露頭角。這些產業環節吸收了因生產率提高而釋放出來的人力,造成瑞士人生活水平的提升,並避開了令其他國家頭痛的貧富差距懸殊等問題。

    然而瑞士的經濟已露疲態。從1970年以來,瑞士的人均國民收入增長不大,生產力的提高也不夠蓬勃。許多企業喪失了原有的活力,一些產業轉而強調以人為手段而非持續改革創新來保障市場地位。40多年的持續繁榮,銷蝕了瑞士發展產業的動機和冒險精神。

    這些問題的預兆,可從瑞士的許多產業集群正逐漸喪失其原有全球出口占有率看出。表7–10是1978~1985年間,瑞士具競爭力的產業中,全球出口占有率得失15%或以上的產業數量,這項比較也適用在其他7個國家。由於各類產業的規模大小有別,不同貿易分類系統使每種產業部門的產業項目差異很大,而國家的大小也影響到產業的數量。對國家生產力的發展而言,產業的數量事實上遠不如出口成長或衰退的產業類型來得重要。產業是否升級也可以通過新的或更專業的產業出口占有率的提高,以及對成本反應敏感的產業的流失情形窺知一二。至於某一類產業出口額的增加或減少的重要性,也不及該類型產業在市場占有率上的變化。不過,表7–10並未列入服務業表現,這對瑞士的貿易活動十分重要,但是因為缺乏相關資料而無法列入比較。

    事實上,即使將上述因素考慮進去,瑞士在專業產業的出口市場占有率上,增加的數量仍然低於流失的程度。在機床產業(14項衰退7項成長)及醫療保健、發電、個人用品和化工產品等產業,瑞士一向擅長的一些先進產業更是明顯地出現了問題。競爭力大幅衰退的警訊,也顯現在瑞士綜合商業產業中占有率的流失;產業需求的標准在不斷下降。另外,瑞士原本快速成長的產業市場流失的情形更為嚴重,過去成長相對緩慢的其他產業反而有小幅上升的現象,這也顯示了瑞士在發展新企業上遭遇到困難。部分瑞士產業出口占有率的流失,或許是海外投資造成的,而且瑞士在服務業上的競爭地位也似乎維持不墜,但是,總體說來,瑞士經濟繁榮的速度漸趨緩慢的現象是非常明顯的。

    瑞典:資源、機會與選擇23

    與瑞士相同,瑞典也是戰後初期產業蓬勃發展的小國。在許多方面,這兩個國家的情形也頗為相似。它們的國土面積都很小,教育水平高,語言能力強,政治立場中立,都屬於歐洲自由貿易聯盟而非歐共體的成員國。但是,瑞典的國家競爭優勢形態卻與瑞士大不相同。

    瑞典與瑞士相同的是,憑借企業國際化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嶄露頭角。盡管是一個小國,瑞典卻是許多國際企業的母國市場,其中重要者如沃爾沃、薩博、阿特拉斯·科普柯、斯凱孚和伊萊克斯等。在本書所研究的國家當中,瑞典也是出口集中在大型企業的國家,它的前20年跨國企業就占出口總額的40%以上。24瑞典的一些精密產業具有強大的國家競爭優勢,像重型卡車、汽車、滾柱軸承與采礦機械設備等享譽全球。瑞典經濟造就了該國的高生活水平,並且為瑞典著名的公共福利制度投注了龐大的資金。

    盡管如此,瑞典的表現仍有不如瑞士之處。瑞典的人均國民收入較瑞士低,為了降低失業率,瑞典政府也一直努力地增加雇員。另外,貨幣的持續貶值(1976年、1977年、1981年及1982年)已成為紙漿與造紙、鐵礦與鋼鐵等產業賴以維持出口能力的必要條件。不過,瑞典眾多完全國際化的企業,及在重要產業中享有的國際市場地位,都使得瑞典成為探討國家競爭優勢時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表7–11列出了1985年瑞典前五十大出口產業。這張表也為讀者提供可以立即對瑞典產業有所了解的幾點。第一,瑞典具競爭優勢的產業中,許多是與天然資源關系密切的產業,顯然與瑞士大不相同。第二,與天然資源產業共存的,是種類繁多的生產設備與機械產業。第三,瑞典消費產品產業並不強,這也是本書研究的國家中相當獨特的情形。能名列前五十大出口產業的消費產品產業包括:家具、衛浴設備、糕餅等,都在排名名單的尾端。25

    表7–12則顯示出瑞典經濟中具有競爭力的產業。表7–13與附錄Ⅱ的表Ⅱ–7是這些產業的出口數字。瑞典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可以分為五大產業集群。以出口額來看,規模最大的產業集群是交通運輸與物流支持,這方面的產業占總出口額的20.5%。這個產業集群包括:汽車、卡車、船舶、發動機、一般機械與專業元件、運輸服務業、運送物料所用的叉車與起重機等產業,以及與金屬鑄造有關的產業如:焊接機械、各式各樣的工具和機器人等。第二項主要產業集群是林業(占總出口的17.9%)。這類產業包括:林木、紙漿和紙品、造紙機械及其他有關提煉紙漿和造紙的設備和化學品。組合式房屋、硬木地板以及家具等,則是與這類產業相關的終端產品。第三大產業集群是原料與金屬類(占總出口的12.5%)。這類產業包括:采礦儀器設備和產品、電熔爐、碾壓機及其他有關金屬加工的機械和工具,其他重要的產業集群還有醫療保健相關產品(占總出口的2.5%,並占全球該類產業集群出口的2.8%)及電子通信產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發電及配電系統產業,尤其是長距離的電力傳輸設備,這個產業集群將瑞典的水力資源與需要大量電力的金屬、紙漿、紙業等產業部門聯結了起來。

    表7–11按照全球出口總額所占比例,列出瑞典前五十大產業(1985年)

    重心集中

    除了上述這些比較完整的產業集群外,瑞典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產業集群存在於食品及包裝、食品制造機械等相關產品領域。這些產業集中在高度農業化的南部地區,並以緊臨丹麥的斯科訥為中心(食品相關產業是丹麥的經濟重心)。其他的產業集群是家用電器設備,有關淨水處理與環境管理的產品和服務。

    表7–13中的陰影部分呈現出瑞典各個產業集群間的重要聯結關系。瑞典的運輸和相關機械等產業的地位,可以追溯到該國擁有金屬和林業等天然資源產業,以及這些產業對采礦/收割、運輸和物流支持方面的需求。另外發電和電力配送系統的發展也與金屬、紙漿、紙品加工過程中對電力的需求有關。

    這些主要產業集群所占有的地位相當穩定。雖然在鐵礦和林業等依賴天然資源的產業上,瑞典正逐步喪失原有的地位,但其他多項產業中的競爭地位則持續數十年之久。自1978年以來,瑞典的基本產業中,如牛皮紙襯墊、汽車、助聽器、金屬材料、林木產品及交通運輸等方面的出口還在繼續增加中。

    但是,瑞典產業也有其脆弱性。一般來說,能在國際市場中表現出強大競爭優勢的瑞典產業,主要集中在上游產業和加工層次。瑞典在紡織品和服飾、個人用品、休閒娛樂、食品飲料等消費產品及日用品方面,幾乎全無競爭能力。相對地,也顯示出電器類的伊萊克斯、家具類的宜家、水晶玻璃類的歐樂福、卡司特等企業在國際上的突出表現。26除了極少數商業服務、家具零售或船務等領域,瑞典的服務業在國際競爭中的表現也很差。27另外,瑞典各項產業集群也缺乏化工、半導體、電腦等產業的銜接。

    與瑞士比起來,瑞典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類型非常有限,不過深化程度卻很高,發展已趨成熟,瑞典經濟重心也因此集中在少數幾個領域。根據表7–13所示,原料/金屬、林業、交通運輸等產業集群就占了瑞典總出口的一半左右。

    瑞典和瑞士的共同特點是擅長專業性的產業,當然瑞典也在一些依賴天然資源的大規模產業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外,瑞典企業比較傾向發展多樣性的產品,這點又與瑞士不同。瑞典在機械產業的成就也較瑞士遜色。要了解瑞典的國家優勢形態,讀者必須先認清“鑽石體系”對瑞典產業國際地位的影響,並探討它在戰後的發展情形。

    生產要素—銜著金湯匙的國家

    絕大多數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瑞典產業,都與該國充沛的天然資源有關。瑞典擁有廣大的森林、蘊藏豐富的磷與鐵礦,大約30%的能源是來自低成本的水力發電。28瑞典大部分的天然資源產業位於該國偏遠的北部地區,距離人口集中的哥德堡和斯德哥爾摩相當遙遠(瑞典南北相距達1萬英裡)。

