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競爭優勢(上) 03  鑽石體系的四大要素
    邁克爾·波特

    國家是企業最基本的競爭優勢,因為它能創造並保持企業的競爭條件。國家不但影響企業所制定的戰略,也是創造並延續生產與技術發展的核心。

    國家常常是在企業努力創造、持續全球競爭優勢的過程中逐漸現身,發揮功效的。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國家所扮演的角色相當復雜。首先,國家的競爭優勢與以下幾個前提有關:

    1.競爭的形態會隨不同的產業及產業環節而改變。因此,國家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必須放在一個產業或產業環節中來看,而非廣義地囊括所有“產業”。研究方式也不是依賴廣泛、單一的勞動成本或經濟規模,而是依各種產業不同的競爭資源來評斷。由於發展產品的條件會隨產業性質而有所不同,因此企業與國家環境的關系遠比單純的成本差異更重要。

    2.跨國企業的價值鏈不一定全放在母國。全球競爭雖然可能改變企業母國的角色,但不意味著母國將喪失它的競爭優勢,因此,我們研究的重點不在於探究為什麼一個有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會從母國出走,而是為什麼這個國家被跨國企業選為競爭的“基地”。在這裡,基地的定義包含了企業在此制定競爭戰略、開發核心產品和生產流程、研究最關鍵的技術,基地也是企業的母國整合本身優勢、朝向全球發展的舞台。

    3.在國際競爭中,企業的競爭優勢來自改善、創新和升級。企業在技術和管理上的創新包含了新產品、新流程、新營銷手法、新客戶群等。長期的努力對創新的催生效果絕不亞於靈機一動。1

    企業一開始要掌握競爭優勢,是通過不斷主動改變競爭優勢的基礎。要做到這一點它就必須迅速改善以保持領先。這表示企業不僅要更有效地保持現有優勢,而且要隨時間持續擴大並提升競爭優勢,也就是要往更精密的產業環節發展。企業若要創新和升級,就必須先覺察產業的變遷趨勢,並全力以赴。

    熊彼特在幾十年前就強調過,競爭是一種豐沛的動能,經濟競爭的本質不是為了平衡,而是為了無止境的變化。因此,改善和創新也絕非一勞永逸的事,而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對企業與國家而言,今天的任何一個優勢可能很快就會被超越或淘汰。因此國家與產業競爭力的關系,也正是國家如何刺激產業改善和創新的關系。2我們必須分析解釋,為什麼一個國家能提供產業快速持續改善和創新的環境,並使它能擺脫國際競爭對手的糾纏。基本上,創造並保持競爭優勢絕非一蹴而就。換句話說,我們必須了解國家環境如何幫助企業克服惰性和依賴保護的心態。

    最後,要建立競爭優勢,單憑察覺一個新的市場需要或新科技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企業必須能更果敢地搶先運用這些條件。產業結構轉變時,新的結構往往顛覆原本領先者的優勢,並給予迅速行動的企業絕佳的競爭機會。要討論國家競爭優勢,我們也必須解釋為什麼有些國家的企業在回應國際市場的需求時,能以行動敏捷而著稱。

    本書不僅承認各個國家之間有不同的競爭優勢,同時還要合理解釋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一般而言,貿易的條件來自經濟規模、技術領先和獨特的產品,擁有這些條件的企業就有出口能力。3問題是,前述條件只是競爭力的結果而非原因。更關鍵的問題在於,哪一個國家的企業能擁有這些條件。有些國家的企業擁有高級技術能力、能夠生產高質量產品並能抓住客戶需求,但我們的問題是:這些能力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鑽石體系打造國家優勢

    一個國家為什麼能在某種產業的國際競爭中嶄露頭角?答案必須從每個國家都有的4項環境因素來討論。這些因素可能會加強本國企業創造國內競爭優勢的速度,也可能造成企業發展停滯不前(見圖3–1):

    1.生產要素—一個國家在特定產業競爭中有關生產方面的表現,如人工素質或基礎設施的良莠不齊。

    2.需求條件—本國市場對該項產業所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如何。

    3.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這些產業的相關產業和上游產業是否具有國際競爭力。4

    4.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和同業競爭—企業在一個國家的基礎、組織和管理形態,以及國內市場競爭對手的表現。

    圖3–1?國家優勢的關鍵要素

    這些單一或系統性的環境因素都關系到企業的產生與競爭模式,例如企業是否能擁有資源和技術以在產業中形成競爭優勢;能否取得相關信息以捕獲商機和趨勢,並妥善運用本身的資源和技術;能否建立管理者、經營者、員工的共同目標,並促使員工發揮競爭力;以及最重要的,推動企業持續投資和創新的壓力。5

    企業對國家的責任感,通常是因為母國環境能提供快速積累形成的技術和資源,進而使得企業獲得競爭優勢。6企業競爭優勢的增加也要依賴母國提供更多有關產品和流程的信息與洞察力,而經營者、投資者與員工也必須持續投資所屬的產業,擁有強烈使命感。最後,一個國家能成功發展某項產業,是因為該國環境的活力與挑戰力最強,促使這項產業中的企業持續升級並擴大它的優勢。

    由上述4項關鍵要素形成的“鑽石體系”,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產業或產業環節能否成功。但是這並不意味只要是屬於該國的企業就都能成功。事實上,即使在最有活力的國家環境中,資源和技術也不是平均分配使用,部分企業的失敗是必然的。然而一旦能夠在一國之內脫穎而出,則必然會成為國際競爭中的贏家。

    鑽石體系也是一個雙向強化的系統,其中任何一項因素的效果必然影響到另一項的狀態。以需求條件為例,除非競爭十分激烈,可以刺激企業有些反應,否則再有利的需求條件也不一定形成它的競爭優勢。而當企業獲得鑽石體系中任何一項因素的優勢時,也會幫助它創造或提升其他因素上的優勢。7

    對於高度依賴天然資源或技術層次較低的產業而言,可能只需具備鑽石體系中的兩項因素就能得到競爭優勢,但問題是,這樣的優勢通常會因產業的快速變化或其他國際競爭者的先發制人而無法持久。即使是以知識密集型產業為核心的先進經濟實體,也必須先貫通鑽石體系內部的各項因素,才能保有其競爭力。擁有鑽石體系中的每一項優勢,不一定等於擁有了國際競爭優勢。要能將這些因素交錯運用、形成企業自我強化的優勢,才是國外競爭對手無法模仿或摧毀的。

    在國家環境與企業競爭力的關系上,還有“機會”和“政府”等兩個因素。產業發展的機會通常要等基礎發明、技術、戰爭、政治環境發展、國外市場需求等方面出現重大變革與突破。“機會”通常非企業或政府所能控制。這些“機會”因素可能會調整產業結構,為一國的企業超越另一國企業提供機會,因此,機會條件在許多產業競爭優勢上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構成整個競爭力拼圖的最後一片是政府。各層次的政府部門在這方面的影響力,最容易看到的就是政策對鑽石體系造成的作用。比方說,反托拉斯法有助於國內競爭對手的崛起,法規可能會改變國內市場的需求情形,教育發展可以改變生產要素,政府的保護收購可能會刺激相關產業興起等等。漠視經濟政策對國家優勢的影響,正如過度誇大或過度貶抑國家與企業的關系,都是不切實際的。

    本章將探討,鑽石體系中的各項因素分別會對企業在某個產業內追求競爭優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結合起來又會造成什麼影響。下一章將研究這些因素如何相互影響,並形成一個動力系統。8

    產業是研究國家競爭優勢時的基本單位。一個國家的成功並非來自某一項產業的成功,而是來自縱橫交織的產業集群。一個國家的經濟是由各種產業集群所組成,這些產業集群彌補並提供競爭優勢(當然也可能造成競爭劣勢),反映了經濟的發展。至於國際競爭中的國家經濟發展,將會在稍後的篇幅討論。

    生產要素:互通有無的根本

    每個國家都擁有經濟學家所稱的生產要素。生產要素如人工、耕地、天然資源、資本與基礎設施等是任何一個產業最上游的競爭條件。各派經濟學者對生產要素的用語也許不同,但這是探討經濟學與貿易理論的前提,也是橫貫本書的重要概念。

    貿易理論通常以生產要素為基礎。根據貿易理論,每個國家有不同的生產要素,國際上之所以會有貿易活動,就是因為每一個國家會出口本身生產要素相對充沛的產品。9以美國為例,由於它擁有廣闊的土地和可耕地,因此它成為了農產品大宗出口國家。

    國家的天然條件明顯地在企業競爭優勢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像近年來的泰國就是以低工資締造快速成長的制造業競爭力。不過,生產要素的角色通常還有更深層的意義。大多數產業的競爭優勢中(尤其是對先進經濟體中最根本帶動生產率的產業而言),生產要素通常是創造得來而非自然天成的,並且會隨各個國家及其產業性質而有極大的差異。因此,無論在任何時期,天然的生產要素都沒有被創造、升級和專業化的人為產業條件那麼重要。更有趣的是,不虞匱乏的生產要素可能會反向地抑制競爭優勢,而不能提供正向的激勵作用。因為企業在面對不良的生產環境時,才會激勵出應變的戰略和創新,進而持續競爭成功。

    細分資源類別

    要了解生產要素與國家競爭力的關系,最直接、最有意義的方式就是觀察產業競爭。生產因素通常被廣義地細分成土地、勞動力和資本,因此很難看出它與每一個產業競爭優勢的關系。10事實上,生產要素可以被歸納成下列幾大類:

    ?人力資源 要考察工作量和技術能力、人力成本(含管理層),同時也考慮標准工時和勞動倫理的表現。人力資源又可以作金字塔形的分類,像是工匠、電子工程博士、電腦程序員等不同的勞動層次。

    ?天然資源 這個范疇包含先天資源的充沛與否、質量優劣、土地價格、水力、礦藏、林產、水力發電、漁場及其他有形資源,例如氣候與國家的地理位置、面積。一個國家和其他國家間的地理位置關系會影響到它對市場、供應、運輸成本、文化與商業間的適應性。例如瑞典的產業就長期受到比鄰的德國的影響。全球同步通信的發展趨勢也使得國家的時區位置變得更重要。英國由於介於美國和日本之間,因此它的金融業可同時面向美、日兩國從而獲益甚多。

    ?知識資源 一個國家在科學、技術和市場知識上的發展,也會關系到產業產品和服務的表現。知識資源來源於大學、政府研究機構、私立研究單位、政府統計部門、商業與科學期刊、市場研究報告與資料庫、行業協會及其他來源。一個國家的科學與相關知識資源可以再細分為金字塔形的學科層級,例如專業音響、材料科學和土壤化學等。

    ?資本資源 每個國家金融產業的資本成本、可運用的資金總額有很大的差異,可以通過信用貸款、抵押貸款、垃圾債券(junkbonds,指高風險、轉讓頻繁的股票)和風險資本(venturecapital,又稱創業資本)等形式運作。一個國家的資本市場以及使用它的形式,又受到國民儲蓄率和資本市場結構的影響,因此隨各國國情而有所不同。金融市場的全球化,以及巨額資金在各國間流動的情形,使得各國在資本方面的條件日趨一致,不過,各國在資本資源上的實質差異仍然存在,並且可以辨認區分。

    ?基礎設施 像運輸系統、通信系統、郵政和快遞、付款、轉賬、健康保健等都屬於基礎設施的內容。它們的形態、質量和使用成本都會影響到競爭。基礎設施也包含如房屋供給和文化機構等因素,因為它們會影響到這個國家的生活質量以及人民工作、居住的意願。

    這些生產要素通常是混合出現的,每個產業對它們的依賴程度也隨產業性質而不同。在有些產業中,企業只要能掌握低成本或獨特高質量的生產形態,就能鞏固競爭優勢。如新加坡位在中東和日本的航運中途點,自然成為修船中心;瑞士境內擁有拉丁語、法語、德語三個語言區,因此具有能夠處理復雜語言的文化能力,使得它在銀行、貿易和維修等服務業上占有特別優勢;德國和瑞士因為擁有充沛的光學技術工人,因此光學相關產品能蓬勃發展。一般比較優勢理論所討論的,就是這種國家內部產業和生產要素上的競爭。

    然而,這些資源還有更復雜的一面。上述生產資源是否與競爭優勢有關,要看它們被應用時所發揮的效率與效能。這又與企業在應用生產資源與技術(包括流程和工廠事務)時如何抉擇有關。11事實上,光是技術一項,若有不同的選擇,就可能大大改變某些資源的價值。專業人才與高水平的人力可以應用到各種產業上,因此,這些人力資源在哪裡使用反而比如何使用更重要。單看國家是否有這些資源並不足以解釋競爭的成果。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些資源是完全未被開發或使用不當甚至是錯置的情形。通過鑽石體系中其他關鍵要素的影響,將可以看出生產要素配置得當所產生的國際競爭效果。

    如前所述,今天絕大多數新興工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基礎設施方面的資源應用已成果顯著,受過中高等教育的勞動人口也比較充沛。以韓國為例,其國民就業率幾乎達百分之百,全國有近200所大學。同時,產業活動的全球化,也使得一些傳統的國內生產要素重要性降低,現代的跨國企業可以通過采購與海外設廠方式取得本身所欠缺的生產資源。產業活動全球化絕不僅是為了取得生產要素而已,更重要的目的是,提高生產要素的應用以增進本身的競爭優勢。

    最後,生產要素中的人力資源、知識和資本是可以在各國間流動的。高級技術人才正如科技知識般高度流動,這種人才流動隨著國際通信的發達而更顯著。12當一國任憑它擁有的人力資源等生產要素離去時,這一部分生產要素也就不成為該國的優勢。能有效應用這些流動的生產要素、提高本身生產率的國家,通常也是國際競爭中的贏家,這一點可在討論鑽石體系其他關鍵要素時清楚地看出。

    初級生產要素的沒落

    要了解競爭優勢中生產要素所占的重要性,必須先將生產要素分門別類。生產要素基本上有兩種分類方式。第一種分類方式是將它們分為初級生產要素(basicfactor)和高級生產要素(advancedfactor)。初級生產要素包括天然資源、氣候、地理位置、非技術人工與半技術人工、資本等;高級生產要素則包括現代化通信的基礎設施、高等教育人力(如電腦科學家和工程師),以及各大學研究所等。

    一個國家的生產要素中只有極少數是先天得來的優勢,絕大多數必須通過長期技術開發,而且每種生產要素所需的投資情況又有極大的差異。初級生產要素和高級生產要素的區別在於,前者是被動繼承的,或只需要簡單的私人及社會投資就能擁有。但是在國家或企業的競爭力上,這類生產要素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低。

    初級生產要素已不再重要,主要是因為對它們的需求減少,供給量卻相對地增加,而且跨國企業已能通過全球市場的網絡取得這些生產要素。因此,初級生產要素的回收周轉速度減慢,其地理位置也不再重要,薪水壓力則使得缺乏技能的工人身價日降,不論這些人工所屬的國家有無競爭力,都無法擔保他們在就業市場中的地位,這些考慮又讓初級生產要素的重要性更為下降。初級生產要素的沒落正說明了,一些企業為壓低生產成本而在各國分工活動的貿易現象。但這部分理論還不足以解釋為什麼大多數產業仍以母國為基地。13