    很多成功的瑞典產業雖然以天然資源起家,時至今日仍以此作為競爭本錢的產業卻不多(不過,對成本因素敏感的產業依然不少,這點對瑞典的未來經濟發展十分重要)。比如說,瑞典鐵礦在19世紀就喪失了獨特的優勢,取而代之的是制鋼技術的進步。瑞典鋼鐵一度在1970年初達到出口的高峰,隨後又因運輸成本下跌,巴西、澳大利亞等國又開發出新礦源,而打破了瑞典對鄰近歐洲市場的主控局面。林業方面的情況亦同,瑞典對林業的經營非常用心,但是氣候因素使瑞典的林木比其他國家生長得慢。雖然木材材質的多樣化是使瑞典紙漿質量高並且成為部分產業環節的優勢,然而,到1987年時,瑞典國內造紙所需木材原料幾乎有20%依賴進口。另外,瑞典的電力價格雖低,但是與挪威、加拿大和巴西等一樣擁有豐富水資源的國家相比,也沒有低多少。

    事實上,瑞典的競爭優勢形態絕不只是靠先天的生產要素而已,它還包含其他關鍵要素,特別是那些牽涉產業繁榮的關鍵要素。所以,瑞典雖然在天然資源上失去了以往的風光,反而使企業朝更專業的產業和產業環節發展,像礦業與木材業發展出特制鋼鐵和高級紙品,甚至轉化為供應商與相關下游產業,如滾柱軸承、鑿巖機和鋼制品等。至於無法升級的產業則通常遭到淘汰的命運,一度舉足輕重的紡織業就是最好的例子。瑞典為什麼無法像瑞士一樣發展出紡織業的專業路線以繼續維持市場地位,其原因將於後文中討論;目前仍在國際紡織市場中活動的幾家瑞典企業,是屬於專業機械領域。

    平均主義 瑞典在維持競爭優勢和提升競爭地位上的成敗,是該國獨特的“鑽石體系”運作的結果。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力資源條件。瑞典的工資結構很特別,它實施所謂的平等工資制度。在這套制度下,不同技術層次、產業之間的工資差距,是全世界最小的。平均主義同樣也反映在相對偏低的經理人薪水上(個人所得稅非常高以至於造成收入降低)。瑞典的平均工資雖然高,卻因平等工資制度導致瑞典在轎車、卡車和重型機械等有競爭優勢的產業薪水,反而比一些主要競爭國家來得低。

    瑞典教育程度向來都很高,教育程度加上共同的語言、宗教信仰與全國統一的學校課程,造就了訓練有素並能充分合作的瑞典勞動力。工程教育因為沿襲德國模式,又成為各科教育中水平最高的。此外,瑞典早年和英國關系不錯,後來又與德國走得很近,所以很多瑞典人曾在這兩個國家受教育並在它們的重要產業工作過。今日,瑞典的注意焦點則是美國。瑞典人就像瑞士人一樣精通外語。幾乎每個瑞典人都能說英語,很多人(特別是老一輩的)德語也很流利。

    瑞典的教育雖然在很多領域中表現出色,但是幾乎完全公立化的教育系統,卻有跟不上產業界發展的危機。一方面,產業界的標准不斷提升、技術變革也在不斷進行中。再者,平均主義拉低了教育水平,也妨礙了專業人才的培養。調適不及時的教育官僚體系,造成了信息科技和電腦軟件人才的嚴重短缺。這又削弱了瑞典發展更專業的競爭優勢與進入新產業競爭的能力。

    瑞典擁有多所優秀的科技大學,這些大學的研究對本土科技的發展也有卓越的貢獻。其中頗受矚目的有查爾姆斯理工學院和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另外,在政府或產業界的資助下,瑞典也有一些與重要產業有密切關系的技術學院,不過比起美國或德國,瑞典的科研機構並不算多。

    瑞典的大多數研究結果可以運用在實務上,而且這些研究多半是由大企業策劃,並以技術合作模式與大學共同進行研究的。至於產業集群內合作研發的成果也相當豐碩。總的說來,1987年,瑞典的研發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是所有國家中最高的,這也反映出瑞典經濟相當重視研發的產業部門。

    因為是小國,所以瑞典傳統上是從世界各地取得基礎科技,並以購買專利方式擁有。像早期拿到貝氏鋼鐵專利、克虜伯的固著碳化物(焊接)技術與車輛柴油技術等,瑞典企業都是以付費方式取得的。然而,取得國外的核心科技後,瑞典企業通常會以精密機械技術加以改良並延伸運用的領域。瑞典人能發展出這麼堅實的技術轉移能力,原因是他們與瑞士人一樣,都具有國際市場的前瞻性、優異的語言能力、扎實的技術訓練,並且很少顯露出“挪用”的痕跡。

    不利因素的轉換—自動化的原因

    促使瑞典產業創新和升級的動力中,不利因素的轉換非常重要。在各種不利因素中,最首要的是高工資和福利,它是促成瑞典產業自動化的主要動力。由於薪水平均化,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被迫改變產業結構。瑞典在紡織業、造船業與鋼鐵業的轉型因而比其他國家更快,挫折也較少。既定的政策與較小的國內需求市場,固然加快了產業的轉型過程,但是政策的限制,也導致保護和補助的措施出現。

    員工薪水相對偏高的情況下,瑞典企業也將技術性低的生產流程自動化。由於瑞典服務業的工資和制造業不相上下,上述做法同樣也在服務業中出現。29另外,瑞典長期短缺技術人工的情形也導致企業不斷創新生產流程,以減少對人力的需求。基於這些原因,近年來,瑞典產業大力引進機器人,它的生產效能也是本書研究國家中最高的。瑞典在自動化倉儲和物料搬運方面也相當發達。30

    瑞典漫長的冬天和寒冷的氣候(緯度與阿拉斯加相當),也使節約能源與相關產品的產業技術快速發展。另外,瑞典的資源產地和城市間的距離很長,而且也與國外市場距離遙遠,結果瑞典大力發展精密的物流支持相關產業,進而在運輸和物流支持相關產業的國際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新聞用紙為例,瑞典企業首先發明高度專業的轉運設備,並率先采用專業船舶運輸系統。

    與國外市場距離遙遠的事實,也造成瑞典企業很早就跨足海外投資。瑞典一些已全球化的頂尖企業,比其他國家企業更早建立緊密順暢的子公司網絡。如山特維克公司早在1865年就成立了第一個國外分公司,阿法拉伐於19世紀末也已在美國設廠,斯凱孚的德國分公司早在1910年就已成立,在1933年已在5個國家設廠。31許多瑞典產業的國外工廠銷售額,達總產值的90%以上。

    需求條件—走出資源密集型產業

    在瑞典早期的經濟中,以天然資源為基礎的產業占有核心地位。這批產業也帶動起相關與支持產業的成長。表7–12清楚地顯示出一些當今世界級的瑞典產業,開始時就是林木、紙品、鐵礦開采、鋼鐵制造等產業的支持產業。以化工產業領域為例,瑞典少數幾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都是與紙漿和造紙過程相關的化工產業。瑞典是一個產業聯結特性十分顯著的國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之間,經常維持客戶與供應商的關系。

    即使在瑞典國內,市場距離也很遙遠,產品出口又有航運上的需要,因此瑞典很早就出現對各式各樣運輸設備和服務的專業需求。制造業與物料搬運方面的高度自動化,又導致瑞典在工業機器人、特殊起重機和無人搬運車等產業的強勢地位。

    瑞典惡劣的氣候、崎嶇的地形和地理環境,都是令采礦、制造、運輸企業心生畏懼的客觀環境。瑞典的采礦機械必須能在世界最硬的巖石間作業;瑞典北部道路崎嶇不平,木材搬運需要高噸位運輸車輛,質量和耐用程度也成了最嚴格的要求,這也是瑞典重型卡車產業所標榜的競爭優勢。瑞典的核心產業是能源需求極高的產業,但是瑞典的能源電力集中在北部水資源區,這些電力必須千裡迢迢輸送到下游企業所在地點;這又使瑞典各種發電和配電系統產業非常發達。不但民營的電力公司有好幾家,國有電廠也相當優秀,兩者對提高國內需求質量都很有幫助。此外,嚴寒的氣候也為能源節約的設施和服務創造了強有力的市場需求;在熱力轉換和電器設備等產業中,瑞典企業的表現也非常出色。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瑞典許多天然資源密集型產業,就已感受到不利形勢的壓力。這些壓力造成產業界對先進設備和供應商協助的強烈需求,也促成了支持性產業的產生。即使停留在天然資源密集型產業中的瑞典企業,也朝向更高標准的產業環節與相關產業發展,它們的行動也為機械產業和其他元件供應商帶來轉變的機會。

    瑞典在組合式房屋方面的優勢地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項產業是由木料業企業發展的結果。在建築工人薪水高、施工天數少、需要緊密結實的建築結構以抗惡劣氣候等因素的結合下,這項產業的成長土壤特別豐沃,質量好又能迅速組裝的產品自然呼之欲出。