    在以天然產品或農業為主的產業(像林業或黃豆業),以及對技能需求不高或技術已經普及的產業而言,初級生產要素仍有其重要性。公寓或學校等民間建築業就是一個例子,韓國因為人工成本低、紀律佳,因此一度成為國際建築產業的一員。然而,當其他發展中國家以更低廉的人工(意大利則改用印度等地的外籍人工)迎戰時,韓國的優勢隨即消失。結果是,韓國建築業在中東市場一蹶不振,迅速走下坡,這也說明初級生產要素本身的浮動不定。

    高級生產要素對競爭優勢的重要性就高多了。企業若要以獨樹一幟的產品或獨特的生產技術等換得高層次的競爭優勢,非得借此高級生產要素不可。高級生產要素不如初級生產要素普遍,原因是它需要先在人力和資本上大量而持續地投資。作為培養高級生產要素的研究所或教育計劃,本身就需要更精致的人力資源和技術。想由國際市場或海外子公司取得高級生產要素也很困難。如同創新能力,高級生產要素是融合在一個公司的產品設計和發展過程之中的。當高級生產要素是由母國發動並且切實符合企業的整體發展戰略時,它的價值也很高。

    對許多產業而言,高級生產要素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以丹麥為例,若不是有精密的發酵科技為基礎,丹麥無法成功發展出發酵工業。丹麥各大學所培養出來的家具設計師更是該國家具工業的骨干。美國在電腦軟硬件方面的人才和技術,不但使得它在電腦業上稱雄,同時也提升了其金融服務業和電子醫療產業的競爭力。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日本對產業界投下比同期其他國家更多的工程師人才,他們對日本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意義絕非當時低薪的日本人工所能比。

    但必須注意的是,高級生產要素仍必須有初級生產要素作為基礎。例如國家要培養博士級的生物學家,先決條件是發展大學相關領域的科系和研究生院,這也意味著初級生產要素雖然缺乏持久力,但是它的數量與素質卻是創造高級生產要素所不能缺少的基礎。

    生產要素的第二種分類方式是根據它們的專業程度。一般性生產要素(generalizedfactor)包括公路系統、資本、受過大學教育而且上進心強的員工,它們可以被用在任何一種產業上。而專業性生產要素(specializedfactor)則限制在技術型人力、先進的基礎設施、專業知識領域,及其他定義更明確且針對單一產業的因素。專門研究光學的研究機構、化工業專用碼頭、汽車模型設計群或是憑借風險資本而創業的軟件公司等都屬專業性生產要素。14一般而言,前述高級生產要素多半有專業化的傾向,但也有例外的情形,例如,專業的高級電腦程序設計師現今已普遍適用於很多一般產業中。

    專業性生產要素提供產業更具決定性和持續力的競爭優勢基礎。一般性生產要素雖然能提供最基本的優勢,但是這些優勢很多國家都有,效果相對不甚顯著。如勞動力密集的裝配業等依賴一般性生產要素的產業,往往很容易在海外找到更理想的基地。

    專業性生產要素要求更明確、通常風險也更高的私人或社會性資本。很多例子顯示,專業性生產要素是由一般性生產要素發展出來的,這也使得它們更為難得。越精密的產業通常越需要專業性生產要素。擁有專業性生產要素,產業也會產生更高級的競爭優勢。專業性生產要素通常能經由整合而達成創新。一般來說,企業的母國基地比海外據點更需要專業性生產要素,而專業性生產要素到了海外,也不容易發揮作用。外商若想在當地培養專業性生產要素或高級生產要素,也比本地企業困難。例如,在日本,外商要找到高級日本工程師或使用大學研究成果的困難程度遠大於日本企業。

    一個國家想要經由生產要素建立起產業強大又持久的競爭優勢,則必須發展高級生產要素和專業性生產要素。這兩類生產要素的可獲得性與精致程度也決定了競爭優勢的質量,以及競爭優勢將繼續升級或被超越的命運。以光學產業為例,德國企業能持續在光學產品上改善與提升質量,就是靠當地大學的光學物理研究計劃成果,以及相關技職教育所提供的高級技術工人。

    反之,當國家把競爭優勢建立在初級與一般性生產要素時,它通常是浮動不穩的,一旦新的國家踏上相同的發展階梯,也就是該國競爭優勢結束之時。15了解生產要素的復雜,事實上也解釋了前面提過的矛盾問題:當一個國家的企業要保持它的國際競爭優勢時,它應該主動擺脫當時的初級生產要素優勢。至於用什麼方式刺激企業主動擺脫對初級和一般性生產要素的依賴,是接下來必須討論的重要問題,鑽石體系中的其他關鍵要素也可以提供一些解答。

    生產要素優勢有它重要的動力特征,像知識、科學或產品改善等高級生產要素的標准就是持續發展的。例如一位1965年時的電子工程師,其所掌握的識在20世紀90年代幾乎被完全淘汰。這位工程師只有不斷接受培訓和充實知識,才能在專業領域中繼續發展。長此以往,現場生產線的問題可能需要碩士或博士程度的訓練才能解決。

    專業性生產要素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今天的專業性生產要素到了明天就成了一般性生產要素。在過去,一個大學畢業的電子工程師就是一個專業因素,能夠讓他發揮的產業領域也不多。今天,幾乎各式各樣的產業都需要這樣的生產要素。這種生產要素的專業性會隨時間而喪失的情況,在科學領域最為明顯,原因是科學知識正不斷出現更細的分支。人力資源、基礎設施甚至資金來源也同樣面臨這種現象。16

    生產要素如果不能持續升級和專業化,它對競爭優勢的價值就會越來越低。知識與技術型人力資源雖是提升競爭優勢的兩大條件,卻也是貶值最快的兩個條件。這也指出,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擁有的生產要素優勢,並不足以成為國家持續成功的理由。

    如何創造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的另一個重要區別在於它們是自然而成的還是由國家主動創造出來的。專業性和高級生產要素通常是創造出來的。一套完整的國家電信系統或培養為數眾多的微生物學家,是靠點點滴滴的投資換得的,包括個人追求技術的進步、企業對競爭的要求,甚至社會機構或政府重視社會公益與經濟發展等都可以算是投資的一部分。17有助於創造生產要素的環境包括公私立教育機構、技職訓練計劃、政府與民間研究機構,以及社區醫院和港務局等基礎建設。當全球的生產要素標准普遍提高之後,借生產要素發展競爭優勢絕不能再一蹴而就,而必須持續投資,並以提升質量、避免被淘汰為目標。18要刺激專業性與高級生產要素的發展,有待國家對環境中最不利的部分進行最大、最持續的投資。

    產業表現卓越的國家經常也是創造生產要素或提升必要生產要素的高手,因此,能擁有高級研究環境的國家,其競爭力也將提高。19對國家而言,能創造出生產要素的機制遠比擁有生產要素的程度重要。它們之間的差別將在稍後的篇幅舉例說明。

    進一步觀察,若要創造對產業有利的生產要素,民營部門絕不能缺席。專業性與高級生產要素對創造競爭優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企業也必須認清它在產業競爭中最有利的位置。但政府在投資生產要素時,往往偏重初級和一般性的項目,例如投資研究基礎科學。基礎科學也許是創新科技商業化的種子,但是除非產業界能將有關的研究成果轉換應用成產品或服務,否則基礎科學不會形成競爭優勢。若是政府創造高級、專業性生產要素的動作不能和產業界銜接,或是因為政府本身組織龐大、對外界需求反應慢、無法認識某些產業的特定需求,則往往使投注在創造生產要素上的努力以失敗收場。由企業、行業協會或個人共同大力投資創造生產要素,才是催生國家與產業競爭優勢的主力。

    因為不同國家投資不同的生產要素,因此所架構的環境也有多樣的質量與形態。比如說,丹麥的兩家糖尿病教學研究醫院,分別由諾和工業與諾德胰島素公司兩家世界級胰島素大公司投資擁有(兩家公司現已合並為諾和諾德制藥公司);德國技術職業教育專門針對印刷、汽車組裝、工具制造等領域發展;在美國,到處可見的農學院通過農會組成產學網絡,進而帶動農業科技的進步;另外,無以計數的研究計劃和教育課程也帶動了美國電腦科技的發展與進步。

    這種環境上的差異,也會延伸到產業中。日本就偏好將生產要素的創造環境建立在民間部門,而瑞典則是公共機構的比重較高,意大利有許多創造環境是非正式的,並且蘊藏在家族之中。一個國家生產要素的創造機制,必須回溯到這個國家的歷史傳統、政治與社會價值功能上,而這些因素多少會限制一國可以競爭的產業種類。

    沒有一個國家能完全創造或提升所有形態的生產要素。在諸多的生產要素當中,哪些是必須提升或創造的、如何進行才有效率等問題,則與內需市場的情形、相關產業表現、企業發展目標和競爭對手等鑽石體系裡的其他關鍵要素有關。即使是政府的投資方向也同樣深受這些關鍵要素的影響,這也顯示出一個國家的高級與專業性生產要素,不僅是形成該國競爭優勢的成因,也是競爭優勢出現後的附帶效果。

    不利的生產要素

    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其實還可以從不利的生產要素中形成。在狹義的國際競爭中,競爭優勢是源自於豐富的資源,並將科技視為外部條件。然而,在實際競爭中,豐富的資源或廉價的成本因素往往造成資源配置沒有效率。20另一方面,人工短缺、資源不足、地理氣候環境惡劣等不利因素,反而會形成一股刺激產業創新的壓力。國家匯率持續升值也會產生相同的效果。21不利的生產要素使企業的競爭優勢升級,並持續下去。由此看來,狹義的競爭劣勢甚至可能成為形成競爭優勢的源頭。

    意大利的鋼鐵業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產業面臨資金成本與能源成本過高、本地資源缺乏等問題,由於國有鋼鐵企業集中在南部,靠近海港,民營鋼鐵企業如GruppoLucchini等就被迫聚集在北部倫巴底省的布雷西亞。當地世界一流的小型煉鋼爐技術就是在成本高、距離海港遠、國有運輸系統欠缺效率等不利條件下產生的。布雷西亞鋼鐵企業的小型煉鋼廠,不但成本和能源消耗量較低,還能回收廢鋼再次提煉。這種技術也使得當地的鋼鐵企業能以小規模生產、接近客戶與應用廢料等優勢而獲利。意大利鋼鐵企業如達涅利公司(Danieli)等,不但是最重要的小型煉鋼廠,也是全球小型煉鋼爐的設備供應商。

    一般性、初級生產要素的競爭優勢(如本地原料或半技術型人工)通常會被創新流程所取代淘汰。生產自動化將使得人工無用武之地,而新材料更將取代傳統資源的優勢。22此外,創新通常也有降低成本的效果。它所形成的高級生產要素對降低產品不良率、提升產品質量方面的價值,更是難以估量。

    企業可以利用創新來彌補基礎設施、材料或勞動力形態等方面的劣勢。創新對產業的影響,不但有提高資源利用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創新會使產業擺脫初級生產要素的限制,向升級之路發展。當企業解除不利的生產要素所帶來的威脅時,會努力尋求更高級的優勢(如科技授權、以自動化設備發展規模經濟等),而使競爭力更持久、更有可能抬高產品價格;與此同時,升級和專業化的壓力也會使企業加速培養高級人力資源和發展基礎設施。

    這種效應也可以用體育運動來說明。如瑞典等著名的彎道滑雪國家,本身並沒有適合建大彎道滑雪道的高山環境,於是它們因地制宜,把小山丘和小滑道設計得更有挑戰性,選手們的技術水平便因而提高。

    因此,生產要素中不利部分的作用,必須先看產業界如何應對、改進才能判斷。企業創新的途徑很多,其中變數也不少。然而,創新一旦出現,就會改變現有狀態。23當企業集中力量持續創新時,成果會越來越多,尤其可以減輕原先可能構成的嚴重壓力。

    對企業而言,利用創新彌補本身弱點所得的成效,遠大於增加新的優勢。企業創新的重點往往在於改善不利的生產要素,因為不利的生產要素是看得見的瓶頸,也是明顯的威脅,更是為了提高競爭地位亟待克服的問題。這些不利的生產要素也會刺激企業尋找新的解決辦法。而貫穿本書的主題就是:如何化劣勢為優勢,而非一味依賴充沛的資源和舒適的環境來發展競爭優勢。

    不利的生產要素也會刺激企業脫離成本競爭等初級生產要素,尋求高層次的競爭優勢。換句話說,充沛的環境資源會使企業在小康格局中自滿,延遲引進先進科技的速度。這兩者最後的差距就在於由生產率提升所產生的競爭優勢上。24

    環境太舒適固然會造成企業不求進步,然而不利的生產要素太多,同樣會使環境成為逆境,使生產活動癱瘓。因此,一個企業應選擇性地逐漸改善它所面對的不利生產要素,而非試圖一次完成全面改造。進步和創新的最佳環境組合是:企業面對的壓力適中,環境條件利弊參半,並有步驟地處理它所面臨的不利因素。

    對企業競爭優勢而言,不利的生產要素如果能化成使企業認清環境的信號,就已經算是有所貢獻。因為,如此一來,企業會及早面對問題並積極地進行改善,並將效果擴散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瑞士可能是全球第一個出現人工短缺但又極力排斥引進外國勞動力的國家。這種情勢逼迫瑞士的企業必須及早應對,它們努力提高員工的生產率、產品的附加價值、尋找更長遠的市場和產業環節。當瑞士努力改善本身競爭劣勢時,其他國家還未出現人工短缺的現象,也就不再把注意力放在這方面。

    本地企業的生產成本高於外國競爭對手,是產業競爭中最常見的不利因素。很多產業都遭遇過地價昂貴、工廠不易取得土地等不利狀況。日本產業為了克服這些困難,創造了零庫存和其他節省生產空間的工藝流程,而奇跡般地解決了庫存量的問題。跟生產成本過高的情形一樣,匱乏的生產要素、不易取得的資源、生產要素的使用方式受到嚴格限制等現象,通常也會刺激產業的創新與應變能力。

    企業改善不利生產要素的動力,主要受制於它對問題的注意和努力。因此,假如企業能比其他國家競爭者更早感受到成本因素的變動趨勢,就會走上創新的途徑。當本地企業面對明顯且快速的成本變化或自知條件不如人時,也會努力創新改革。

    最後,企業即使在成本上絕對優於其他國家的競爭者,仍應該努力創新,改善生產相關成本的不利之處。例如,本地的工資雖然比其他國家便宜,卻占生產成本的比重過高,企業可能還是應該選擇放棄或避開需要廉價人工的產業,這種情況在意大利的產業中就曾出現。意大利的產業不但是全球自動化生產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重要的自動化設備出口國。

    本書所調查的產業中,企業選擇性地克服不利生產要素的情形相當普遍,這也是它們爭取到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過程。例如20世紀以來,德國的巴斯夫和赫斯特長期研發人工靛青染料,目的就是克服該國不生產天然靛青而由外國進口原料、使得成本過高的不利因素。英國因為可以從所屬殖民地進口廉價的靛青原料,所以沒有成本壓力,對於創新的意願就相對較低。這也可以看出,原料的缺乏常是一個國家產業創新的原動力。

    創新的另一個動力來源是人工匱乏、工資過高,或難以解雇等問題。德國、瑞士、瑞典、日本、意大利等國都有這些問題。終生雇傭制或不得隨意解聘員工的限制使這些國家的企業不敢輕易擴充人力,偏好自動化作業。它們也快速朝向更獨特的市場細分邁進。

    氣候和地理環境上的不利情形也會刺激企業創新。瑞典的企業在修建房屋方面有強大競爭力,部分原因是該國建築工作天數較其他國家少,建築工人的薪水又奇高無比;這些問題都使得企業重視高效率的建築方法。另外,瑞典和日本因為處於國際市場邊緣,它們的企業也在物流系統上特別下工夫。

    然而,要使不利的生產要素轉換成創新的動力,還需要其他競爭要素的配合。例如產業要創新,企業必須有充分的人力資源,再加上國內市場需求的配合。忠誠和永續經營的產業目標是另一項先決條件。如果企業經營缺少對產業的忠誠度,抱著撈一把就走的態度,就不會認真面對不利的生產要素,更不會用心創新。同樣重要的是,國內的競爭氣氛會刺激企業追求更長遠的優勢,以超越本地競爭者。

    面對不利的生產要素時,鑽石體系的其他部分往往也會影響產業的抉擇:到底是應該花時間改善現有的不利因素,還是用偷懶方式、干脆到國外去尋找較好較便宜的資源?美國消費電子企業面臨當地人工成本增加的窘境時,就把產品、生產線和工廠通通搬到中國台灣和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這個做法雖然化解了人工成本的壓力,但是對提升競爭優勢的意義並不大。相較之下,日本的競爭者同樣有國內市場競爭激烈並趨於飽和的難題,但是日本是通過自動化來減少勞動成本,因此淘汰了低層次的產品零部件,改善了產品質量,日本企業進而在美國對手已放棄的美國本土設立裝配廠,成功地攻下競爭對手的大本營。

    荷蘭雖然不在本書研究的10個國家之內,但是荷蘭的鮮花業卻充分表現出化劣勢為優勢的轉換效果,很值得提出來討論。25荷蘭這個國家雖然長年低溫、濕寒,但是每年出口的鮮花價值高達1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鮮花出口國。

    荷蘭的競爭力源自該國鮮花企業能化不利的生產要素為競爭優勢。這些花卉企業發展溫室,培養新品種花卉,並找出節約能源以及其他能延續花卉產業競爭優勢的技術。創新過程中,荷蘭企業利用當地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充分化不利因素為競爭條件。由於氣候惡劣,荷蘭的花卉企業沒有遵循傳統改善耕作技術的思考方式,而是特意在提升產品的競爭優勢上下工夫,它們強調鑽石體系中各個關鍵要素的配合,發展花卉培育、包裝、運輸等方面的支持產業。例如該國有施普倫格中心、阿勒斯米爾研究院等研究機構,也有高效率而完整的花卉處理和空運網絡26。荷蘭一年四季鮮花需求不斷,帶動了企業家投資花卉業的興趣;單是在荷蘭,就有10家拍賣公司,而種植企業、營銷人員、對市場競爭的推波助瀾、專業溫室設備的出口等條件,又反過來推動該國花卉業在技術上的升級。

    需求條件—產業沖刺的動力

    國內需求市場是產業競爭優勢的第二個關鍵要素。本書所研究的每一種產業幾乎都可以看到母國市場的影響力。內需市場借著它對規模經濟的影響力而提高了效率。27不過,內需市場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是產業發展的動力,它會刺激企業改進和創新。這可以從以下3點看出:(1)國內市場的性質,如客戶的需求形態;(2)國內市場的大小與成長速度;(3)從國內市場需求轉換為國際市場需求的能力。後兩點又是第一點的延伸。從競爭優勢的觀點來看,國內市場的質量絕對比市場需求量更重要。

    在產業競爭優勢上,國內市場的影響力主要通過客戶需求的形態和特征來施展。28這種市場特征會影響企業如何認知、解讀並回應客戶的需求。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企業可以及早發現在國內市場中的客戶需求,這是外國競爭對手所不能及的地方。29產業或產業環節的競爭優勢也是從這裡產生。同樣,如果國內市場的客戶要求較多,本地企業會在市場壓力下努力改善和創新,形成更先進的競爭優勢,進而成為這個國家的產業競爭優勢。這種市場與競爭力的微妙關系,就在各國不同形態的內需市場中表現出來。

    全球競爭乍看之下似乎減少了國內市場的重要性,實則不然。國內市場深深影響了企業認知與詮釋客戶需求的能力。導致這種情形的原因有很多。30第一點是注意力。企業對周遭需求的注意力是最敏感的,所需的成本也最低。新產品開發部門或研發計劃的負責人作決策時,很少會考慮本地市場以外的需求。企業的產品如果能在本地市場取得成功,它所獲得的自我肯定與掌聲也是最多的。此外,國內市場的客戶壓力是企業最直接的壓力,而文化和地緣的一致又使彼此間在溝通過程中可能造成的誤差降到最低。

    但國內市場的重要性不只在吸引企業的注意力而已。了解客戶的不二法門是接近客戶,而國內市場除了為企業提供對客戶更多更充分的認識、行動上更多的自信外,還可以讓客戶與公司的技術主管、管理層直接面對面溝通,以便充分掌握客戶的處境等。31如果企業是和外國客戶做生意,可能很難有這些好處,因為如果企業的決策層與當地無法融合也不熟悉當地客戶群,即使該公司在當地的分公司獲得充分授權、完全本土化,其仍會遭逢一項困擾,例如,如何把當地市場的變化和客戶需求的狀態充分傳達到總公司。基本上,產品是根據母國市場的需求而設計的,所有的考慮都指向母國市場。32在產業的國家競爭優勢中,母國市場的客戶形態具有關鍵性的意義。企業若無法掌握母國市場的損失,就無法完全靠出口來彌補。本國市場要能產生國家競爭優勢,還必須具備以下3項特色。

    細分市場需求的結構?第一個條件是需求的結構,也就是市場需求呈現多樣細分。在絕大多數的產業中,市場需求可以被細分。以民航機產業為例,它的產業結構可以分成很多環節,從飛機的規模大小到航線長短等,本身結構相當復雜,而且與環境關系十分密切。其中有一些產業環節會顯得比較有國際市場。

    因此,當一個國家的內需市場和國際市場的主要需求相同,而其他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條件時,這個國家的企業就比較容易獲得競爭優勢。瑞典能在遠程高壓電傳輸設備產業中領先全球,原因就是該國的鋼鐵、造紙等能源密集型產業與發電廠所在地、人口密集的南部地區距離甚遠。地理特色刺激了瑞典在這個產業環節中的需求。

    很多人認為,產業的競爭優勢應該與它的國內市場大小有關,因為市場會影響規模經濟的大小。33然而,國內市場對某個產業環節的需求量,不必然與這個產業的國家競爭優勢相符。而企業的國內市場規模就算不大,照樣可以進軍國際市場,撐出規模經濟來。34

    細分市場需求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調整企業的注意方向和優先發展順序。比較大的產業環節通常比較早受到注意。換句話說,企業對比較小、比較不吸引人的產業環節,無論在產品設計、制造與市場營銷等方面,都會推後發展順序。這種現象在新崛起或正在發展中的產業裡尤其明顯。搶先進入的企業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標准型產品上,努力滿足市場的成長需求。企業也會忽略利潤較低的產業環節,例如,技術層次較低、需求過於特殊難以配合,或不可能借附屬的服務中獲得利潤的產業環節。因此,這一類產業環節通常很容易被外國競爭者搶占;即使外國企業沒有前來角逐,國內企業終究會放手讓國外企業來填補這類市場的需求。

    空中客車在民航機產業中的崛起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空中客車的航程短、載運量大,它的設計基本上是為了滿足美國波音公司等傳統航機企業所忽略的市場環節。歐洲地區因為各國首都距離近、航空公司少、航程短,因此需要較高載運量的飛機。相反,美國的大都市之間距離較遠、載運量比較分散,所以一兩百個位子的民航機就可以符合美國航空公司的一般需求。因此,歐洲國家聯合開發的空中客車公司,正是美國民航機企業視為次要的產品環節。

    另一個例子是微波通信設備。日本多山,使得微波通信比傳統銅線電纜通信更有吸引力。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重建時期,當其他受戰火波及的國家還把注意力放在傳統電纜制品上時,日本電話電報公司已傾全力發展微波通信。日本的國內需求也使得微波技術在日本站穩腳跟,進軍國際,取得競爭優勢。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建築設備方面;日本和其他發達國家不同,它的建築業普遍使用水力挖掘機,因此在國際市場上,日本水力挖掘機的競爭力已遠超過美國卡特彼勒公司,卡特彼勒雖然號稱建築設備業的盟主,但是一直忽略了水力挖掘機方面的產品。

    市場細分結構的重要性說明了一項事實:小國根據本身需求所努力發展經營的產業環節,即使只算是大國的次要產業市場,照樣可以為小國帶來產業上的競爭力。瑞士的企業在隧道開挖工程設備上的競爭力長盛不衰,因為這個產業在全球市場上雖然不起眼,但是對多山的瑞士而言,卻是非常重要的產業。同樣,瑞士企業根據該國礦業的地質條件努力發展,也在礦場鑿巖機方面居全球領先地位。美國則因為石油和天然氣的相關產業規模龐大,而自然會形成對探測石油、天然氣所需的輪轉式采礦設備的需求。小國如果能建立某個產業環節的實力,通常會繼續采取國際化的競爭戰略,因為一旦放眼全球市場,相關領域中競爭經驗豐富的可能就是它們自己。

    如果國內市場的各個產業環節能聯結起來,也會為國家帶來競爭優勢。企業如果能成功地將國內市場中需要高度工程或開創技術的產品與服務結合起來,就算是獲得了進軍國際市場的基石。例如,空調設備的機型必須隨著氣候條件而設計,美國能夠在這個領域中稱雄,原因是美國的本土氣候復雜,幾乎各種類型的氣候都有。擁有豐富的國內市場經驗,美國空調企業要打入其他國家的市場,自然是事半功倍。

    當產業環節聯合成更大的產業部門時,該國產業會因此產生更先進的競爭優勢。整合過的產業環節會指引本地企業提升競爭優勢的路徑,企業也會認清自己在該產業中最有持續力的競爭位置。

    歡迎內行而挑剔的客戶?與產業環節的結合情形相比,本土客戶的特質又更重要。假如本土客戶對產品、服務的要求或挑剔程度在國際上數一數二,連帶會激發該國企業的競爭優勢。這個道理很簡單,只要能滿足這些難纏的客戶,企業就可能滿足其他發達國家的客戶需求。而企業與這類客戶在地理和文化上的相近,使得企業更容易察覺新的需求,並與發展創新密不可分。假如客戶本身也是企業,更會創造出彼此共同開發的機會。這些都是外商公司難以追趕的地方。

    內行而挑剔的客戶是本國企業追求高質量、完美的產品造型和精致服務的壓力來源。以日本為例,由於音響是社會地位的象征,日本消費者對音響器材的選購十分講究,他們信息豐富、貨比三家,而且要最新、最好的款式。制造商為了迎合消費者對質量的期望而快速改善產品,為滿足消費者對機型的需求又密集推出新產品。35因此,挑剔型客戶既有助於維持企業的競爭優勢,更是創造競爭優勢的動力。當企業長期被刺激著不斷改進、不斷開發新領域時,勢必會迫使它們在流程上的競爭優勢升級。

    環境特色也會造成客戶對某些產品特別苛刻。美國高密度的公路網和分散的人口,為獨特的重型柴油發動機車輛提供了表現的機會,也造就了康明斯發動機、卡特彼勒機械和底特律柴油公司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日本能以輕薄安靜的家用空調打進國際市場,則是因為日本夏季炎熱、潮濕,住房狹小,根本不可能接受龐大嘈雜的空調,再加上節約能源的考慮,日本空調企業成為了省電的回轉式壓縮機的先驅。類似情況也可以在日本其他產業中看到。企業在國內市場的壓力下,不斷朝生產“輕薄小巧”的產品努力,結果日本產品因為多具有輕便、精致、多功能的特性而容易被國際市場接受。

    有時,產業界的客戶因為要改善自身的競爭缺點,也會對其支持性產業施加壓力。美國石油產業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美國本土因為探油熱潮而被密集鑽探,比鄰而設的油井和油田使得連續的鑽探困難度極高。這種困境就形成了美國石油鑽探器材業的一大壓力,它們一方面要減少客戶在特殊地形上的鑽探成本,一方面又要保證當地地形能夠復原。這些壓力使它們的技術已接近完美境界,也因此能在國際上持續占有強有力的競爭地位。企業協助該國客戶克服缺點,可以為雙方建立相關的競爭優勢。

    影響本國客戶會有特殊需求的因素很多,像地理環境、氣候、天然資源、稅制、法律規范和社會標准等都是可能的原因。以歐洲為例,當地對汽油課以重稅的結果,使傳統的汽車發動機被高馬力、低替換率而更省油的發動機取代。當市場從壟斷或高度規范的狀態轉為各家競爭的局面時,客戶對產品的要求也會增加,因為競爭壓力使他們更注意發展新產品和降低更多成本,並將這股壓力轉嫁到供應商身上。以美國高度民營化、分散式的醫療保健系統為例,激烈的競爭是美國醫療器材供應商不斷創新和持續競爭力的源泉。公用事業的民營化過程通常也會刺激企業更大膽地向上游采購。

    挑剔型客戶通常是最終買主,但也可能只是下游經銷商36。以美國為例,眼鏡行業組成強有力的網絡系統,刺激了當地隱形眼鏡企業朝降低成本、創新服務、快速推出多類新型產品等方向努力。意大利的情形也一樣。和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意大利當地的皮鞋、服裝、家具、照明等產業,大多數會將產品送到專賣店銷售,因此各專業店的零售商督促制造商持續推出成本更低、樣式更新、價格更便宜的產品,成為一股主要的壓力。

    一個國家是否有這種挑剔型客戶,可以從這個國家的國民偏好觀察而得。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人就以拍照記錄旅游和家庭活動出名,因此他們可以算是挑剔的照相機顧客,今天日本相機業才會有領先全球的實力。日本的制筆產業出名,是因為日文難以用機器打出,重要文件多是手寫,書法又是他們教育和文化中的重要一環。在這麼多條件配合下,日本企業自然成為全球制筆工業中的創新者和佼佼者。

    同樣,如果了解德國人會在星期天沒有速度限制的高速公路上駕駛愛車,追求無拘無束的感覺,自然能領會“自由人享受自由速度”這句響亮的廣告對該國駕駛人所透露的信息。而美國人對體育、電影、電視、錄像帶等大眾娛樂的狂熱,使上述產業能夠在全球各地獨領風騷。英國人以園藝出名,他們的園藝器材業則是世界一流;意大利人講究服裝、食品和跑車,其相關產業也馳名國際。國民偏好通常刺激產業的規模並引發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這種國民偏好不僅是國家產業具有高度競爭力的原因,有時也是產業競爭力帶來的效果,這方面的因果關系將在第4章中進一步分析。