    以人為本的福利國家 瑞典企業的競爭優勢,還可以追溯到瑞典人的觀念態度與文化背景上。瑞典是一個非常重視安全、環境質量與公共福利的國家。這些價值觀不僅顯現在瑞典的法律中,也是經理人與工會雙方的共識。這些價值觀也反映在政府的施政上,例如,瑞典的汽車駕駛人依規定在開車時必須開車燈,瑞典也是最早規定乘車必須系安全帶的國家(瑞典甚至指定裝備三點式安全帶);如今又率先規定後座乘客也必須系上安全帶。沃爾沃汽車就是全球第一款將三點式安全帶列為標准配置的車種。

    這些價值觀創造了許多環保與社會福利產品,並形成新的服務業需求,像瑞典制的汽車安全帶在國際市場也有很強的競爭力。另外,尊重人的觀念,使瑞典有相當普及而且極為成功的醫療保健產業。以殘障人用品為例,瑞典為殘障者建造的公共設施遙遙領先於大多數國家,這方面的制造商自然也是國際市場的贏家。

    瑞典人的價值觀還反映在講求產品安全特性和環境觀念上,比如說,沃爾沃的安全汽車與卡車安全駕駛座,以及AGA設計的控制工廠煤氣排放的安全閥門,都是名聞遐邇的產品。32種種例子顯示,瑞典這個國家的福利標准很能反映出其他發達國家的未來需求。

    消費形態保守 不過,瑞典為了強調這些價值觀,付出的代價也相當高。瑞典的微波爐市場早年遙遙落後於其他國家,原因是消費者對輻射外洩的高度關切。另外,瑞典是最早發展核能的國家之一,核能產業的表現也很突出,但是隨著國內反核意識的抬頭,這項產業反而停滯不前,最後面臨喪失競爭力的威脅。反戰和政治中立的立場,使得瑞典國防產業部門銷售武器的對象亦受到嚴格的限制。

    很特別的現象是,瑞典的政府部門影響力深遠,橫跨各大產業(瑞典的公共部門就雇用了31%的市場勞動力)。瑞典的國有事業壟斷了醫療保健、托兒所與其他多項服務業。它們的存在抑制了民間對許多服務業的需求,也造成瑞典鮮有世界級的服務業公司。龐大的國有事業使得瑞典政府成為許多產品的主要客戶。盡管在一些產業裡,瑞典的國有事業與產業界合作良好,並扮演著挑剔的客戶角色。但是,在醫療保健等其他產業方面,政府部門的僵化作風,導致效率低下,問題很多。以瑞典保健部門的費用來看,在產品和服務創新方面應該有更好的表現才是,但事實卻不盡然。

    消費產品的需求是瑞典產業的另一個嚴重弱點。瑞典的平均工資雖高,但個人所得稅也高,累進稅率更高;高所得稅制使人民可支配的收入降低了許多,對高收入者影響更大。舉例來說,一個年收入超過33000美元的瑞典人,每年最低稅率是25%,還要另加23%的加值稅,這種情形降低了人民對產品創新的有效需求。33瑞典的平均主義抑制了新產品或服務的需求,許多新產品在剛上市時,往往被視為是奢侈品。在瑞典,喜新厭舊的消費形態是不道德的。

    瑞典的國有廣播與電視頻道禁止播放廣告。34結果瑞典企業必須到國外學習現代市場營銷手法,事實上,能有這類經驗的瑞典企業也很少。對於新式的零售商店和連鎖店,瑞典人的接受度並不高,這類零售業的發展因此還在萌芽階段。在消費產業的需求上,瑞典人雖然不乏高品位,但這種情況畢竟並不多。

    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顧客與供應商的彈性空間

    客觀來說,瑞典經濟是由相關與支持性產業構成的經濟形態。很多瑞典產業是憑借下游產業的既有市場地位發展的,像碎礦機械(鐵礦)與焊接機器(造船業)等就是。另外,很多與紙漿和造紙相關的產品也在國際上占得一席之地,這裡面包括:制漿機器、造紙機器、烘干機器、鍋爐、傳送帶、流程儀表、木材處理機及具特殊用途的卡車。同樣,瑞典能在硬金屬處理方面擁有強勢地位,這和瑞典的金屬鑄造與開礦機械的需要有關。

    瑞典的產業間進行逆向整合也是極平常的事,像特殊鋼鐵制品、滾柱軸承、仿金屬產品、高級紙品等,都是從上游或相關產業產生的。

    瑞典的產業集群特別發達,究其原因是它們能利用環境所形成的機制,使集群內部的技術交換和信息流通特別有效率。垂直或水平相關的企業間,合作和合資的情形非常頻繁,阿特拉斯·科普柯(采礦與建築設備)和山特維克(碎石機)兩家公司在市場營銷和研究發展上已有超過40年的合作經驗,而Flkt(烘干機)和哥塔維金(紙漿提煉鍋爐)則在環境控制設備的國際營銷上通力合作。企業之間非正式的合作也比正式簽訂協議更為普遍,事實上,瑞典人在進行這類合作時,通常是不需要正式簽約的。此外,合作關系也存在於瑞典的民間企業與軍方、國有部門等政府單位之間,這類客戶與供應商之間既公開又具彈性的關系,是瑞典市場需求的一項長處。

    形成瑞典企業高度跨產業合作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金融集團或大財團握有許多家企業的所有權,並促使它們形成聯結關系。許多大企業的董事長,通常也掌管多家性質相關的公司,有時甚至擔任經理人的角色。企業間的合作除了所有權的聯結外,也與瑞典的文化特點以及主管的專業背景有關,瑞典社會重視團隊合作,對組織有強烈的認同感,加上國家小,許多公司的負責人彼此認識,所以特別容易彼此合作。這種合作關系讓瑞典人能夠協力與國外企業競爭,並且向外擴張勢力。縱使在國外,瑞典的相關或支持產業的海外分公司,也是以彼此熟識、合作無間出名。

    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同業競爭—合作強於競爭

    瑞典企業的組織特點,很適合在需要子公司網絡、復雜與精密技術的產業中競爭。如同日本人一般,瑞典人對企業的忠心耿耿、合作、保守、有紀律、重信譽是瑞典企業的特色。公司裡的領導人雖不強勢但備受尊重,溝通渠道暢通,組織不拘泥於形式,這種企業文化也使得瑞典企業的經理人,在合作生產復雜的產品和協調遍布各地的國際分公司方面,比美國與瑞士企業容易取得獨立自主的權限。許多瑞典企業在設立國外分公司時,往往只派一位經理人過去,然後一切由他全權處理。這種完全信賴而不監督的做法,在各國當中是很罕見的。35

    由於國內的許多專業產品市場小,與國外市場又相距遙遠,所以瑞典企業的國際化意願很強烈。瑞典的中立立場和國人旅游的悠久傳統,更排除了企業國際化的障礙。對瑞典人而言,到海外工作是個人事業發展上很正常而且重要的一項經歷。許多大規模的瑞典公司早在19世紀末就已國際化了。當時的運輸費用昂貴、關稅制度嚴格,瑞典企業在海外投資設廠是必然的結果。此外,瑞典的鋼鐵、造紙、采礦等成功產業和國家資源有關,因此也具備了政治敏感度;這樣的特性也為本地的企業及外來投資帶來莫大的壓力。

    瑞典的企業大多是跨國經營的,如山特維克公司就在近30個國家生產碎石機。而瑞典出口的國家數目更多,即使出口對象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家,瑞典企業照樣有本事打入它們的市場。但在碰到如德國和日本等進入障礙較大的國家,瑞典企業有時也會刻意避開。36

    瑞典人以在產業界工作為榮,最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大多進入大型的跨國企業工作;能代表民族成就的核心產業,更是瑞典人趨之若鶩的工作場所,所以他們一旦進入公司,就成了高度忠誠的員工。企業的高層主管普遍具有技術背景,並有不輕言放棄、鍥而不捨解決問題的態度。37因為企業的表現好壞關系到主管的名聲,因此,企業通常以增資方式維持現代化設備。以紙業為例,在美國和加拿大紙廠中可以看到現代化和老舊過時的廠房混雜一處,而瑞典則已全部實現現代化了。

    瑞典公司管理層的決策很少受到大眾資本市場的影響,企業的資本投資大多屬長期性並且很少轉賣,而且金融集團通常擁有公司的大部分股份。瑞典的會計制度也允許企業設立免稅准備金,以增加它們渡過難關的調度能力。38不過,這種情形在近年來卻有改變的趨勢,由於瑞典金融市場的壓力越來越大,國內市場也朝效率化和精致化發展,而且外商入股瑞典企業的情形也逐年增加。另外,公司合並、寧可保持財力不合作投資的做法逐漸蔚然成風。企業的高層主管也漸漸具備財務管理的背景。

    瑞典的競爭優勢是由許多緊密相關的產業構成的,瑞典的多數知名產業中大都有一個以上的強勢者,所以也造就了戰況激烈的國內市場,例如,沃爾沃和紳寶在汽車、卡車市場上廝殺。山特維克公司和費格斯塔(Fagersta)則在鑿巖機市場上相互競爭。紙廠和特殊鋼制造廠也有好幾家。