    預期需求?如果本土客戶的需求領先其他國家,在未來可能帶動各地同類型的需求,這也可以算是本土企業的優勢。如果本土需求先反映出市場上的客戶偏好,則是一種敏銳的預告指標。本土需求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協助企業掌握新產品信息與走向,而且這個持續的過程可以刺激企業的產品不斷升級,增長面對新形態產業環節的競爭能力。有時候,預期需求(anticipatorydemand)可以算是挑剔型客戶帶來的好處之一。由於挑剔型客戶通常也是首先嘗試新產品、新服務的人,因此會帶動其他地區的相同需求。

    例如,由於日本政府的大力宣傳,加上法令的規范,日本消費者很早就重視到節約能源的問題。日本企業因此被迫面對這種趨勢,極力改善產品的能源效率。其他國家則要到第一次能源危機後才警醒到問題的嚴重性。在這方面表現最差的是美國,能源成本更是被漠視。

    但這所有的前提是:本地客戶必須能以客觀公正的態度挑剔產品,才能真正帶動產業的國家競爭力。假如客戶是愛用國貨的死硬派,反而會降低本地企業的競爭優勢。如果國內需求無法快速反映新的需要(尤其是精密層次的需要),該國企業反而會因此而處於不利的局面。

    有時候,這種預期需求可能會因該國政策或社會價值而起,進而成為其他地區的共同需求。例如,瑞典一向關心殘障者,這促成該國的相關產業達到了世界的一流水平。此外,一國的本土需求若是超前或落後於世界趨勢,部分原因與它的文化是擴張型還是內斂型有關。因為美國人對便利的需求符合全球各地的趨勢,連帶造成美國的快餐、家庭用品和其他產業在國際上的成功。美國人對信用的重視,又形成美國運通卡、威士卡、萬事達卡、大來卡(DinersClub)等信用卡公司、讀卡的信息技術產業橫掃全球。北歐人對社會福利和環境的重視超前於美國,並且與今天各國的需要相吻合,因此丹麥、瑞典的環保企業(尤其是在污水處理設備方面)已成就卓著。

    生產要素有時也在需求時機上扮演一定角色。傳統依賴進口能源的丹麥,因為氣候條件和政府支持開發新能源,很早就研發出風力發電,相關產業因此很早就成為生產及出口風力發電機的強棒。

    較其他國家領先的法規制度也會有助於形成競爭優勢。以瑞典為例,該國的森林和礦產位於地形崎嶇的北部,因此很早就開放生產大馬力的重型卡車,以使北部開采的原料能經得起長途顛簸的運輸。這是該地法律充分反映當地價值和需求的典型例子。當其他國家取消對卡車體積、噸位的限制規定時,瑞典生產長程、耐久、重型卡車的紳寶、沃爾沃因而優先取得國際競爭力。

    需求規模和成長模式

    本土的預期需求可能催生產業的國家競爭力,而市場規模和成長模式則有強化競爭力的效果。在討論國家競爭力時,我們討論過母國市場大小的問題,不過關於這方面眾說紛紜,沒有明顯定論。37有些學者認為,從規模經濟的角度來考慮,母國市場越大越有競爭力,但也有些學者持相反論調,認為母國市場越大,越不利於企業的進出口活動,因為大型內需市場相對降低了它與其他跨國企業間的競爭力,像瑞士、瑞典、韓國,甚至日本都是在國內市場不夠大的壓力下才發展出口的。38因此,母國市場規模似乎不如其他的市場需求因素那樣,可以提供確切的競爭力關系。

    母國市場規模?如果說大型的國內市場對產業的競爭力有利,是因為這會鼓勵企業大量投資大規模的生產設備、發展技術、提高生產率。不過,必須特別注意的是,除非保護主義或禁止出口的閉關浪潮卷土重來,否則跨國企業在大規模生產和研發上的投資,不會只是為了迎合母國市場需求,因為跨國企業通常是把許多國家當銷售對象。瑞典和瑞士有很多世界級產業也證明:高度國際化的企業可以從許多別國的市場積累本身的規模經濟。

    具有規模經濟的產業所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是:到底哪一個國家的企業可以搶先生產出既能滿足國內需求,又能符合國外市場需求的產品?這個問題涉及其他競爭要素,尤其要探討國內市場的功能問題。畢竟,對某些產業而言,國內市場規模有其重要意義。在服務於本地市場時,本國企業通常比外商多一些語言、法規與文化親和力等地緣條件(這也造成外商不得不本土化的趨勢)。照顧本地大客戶的偏好是企業投資的一大動力。對企業而言,國內市場在感覺上更真實、更容易預測。因此,盡管本地企業已具有對外的發展能力,但對掌握國外市場的自信心總不如對國內市場有把握。我們的研究也發現,在產業發展的初期階段,企業的投資決定多從照顧國內市場的角度出發。

    對某些產業或產業環節而言,國內市場規模和國家競爭力更是息息相關。這些產業通常需要大量研發、大量生產,並且是技術差距大或具有高度風險的產業。由於地緣因素,這些產業的企業覺得投資國內市場時比較有安全感。

    然而,除非其他國家對相關產品或產業環節有相同的需求,否則大型國內市場不見得有助於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以美國農機業為例,美國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農地面積,導致農業聯合收割機產業的崛起。但是美國和其他國家在地形、氣候、法令規定,甚至農家結構上的不同,導致適合大型農場使用的美式聯合收割機並不受歐洲國家歡迎。美國農業機械業雖然試圖把觸角延伸到歐洲市場,但德國克拉斯公司(Claas)卻以體積較小、效率較高、適合在歐洲復雜地形工作的聯合收割機反擊,終於成為歐洲農機業盟主。舉另一個例子來說,商用客機強調市場規模,而美國企業正是因為美國市場地廣人稀,才會向國外拓展。

    有時候,小國如能善加發揮本身的環境條件,照樣能在特殊產品的規模上稱王。芬蘭生產的破冰船和具備破冰力的貨輪數量,就與這個國家本身的市場規模不成比例。芬蘭造船業在世界造船業的總噸位上並不起眼,但是憑借其氣候條件、貿易導向及掌控俄羅斯市場的門戶位置,再加上針對特殊功能船只設計的船塢等基礎建設,和芬蘭海運業對破冰船質量的嚴苛要求,芬蘭造船業最終得以在這個領域中舉世聞名。

    國內市場規模有如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具有激勵企業投資、再投資的動力,因此是產業國際競爭力的一大優勢;另一方面,龐大的國內市場所帶來的豐富機會,也可能導致企業喪失向外拓展的意願,這就形成了不利於國際競爭的因素。因此,必須把國內競爭者的其他競爭要素放進來一並考慮,才能看出市場規模對產業競爭力的可能利弊。

    客戶的多寡?國內市場的客戶越多,對產業競爭力的幫助就越大;反過來說,如果國內市場被一兩家大客戶壟斷,則對產業的競爭力有害而無益。因為客戶的數目多時,每家客戶都有其產品需求,並且有彼此競爭的壓力,這種情形很容易促成市場信息快速流通,並增加創新點子。相反,若市場只被一兩家大客戶壟斷,那麼供應商雖然有好看、量大的訂單數字,但卻缺少創新的動力。

    同樣,有限而強大的客戶使買賣雙方的談判空間縮小,進入市場的門戶封閉。產業的脈絡、投資風險與進入障礙的降低,還是要靠眾多客戶之間的競爭。

    母國市場的需求成長 在競爭優勢中,國內市場需求的成長率和市場需求的規模,是一體的兩面。產業的投資率可以反映出市場規模的成長。快速的內需成長,可以鼓勵企業投資、勇敢而果斷地引進科技、更新設備,並興建更大型、更有效率的廠房。39反之,如果一個國家的市場成長趨緩,企業的擴張也會趨於保守,並擔心引進新技術會造成現有設備、人力的閒置。不過,當產業科技發生重大改革、企業需要更強的信心才能投資新產品或新設備時,快速的內需成長更凸顯其重要性。

    我們可以看看意大利五金工業的例子。比起其他歐洲國家,意大利的五金工業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開始發展。但是在短短10年間,卻已經成為歐洲五金產品出口大國。原因之一是20世紀50年代的意大利,五金產品的需求蓬勃。五金市場的快速成長率使企業紛紛投資大規模、自動化的工廠,生產個人用小型五金制品,再貼上公司的標簽,走進國際市場,建立品牌的營銷網絡。另一方面,歐洲其他國家的五金企業卻受制於既有設備及穩定的內需市場,對擴張持保留態度,不願徹底改善整體生產方式。此外,意大利企業的成功也是因為根據本國消費者的偏好,生產低價位但精致的小型五金用品—這個產業環節向來被其他國家的競爭者所忽略,意大利才能乘隙而入。因此,在思考產業競爭力時,內需成長必須和需求的組成內容同時考慮,才能呈現競爭優勢的意義。

    日本是另一個因強勢的國內需求而帶動其余很多產業發展的例子。比起美國和其他原本領先的歐洲國家,日本的鋼鐵、輪船、叉車等產業能夠後來居上,都是因為經過了快速的國內市場成長期。當日本企業在急速成長期大量投資最新自動化設備時,西方的企業卻滿足於已飽和的內需市場和既有的設備,而缺乏汰舊換新、更上一層樓的意願。

    國內市場的預期需求?本國市場最先對某項產品或服務產生需求,會使本國企業比外國競爭對手更早行動,發展該項產業,進而產生滿足其他國家客戶需求的能力。40及早發現需求的競爭優勢是,企業可以因此搶先建立大量生產設備並累積經驗。此外,本地客戶對產品需求的形態改變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變數,因為這種改變會促使企業成長,產生競爭能力,一旦產業環節逐漸明朗、投資直接進入後,競爭優勢便開始建立。然而,要再一次提醒的是,就競爭優勢而言,國內市場的素質絕對比規模重要。因為國內市場的產品價值必須能轉換成國際上的需求,先發現需求的效果才能成為企業的競爭優勢。

    美國國防預算正是分析國內市場先後需求與產業競爭力關系的例子。美國許多先進產品的第一個市場經常與國防用途有關,美國舉世無雙的龐大國防預算也是美國企業的一大優勢。但是國防需求成為產業競爭優勢的前提是,它必須能呼應往後美國和海外的民間需求,企業的投資和技術能力才能轉換成民間的實際用途。以噴氣機為例,波音公司之所以能成為世界民航機的盟主,與美國空軍采購它第一架噴氣運輸機有關,後來民用707運輸機就是同一形式的飛機。波音747的情況也是一樣,它原本是依軍事用途設計,但在大型軍用運輸機競標時,卻敗給洛克希德公司的C5A。所幸後來波音747轉為民用客機,依然大有收獲。

    然而,並非所有產業都像美國航空業這麼幸運。以電腦控制機床為例,美國軍方和民間的需求差距很大,企業能轉換利用的經驗就有限。反觀日本,由於企業與政府技術沒有這種差距問題,因此雙方集中力量發展一般用途的電腦數控機床,很快就成為這個領域的領先者。

    對美國企業而言,國防需求究竟是一種動力或是阻礙,還是必須歸結到“需求內容和技術性質能否轉換成商業用途”的問題。在這方面,每個產業的情況並不相同。依目前發展趨勢來看,軍事需求和商業需求的相似與重疊處正在逐漸減少。

    國內市場提前飽和?與國內市場的預期需求同樣重要的是,國內市場可能會提前或突然飽和。母國市場的預期需求雖然給企業提早行動的機會,不過它的提前飽和則迫使企業繼續創新和升級。一個飽和的國內市場會帶給企業高度的壓力,迫使它們降低售價、創新產品造型、加強產品功能,並在推出新一代產品時,增加更多客戶購買的誘因。市場飽和強化了競爭的沖突,強迫價格更為合理,並淘汰最差的企業。能夠存活的本地企業通常不多,但是它們的體質較強,創新能力也較佳。

    國內市場飽和所帶來的另一個影響是,企業將被迫從本土走向國際市場,以維持成長或消化豐沛的生產能力。在本書的研究中,無數產業都是在本國市場飽和後才開始國際化的。美國和日本在這方面的表現最為突出,其他國家或多或少也都有相同的經驗。例如,意大利的建築業者能成為國際上成功的競爭者,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意大利國內的建築市場突然飽和的刺激有關。41

    如果國內市場飽和、國外市場需求展開的時間能正好銜接,產業的競爭優勢便格外顯著。因為這種形式會帶給本地企業強烈的出口動機,而同時間的外國競爭對手卻無力因應自身的市場變化。許多產業的盟主就是利用這種時機奠定了領導基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崛起並成為世界盟主的美國建築業就是個絕佳的范例。大戰期間,美國建築業因軍需計劃而大量擴充設備。戰後的美國本土基礎設施完好如初,而其他國家卻是在瓦礫中亟待重建,再加上馬歇爾計劃,美國建築企業幾乎是在沒有敵手的情況下大肆向海外擴張。到了70年代後期,世界經濟回升,由於美國電子產業反應遲緩,蓄勢待發的日本半導體產業因此獲得突破的契機。當時,美國企業將注意力放在傳統的二極管技術上,日本企業則斥巨資發展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技術,終於取得領先的地位。

    消費電子產品是另一個范例。日本消費者對質量、功能特別挑剔,而喜歡的產品形式又差不多,造成日本消費電子產品生命周期短、市場飽和快,因此日本企業一方面必須更努力開發新一代產品,現有跟不上潮流的產品則剛好可以輸往需求晚一步的海外市場,舊貨新賣。日本業者善用快速飽和的國內市場與輕薄小巧、多功能的新產品,輕易地在海外市場淘汰外國對手。

    如同預期需求的市場,提前飽和的市場能幫助企業產生競爭力的前提是,市場需求的各要素必須能引導企業生產符合國際需求的產品。

    開拓海外商機

    內需市場的特征是國家優勢的根源,而市場的大小、開拓模式則會借助投資、時機和進取心來強化這種依附在內需市場下的優勢。不過,還有一種形態的國內市場也對競爭優勢有幫助,就是國內市場的國際化,可以自然而然地將該國產品和服務推往海外。

    機動性高的跨國型本地客戶?假如某國的客戶是跨國企業,機動性高,該地的供應商會因此受益,因為這類客戶身兼本地客戶及海外客戶,只要能鞏固這一類型的客戶群,就相當於在國外市場中打下基礎,獲得忠實的顧客。更重要的是,通過跨國企業客戶的協助,本地企業可以在風險降低的情況下打造海外知名度。這種關系可以從美國旅館業、租車業、信用卡公司與旅游產業共同獲利中看到,快餐業的情形也相同。

    另一種說法也可以解釋跨國型客戶所帶來的附加好處。歷史悠久的跨國企業通常傾向將重要的采購、服務活動放在母國,因為母國具有容易聯系溝通、風險少、方便掌握上游產業效率等條件。這種傾向就為上游產業提供了提前發展海外市場的動力。

    挖土機產業是個很好的例子。美國的卡特彼勒機械走向國際化,緣於美國在建築、礦產和伐木等產業擁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同樣,生產大馬力發動機的康明斯發動機,因為有美國石油鑽探、礦產、建築等產業的提攜而在國際市場崛起。美國的汽車零件業隨汽車工業打進加拿大、歐洲等地區的市場,而近年來,日本的汽車零件業也隨日本汽車的出口而國際化。

    國外需求的影響?另一個利用國內需求來帶動國際需求的方法,是將國內需求轉移到外國客戶身上。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利用外國客戶前來培訓觀摩的機會。培訓過程中,外國學員接受了本地的產品和價值標准,回國後通常會引介並繼續使用相同的產品或價值標准,因此產生推廣效果。美國代訓外國醫生就達成了這種效應,因為美國企業提供醫療代訓所需的器材設備,往往就隨著這些外國醫生不斷擴張它們的國際版圖。

    這種示范效益也反映在競爭激烈但價值標准相同的科技社群中。科技研發的領先國家通常是其他國家科學界競相超越的目標,領先國家在研發過程中使用的設備和程序,往往隨著論文在期刊上發表,或在科學家的討論中向國際科技社群傳播。顯微鏡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蔡司等德國企業能在國際上稱雄,部分原因是它和世界一流的德國科學家之間的合作關系。當世界一流的產業中出現旗鼓相當的競爭局面時,外國競爭者也會引進相同的設備和流程,以跟上競爭步調。

    以示范效果協助本國產品出口的途徑還有很多,像通過移民潮帶動國外市場對母國特定產品的認識與需求;發展旅游事業,使外國游客親身前來體驗本國的產品風貌。不過,這些示范效果的前提是,本國需求必須更先進、更精致,否則不會形成預期中的競爭優勢。

    此外,國家之間的政治聯盟或歷史淵源也會使本地的需求跨疆越界。這種效應會深入被影響國家的立法制度、生產或技術標准,以及消費偏好。英國產業的競爭力,絕大部分源自它在1800年到1950年間經營殖民地的成功。今天,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結盟或經濟援助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像日本和意大利就善於運用海外援助來帶動企業在國外的生產和服務。不過,一個國家如果過於依賴外商,將降低改進和創新的壓力,不利於培養自己的競爭優勢。

    需求條件的交互作用

    至此,我們應該可以清楚地看到,國內市場的各種條件可以彼此相互強化,並在產業的各個演化階段中,發揮其特有的重要性。電視機產業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見“電視機產業的內需市場”)。

    國內市場最大的貢獻在於,它為企業提供發展、持續投資與創新的動力,並在日趨復雜的產業環節中建立企業的競爭力,例如挑剔型的當地客戶、可以帶動其他國家的需求、快速成長的市場以及提前飽和的市場等,都會促使企業提升競爭力。

    比起從市場規模而來的短暫優勢,由上述條件產生的競爭優勢更具決定性、更能長久延續。這些條件當中,有些可以幫助產業在一開始建立優勢,有些則幫助產業強化或保持既有的競爭力。

    鑽石結構的其他關鍵要素也會影響到國內市場的競爭優勢。比如說,缺少強而有力的國內競爭對手時,不論內需市場再大,市場成長速度再快,企業仍可能產生自滿心態而不肯加緊投資。若少了相關產業的支持,企業又可能無力回應國內市場客戶的需求。鑽石體系內的力量是整個系統互動而生的力量,各關鍵要素無法單獨發揮其影響力。

    電視機產業的內需市場

    電視機產業的例子足以說明:一個產業的市場需求條件是前後關聯而又相互強化的。與率先發明電視機的美國相比,日本的電視機工業發展較遲,而且由於當時日本的國民收入不高、居住空間狹小等因素影響,所以一開始就朝體積輕薄小巧、可攜帶,甚至使用後可以收起來的機型發展。這種走向截然不同於美國市場的偏好,美國企業受市場影響,致力設計大體積、大顯像管,甚至造型如家具的電視機。因此,日本電視企業寧願付大尺寸顯像管的專利費,甚至必須向美國購買大型顯像管,也仍將研發主力放在美國電視機企業所忽略的輕薄型電視上。

    隨著電視機從客廳擺設品變成生活必需品,輕薄短小的機型逐漸廣受世界歡迎,加上前面提到的,日本消費者在選購消費電子產品時的豐富信息與挑剔態度、日本市場容易提前飽和,迫使日本企業一再在產品質量、造型、價格等方面更認真地下工夫。

    因此,當美國電視機企業還沉迷於該國市場的利潤時,日本企業已經在國內市場飽和的壓力下,努力降價、開拓海外市場,進而在20世紀80年代末,成為全球的電視機產業王國。日本電視機產業的競爭優勢,主要是在產品與眾不同的特色上。

    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休戚與共的優勢網絡

    形成國家競爭優勢的第三個關鍵要素—當這個國家和其他國際競爭對手比較時,能提供更健全的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42。日本機床產業能夠在國際上稱雄,是因為日本的數字控制器、馬達、相關零部件產業也是世界一流;瑞典在鋼珠、刀具等鋼制品的強勢地位,來自該國專業煉鋼產業的成就;瑞士企業在刺繡機械方面的名氣不亞於它們的刺繡產品業。圖3–2進一步顯示,全球馳名的意大利制鞋業背後包含了形形色色的相關產業的競爭力。在很多產業中,一個企業的潛在優勢是因為它的相關產業具有競爭優勢。因為相關產業的表現與能力,自然會帶動上下游的創新和全球化。像一個國家的半導體、電腦軟件和貿易等產業就會影響到許多其他產業的表現。

    一個國家因為相關產業彼此牽動而刺激競爭力是很平常的。瑞士制藥業的成功與它的發酵工業在早期就取得國際競爭優勢有關;日本的傳真機工業能夠稱王,必須回溯到它在復印機上的傑出表現;而日本的電子琴產業能領先全球,同樣離不開它在音響器材、消費電子產品類所展現的能力;圖3–3顯示了意大利制鞋業中的相關產業在競爭力上所展現的關聯效應。

    圖3–2?在國際市場上成功的意大利鞋類供應商產業

    其他產業同樣有這種由供應商的競爭優勢促成相關產業受益的機制,這部分是本書接下來要探討的重點,相關產業與其他關鍵要素的互動將在第4章討論。

    由上而下的擴散流程

    當上游產業具備國際競爭優勢時,它對下游產業造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下游產業因此在來源上具備及早反應、快速、有效率,甚至降低成本等優點。意大利能持續金、銀首飾業的主國地位,部分原因是意大利的珠寶加工機械產業產量達全球2/3,該國同時也是稀有金屬再加工設備方面的領導者。因此,意大利珠寶企業一方面在取得最新設備上毫無困難,同時,設備供應商為滿足本地客戶的需求也激烈競爭,客戶就可享受到更合理的價格與更高的服務效率。

    不過,假如下游的相關產業缺乏有效應用相關產業的能力,單靠上游企業的競爭力,不足以形成該國在這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因為在國際競爭中,零部件、設備和其他相關性與支持性活動可以在國際市場中尋找替代的來源,比較重要的還是企業如何運用它們。

    發展相關產業除了可以使應用元件、機械設備等支持更容易取得外,本土相關產業還有更重要的一項優勢—能持續與多方合作。前一章已經提過,企業和供應商形成的價值鏈對競爭優勢的意義。這種價值鏈的建立,需要借助各供應商的資深管理人員密切合作,並通過實質活動才能養成。假如供應商是外商,即使到客戶所在地設有分公司,還是很少能替代本地的相關產業。

    本國供應商是產業創新和升級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這也是它最大的優點所在。因為產業若要形成競爭優勢,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應商,彼此之間也必須維持緊密的合作關系。在這種合作關系中,一方面供應商會協助企業認知新方法、新機會和新技術的應用;另一方面,企業則為供應商提供新點子、新信息和市場視野,帶動供應商自我創新,努力發展新技術,並培養新產品研發的環境。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交流與共同解決問題的關系,也會使它們更快、更有效率地克服困難。當供應商成為各下游企業之間信息傳遞的渠道時,整個產業的創新步伐也會邁得更加迅速。當供應商是同屬一國的企業時,這種正向效應最大。

    意大利產業就有很多這樣的情形。以皮鞋業(參見圖3–2)為例,意大利的皮鞋制造商會定期與皮革商會面,討論新的鞋樣和制造技術,順便了解上游的新皮料和染整技術。皮革商則在溝通過程中掌握了市場流行趨勢,作為接下來規劃產品的基礎。然而,這個例子也提醒了我們:競爭優勢與本土供應商之間並非理所當然就配合得這麼天衣無縫。這類競爭優勢需要企業與本國供應商共同配合形成,這一主題也會在下一章一並討論。

    事實上,與外國供應商相比,本國供應商的穩定性較高。這是因為本地市場更真實、較容易預測,甚至在成功之後所帶來的社會地位對本地供應商的激勵效果也較大,而企業與供應商在文化和地緣上的一致,也使得它們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背景相近、設備和信息網絡的發展更相容,進而降低溝通和執行時的成本。43

    供應商本身的實力也是它與企業型客戶關系的一個重要參考。如果供應商有世界一流的實力,不斷朝提升競爭優勢的過程發展,就能提供本國客戶所需要的最新技術。供應商若能打進國際市場,它對市場的洞察力就更強,提供的客戶信息也會有更高的參考價值。若禁止本地供應商服務於國外的競爭者,只會逼迫企業走向毀滅之境。因為靠民族情感或兄弟情誼“擄獲”而來的供應商,對企業改善和升級的幫助不大。

    即使下游產業不在國際上競爭,只要上游供應商具有國際競爭優勢,它對整個產業競爭優勢的影響仍然是正面的。廣告媒體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電視、廣播和雜志等大眾傳播媒體大多屬於本土型多國涉足的產業,全球化的腳步比較緩慢。不過,美國長期發展創新能力高和經驗豐富的媒體公司,並積極進行多媒體的整合,下游產業因此受益良多。例如,美國在世界一流的本土廣告公司的帶動下,營銷企業通常敢嘗試最新的營銷手法,而這些新的媒體營銷模式又很快擴散到世界各地。先進媒體對市場營銷企業的重要性,又可以從一個反面的例子中看出:德國和瑞典對廣告的限制很嚴格,因此這兩個國家的企業必須到其他國家學習營銷技術,而它們在消費產品上的國際競爭力也不高。如果缺乏進步的民間媒體做後盾,一個國家想要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消費品產業,實有先天的困難。

    不過,因為產業的上游有很多創意不高的部分其實可以在海外取得替代品,所以國家不必苛求國內所有的供應商都具備國際水平。而有一些基本的科技雖有應用范圍,但只占每一種產業中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考慮采用進口資源。例如瑞士和德國的助聽器、塑膠噴射成型機,都是產品項目繁雜的產業,而企業根據本身對先進電子技術和電腦軟件工程的需求,不約而同地在相關技術較強的美國成立分公司,以爭取競爭優勢。這種現象顯示,德國和瑞士的企業不把自己局限在本國上游現有技術,而是靈活地思考哪裡有發展競爭優勢所需的關鍵技術。當下游產業已健全發展而且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時,母國上游產業的不足之處,並不構成明顯妨害。

    相關產業內的“提升效應”

    競爭力強的產業如果有相互關聯的話,也會有“提攜”新產業的效果。因此,有競爭力的本國產業,通常也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競爭力,因為它們之間的產業價值相近,可以合作、分享信息,甚至在電腦、設備和應用軟件等方面都能互補。這種關系也形成相關產業在技術、流程、銷售、市場或服務上的競爭力。例如,復印機產業和傳真機產業的技術大部分是重疊的,連使用的零部件和下游配銷系統也幾乎相同。在世界各國,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競爭力的情形很普遍,表3–1就是一些參考例子。

    表3–1?10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相關產業

    國?家產?業相關性產業

    丹?麥酪品、釀酒工業用酵粉

    德?國化學制品印刷油墨

    意大利照明設備家 具

    日?本照相機復印機

    韓?國錄放機錄像帶

    新加坡港口服務修 船

    瑞?典汽 車卡 車

    瑞?士藥 品香 料

    英?國發動機潤滑油、減震器

    美?國電子測試和測量器材病人看護設備

    圖3–4更詳細地說明,日本產業集團如何因彼此的關聯性而產生競爭力。日本在人造纖維工業的長絲合成織品上獨占鰲頭,可以回溯到過去它一直發展純絲織品和大量出口仿絲織品的產業歷史;而碳纖維產品能迅速表現出競爭力,是因為碳纖維技術與人造纖維技術很接近,甚至有不少競爭企業同時涉足這兩種產業。而且,日本雖然不是全球紡織機械的盟主,但日本企業制造梳理長纖維的噴水式織布機的技術卻領先全球,這種國內相關產業相互提升競爭力的情形是很正常的。

    正如本地供應商和下游企業的關系,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提升相關產業的競爭力後,彼此在信息和技術方面的交流增加,它們的交流成本也因地緣的關系和文化上的一致而低於外商。產業的“提升效應”(pullthrougheffect)會使企業認識更多新機會,也讓有新點子、新觀念的人獲得機會投入這個產業(見第4章)。

    相關產業中的本地企業通常並肩行動,有時還因此結盟。44以潤喉糖著稱的瑞士利口樂公司(Ricola)長期利用生產巧克力的托傑公司的營銷渠道,在國際市場擴張。在瑞典,生產鑿巖機的山特維克公司(Sandvik)和礦場機械的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不斷利用正式、非正式的機會合作,建立營銷聯盟,更是歷史悠久。當國內的產業競爭力相互關聯後,又會加速它們上游產業的發展。

    圖3–4?日本在纖維和織品方面的相關產業

    若一個產業在國際市場中競爭成功,將提升其互補產品或服務的需求。例如,美國電腦業橫掃國際市場,連帶打開了電腦外圍設備產業、資料庫產業和軟件業的國際空間。當一個國家的服務業走上國際化時,必然帶動該國相關產品的銷售量,反之亦然(詳見第6章)。當企業間建立互為表裡的關系之後,其產品和服務的成本效益可能也是最高的。因為當其中一方向客戶推薦另一方的產品或服務時,它是以本身的滿意經驗為基礎,並確信所推薦企業的表現不會傷害到自己的產品信譽。產業發展出互補產品的親密關系時,可以同時提升雙方的業績。

    提升效應通常與產品的互通技術比例的高低有關。不過,提升效應最強的時機通常是在產業生命周期的初始階段,受益最明顯的是那些行動快的企業。例如,英國能成為貿易強國,與它在世界貿易剛發展時就采取行動、參加許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有關。而英國人迄今仍維持著貿易服務業的競爭力,更是與這層歷史的淵源息息相關。

    如果想成功地培養一項產業的國家競爭優勢,最好能先在國內培養相關產業的競爭力。這種競爭優勢主要建立在產業的創新能力或分享相關經驗上面;以前面提過的傳真機產業為例,日本在傳真機問世前,已經是復印機、辦公設備、照相器材、通信器材方面的產業大國,這些產業也提供了發展傳真機所需的主要技術。

    不過,無論是本地供應商還是相關產業,都必須與鑽石體系的其他關鍵要素搭配。若掌握不住先進技術、國內市場無法及時反映市場變遷,或缺乏強而有力的本土競爭者以激發斗志,就算供應商的水平世界一流,它對下游企業競爭優勢的貢獻仍然相當有限。電視機產業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美國雖然在半導體產業領先全球,但是電視企業專注於發展大尺寸電視,忽略了整個世界趨勢,更缺乏改善技術和自動化生產的壓力,上游供應商的競爭力終究於事無補。