    然而,瑞典之所以獨特,是因為在許多產業的國際市場上,瑞典企業往往只有一家。汽車運送船、冷藏貨輪、電子通信設備、滾柱軸承、采礦機械等產業都是這種情形。原因是該國企業之間的合並造成國內市場的壟斷局面。瑞典的《反托拉斯法》雖然可以平衡國內產業界的競爭,但是管不到該國的跨國產業,因為瑞典人深信,一個企業在母國的規模越大,就越容易應付全球性的競爭,這種看法在意大利也很普遍,但作者對此持反對態度。

    以合作降低競爭 瑞典的紙業與鋼鐵業中,縱使企業是直接面對面地競爭,也有彼此合作的情形,瑞典的造紙公司有時就會在出口價格上聯合一致。另外,瑞典是第一個整合鋼鐵與造船業的國家,由此也可看出瑞典人以合作降低競爭的態度。產業合作往往涉及產品的交換,這也是一種在彼此損失最小的情況下解決問題的方式。

    這種模式根源於瑞典的社會結構和教育訓練,瑞典人從小就被教導成要合作,而不是競爭。這有助於產業間垂直關系的維系,以及與相關產業的互助合作。不過,這種態度也消弭了創新所必需的沖突火花。

    在瑞典的國內市場競爭中,這種利弊參半的做法因有其他關鍵要素搭配,而產生了彌補效應。其中之一是,瑞典雖是小國,但國民擁有宏觀的國際視野。此外,瑞典本身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市場,頗能接受進口產品。還有一項有關產業動力的重要刺激是,大多數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瑞典企業,海外的投資也很大。這表示它們長久以來就已在許多國家、面對面迎戰國外的競爭對手了,當然也包括在對手的母國市場上競爭。

    國內競爭形態的復雜也對瑞典產業的產品價格造成影響。瑞典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種類並不多,當產業以過多的合作取代競爭時,瑞典很快就喪失掉在這些領域的重要地位。此外,由於以合並取代創新成為解決競爭問題的一種方式,在需要迅速反應及產品變革頻繁的產業裡,瑞典企業就難以成功了。

    一般看來,當國家缺少積極的國內市場競爭時,競爭優勢上的損失顯然是難以彌補的,瑞典因產業界與挑剔型客戶的密切互動,多少解決了一部分的問題。但是,瑞典的競爭風氣卻因個人與企業不願冒險而減弱,這嚴重限制了該國發展具有競爭力的產業數目(強調團隊的觀念與偏高的所得稅,削弱人們爭取獲利的動機,也已嚴重地威脅到瑞典經濟的進一步繁榮)。

    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也表現在瑞典人對新興行業的排斥上。瑞典的大型跨國公司雖然正在蓬勃發展,高稅賦卻使企業主不敢放手一搏,獨立的企業家作風也與社會的集體意識不融。文化上的同質性,意味著組織內部持異議者不多,換句話說,很少有人甘冒大不韙挑戰既有企業的做法。瑞典人自行創業的動機不強,社會價值觀也排斥擁有龐大財富的個人,加上瑞典企業缺乏風險性資本,致使新興行業不容易出現。

    在瑞典,許多企業都在初具規模之際,就賣給大公司而不繼續經營,然而,龐大的企業集團並不一定是創新與企業生存的沃土。過去20年來,瑞典的新公司寥寥無幾,而且倒閉的公司又比新開張的多得多。

    政府角色—好壞參半

    瑞典政府在經濟發展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本書所研究的國家中,瑞典的國有事業比重雖然並非最高,卻提供了相當多的公共服務。而瑞典政府對產業的規范涉及很廣,並強烈反映出一定的社會價值觀,在安全與環保方面的嚴格標准,更創造了瑞典客戶的前瞻需求。不過,在一些領域中,由於瑞典人的價值觀過於極端,產業規范與其他國家相差太大,亦形成不利於產業發展的影響。

    瑞典政府對支持性產業(尤其是大型跨國企業)的態度很積極。瑞典外交人員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協助在當地發展的瑞典產業。瑞典政府視產業為國家的命脈,所以也以諸多措施協助大企業經營,例如,維持低電費與有利的稅制。而且這個國家的個人所得稅雖然很重,但對大企業的課稅率卻很低(通常為20%~30%)。國有單位采購時也善盡挑剔型客戶之責,與該國供應商合作時,會嚴格要求產品質量,借以帶動產業的進步。

    瑞典政府的政策也有它的盲點,就是它太重視大企業,小企業的問題則被忽略了。瑞典視貨幣貶值為一項重要的政策工具,這反映出過度重視總體經濟的競爭態度。這種做法也許在短期間有效,但以長期來說卻是有害的,以人為方式壓低生產要素的成本,其實並非是高明的做法。

    瑞典政府在經濟上的直接沖擊還包括:它介入服務業部門太深太廣,以致服務業成本太高,幾乎喪失所有競爭能力。在采礦、紙漿、鋼鐵、林產品、造船和船運等產業中,國有或民營的企業,占瑞典產業全部就業機會的8%,出口總額的9%。39此外,政府雇員數量龐大,生產力相對偏低,又使瑞典企業因人工短缺而必須到海外設廠。

    在未來的瑞典經濟發展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將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機會角色—大發戰爭財

    瑞典和瑞士一樣,都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獲益不少。它在戰時的政治中立立場,保全了產業的基礎,並且因此在戰後滿足商品需求上,形成了重要的國際地位。

    回顧與展望—守成不易

    瑞典的經濟是由林業和采礦業等天然資源優勢而起家的。如今的瑞典,不但在這些上游產業有所成就,也在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這些產業集群能夠提升,主要是靠“鑽石體系”的作用。瑞典有嚴苛、高標准的需求,水乳交融的客戶與供應商的合作關系,優秀的技術和人力資源,以及經營完善的大企業,多少彌補了瑞典國內有利有弊的競爭環境,而在傳統上擁有競爭優勢的領域,瑞典的實力迄今依然保持著。

    不過,瑞典產業目前正面對一些重要挑戰:瑞典企業對生產要素成本還是很敏感,慣用的貶值戰略實際上對產業升級構成威脅,趕不上需求的教育體系,國內市場競爭力消退,不支持個人進取和冒險行動,這些都是瑞典產業創新和活力的障礙。以工業機器人為例,它在瑞典產業界的普及度已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

    表7–1的數據顯示,瑞典明顯已有下列幾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自70年代中期開始,瑞典產業的投資率已經明顯下降,生產力提高不大,個人平均收入的增長也見遲緩。在表7–14中,在有關瑞典產業市場占有率得失超過15%的產業表現上,瑞典產業的流失部分也多於增加的部分。更值得重視的是,瑞典產業的得失表現並不利於產業繁榮。總的說來,瑞典表現優異的產業是那些原本就實力強勁的產業集群,特別是與天然資源相關的產品、機械及專業元件等領域。但是它失去了更精密、專業產品(如造紙機器和一部分機床等)的市場,而在日常用品和不需要高級加工的產品市場上小勝,這充分顯示出產業升級有問題。畢竟國際市場流失的責任不能完全歸因於瑞典企業的國外投資。

    表7–14也明顯暴露出瑞典經濟的第二個嚴重問題:那就是如何擴張新舊產業集群的經濟基礎。以瑞典的情況來看,現有產業繼續提升的基礎雖然仍扎實,但在開創新式的先進產業上卻不見得有利。畢竟瑞典享有國際重要地位的產業還不算多,開創新式產業卻是持續改善國家生產力、維持高薪水平的完全就業市場所不可或缺的。表7–14顯示出,瑞典除了原料/金屬、交通運輸、醫療保健和住宅/家居用品等傳統上實力依然深厚的產業外,喪失市場地位的產業比新取得重要地位的更多,在發電設備、辦公設備及電子通信等方面也是如此。

    國內的需求條件、媒體的限制、政府對服務業的影響,加諸新興企業的障礙,都使得瑞典無法在原本表現優異的產業上更進一步擴展。倘若情況仍不加以改善,工作機會的創造機制將停滯不前。政府部門的大而不當,也使種種不利於瑞典產業發展的條件更加惡化。

    德國:百折不撓,浴火重生40

    美國、瑞士和瑞典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舉成功的例子,它們的成功歸因於戰爭爆發前既有的條件,以及由戰爭形成的有利的獨特環境。當代的全球性產業競爭是從20世紀50年代與60年代開始的,這3個國家因為未受到戰爭的破壞,戰後初期很自然地取得了領先發展的優勢,想要評估這種競爭優勢並不容易。

    不過,前聯邦德國(以下稱德國)與前文討論的3個國家不同,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就新生為一個擁有強大競爭優勢、生活水平迅速提升的國家。早在19世紀末,德國已是許多產業裡的超級大國,其中還有很多是全球最強的。德國產業不但在戰後迅速復原,甚至可說是整個戰後時期表現最優秀的貿易國家。它所占的全世界出口比重高於國民生產總值的經濟比重,在這一點上,美國和日本都比不上。41由於德國企業在海外設廠生產的產品比例比美國企業還高,這也更加凸顯了德國產業的出口能力(日本海外生產的總額雖然正在快速增加,但成果仍然不大)。

    德國產業的成功應該歸功於它的歷史背景,所以盡管一再遭遇打擊,德國依然能在短短幾十年之間獲得或恢復原有地位。德國在不到30年間,兩度戰敗,產業基礎遭到重創,喪失了大約一半的版圖,連帶失去了豐富的天然資源與部分最現代化的產業基礎設施。42許多德國原有的產業專利與國外資產都被充公,德國企業在戰時更遭到大多數國際市場的排斥。這使得德國無法擁有讓美國、瑞典和瑞士等國家產業蓬勃發展的市場環境。此外,德國努力重建國際市場地位時,還遭到同盟國在出口許可上的百般刁難,並在一些產業中受到國外客戶的敵視。同盟國在國際市場上抵制德國企業的情形,一直持續到50年代初期。

    然而德國卻克服了這些困難,而且困難竟成了激發它在許多產業上加強國家競爭優勢的因素。盡管德國有工資高漲、每周工時縮短與貨幣升值等問題,許多產業還是在幾十年間持續提升它們的優勢,甚至某些德國企業持續領先達一世紀之久;另外借著更高級的市場區分,德國也在標准更高的市場環節中形成競爭力。

    當然,德國也有它的問題。它的失業率居高不下,無法在新興產業中形成競爭力。另外,許多德國產業的市場地位也正逐漸走下坡路。

    德國確實是一個值得特別研究的國家。

    國家競爭優勢形態—多樣化的成功模式

    表7–15是1985年時,德國前五十大產業的全世界出口占有率,這裡面的產業類型相當廣泛,從工業用品到消費品都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近10種生產機器的制造業。與美國、日本的做法不同的是,德國企業雖然擁有強勢的全世界出口占有率,但它們卻不傾向於主導產業趨勢。43

    德國產業真正的獨到之處可以從表7–16的德國經濟輪廓得到全部的了解(表7–17)與附錄Ⅱ的表Ⅱ–9是數據摘要)。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像德國在如此豐富的產業類型中擁有領先的國際地位。1985年,至少有345種德國產業的全球出口占有率,超過該國平均全球出口占有率的10.6%。德國另一個很特殊的地方是,依照出口值(參見附錄Ⅱ的表Ⅱ–8)所列的前五十大產業僅占德國總出口的41.6%,美國是51.6%,日本則是62.7%。

    表7–15按照全球出口總額所占比例,列出德國前五十大產業(1985年)

    注:進口值低於1985年貿易總額的0.3%者,不列出其進口數據。

    德國在大型產業中並沒有主導的地位,但在其他多種產業中卻有強勁的市場地位。在345種快速崛起的德國產業中,僅有7項超過全國出口總值的1%。44,45這意味著德國是在高生產力的產業環節和較精致的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這些產業中,德國廠商通常運用產品細分的競爭戰略。這項特點也使德國經濟頗具競爭力,這部分隨後將進一步討論。

    德國經濟是高度集群化的,產業集群的數量也十分可觀。而德國最具主導性的產業集群是化工產業;德國企業在多種化工及相關產品領域都是世界的佼佼者,如塑膠和專業元件、泵、液體測量和控制儀器等相關機械和設備,乃至於化工廠房的工程建築等服務業都不例外。46如果將石油和化工產業分為石油相關產業和化工相關產業,德國在化學方面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占全球化學產業集群總出口的16%,遠遠超過位居第二的美國及第三的英國(參見圖9–1)。第二類重要產業集群是金屬、金屬制品與相關機械,以及冶金廠的建造等領域。第三類重要產業集群是由運輸設備及其相關零件與機械產業構成的,不但與前述產業集群關系密切,並且實力強勁,它占德國出口總額的23.7%,以及該類產業集群的世界出口總額15%。第四大類產業集群則是印刷品及印刷機器產業。值得一提的還有醫療保健相關產品的產業集群。至於食品相關產品及紡織服務業方面,德國企業擅長的雖然是機械和專業元件而非最終成品,但整體而言仍具有重要的市場地位。

    圖7–17的陰影部分顯示出德國產業集群之間最緊密的聯結關系。德國的化工產業與制藥(醫療保健)、染料與合成纖維(紡織/服飾)等產業不但有關聯,而且都擁有強勢地位,這種情形與瑞士一樣。此外,德國許多綜合商業類的產品也與化學方面(如泵、控制閥及濾淨器)的重要地位有關。德國的機械產業不但有強大的競爭優勢,而且跨越所有的產業集群。在德國的例子裡,有強大競爭力的最終產品產業,通常也搭配有居世界頂尖地位的機械產業。

    除了這些大范圍的產業集群外,德國的光學相關產品和家庭用品也具有競爭優勢,其中包括部分陶瓷產業環節中與瓷器相關產品和設備,以及家具和家電用品的部分產業環節。

    缺少競爭優勢的產業 對德國企業而言,缺少競爭優勢的產業幾乎包括所有的服務業、電腦/半導體、大多數電子產品或高度依賴電子科技的產品。另外,除了高級辦公設備、眼鏡鏡架與機械性能高的種種器具外,德國大多數最終消費產品、電子通信設備和國防產品也缺乏競爭力。

    德國在鋼鐵、煤礦、造船與服飾業方面的地位,在過去20年內一落千丈(雖然紡織元件與機械方面近來頗有起色)。值得注意的是,德國正在衰退的少數產業領域,都是就業機會高的產業。更嚴重的情況是,德國自1978年以來,幾乎所有產業部門的全世界產業集群出口比重都在減少,其中流失最顯著的是機械業的市場。

    德國的“鑽石體系”是檢視這個國家市場地位的切入點,通過鑽石體系才能清楚地了解這個國家競爭優勢的來龍去脈。一般而言,德國產業雖然遭遇到一些干擾,但是整體而言,過程還算順利。

    生產要素—和人有關

    幾十年來,德國的天然資源並不算多,所以在它們當中沒有一項在國際競爭中成為重要優勢。但是德國的焦炭礦世界一流,所以焦炭與相關產品也是德國極少數具有重要出口地位的相關產業。另外,德國化學產業一向以煤為催化材料,盡管德國已經是全球化學產業的盟主,但它的煤油主要是依賴從英國進口。

    從德國產業競爭力的表現來看,天然生產要素是比較弱的一環。總的來說,德國缺乏蘊藏豐富的天然資源,供應國內需求的耕地更是嚴重不足,能源成本也高。德國的天然資源集中在北部地區,因此德國北部有整個德國最富饒的資源,但是這個地區的經濟正在衰退中。不過,失去天然生產要素卻使德國因禍得福,因為這個現象迫使德國必須朝技術更先進的產業與產業環節發展。

    高質量的人力資源?德國雖然缺乏天然資源,卻享有其他促成產業升級的決定性優勢。其中一項就是人力資源,德國人工的薪水雖然高,但教育程度高、技術好又肯勤奮工作。47德國人普遍尊重工作,尤其是生產高質量產品的工作。德國也擁有大批高素質的白領員工,這種情形在科學和技術領域尤其顯著。德國也有深厚的科學與技術學識基礎,這個基礎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德國成為現代科學的發源地時。此外,德國的基礎建設不但發達而且質量優良。

    對德國而言,高級與專業的生產要素創造機制,遠比現成能取得的生產要素重要得多。由於生產要素創造機制的質量與垂直發展能力,德國在向來具有重要市場地位的領域,表現遠遠勝過其他國家。

    重視技能的教育理念?公立教育體系,是發動德國的生產要素創造機制的重要源頭。48這個國家的教育體系不但要求嚴格,而且教育質量也非常高。銜接公立教育體系的則是影響深遠的大學和技職教育體系。後者是比大學教育更重視實務,而學習年限較短的技術學院。與英、美兩國不同的是,技術學院普遍受到重視,質量也是一流的。在有些領域中,德國的技術學院甚至比一般大學還享有更高的聲譽。

    德國的大學和學院教育是地方或聯邦政府的權責,它們截然不同於中央集權的教育制度,能配合地方產業的需要而有所變化。在德國,個別的大學和學院傾向於專攻與當地產業有關的領域,並在這些領域裡重點培養強勁的實力。

    德國的大學在科學與工程方面十分傑出,培養出來的博士人才也相當多。德國頒發的博士學位平均數量高於美國,尤其當美國的博士學位數量已在萎縮時,德國仍在成長中。直到20世紀初期,德國的科學和技術教育都一路領先於其他各國。盡管美國最好的大學已經在這些領域迎頭趕上,甚至超越德國,但德國高學歷教育的高標准仍獨具特色。與英、美等國相比,德國的教育工作者享有更高的聲望,特別是在科學和技術領域裡的老師。