    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同業競爭:最後的三角習題

    在國家競爭優勢對產業的關系中,第四個關鍵要素就是企業,這包括該如何創立、組織、管理公司,以及競爭對手的條件如何等。企業的目標、戰略和組織結構往往隨產業和國情的差異而不同。國家競爭優勢也就是指各種差異條件的最佳組合。本國競爭者的形態,更在企業創新過程和國際競爭優勢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國家環境會影響企業的管理和競爭形式。每家企業的管理模式雖有不同,但是和其他國家比較之後,依然會顯現出其民族文化的特色。以意大利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為例,它們大多是中小型規模、私人經營,甚至具有家族淵源的公司。在德國,許多公司的高層主管必須具備技術和工廠經驗,企業的組織和管理呈現明顯的層次化。這種現象也使得企業管理模式成為研究國家競爭力的熱門學問。美國式管理曾一度是學界研究的主流,但是自1980年後,日本式管理取而代之。

    不過,管理模式並非通則。產業成功的前提是,企業必須善用本身的條件、管理模式和組織形態,更要掌握國家環境的特色。例如照明、家具、制鞋、毛紡、包裝機械等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意大利產業,大多由經濟規模較小、以合作代替結盟的企業所組成,避開標准化、利潤低的產品,戰略上則力求遵循滿足各種客戶的不同需求、開發造型特殊的產品。這些企業講求個人創意,因此能不斷發展新產品,抓住市場趨勢,並且具備隨時調整的彈性。

    德國的情況則正好相反。該國的企業中,具有工程和技術背景的高層主管比較喜歡發展系統化的產品,改善流程,並避免嘗試高風險的競爭。這種特征使德國在光學、化工、綜合加工機等需要高度技術和重視工程的產業上非常成功。由於德國產業重視復雜、精密加工和完善售後服務的產品,因此管理結構也服從高度的紀律。至於消費型產品和服務方面,因為需要高超的市場營銷技巧,必須能迅速推陳出新,所以德國人不甚在行。一些關於日本的研究則發現,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產業在管理和操控生產線時,擅長在勞資之間建立牢固的合作關系。45

    民族文化對管理模式的影響,也反映在教育、訓練、培養領導人才、團隊與組織的關系、個人創造力、決策方式、企業和客戶關系、公司內部的合作能力、對國際化的態度,以及勞資關系等方面。46它們對競爭優勢的影響因不同的產業形態而各有利弊。47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可能是勞資關系,因為它與企業的改善和創新能力有關。

    民族主義對企業管理和組織形態的影響,很難找出通則,其中比較重要的層面包括:人民對權威的態度、人際交往的形式、員工對主管的態度、主管對員工的態度、社會對個人或組織行為的規范,乃至於專業標准等。這些文化源自於教育系統、宗教和社會的傳統、家庭結構,乃至於其他無形但具有獨特意義的民族特征。意大利的小型企業和家族企業,就反映了當地人反對權威的觀念。意大利人強調高度的個人主義,真正能產生約束力的是家庭或家族。因此,直到今天,意大利人還保留著緊密的家庭結構,多半也喜歡在家庭附近活動。家庭成員同在一家公司工作是很平常的事,新公司的成立往往也是為了配合子女的創業需求。48

    第2章中曾提到,推進企業走向國際化競爭的動力很重要。這種動力可能來自國際需求的拉力,也可能來自本地競爭者的壓力或市場的推力。另一個重要條件則是管理者的態度;例如管理者對旅游的態度,就是民族特性對國際觀或國際化的影響因素之一。在瑞士和瑞典,旅行是當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已經形成傳統。本書所研究的一些瑞士產業中,部分企業的創辦人甚至是在國外生活或受訓後才回國創業,因此當它們的企業要發展海外子公司時,第一個考慮的必然是當初所住過的國家。另外,瑞士和瑞典的企業很懂得如何規劃需要長期發展的產業、如何培養這類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在與外國政府和客戶接觸時,也能很有技巧地維系良好關系。

    形成企業國際觀的另一個因素是當地人對外語的態度。乍看之下,日本人在學習西方語言時好像困難重重,而且日本文化也不是外向型文化。但日本企業還是能夠實現國際化,原因是日本人拼命學外語,在背後驅動這種學習態度的正是國內市場飽和與同業競爭者帶來的壓力。

    政府政策也會影響企業的國際化。政府管制外匯或限制外國人投資就是最直接的一種。長期以來,意大利政府對外匯或外資的限制很嚴,結果導致意大利企業很少能在外資競爭激烈的產業中成功。然而,政策工具也可以成為一些產業國際化的推動力。瑞士和瑞典的中立國角色,使得該國企業在發展政治相關產業的國際渠道時,阻力大為減小。此外,有些國家的政府通過政策控制企業管理階層的國籍比例也會影響企業在海外發展的能力。

    設定發展目標?各國不同的發展目標,也會影響到企業和勞資雙方的工作意願。49如果一個國家能將發展目標和本身競爭優勢充分結合,產業成功的希望將會很大。比方說,持續投資是很多產業維持競爭優勢的條件之一,假如國家能激勵人民對產業的忠誠與奉獻,也會培養出國家的競爭優勢。

    企業目標?影響企業發展目標的因素包括股東結構、持有人的進取心、債務人態度、內部管理模式,以及高層資深主管的動機等。上市公司會反映一個國家的資金市場特色,像各國資金市場對持股人條件、地方稅制,以及周轉率的標准都不同,甚至對公司持股人或債務人介入公司事務的態度也不同。50在德國和瑞士,公司股票大多由公司長期持有,很少買賣,銀行通常是大股東,它們控制董事會,並主導公司的投資戰略。另一方面,政府又規定長期投資可以抵稅,鼓勵小股東不做短線交易。當地法律也允許公司設立准備金,應付不景氣時的需要,因此避免董事會的經營政策受每天起落的股價影響。在這種運作方式下,公司每年的獲利雖然不會太高,但是處於產業成熟期的企業,也不擔心在研發和設備更新上的資金來源。

    美國則是另一種極端類型。企業股票大多由投資人擁有,企業本身則專注每年、每季的股票升值,短期效益模糊了企業長期發展的方向,投資人追逐行情看漲的股票,每一季都要看到利潤的增長。在美國,公司股票則是反映競爭優勢的工具,買進賣出的頻率也十分驚人。而且,由於長期持股的所得稅率與短期交易一樣,交易手續費也低,則又縮短了投資人的股票持有時間。這種類型的市場基本上是鼓勵效率和交易的。

    另一方面,因為董事會不干預管理事務,美國企業的股東對公司的直接影響力很低。改善公司運營不良的唯一有效方式就是撤換經理人。經理人在活躍的股市和撤換的壓力下,對公司的股價也特別敏感。和其他國家比起來,美國專業經理人的最大誘因是企業規模和紅利多寡,後者又與企業每年的贏利表現有關。由於專業經理人在同一個位子所待的平均時間不長,紅利逐年增加的例子也不多。在投資人影響力有限的情況下,企業也很難扭轉發展趨勢。筆者在研究中也發現,基於前述理由,發達國家當中,美國是最重視投資回報率的國家。

    不過,美國除了前述資金市場與企業形態外,已同時開發了先進的風險資本市場,後者在其他國家則比較少見。在美國的風險資本市場中,新興高科技產業和成長中的企業就很容易吸收到資金,這對創業人的幫助很大。而投資人也給予這些產業中的企業較寬裕的虧損期限,有時甚至超過5年以上。生物科技產業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過去10年間,美國生物科技公司賺錢的例子不多,但仍吸引了數十億美元的民間資金投入這個產業。

    與美國資本市場相似的是英國資本市場,而瑞典和日本的資本市場則較接近德國和瑞士的模式。在瑞典和日本,包括銀行在內的大型集團是產業長期投資的主力,這與德國銀行本身就是長期投資人的角色相同。另外,意大利的產業發展中,資本市場的重要性比較低,國際化成功的企業大多是由私人經營。韓國雖然在資本市場中的發展落後,但是韓國政府在資金流動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一般而言,韓國政府的政策傾向於長期支持重點產業。

    在國家環境與產業競爭優勢的關系上面,投資人對企業和管理模式的影響雖然很顯著,但私人企業本身發展目標的影響力也不能忽略。這方面的情形事實上更復雜,如何激勵員工持續不懈就是個很重要的課題。一般而言,企業家對產業的投資時間比較長,共享榮華憂患的意願也比較高,而且會從不同的利益角度去考慮投資。在我們的研究中,許多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就是由私人或類似蔡司鏡片、諾和公司、嘉士伯研究中心(CarlsbergInstitute)等機構所主持。它們成功的原因來自股東可以有效控制股票,利用贏利轉而增資。這種持續投資與對該產業的忠誠態度,合理解釋了它們在相關領域的成功。

    另一個影響企業目標的因素是債權人的態度。每個國家對債權人同時持有公司股票的規定並不相同。以日本、德國、瑞士為例,它們的法律允許債權人控股,因此債權人可以直接在董事會中決定企業運營的方向。而銀行經常身兼企業大股東和債權人的雙重角色,因而對公司的考慮往往著眼於長期的良性經營,而非短期的利益表現。

    企業股東結構、資本市場特色、運營模式對國家競爭優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大方面。第一大方面是,它們會影響這個國家的企業在尋求資金時的態度,對風險性利潤的評估、投資時間的長短,以及投資回報率的考慮。一個國家的資本市場也會影響產業的發展趨勢。由於每種產業的性質都不相同,資本市場的形態必然對有些產業特別有利,並對其他產業不利。

    舉例來說,在德國和瑞士,大環境使得風險性資金需求較少,而必須大量持續投資的產業則較有發展機會。美國的資本市場條件有利於高風險性的新興產業,美國投資人的態度又使像服務業等年年有高收益率的產業容易生存。美國能在電腦、軟件、新型服務業等新興產業表現卓越,或在消費品、特殊電子產品等不斷有新手加入國內市場競爭的產業中維持強大競爭力,就是這個道理。不過,當產業日趨成熟或光彩不再時,資本市場的壓力與重視短利的經營模式,相對使得美國企業缺乏持續改善和創新的資金。一般而言,步入成熟期的美國企業往往走上並購、多元化經營非相關產業等可以快速影響規模、績效或吸引投資人注意的道路。51

    第二大方面是,資本市場的影響隨產業對資金的需求程度而定。例如,一個國家的資本市場可能效率落後,但因為私營企業發達而照樣彈性十足,原因是影響競爭優勢的還包括鑽石體系中的其他關鍵要素。

    個人事業目標?個人的事業進取心也會影響產業發展的強弱。產業競爭力也離不開個人的努力動機和工作態度。

    獎勵是提高個人努力和進步意願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獎勵因素也受到社會價值觀和稅法的相互牽制。瑞典的個人所得稅非常重,因此個人努力就不只是為了財富,還有追求職務和社會地位的目的。這種動機使他們的決策謹慎,對風險的態度保守,注意力只集中在某一些產業。美國情況截然不同,除了薪水和升遷誘因之外,還以入股、分紅來獎勵表現優異的人才。這種獎勵模式使一些產業相當成功,但是碰到需要密切合作與長期經驗積累的產業,就未必能見效。

    事實上,各國人民對財富的觀念也不一樣。對於美國人來說,財富是個人事業最主要的誘因,而瑞典人則很少為薪水多寡而跳槽。瑞典在人才流動頻繁的產業上,競爭力就不強。

    另一個影響個人事業目標的因素是勞資關系及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很多產業需要靠持續的投資、技術升級與密切合作,來創造長期的競爭優勢。為了做到這點,勞資之間往往實行終身聘用制。在勞資關系功利化的國家,強調個人表現的產業較容易出頭,例如金融類與專門的服務、電影、娛樂、電腦軟件、集成電路等先進科技產業。職業、技能訓練也影響個人對事業目標的態度,進而反映到產業的競爭優勢上。德國人不管勞資多寡,通常把一生的精力放在同一個專業領域,這使德國企業的技術不落人後,產業的技術深度也必然與日俱增。另外,個人事業目標也受鄉土偏好影響。本書研究的國家中,意大利人的鄉土情結,常使他們以打一場保衛聖戰的態度經營產業。影響個人事業目標的最後一種因素是冒險精神。前面提過產業創新過程中,“外來者”的因素很重要,原因即在於“外來者”比較敢冒險。個人的冒險精神也受到歷史傳統、社會價值或對財富的態度所影響。在德國、瑞士、新加坡等國家,失敗被視為是個人的災難。其他國家的人則把失敗看得比較淡。每個國家進入一個產業時所采取的戰略,也反映出該國人對失敗的態度。

    移民是典型的外來者。他們通常比本地人更敢於冒險,因此在美國、英國、瑞士等移民人口占相當比重的國家中,新企業自然占了產業的相當比例。

    民族榮耀與使命感所帶來的誘因?最後,民族榮耀或使命感也會影響產業精英、持股人和資金的走向,進而帶動特定的產業發展,因為這種榮譽感會使產業心甘情願地投注無窮的精力。一旦某項產業成為受敬重的行業或該國的代表,這項產業的優越地位也會帶動競爭優勢的提升。

    無論國家規模大小,精英永遠是相對稀少的資源,而一個國家的成功也需要通過教育引導精英選擇最具競爭優勢的工作。假如國內的優秀人才都投入科學和工程領域,對經濟的影響力將難以估計,因為這些高級人才將會帶動產業創新。當一個產業是該國第一優先的發展目標或具有崇高的社會地位時,優秀人才必然蜂擁而入,並且以極高的忠誠度努力工作。

    以美國為例,受到蘇聯搶先發射斯普特尼克人造衛星(Sputnik)的刺激,美國的一流人才紛紛投入太空科技,相關企業也在商業以外找到更高的成就動機—民族榮譽感。另一個例子是德國的化工業。早期德國科學家在化學理論領域的不斷突破,使得化工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一直是德國優先發展的產業,並且在短時間內取得驚人的成就。直到今天,化工業依然是德國人心中的驕傲。日本的鋼鐵業和消費電子產業能有今天的成就,同樣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舉國上下全力投入發展有關。

    產業競爭優勢和民族驕傲之間的因果關系是很復雜的。有時候,一個當初未受注意的產業突然在國際上成功,它在本國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人民對它的認同進而又形成持續該項競爭優勢的動力來源。

    一國發展的優先目標也會通過非產業部門影響到產業,並產生提升競爭力的效果。日本產業在舉國上下節約能源和改善質量的風潮下,積極在省電特性和產品質量上下工夫,搶先發展這些方面的技術,對日本在國際上的成功貢獻很大。

    歷史傳統、地理特色或社會結構等,都可能是一個產業成為民族驕傲的因素。當舉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產業時,這股力量的漣漪效應非常可觀。不過,假如民族的注意力與產業無關,或觀念偏執,產業受到的打擊也很大。英國的傳統社會中,教會、公共服務、軍職和教職的地位很高,制造業相對被貶低,這種心態使得英國制造業一直為無法吸引第一流的人才而苦惱。