    德國大學教育較弱的部分是社會科學和管理科學。而有些小國,如瑞士,卻很重視管理科學,並且擁有全歐洲頂尖的商學院。反觀德國,卻連一所商學院也沒有。此外,德國的大學即使設有社會科學和管理科學,其發展方向也仍以理論為主,德國企業因此常選擇聘用這些領域的外國人才。這也可能是德國在許多講究營銷的消費商品與商業服務方面居於劣勢的原因。49

    學徒教育制度 德國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生產要素創造機制是,發展完備又出色的學徒教育制度。50學徒教育是由企業與聯邦政府資助興辦的,這個系統涵蓋了德國所有的重要產業與數百萬名學生。這類課程主要招收16歲左右的中學畢業生,修完整套課程需要3~4年的時間。參加學徒教育的年輕人,每周有一半的時間必須在公司裡接受實務訓練,另一半的時間則在職業學校學習理論課程,在這種技職教育的培訓下,學生具備了高度專業化的技術能力。51以光學產業為例,一名學徒在結業後便可以成為精密光學儀器或鏡片的制造技工。一家大型光學儀器廠通常可以提供近12種不同的技術訓練,以及近5種的商品制造技術。

    因此,與其他國家相比,德國工人不但在專業技術領域有獨到之處,而且具備了扎實的理論基礎以強化技術能力。而這又帶動了生產質量的提升,並生產出更高品質的產品。全球知名的德國光學企業蔡司的總裁就指出,蔡司無法將生產線移往海外,原因就是他國缺乏符合蔡司要求的專業技術工人。德國的學徒制度,使得工人升級為技術人員,並且也贏得了社會的高度尊敬。

    另一項提升德國人力資源素質的機制是,德國人有一家幾代人都在同一產業工作的傳統。這種情形與意大利相似,這也意味著專業經驗的代代相傳,增強了正規訓練的成效。

    因為能在技術和實務領域裡有效地推行創造和提升人力資源的機制,德國成為基礎技術商品化的佼佼者。在化學、物理、冶金及醫學等方面,德國擁有一些世界級的研究。像化學、光學等產業的發展,就是因為相關領域重要研究的突破,另外,X光管與現代印刷機也都是德國人發明的。52由於母國的一些重要科技領域成就輝煌,德國企業在多種重要產業上,才能擁有搶先進入市場的優勢。德國企業也是不斷改進技術的高手,這使它們在這些產業中持續保有優勢。

    產官學三方合作 全球知名的德國馬普學會是由政府和產業界合資成立的,此協會之下又包含一群領域廣泛的研究機構。盡管這些研究機構只接受政府的資助,但它們依法獨立經營並且與產業界關系密切。另一個重要的機構是弗勞恩霍夫協會,它是一個比較偏重實務的研究中心。這些機構的主要任務是與產業界合作進行研發工作,一旦取得合約就能享有公家補助的優惠。在許多研究領域裡,德國還有聯邦級的實驗室體系,年輕的研究員可以由民間公司的實驗室,轉到官方或半官方的研究機構,以提升其研究能力。

    德國大學的研究活動不但重要而且頗為蓬勃。在德國,地方政府與聯邦政府不但補助大學,並且具有支持校園內研究計劃的責任。政府除了支持與產業有關的科技研究外,民間企業也與大學維持密切的聯系,像巴斯夫(德國數一數二的綜合化學公司)就有一個部門專門負責與各大學及研究機構間的聯系工作。

    企業與企業協會也是贊助大學與專業研究機構計劃的重要來源。第5章提到與印刷產業有關的研究機構就是企業贊助的成果,像設在多特蒙德大學的包裝機械協會就是一個例子。德國大學通常也會專攻與當地產業需要相關的領域,如斯圖加特、漢諾威及不倫瑞克的汽車研究、達木士塔與卡爾斯魯厄的化工研究,以及亞琛與柏林的工業工程研究等。

    此外,德國企業本身也積極從事研究工作,以便夯實技術能力。1975年,德國企業的研究經費是145億馬克,到1985年,已增加為365億馬克,成長速度比大學與國家資助的研究單位還要高。53由於企業大力投入研究活動,德國非國防的研發經費從1970年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9%,增加到1985年的2.5%;同時期的美國,研發經費的增長卻不過由1.7%增加到1.9%。54

    德國雖然在產業研究上實力雄厚,但在開創新產業方面卻不如美國,另外,在新產品商業化的速度上也不如日本;然而談到改善與提升既有產業的技術方面,德國則是實至名歸的領先者。可是德國的問題是,在電子、生化、新材料等比較新的領域,它的表現大幅落後於其他國家,企業因而被迫在海外設立子公司,以便通過與外國企業的合作來獲取這方面的技術。

    尋求突破的原動力 德國能夠成功地維持與提升競爭優勢,不僅得力於積極創造生產要素,也得力於它能成功地轉換不利因素的壓力。化學產業的成就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19世紀末開始,德國染料業因本地原料不足,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化學原料更加匱乏的情形,反倒刺激德國在合成材料方面尋求突破。當時最流行的口號就是,“要化學不要殖民”。這句話也反映出德國人以創新解決天然原料問題的態度。

    德國勞動力短缺而且薪水高昂,加上勞動法對工人的保護,也是促使產業創新的重要動力。這些不利現象使得許多德國產業比美國企業更早自動化,並且催生出全球生產率最高的制造業人才,另外,工資成本高也讓德國企業通過加強產品質量來提高價位,並朝技術更精密的產業環節推進。至於依賴進口原料的問題,則鼓舞企業開發復雜精密的生產流程。

    需求條件—全世界的質量標准

    德國的國內市場規模廣大,國內生產總值在西方世界排名第三。但是在許多德國企業參與競爭的專業產業中,國內市場的飽和又促使企業必須努力開發海外市場。德國不像英國或法國,沒有大量的殖民地保證出口市場。因此,德國企業必須與不易應付的外國客戶打交道,甚至得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重建其海外市場地位。

    德國的一般消費者或產業客戶都是內行而挑剔的,他們執著於質量,並且對不滿意的產品毫不保留地批評。盡管美國客戶經常率先接受新產品或新式服務,但以國際標准看來,美國人對產品的要求程度並不高。德國客戶的行動或許慢了一些,但是他們對產品的要求卻是全世界最高的。

    以家庭用品為例,德國的家用耐用品通常使用期較長,德國人也懂得保養。德國人很少用信用卡購物。1987年,18歲以上的德國人,信用卡持有率只有2%,是歐洲各國中最低的國家。付現金的習慣也使得他們看重產品的耐用性,會特別選擇質量較高的產品。55另外,像繪圖儀器與餐具等產業,專業而內行的零售商與中盤商對產品品質的堅持,也迫使企業不斷地改良產品。德國產業界的工人和管理層,都具有高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自然也成為高要求的客戶。以德國塑膠模具業的技能教育為例,由於這套教育體系訓練出大量的高級人才,因而德國模具企業也成為塑膠制造機械最專業的使用者和客戶了。

    國內市場的高標准也可以從嚴格的產品標准看出。德國產業標准一直是世界各國中最嚴格的一套標准,而且不少德國企業的成功故事,就是在這套標准下產生的。此外,德國產品的安全標准也非常高,《機械勞動保護法》就是一個例子,顧名思義,這個法律是德國政府為了防范不當使用機器而造成意外所制定的。另外,德國也很早就制定了其他國家引為表率的產品標准和環境法律,在嚴格法律的限制下,德國產業的環保支出是全歐之冠。

    由於德國本身就擁有了很多世界級的產業集群,所以在國際市場中,對德國產品最內行,也最挑剔的顧客往往就是其他的德國企業,這種情形在機械產品與產業元件領域中尤其明顯。例如,德國汽車廠對塑膠與橡膠產品之生產機械的精密程度就非常挑剔。在這種壓力下,德國企業在設計和建造復雜的化學與金屬處理廠時,自然也是首屈一指,這種能力也使它們成為德國人少數幾種具有國際地位的服務業之一。

    高勞動成本及資源缺乏等不利因素,逼使德國產業不得不努力克服障礙,這種情形同樣也形成了下游客戶對上游供應商的升級動力,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德國農業的表現。由於德國的耕地少,加上人工昂貴,農業一直有巨大的競爭壓力,但也促成德國在1983年成為了歐洲共同體中每公頃耕地收成量最高的國家。

    在歐洲各國當中,德國在醫學方面的需求條件可能是最先進的。德國花在健康保健上的費用超過10%的國民生產總值。這個比例已接近美國水平,而且遠高於日本。德國人超過90%享有社會保險,由於這套制度的執行工作是由多家民營保險公司承辦,而非全由政府總攬,所以醫師與醫院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德國企業的醫療保健相關產業占全球出口總額10%以上,由此更可見德國人對健康保健的重視。

    但是德國有些領域的需求條件表現並不佳,例如德國的消費者不太受企業營銷戰略的影響,個人與產業的服務需求,成長也很緩慢。不合時宜的法律更限制著商店的營業時間。另外在電子通信、交通運輸、電力等產業中,過多的法律規定和政府偏重國有形態,不但妨礙新興產業的發展,也降低了對產品的要求標准。政府的采購做法既不能持續帶動產業界競爭,也無法驅使企業發展有國際競爭能力的新產品。

    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高度集群化

    由表7–16可明顯看出,德國的產業已高度集群化。德國的化學與塑膠產業不但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在水泵、液體測量、調節設備、塑膠制造機械、生產流程控制,以及熱能轉換機等相關產業的表現都很出色。德國的產業集群也有明顯的地域化現象,但程度尚不如意大利。像雷姆沙伊德地區的工具制造業,費爾伯特地區的鎖匠工具業,圖靈根地區的醫藥產品業,以及維茨拉爾地區的光學產品業,都是產業地域集中性的表現(參見圖4–7)。

    德國有些產業集群的發展和瑞典一樣是循序漸進的,強勢的上游產業會帶動下游產業的實力。例如,許多金屬加工業就是靠傳統鋼鐵業的優勢發展起來的。另一種更普遍的現象是,供應商和客戶往往一同成長,互相強化實力。許多德國首創的產業(如光學產品和X光設備)並無前例可循,這些產業的供應產業自然也是在毫無基礎的情況下,一同摸索前進。

    由於德國企業重視技術導向,這也導致客戶和供應商雙方很自然地協力開發新產品和改進現有產品的合作模式。一般供應商因為緊臨客戶所在地,所以也增進了彼此的合作關系。

    德國的成功產業也有一些是從相關產業衍生出來的,這種情況在機械和化學方面尤其明顯。前面曾經提過,德國企業傾向在產品上同中求異,這些產品上的變化通常是公司內部自行發展的,而廠商之間最普遍的做法是根據技術的相關作為變化的基礎。至於像奔馳公司那種技術范圍牽涉很廣的產品多樣化模式,在德國是少見的特例。

    在相關和支持性產業中,德國最弱的領域是消費品部門。德國的電視和廣播電台不重視廣告,主要電視頻道每天播放的電視廣告大約20分鍾,並且集中時段播出,星期日更沒有廣告節目。大多數的企業主管又屬技術導向,品牌營銷技巧明顯落後,新的專業營銷媒體以及許多新式的銷售渠道也都尚待發展。有些產業需要抽象的品牌形象和大眾傳播作為競爭成敗的關鍵,德國企業能成功的例子相當少見。這種情形與美國、意大利乃至日本是完全相反的。

    德國在電子和電腦方面缺乏競爭力,也使相關產業遭遇到外國企業的強烈競爭壓力。例如,在橡膠和塑膠制造機械方面,日本企業是憑借需要機電一體化的工業機器人而贏得了市場地位。在X光儀器方面,德國企業雖居重要地位,但一直未能成為超聲波診斷儀器方面的重要競爭者,美國與日本企業反而是這方面的佼佼者。

    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同業競爭—新興企業是當務之急

    盡管德國不乏大型企業,但是能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成功的卻多是中、小型企業,這一點是經濟學者在觀察德國的狀況時,很難提出令人滿意答案的問題。56德國式的紀律可以從公司的管理方式中明顯看出,即德國企業大多屬於階級式和家長式的組織結構,這種特點又可以追溯到德國的家庭形態。企業老板對公司的內部活動(尤其是技術方面)通常干預很多,但也與員工之間維持長久密切的關系。

    德國企業特別擅長生產流程復雜的領域,例如,合成化學與精密制造機械需要的設備。因此,在產品、流程與服務需求復雜,或要求高度精確性的化工產品和機械制品上德國企業非常成功,這些產業的產品銷售重點,通常也放在技術能力上(而非廣告或形象)。

    同樣,在這些德國絕對成功的產業中,顧客對新產品的態度也是保守而謹慎的。復雜的服務要求與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形成德國企業享有搶先進入的市場優勢。反過來說,這些特征也意味著德國企業很難在周期短(少於3~5年)的產品,或需要強力營銷的產業中出頭。

    德國的工人組織很有效率,歷來德國的勞資關系極少發生阻撓生產率改善或產業創新的情況,原因是德國工會立場務實,很少發生勞資沖突。

    不過,這種勞資關系正在轉變,德國工會逐漸成為一股保守勢力,並且排斥變革。問題不在於工會要求高工資與縮短每周工時,而是它們禁止周末加班,還有其他的一些決策不但使生產率降低,還阻礙了產業內的靈活應變。這也使得工會的角色逐漸成為資方的敵對者,而工會這種轉變主要來自工會領導人而非工人大眾,這勢必對德國企業想要繼續升級的希望帶來負面的影響。

    務實的管理作風 德國企業管理層的特點是務實。大多數德國企業的管理人具有技術或理工背景,通常他們也享有公司裡的最高薪水。德國企業的技術導向也演變成要求完善的堅持,以及對產品質量的高度重視。對德國人而言,生產全世界最精良的產品是一種榮耀,在面臨高昂的工資和材料成本時,這也是唯一的出路。德國企業(尤其是機械企業)願意和顧客密切合作,目的就是為了達到這樣的水平。

    這種意識使得德國企業的競爭,必然注重產品差異,而不會單就成本來競爭。它們不斷地改進產品,並且一致朝高性能產品的產業環節發展,餐具、汽車、印刷機等產業只是其中幾個例子。德國企業也不像瑞典和日本的競爭對手那麼重視整體市場占有率,而是專注於主導精密產業的市場環節並獲取可觀的利潤。一般而言,德國企業會將精力放在一兩種核心產業,並在這些產業上發展多條產品線,其中還包含代代相傳的技術經驗。

    受到專業化的影響,大部分德國企業也有國際化傾向,因此,德國企業很早就開始開拓出口市場。當企業將戰略定在全力投入高級產品的市場環節,而非以產量競爭時,它們會很自然地努力培養自己的國際觀,以達到有效的規模經濟。

    在致力產品出口的同時,德國企業對降低成本與接近市場所必要的海外投資,也表現出積極的態度。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德國產業在國外的投資大幅增長。以1985年為例,德國轎車總產量的22.9%和卡車總產量的32.7%,是在海外設廠制造的。57由於海外設廠有助於企業的效益,德國的工會與政府也支持海外投資,因此並未嚴格設限。

    由於德國的國家聲譽和精密機械與儀器產業、汽車相關產業以及化學產品等方面的成就密不可分,所以產業界是傑出人才的發展目標,其中的佼佼者更競相投入技術領域。德國男性大學生當中,最熱門的科系就是機械系或機械工程系。58事實上,在許多科技領域,德國人的成就已領先一個世紀。全世界第一所研究所,要求博士論文必須作原創性研究等的規矩,就是德國首見。美國享譽全球的耶魯大學,也在1861年開始引入德國的模式。

    德國的勞資雙方也對產業抱持高度的使命感。他們往往鍥而不捨地在自己選擇的領域中努力,並接受多方的訓練,社會對任意離職的人士評價也不高。因為員工與經理人有技術背景,也深入參與產品和生產流程的作業,再加上他們長期不變的使命感與盡力解決問題、不輕言放棄的態度,企業界對長期投資的意願也相對提高許多。此外,企業界願意長期投資的另一個因素是,德國企業普遍為私人和家族企業經營,因為具有這些特色,它們在雇用高度技術性和專業性員工的產業中特別成功。但是,德國民族對權威的服從,也相對地減少了他們在強調企業風格和有冒險性的產業中獲致成功的可能。

    “財務導向”逐漸抬頭 德國人對企業的使命感還受到國內資本市場的影響。銀行與其他長期投資人持有穩定的公司股份並在董事會中扮演重要角色。由於長期投資收入不必課稅,股東對公司每季的賺與賠也不重視,反而偏好維持長期競爭地位所需的經營方式,這與美國的情形截然不同。德國企業甚至不需定期公布(一季或半年的)財務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產業界步伐紊亂的征兆逐漸顯現,尤其是表露在企業目標的轉變上。近年來,德國產業界在管理經營方面,一種集體決策的傾向正影響企業的靈活應變能力。越來越多的公司財務主管晉升為高級管理人,例如奔馳、大眾、費巴與赫斯特等。公司董事會內部也有財務導向取代技術導向的風氣。評斷投資決策的著眼點不再是技術條件,對維持產業中技術領先地位的使命感也不復存在,另外,大企業會選擇在適當時機出版年度財務報告,更多企業開始定期發表財務報告。財務戰略與不相干的多元化經營也越來越普遍。此外,德國政府還考慮修改法律,以便對長期投資收入征稅,這可能助長短線投資或刺激企業合並的趨勢。