    如果把視野再拉遠一些,社會心理則是另一種形成民族榮耀的因素,這種“英雄崇拜”對一個國家的產業競爭優勢影響甚巨。例如,意大利人就很崇拜服裝和家具的設計師,瑞士的銀行家和制藥企業的地位崇高,美國人則對會計師和電影、流行音樂、職業運動員等娛樂產業心向往之,而以色列人一致尊敬國家最需要的農業人才和軍人,這些受歡迎的產業剛好在各國也是表現最優秀的產業。民族情感對企業競爭模式的影響事實上不亞於市場的需求程度。產業的競爭優勢也在一流人才不斷投入的過程中建立。

    保持忠誠度的重要?個人和企業追求的目標會反映出一個社會的資金和人力資源對職業、勞動價值、企業和產業的忠誠與投入程度。經濟學家一般認為,資源是流動的,會快速由一個產業移到另一個產業,以追求最大利益。本書的研究則發現,這個論點太武斷。事實上,為逐利而快速流動的資源很少能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

    傳統市場決定論的瑕疵是,它假設一個產業資源所使用的生產率是一定的,因此,資源必然向回報較高的產業流動。現實環境裡,產業創新所帶動的生產率通常高於資源的重新配置。同樣,專業知識和經驗建立後,還將帶動升級和競爭的持續力。這種創新模式需要人力和資金的持續投資。

    本書研究的各國產業中,投資人或員工對企業或產業的忠誠度越高,產業的競爭優勢就越大,進而與鑽石體系的其他關鍵要素形成良性互動。保持優勢也意味著,即使回報少、有風險,所有可能資源還是應該持續投入主要結構的再調整工作。創新是獲利率下降時最不可少的補劑。因此,產業在面對困境時,只要有改善和創新的可能,就不該輕易選擇“放棄”。相對地,若一遇到困境,資源就開始在產業間流動,那麼該項產業想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機會就微乎其微了。

    意大利的毛紡業是個典型的例子。當其他國家的毛紡業面對新興工業國家競爭而相繼放棄時,意大利的企業反而繼續投資、帶動技術升級、維持競爭地位。企業這裡對產業的忠誠度是借著歷史傳統、家族化企業經營以及鄉土色彩等因素。

    當然,並不是每次努力都能帶來預期的成功,企業更不乏失敗關門的例子,人力資源和技術可能該來而遲遲未來。這些現象反映了事業忠誠度不是企業競爭的萬靈丹。問題是,缺乏對事業的忠誠度而妄想成功,同樣是不可能的。

    企業多元化經營的形態是反映資源配置和產業忠誠度的指標。企業對產業是否忠誠,要看它是否能認真地專就本行或相關領域發展。因為企業觸角即使延伸到本行相關的產業,員工受激勵的程度仍大於不安。假如企業一味朝不相干的領域進行多元化經營,這個國家的產業競爭優勢更是不進反退。因為這種情況顯示,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戰略只是搾取利潤,而非為了增強競爭優勢的投資。52

    當然,為了促進經濟升級,避免資源陷於無止境的消耗中,資源流動有其必要性。不過,資源流動時又要持續競爭優勢的前提是,資源重置必須以實戰經驗為基礎。資源重新配置的原則是調整而非放棄。唯有如此,資源才可能在重組或重新定位之後,產生新的生產率,而非陷入管理人員士氣沮喪、工會強力反彈的惡性循環。

    壟斷非長久之計

    筆者在實證研究過程中發現,創造與保持產業競爭優勢的最大關聯因素,是國內市場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這項發現也挑戰了很多傳統的經濟學觀念,諸如:國內市場如果競爭太激烈,資源會過度消耗,妨礙規模經濟的建立;或者,最佳的國內市場狀態是由兩家企業獨大,以規模經濟和外商抗衡,並促進內部運作的效率化,還有一些觀念則認為,國際型產業並不需要國內市場的競爭對手。53

    但是,本書所研究的10個國家裡,強有力的國內競爭對手普遍存在於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即使小國如瑞士和瑞典也不例外。54單一產品的產業是如此,強調規模經濟的產業也不例外,像瑞士制藥業中就有羅氏(Hoffmann-LaRoche)、汽巴嘉基、山德士,瑞典的卡車汽車產業有紳寶、沃爾沃,德國化工業有巴斯夫、赫斯特、拜耳等,以及美國的電腦業和軟件業。這種國內競爭現象又以表3–2所列的日本產業最為激烈。55

    表3–2?1987年日本下列產業的競爭企業數

    空調設備13摩托車4

    音響設備25樂器4

    汽車9個人電腦16

    照相機15半導體34

    汽車音響12縫紉機20

    碳纖維7造船33**

    建築設備15*鋼5***

    復印機14合成纖維8

    傳真機10電視機15

    叉車8卡車和公共汽車輪胎5*

    機床112卡車11

    大型電腦6打字機14

    微波設備5錄像機10

    資料來源:實地訪問;《日本工業新聞》、《日本工業年鑒》,1987年;矢野經濟研究所(YanoResearch)的《市場占有比例事典》(MarketShareJiten);各研究者的預估。

    *表企業數因產品領域而不同。最少的是生產推土機的企業,只有10家;生產鏟土機、吊車和鋪柏油設備者有15家;日本特別擅長的水壓開鑿機,則有20家企業。

    **表示其中有6家企業的年出口量超過1萬噸。

    ***為集團企業。

    這些例子推翻了“產業的全球盟主必然是兩家壟斷國內市場的大企業”的觀念。國際競爭中,成功的產業必然先經過國內市場的纏斗,迫使彼此進行改進和創新。海外市場則是競爭力的延伸。對國家競爭優勢而言,整體產業規模的重要性不在個別企業規模之下。

    我們的研究也發現,放眼國內沒有競爭對手的“超級明星企業”,通常並不具有國際競爭力,因為它往往是政府補貼和保護下的產物。56像在太空工業、電信工業等國內市場一家獨大的企業中,政府介入的痕跡明顯,而且扭曲了競爭的局面。

    從產業競爭優勢的觀點看,國內市場競爭對手之所以重要,並非是它激勵了靜態的效率,而是它能提供企業改進和創新的原動力。企業在國內市場成群廝殺為該國所帶來的好處,遠超過它與外國企業的對抗。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系中,壟斷市場的企業獲利很高,但是到了全球競爭中,面對從開放產業環境來的競爭對手時,壟斷型企業或卡特爾組織(企業集團)可能不堪一擊。

    與所有競爭者一樣,國內競爭者會創造企業進步和創新的壓力。這種競爭更會使企業彼此競相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服務、研發新產品和新流程。企業沒有永久的優勢,但是競爭者的壓力會使它時時有落後的憂患意識及超前的欲望。57

    另外,技術等其他形式的競爭也會使國家競爭優勢更能持久。德國許多產業不降價競爭,而在產品性能、造型和服務上比賽,這對保持產業競爭優勢的幫助極大。

    國內市場競爭之所以重要的理由還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對企業而言,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是顯而易見的壓力,自我的改善也迫在眉睫,其他競爭者的成功不但證明了進步不是口號,還會吸引更多競爭者投入這個戰場。

    國內市場的企業競爭也常常超出經濟利益本身,演變成情緒或面子之爭。企業無時無刻不在較勁,自然把這個產業引領到國際上的成功。本書所研究的產業中,有很多企業視國內競爭者為它的最大勁敵。自身的尊嚴使公司的管理者和員工密切注意其他競爭者的動向,加上媒體報道和投資分析報告經常比較企業之間的表現,也使國內競爭不再只注意市場占有率的高低,而進入白熱化的人才爭奪戰、技術突破,甚至自我吹噓之中。外國競爭對手所受到的待遇正好相反。企業往往以理性判斷外國競爭對手的舉動,外商所帶來的刺激或壓力也不那麼顯著,因為外國競爭對手縱使成功,給人的感覺也比較遙遠,或者可以用一句“不公平競爭”就帶過去。自家人競爭就沒有借口可言。

    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不但強化了本地優勢,更加重了企業以出口追求成長的壓力。當產品需要以量取勝時,本地競爭者會相互影響把目光移往國外,以獲得更大效能和獲利率。以德國鉛筆業為例,居第二位的施德樓公司(Staedtler)因為第一位的輝柏嘉公司(Faber-Castell)刻意圍堵,很早就走上國際化,它在國際市場上的成功,又刺激輝柏嘉公司隨之國際化。少了國內的競爭對手,企業常沉湎於國內市場而無意向外觀察。

    同樣,本國市場競爭者越強,企業國際化的成功機會越大。如果沒有本國市場的實戰歷練,企業想擊敗強勁的外國對手,事實上很困難。假如DEC公司能守住它與IBM、數據通用(DataGeneral)、Prime、惠普之間的戰爭,它與歐洲公司如西門子、ICL、布爾機械(MachinesBull)等的競爭也不會那麼艱苦。國內競爭會造成一些企業破產、競爭者合並的現象,但整個過程是為了洗煉真正的強者。

    這種競爭不但會產生創新的壓力,也提供了一條競爭優勢升級的新途徑。本國競爭者會使國內競爭優勢的條件淡化,無人能在成本因素、本國市場地緣、上游供應商關系、進口原料成本等方面占到便宜。比如說,韓國企業在國際上以廉價勞動力和便宜的資本競爭,但是在韓國國內,彼此的處境完全相同。這種情形驅使一個國家的企業尋求更高層次及更具持續力的競爭優勢。企業必須找到更適合的技術,才能建立規模經濟,建立自己的國際營銷網絡,或是比鄰街的競爭者更有效地運用本國資源。由於大家的起跑點相同,競爭激烈的本國市場可以協助企業擺脫對低層次優勢條件的依賴。如果少了本地競爭者,企業往往僅就現成的本國競爭資源發揮或(更糟糕地)濫用這些資源。

    區域特色浮現?另外,由國內競爭過程所形成的競爭優勢會使整個國家的相關產業受惠,而不是哪一家企業所能獨享的。由一群國內競爭者激發出各式各樣的產品和服務的戰略,不但有助於創新,更能形成防范外國產品侵入的保護網。如果外國競爭者無法長驅直入,本國產業優勢將會更持久。當競爭者互相激發好的點子並改進本身缺點時,整個產業的創新能力就會逐漸成長。人才在企業之間的流動,又帶給企業模仿對手長處的機會,同樣有助於相關產業在信息和技能方面的流通和整合。企業壟斷信息和技能的階段結束時,也正是整體產業進入良性快速創新的時期。這類產業信息通常較少在國外流通,原因是外國公司僅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58當創新不再只是個別企業的獨門武器時,這個國家的產業也邁入比外國競爭者更快的進步期,進而帶動企業獲利能力的提升。

    在國內競爭下,城市和區域的特色會浮現,進而強化國家的競爭優勢。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國。例如,意大利的珠寶業大多集中於阿雷佐和瓦蘭扎波兩個城市;在當地,數以百計的珠寶商集中在某幾條街上。瑞士的巴塞爾是制藥的重鎮,德國索林根和日本的澀谷則是餐具業中心。另外,日本的摩托車業、樂器業集中在濱松,美國波士頓市的128號公路因迷你電腦企業雲集而舉世聞名,紐約麥迪遜大道更是全球廣告業的心髒。這些城市的午餐時間,一家小餐館裡可能就同時有幾位同業者光顧。他們亦敵亦友地交換著市場的流言,信息飛快地流通,每一家企業因此都必須加緊腳步才能維持本身的競爭優勢,整個產業也隨之活力十足,把缺少這種環境的外國競爭者遠拋在後。

    國內市場競爭可以創造競爭優勢,同時也協助企業克服生產要素的不利部分。當一群本國競爭者被迫各顯神通以求生存發展時,政府的干預、妨礙創新的政策會引起業界的反彈。當一個國家只有兩家大企業競爭時,情況剛好相反。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反而是補貼、市場保護、封閉式上下游關系等各種傷害活力的“協助”,因為這些協助並不能引導出企業的創新和競爭優勢(見第12章)。

    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也會促使政府建立更公平和超然的立場。因為政府訂單不再是市場的保證,每家企業的各式國際競爭戰略也會向保護政策開火。政府若能致力於打開國際市場,投資增強本國條件,形成有競爭力的網絡,對產業的影響會較為有益。

    這種環境現象不只存在於商業競爭,在藝術、科學或運動等領域中同樣也見得到。當一個城市成為藝術家雲集、科學家比賽或運動員競技的環境時,往往能形成該國在特定時空中的輝煌文化。以網球為例,20世紀60年代的澳大利亞和80年代的瑞典在網球運動上的實力橫掃全球無敵手,原因是一群年輕而富潛力的選手彼此相互挑戰並帶動整體的技術水平。在這兩個國家裡,一位網球選手的成功吸引了更多年輕人的仰慕跟進,而他們在各國公開賽上的傑出表現,又帶給後進者“有為者亦若是”的勇氣。

    強勁的良性國內市場競爭與隨之而來的長期競爭優勢,事實上是外國競爭者無法復制的。本國競爭可以化劣勢為優勢,刺激挑剔型客戶的出現、建立進步與有創意的世界級供應商系統。這種強化效果一旦形成,競爭優勢所需要的本地供應商體系、充沛的高級人力資源及鑽石體系的其他部分自然能水到渠成(見第4章)。

    批量生產未必取勝?日本是把國內競爭效應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國家。激烈的商場內戰使企業把市場占有率視為優先目標,獲利率反而退居第二位,因此企業無時無刻不在為超越對手努力。這樣的競爭反映在日日消長的市場占有率、報紙電視的顯著報道,甚至大學生就業排行榜的排名上。日本企業推出新產品和新工藝流程的速度著實令人吃驚。

    國內競爭的企業數目隨產業規模而定。產業不同,競爭所需的企業數自然也不同。不過,產業規模會隨創新帶來的競爭優勢而擴大,如前面再三提到的,產業龍頭不一定就是創新的發動者。59企業規模一旦變大,自然會依循慣例運作,經營也傾向保守。相較過去,20世紀80年代與90年代的技術發展也已不在量的方面下工夫。

    比起擁有龐大市場的國家,小國的發展之道是完全開放市場和采取全球化戰略。60盡管產業成熟時,競爭企業的數目會有遞減的趨勢,但是當產業剛啟動時,競爭企業的數目應該越多越好,因為它們所帶動的國內競爭是一項難以衡量的國家資產。61

    必須注意的是,競爭者多並不代表產業競爭力就大。若是企業之間的競爭手法拙劣,反而會抵消本國的競爭優勢。62同樣,國內競爭必須和鑽石體系其他的關鍵要素結合,否則未必會成功。英國的胰島素產業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英國的胰島素市場,主要是由威康(Wellcome)和伯茲(Boots)兩家公司供應。但是一方面,胰島素並非這兩家公司的主力產品,加上英國嚴格控制健康保險支出,使健康保險局成為市場上唯一的客戶。這兩家企業因此不但未能成為世界級的企業,其中伯茲還在80年代初期就退出這個產業。

    競爭者之間必須能以確定的模式進行合作,才能減少重復或避免為了規模經濟而廝殺,不然就會妨礙到國家競爭優勢的發揮,因為合作會阻礙企業朝多元化方向發展,壓抑創新誘因,並會減緩產業革新的速度。本書第12章將討論競爭者之間應該如何進行貿易或其他方面的合作。

    新興商業形態?國內的密集競爭與新的商業形態會產生新的競爭者。新的商業形態會帶動創新,是提升產業競爭優勢不可缺少的條件。新的市場需求往往暴露出老公司反應遲鈍或疲於應對的窘境,也給新興企業適時加入、填補空當的機會。如前面介紹的,新興的企業往往是產業的外來者,它們敢以突破傳統的方式競爭。新的商業形態更是各種競爭條件的整合結果(見第4章),例如,競爭會延伸到上游供應商或其他相關產業。一般而言,每一部揚威國際的產業史中都少不了新形態競爭者對這個產業的影響。

    國家的產業競爭優勢和新形態商業的關系密切。形成新形態商業的力量有兩種。第一種是出現新企業。新企業的產生可能源自現有產業的擴散效應,由供應商或客戶的離職員工創業形成,或由大學的實驗室、專業培訓班產生。每個國家形成新企業的模式並不相同。

    產業擴散效應是形成國內市場競爭的主要來源。一般而言,市場上充滿了受到挫折或雄心勃勃的員工,他們由於理想無法實現,毅然離開東家,就近自組公司,這種例子層出不窮,循環不已。這種產業動力通常是良性的。它會帶動更多的競爭,釋放出創造力,讓可能因抵觸企業現行戰略或慣例而無疾而終的新產品、新工藝流程浮出水面,也迎合了新的市場需求與過去被忽略的產業環節。

    擴散效應的過程會隨國情、產業發展階段的不同而不同。63不過,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無不經歷這個過程。通用自動化公司(GA,GeneralAutomation)是許多美國迷你電腦公司的老祖宗。數據電腦就是通用自動化的員工自行創業的例子。數據電腦公司的員工又自行創立數據通用公司。而在超級電腦領域中,今天的世界盟主克雷研究所(CrayResearch)萌芽於早期的領先公司數據控制公司(ControlData)。而位於意大利博洛尼亞的近200家包裝機械公司,若追溯它們的發展歷史,都直接或間接地與ACMA這家老字號企業有關。

    產業內要出現新的企業,需要依賴各種競爭條件的運作和搭配,大前提是市場上的技術人才和高級人力資源必須來源充沛。不過有志創業卻缺乏資金的人也需要風險基金適時地拉他們一把。當市場需求出現時,會有更多人被吸引到這個產業裡,個人創業動機也連帶推波助瀾。當這個產業已成為本國人民驕傲的象征時,又將吸引更多一流人才的投入。另一方面,研究發展的角色也不容忽視。在美國,新點子往往是由大學或研究所的實驗室想到的。但在日本,新點子通常來自大企業的研發人員的團隊合作。至於客戶、上游供應商和關聯產業,則成為新企業的人力和智囊團。

    形成新企業的第二股動力是公司內部的多元化經營。依這種方式組成的新公司一般沒有資金上的困擾。64當企業由本身的領域跨到相關產業時,這個國家的產業競爭優勢會連帶增強。企業內部發展的多元化經營通常是由彼此關聯性最強的部分開始。在現實狀態中,企業不可能籌足所有資源才開始行動,但是就近發展多元化可以使企業本身的知識和資產轉移較為順利,進一步強化既有的競爭優勢。由企業內部主動多元化,也是提升國家競爭優勢的有力方式。

    企業的多元化,除了受本身目標的影響外,也與組織特色有關。韓國、日本、德國都很流行企業多元化經營,因為這些國家在創業和資金取得上有歷史傳承的包袱。以日本為例,因為生產率方面的提升使得人力精簡,企業希望能為多出來的員工安排新職,但舊有的習慣並不鼓勵企業並購別家公司,因此企業不得不從內部繼續發展擴張。這就是為什麼在日本,新公司的誕生一般由企業主導的原因。美國在民生用品、服裝、醫療產業等幾個領域也傾向由公司內部多元化的發展模式。不過,由於市場資金容易取得,一般美國企業在轉換目標時,未必與企業的核心領域有關。

    鑽石體系的功能之一,就在促使產業內部形成多元化的新企業,這部分將在第4章有更多的討論。

    機會角色:可遇不可求

    當國家競爭優勢的各種關鍵要素改變時,產業的競爭環境也會發生變化。在本書研究的產業成功史中,“機會”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作為競爭條件之一的機會,一般與產業所處的國家環境無關,也並非企業內部的能力,甚至不是政府所能影響的。可能形成機會、影響產業競爭的情況大致有下列幾種情形:

    ?基礎科技的發明創新

    ?傳統技術出現斷層(例如生物科技、微電子科技)65

    ?生產成本突然提高(例如能源危機)

    ?全球金融市場或匯率的重大變化

    ?全球或區域市場需求劇增

    ?外國政府的重大決策

    ?戰爭

    引發機會的事件很重要,因為它會打破原本的狀態,提供新的競爭空間。這些事件使得原來的競爭者優勢頓失,創造了新的環境。凡是能取代舊勢力、滿足新需求的企業,就能獲得現身的空間。微電子科技出現後,美國、德國在傳統電機產業的優勢紛紛被打破,日本及其他國家的企業卻乘此機會加入競爭。全球海運需求量突然大增,帶給韓國造船業與日本對手一決雌雄的機會;而西方國家對中國香港、日本的成衣進口處處設限,無形中使得新加坡成衣業蓬勃發展;冷戰期間,美國對中國大陸的經濟制裁與禁運,則是韓國假發制造產業領先全球的重要契機。

    引發機會的事件也會影響到鑽石體系各個關鍵要素本身的變化。例如,當材料成本或匯率發生重大變化時,產業發展固然會出現危機,但同時也是推動產業進行創新的大好時機。戰爭會加快本地科技投資的腳步,但也是客戶關系等需求條件的障礙。德國化工業及制造阿司匹林的拜耳制藥公司,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喪失了該公司在海外市場的資源和商譽;美國、英國、瑞士等戰勝國家的化工業則因此戲劇性崛起。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瑞典和瑞士堅持不結盟的中立態度,使得這兩個國家的產業在海外通行無阻,大有收獲。

    對不同國家而言,“機會”所造成的影響有好有壞。兩次石油危機對依賴進口石油的國家造成了深遠的沖擊。戰爭對戰勝國和戰敗國的影響也不相同。身為戰敗國的德國、日本、意大利可能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產業發展最成功而且在國際市場上最有收獲的國家。66國家如果重視引發機會的事件,往往會先發制人,並且妥善面對問題。因此,由於日本在能源成本上有其弱點,石油危機對日本的最終影響是促成它產業的升級,大步邁向節約能源的境界。

    引發機會的事件雖然會影響到產業的競爭優勢,但是國家的角色並非完全消極被動。國家的鑽石體系如果健全,往往能化危機為轉機,原因是環境本身具有尋找資源、產生新優勢的能力。壓力也會促使企業更努力地去爭取新的資源。

    當發明奇才遇上企業家精神

    國家優勢的核心是“發明”和“企業家”。有人認為發明和企業家只是一種隨機條件,想象力豐富的人到處都是,若單靠發明就能成功,任何地方都可以孕育出世界級的產業。這些人認為產業的誕生要靠運氣。

    不過,我們的研究卻顯示,企業家和發明並不是從天而降的。在這裡把機會列入考慮並不代表產業的命運無法預測。例如,數十家美國企業在醫療技術和醫療服務產業上的表現可以歸功於環境的優勢。這種環境上的特色,甚至吸引外國企業到美國發展醫療產品。

    在有些產業中特別容易看到企業家、發明等因素的地域關系,因為有些國家對相關產業的需求比其他國家強。國家本身的狀態又會影響到高級人才和知識方面的培養。這些變數又影響到上游產業所提供的必要服務和新加入企業的機會。依此類推,機會的背後事實上是國家環境差異的結果。事實上,要預測哪一個公司或哪個人比較可能創新並不容易,還不如預測哪一個國家適合創新更實際可行。

    發明有時候必須與國家的特征一並考慮。加拿大是發明胰島素的國家,但是加拿大本身缺乏胰島素的內需市場,基礎科學的整合能力不足,產業中的相關企業也是零星分布,因此無法把領先推出的發明轉換成能夠在國際上競爭的產業。一個國家的產業要有競爭優勢,還是要靠環境中的鑽石體系。因此,丹麥、美國等具有胰島素市場需求的國家,很快就趕上了加拿大,而且建立起強有力的胰島素產業。

    政府角色:干預與放任的平衡

    國家競爭優勢的最後一個因素是“政府”。政府一直是產業在提升國際競爭力時的熱門話題。不少人認為,政府即使不是時下產業國際競爭中最重要的條件,至少也是必要的考慮條件。持這種論點的人最津津樂道的例子就是日本和韓國的政府政策與該國產業的關系。

    因此政府這項變數在國際競爭中,也會影響到前面提過的其他四項關鍵要素,它們之間的系統關系可以參考圖3–5。

    事實上,政府與其他關鍵要素之間的關系既非正面,也非負面。政府的補貼、教育和資金市場等政策會影響到生產要素,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也很微妙。一方面,政府制定本地產品規格標准之後,必然會影響到客戶的需求狀態;另一方面,政府本身也常常是該國市場的主要客戶之一。這些角色使得政府既可能是產業發展的助力,也可能是障礙。

    政府也有很多影響上游和相關產業環境的方式。它可以規范媒體的廣告形式或產品的銷售活動方式。它擁有的政策工具如金融市場規范、稅制或《反托拉斯法》等,又會影響企業的結構、戰略和競爭者的形態。

    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也受到環境中其他關鍵要素的影響。比如說,本地競爭者的數目多寡會影響政府對教育的投資態度(見第4章);國內市場如果對某項產品需求強烈時,也會導致政府提前規范先進的標准。

    這種錯綜復雜的互動關系在產業上看得最清楚。日本政府因為該國的傳真機市場需求強勁,因此提前采取了一些有利於傳真機產業發展的措施。例如日本的法院承認傳真文件的合法性。日本也是全球最早將傳真機和電話線路連接的國家之一。這些措施都有助於建立傳真機產業的競爭優勢。然而,如果國內市場的早期需求被政府扭曲,導致反常發展,政府就限制了本地企業的國際市場。在這類情況中,政府的影響力就是負面的、封閉的。例子之一是意大利,由於意大利政府的政策影響,該國市場處於保護的封閉形態,它的金融業便一直無法在國際上競爭。

    圖3–5完整的鑽石體系

    產業創造競爭優勢的過程中,政府的角色是正面還是負面,要看它對鑽石體系的影響,它的意義也要根據公共政策的表現加以觀察。因此,政府政策的成敗效果,必須參照其他關鍵要素的狀態加以考慮,而非絕對的。比如說,當產業在科技層面保持領先時,政府如果試圖貶值貨幣以制造有利的成本條件,會很容易引導產業走上以規模取勝的競爭領域,相對忽視了社會壓力和技術創新等條件,進而失去克服傳統生產要素的意志。因此,貨幣貶值事實上延緩了產業的升級動力,無法在價格敏感的市場上保持長期後續力,最後落得競爭能力全失。檢討結果,可能是政府當初試圖協助企業減輕改善和創新的壓力過大,結果卻適得其反。

    政府政策的影響力固然可觀,但也有它的限制。67產業發展如果沒有其他關鍵要素的搭配,政府政策再幫忙,也是扶不起的阿斗。若政府政策是運用在已經具備其他關鍵要素的產業上面,就可以強化、加速產業的優勢,並提高企業的信心,但政府本身並不能幫企業創造競爭優勢。這個問題將在第12章詳細討論。

    解剖“關鍵要素”

    本章特別強調產業若要建立國家競爭優勢,必須先能善用四大關鍵要素,加上機會、政府角色,彼此互動。通過這些關鍵要素,我們可以評估國家環境對產業競爭的可能效果,它們也會引導企業創造並保持本身的競爭優勢。鑽石體系由四項關鍵要素組成,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各條件的狀態,也可以評估該國如何創造並轉化這些力量,使之成為企業的競爭優勢。這四項要素是分析競爭優勢必備的工具。

    鑽石體系中的每個關鍵要素都是相互依賴的。因為任何一項的效果都是建立在其他條件的配合上面。假如一個產業缺少充沛的高級人才,空有挑剔型的本地客戶,也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市場本身也無法帶動產業發展先進的產品。同樣,如果競爭形態不健康、企業缺乏持續投資的目標,環境中不利的生產要素就無法激勵出創新的動力。一般而言,一個產業的任何一項關鍵要素出問題都將傷害它升級的潛力。

    每個國家的社會與政治的歷史背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也都會影響到產業的競爭優勢。例如,價值觀會滲透到社會形態的各個層面中,該國的企業組織形態和管理者的事業目標,也離不開既有價值標准的規范。歷史傳統也會左右一個國家對積累產業技術的態度,或該發展何種結構形態的研究機構才有利於競爭。這些現象通常被稱為一個國家的文化,它不可能脫離經濟面獨立存在,它與經濟因素更是互為表裡。像日本的勞資和諧就不只是一個文化現象,維系勞資和諧文化的是企業終身雇傭制度。這套深具凝聚力的制度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勞方通過對資方艱苦的抗爭而促成的。

    文化因素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會展現在關鍵要素上面,進而加強環境與企業的關系。文化的演變需要很漫長的時間,外國競爭者無法模仿復制,因此它對競爭優勢的影響力非常重大。每個國家都有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社會價值和政治歷史,這也是為什麼國家在許多產業競爭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理由。本書在第三篇將會繼續討論這方面的問題。

    一般產業史或關於國家盛衰分析的文章中,很流行討論“領導人的角色”,本書卻很少提及這個議題。這麼做並不是刻意抹殺領導人的重要性,而是希望提醒讀者注意,領導人和很多變數一樣,並不是獨立於產業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之外。國家環境的狀態、挑戰和機會是每個領導人必須面對的事,但是每個國家關鍵要素的功能作用,會使各國領導人所關心的問題有所不同。日本成功的領導人如松下幸之助、索尼的盛田昭夫在消費電子產品領域,戴上他們的桂冠;美國企業家如IBM的托馬斯·沃森,發明超級電腦的克雷,小型機之父、DEC的創始人奧爾森、蘋果電腦創始人喬布斯等,則在電腦業享有榮耀。他們正是產業受到環境特色影響後尋找本身競爭優勢的例子。領導人要成功,需要洞察先機,預備迎戰的武器。這一方面已有不少討論。

    事實上,領導人的定義是:他們比別人更了解也更相信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領導人相信動態和變革的重要;他們不肯受制於客觀環境,相信自己能改變看似理所當然的結果;他們所站的位置能見人所未見,而且有勇氣付諸行動;當兩家企業所面對的環境相同時,領導人的因素將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本書把鑽石體系的各個關鍵要素分別描述分析,不過要再三強調的是:鑽石體系是一個互動的體系,它內部的每個因素都會強化或改變其他因素的表現。下一章主要討論的是一個產業如何應用這種動力,強化本身的競爭優勢。換句話說,當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逐漸消失時,產業本身的競爭優勢也同時在退化。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