    具有國家競爭優勢的德國產業,在國內市場上的競爭也依然激烈。德國轎車、卡車、化工產品、光學產品、文書器具等,國內至少就有三四家重量級德國企業參與競爭。企業之間不僅在銷量上一較長短,也競相追求科技領先的榮譽與最優秀的人才。59即使是情況慘烈的近身肉搏戰,德國產業通常也不在價格上競爭,而是在科技、產品性能與售後服務方面一爭高下。有些產業的競爭者雖不多,但因經理人的傾向和所定的目標,同樣驅使它們不斷進步。以國際標准來看,德國對進口產品的限制相當有限,這也激起國內的昂揚斗志。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然而,德國的競爭形態也是產業未來危機之所在。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年代,德國產業就逐漸流行團結與高度合作的關系。如今,頂尖的德國競爭者之間合並和聯盟的情形越來越多,這種現象有時被解釋為對統一的歐洲市場預作准備(例如,1988年登記合並的企業有1159家,比1985年時增加了63%),完全沒有因反托拉斯的考慮而遭禁止。這種趨勢對德國競爭優勢的威脅是很明顯的。60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德國企業也傾向結合歐洲各國頂尖企業形成聯盟組織。早年的德國曾經因托拉斯、卡特爾的發展而喪失產業競爭力,今日的德國,國內市場競爭再次顯現危險信號。61

    另一個令人擔心的情況是,與美國相比,德國國有企業比重非常高。國有企業的項目涵蓋電信、公用事業、航空與鐵路運輸以及其他重要產業。正如前面提到的,受到這些機構需求表現的影響,德國在這些領域的上游產業毫無國際競爭地位可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另一個弱點是新產業的開創能力不足。白手起家的觀念在德國是負面的,社會上普遍視失敗為奇恥大辱;德國人不但極度排斥風險,也不願為新商機下賭注。這也許是二次大戰的後遺症。另外,德國的創業投資市場並不發達,法律保護投資人,但限制了組織對新企業的投資。此外,與意大利相同,德國政府限制企業裁員並制定最低工資的勞動法,連帶也抑制了新公司的成立。更令人憂慮的是,由於研發人才一味鑽研傳統的技術領域,因此缺少真正的革命性新科技,這也影響到新企業成立的可能性。在德國的產業界中,由大學擴散出來的人才極少,一方面是因為大部分大學隸屬於國家單位,而公務員嚴格禁止參與校外活動,二來是大企業受盛名所累,不敢輕易變革。

    德國經濟要進一步提升,新興企業將扮演核心的角色;德國如果沒有更多的工作機會以應付人口和社會結構的改變,失業問題將會是經濟的致命傷。目前德國在這方面有好轉的跡象,例如,新出現的風險基金、更多股票上市的新公司,以及各大學為鼓勵創辦高科技公司所形成的新產業中心等。不過,在德國,新企業出現的速度仍不夠快,許多阻礙也依然存在。

    政府角色—干預從寬、規定從嚴

    比起大部分的歐洲和亞洲國家,德國政府對產業的干預並不大。比如說,德國政府沒有主管貿易的部門,發動經貿活動的主體是企業而不是政府。德國關稅一向很低,是世界上最開放的市場,產業必須時時面對外來的競爭壓力,並在這種競爭過程中增加實力。出口匯率由市場機制決定,而不是通過政府補貼。政府對企業研發的直接資助並不多,並且正逐漸減少。

    在經濟發展的角色上,不論德國中央政府還是各地方政府都把力氣用在創造生產要素活動,其中又以發展教育和科技為首要。德國在生產要素創造機制上的表現,主要是由政府大力資助而來的。有趣的是,德國政府雖然重視這些領域,但是很少直接操控,就連國家投資成立的研究機構,也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性。

    絕大多數的德國法律規定以嚴格出名,結果迫使產業必須創新,而不至於使這些法律發生阻撓的負面效果。德國的環保標准也很高,有些方面甚至是全球要求最高的,這同樣達到了刺激產業創新的效果。

    不過,一味從嚴的法規相對地也限制了其他領域的發展,服務業的表現就是最明顯的例子。處在多如牛毛的規定限制、程度復雜的證照要求與其他種種標准的環境中,德國服務性企業沒有一家具有進軍國際市場的實力。

    德國政府對產業的態度雖然以積極、建設性為主,但也曾因為執意扶助一些委靡不振的產業而留下敗筆。德國政府對鋼鐵業與造船業的一味補貼,不但沒有成效而且還延緩產業變革的步伐。在法令放松監管方面,德國政府的行動也比其他國家慢,過時法令相對也成為產業改善與升級的阻礙。此外,德國的國有企業很多,民營化與開放競爭的速度卻很慢,甚至缺乏以競爭帶動效率的決心。至於政府修改稅制,已經影響到企業對經營目標的態度,而新企業成立太慢的現象,更將影響德國產業的長遠之計。

    機會角色—戰敗之後奮發圖強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德國造成的嚴重影響,最顯而易見的是德國在市場、國家版圖、人力資源、技術、產業發展動力與聲譽上的巨大損失。納粹當政時期,德國也流失了相當多世界級的人才。

    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德國能在戰後的產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戰爭似乎帶來了正面的影響。對德國而言,兩次戰爭的挑戰迫使它在合成材料等方面有突破性的技術發展。戰敗的羞辱,更是自傲又有教養的德國人東山再起的刺激,這也是德國戰後產業成功極為重要的動力。此外,重建海外市場地位的挑戰,也是促使德國產品出類拔萃的強烈原動力。喪失領土與天然資源的匱乏,更提醒德國人“知識競爭”的重要。

    同樣,第二次世界大戰粉碎了德國市場中卡特爾的操控,加上美國占領期間頒布的《反托拉斯法》,都是戰後德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利器。戰爭導致原有專利權的喪失、生產設備的毀損、戰勝國掠奪生產機器等窘境,再一次使得德國產業必須重新開始,這又是它們在技術上汰舊換新與建造現代廠房設備的大好機會。此外,兩德間的競爭也間接刺激聯邦德國鉚足力氣去證明其體制的優越。

    回顧與展望—市場流失,活力不再

    德國在國家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上相當整齊,這也使得它在化工、機械工程與物理等要求科技能力的產業上有非凡的表現。德國的經濟實力主要建立在搶先進入優勢的產業,這些領域的表現又離不開科技方面的成就。事實上,許多德國產業的競爭地位早在19世紀末就已形成了,它的獨到之處就在於,能維持這些領域的重要地位歷久不衰。

    德國經濟的另一項特點是,它能夠憑借提升人力、接術資源的質量,進而改善產品、生產流程的技術,增加本身的競爭優勢,要達到這個目標,德國企業自然朝越來越專業的產業環節發展。鑽石體系的自我強化作用則使企業不但能維系市場地位,還延長了產業集群的觸角,走到范圍更廣的相關產業。然而,正如瑞士的情形,數十年來的經濟繁榮景況,正改變德國人的未來。

    德國的產業地位早在20世紀初就已名列前茅,優良的歷史條件與制度化的優勢,使得德國能夠很快在兩次毀滅性強大的戰爭中復員。事實上,戰爭帶來的挫折、困境和壓力,可能是德國能夠長期維持優勢的真正原因。否則,德國產業也許早在幾十年前就會喪失了原有的活力。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產業的表現,要比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差得多,這可能和那段時期的企業聯合及市場壟斷有關。62

    長期來看,德國經濟的最大弱點在於它並未在新興產業中占有一席之地。過去這段時間,德國一直無法有效地增強那些競爭力不足的產業,它也無法以開創新企業的方式,減少成功產業在升級過程中必然發生的就業機會流失問題。在新的科學領域中,德國的創新突破能力不斷衰退,加上工會態度逐漸強硬、企業合並風潮不斷、國內市場競爭漸趨沉寂、經理人與投資人目標的轉變,以及需求方面的限制等,都引發出德國產業未來發展的實質問題。

    這些問題也可從表7–1所列的數據看出。德國的國民生產力與固定資本的比例正在急速下降中,人均國民收入的增長也漸趨減緩。產業在1978~1985年間,全球市場占有率的增減狀況也不樂觀。事實上,在此期間,德國產業的出口衰退數目遠多於成長的鞏固(見表7–18)。在德國的重要產業集群中,呈衰退狀態的產業集群包括化工、交通運輸、發電與配電系統、辦公設備以及電腦/半導體等產業。此外。除了食品飲料和國防,其他所有產業部門都出現市場淨流失現象。雖然市場流失的原因包括海外投資、企業進入高級產業環節,或從生產成本敏感的產業出走,但是,德國產業市場嚴重流失情形還涉及儀器、變速齒輪、電腦等制造精密產品的產業,這充分顯示出德國產業的升級已亮起了紅燈。

    至於德國如何重新恢復經濟活力,是後面章節要探討的課題。此外,1989年的德國統一,也牽動了德國的經濟發展,並為德國帶來新的契機。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